厝柩

厝柩

在安徽部分地區(一般是皖西南 大別山脈東南麓以及中北部地區),有一種與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喪葬風俗---厝(cuo)柩。即逝者只要不是非正常死亡,金寨縣內逝者不問死因,都不是一次下土入葬,而是將逝者的棺木抬到一風水好的僻靜處(通常為自家田地或山頭),用土磚砌牆、蓋瓦,棺木置於其中暫存,稱作“厝柩”,又叫蠶殛,農村方言蠶(cuo)基,(qiu)基。待三年或更長的時間後再擇日安葬,謂之葬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厝柩
  • 地理位置皖西南 大別山脈東南麓地區
  • 實質:棺木抬到一風水好的僻靜處
  • 又叫:蠶殛
  • 下土時間:待三年或更長的時間後
介紹,參考,分布地區,歷史,厝柩習俗,關於壽材,土葬,擇日,打壙,迎墳,下祀,築冢,現狀,杭州一帶習俗,三,總結,

介紹

一 安徽一帶習俗(不同於杭州,主要不污染環境)
棺木用好木材。這種寄柩所四周是水泥磚砌起來的牆,上面用石棉瓦蓋著,棺木橫置於其中,古時棺木的兩邊暴露在外(用木材和稻草蓋成),這種寄柩所是棺木臨時暫存的地方,待暫存滿三年以後再開棺把骨架擺好再正式入土下葬,六安市境內一般不再開棺擺骨,不同於其他地區在人去世時就入土下葬的風俗。

參考

土葬的形式有血葬、骨葬以及骨灰葬等。血葬是指人去世後直接放在棺材內立即下土安葬;骨葬是指人去世後安放在合適的地方待屍體腐爛再檢骨骸安葬。

分布地區

皖西南地區大別山脈東南麓,厝柩的地區主要是安慶潛山縣太湖縣望江縣宿松縣懷寧縣岳西縣桐城市以及六安市舒城縣部分山區、金寨縣霍山縣等。
這種獨特的喪葬風俗背後隱藏著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歷史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歷史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在朱元璋統一江南之戰中,與陳友諒張士誠軍曾經在沿江一帶軍事重地安慶江州(今江西九江)爆發過極其激烈的戰爭。雙方經過激烈血腥的較量,朱元璋最終取得勝利,但是這場戰爭使得安慶地區遭受世所罕見的巨大破壞,人民傷亡殆盡,田地大量荒蕪。朱元璋統一天下建立大明朝之後,當時江南地區土地大多為豪強地主霸占,他們在地方上盤根錯節,勢力雄厚,而且他們還過分壓榨農民,既和國家爭奪賦稅來源,又不利於經濟的恢復。朱元璋為了打破江南地區強大的宗族勢力,恢復生產發展經濟,鞏固其統治,就頒布“移民令”,強制江南大量人民被遷往江北蘇北一帶開荒屯墾,並且不得回遷原籍,隔斷移民與原籍地的一切來往,史稱“洪武趕散”。據說始於明初的“洪武趕散”。朱元璋為鞏固大明政權,從洪武三年起,以墾荒為由,下令各道武員率游騎擊散、沒收原來支持和擁戴過張士誠、彭瑩玉的士紳商賈的家產,責令全家遷徙到外地墾荒屯田,將饒州、九江的大戶趕往江北所進行的強制性的大規模移民。元末明初,江淮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紅巾軍起義,造成這一地區赤地千里。宜春、饒州、九江是彭玉瑩、鄒普勝徐壽輝的活動地區,蘇南是張士誠的根據地。驅趕這些士紳商賈遷徙時,都集中在瓦屑壩登記造冊,其中大部分就近落戶在安慶一帶。到洪武二十二年(1389),安慶的42萬居民中就有27萬來自瓦屑壩。 在這次大規模的移民運動中,臨近安慶地區的江西移民大量遷入安慶地區。據清初桐城派學者朱書說 “然元以後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強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會者錯焉,土著才十一二耳”。大量的江西移民達到安慶地區以後,被朝廷告知不得回遷原籍,兄弟親戚之間不得往來,否則受到重罰。但是這些背井離鄉的移民中心中始終抱著有朝一日能回到故鄉的幻想。因此,在當時那些移民過來的老人們在去世後,按照逝者的生前遺願棺木暫時停放在寄柩所,不要入土下葬,只停柩於地面,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夠魂歸故里。由於朝廷的移民不得遷回原籍的強制政策始終未能鬆動,於是年復一年,天長地久,人們覺得回遷無望後,但還對回遷抱有幻想,淺埋委棺 就這樣,這種移民寄託著對江西家鄉無限思念的喪葬方式就在安徽地區漸漸地成為一種獨特的風俗,一直沿用至今!

厝柩習俗

葬墳,鄉間稱為白喜事,屆時親朋好友都會前來幫忙,有一道道複雜的程式。大別山脈東南麓地域遼闊,各地民俗也不盡相同,以下為筆者收集的資料。

關於壽材

壽材。不僅繼承了活人在對安身立命的守望,而且對死後免遭風蝕雨淋的忌諱與恐懼。舊時老人(包括筆者奶奶這一輩)會提前為自己“備料”,另外一個就是病危之人,據說通過做壽材來沖喜——轉危為安,長命百歲。這個習俗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應該很常見,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
成年人自然死亡,在祖堂殯殮,城鎮居民在堂軒或專設房間殯殮。人死之後,撤下死者床上帳子,在死者臥室內用兩條長凳搭上門板,將遺體停放在門板上,叫“攤停板”。頂頭放一碗油炒飯,飯上兩個熟雞蛋,一雙筷子,叫“倒頭飯”。在室外燒紙轎紙馬,同時派人向親友報喪,叫“把信”。
將遺體穿上“老衣”放進棺材,叫“入棺”。老衣用青色或黑色布縫製,上衣滿襟,布條繫結,不用鈕扣,有“五領三腰”和“七領五腰”兩種。鞋底向地面的中心,各貼一朵紅紙剪成的蓮花。
死者入棺後,設立靈堂,讓親友四鄰弔唁。棺前供奉死者靈牌。靈牌又叫“木主”,用紙或木頭做成,中間寫死者名諱。若死者年屆花甲,靈牌紅色,上方折角;未滿花甲,靈牌白色,不折角。棺下置油燈,叫做死者“本命燈”。
經過“暖棺”、“走燈”(或叫“照冥行”)、關燈等程式之後(女眷還要“破血湖”、“訴苦”等),便要出殯。
出殯時不將棺材下葬,而是厝起來,三年(不同地區時間不一樣)後再葬,在棺木外用磚瓦砌一個狀似棺木,亦僅能容納棺木的小屋,叫“丘基”。
出殯後第三天,喪家到丘基前燒紙焚香,叫做“福(覆)山”。也有富裕人家在關燈之後還要舉行豬羊堂祭,請僧道念經“做齋”,做齋之後方才出殯。六安市境內金寨縣霍山縣等地區家家都會請來專門的道士做齋,時間為逝者入殮到三天后出殯。如果死者是老人,則將從其去世之日起的四十九天分為7個“七”天,逢“七”必祭,叫“應七”。7“七”也叫“滿七”,又叫“圓七”,7“七”過後,喪事告畢。金寨縣境內風俗有所不同,風俗為“五七”,即在逝者逝世後的第三十五天再次祭奠親人,備好齋菜和香火燭紙,孝子在親友的陪同於午飯後去祭奠。在此期間,孝子不能理髮剃鬚,孝媳、孝女頭戴白花或扎白頭繩,叫“長孝”。去世之日起100日為一百天。
每年的清明除夕等節日都要祭拜。

土葬

擇日

皖西南地區的人安葬亡者,當作蓋新房一樣重要。他們認為:人雖死了還是有靈魂的,在土裡還能管家裡的事,保佑家人。因此把葬墳看得很鄭重。先要花重金請看風水的地理先生(鄉下人稱地仙)查一個良辰吉日才能下葬。地仙根據死者的屬相來選擇墳山的坐向和朝向,根據死者家屬(直系)的生辰八字來確定開穴(打壙)和下祀的日期和時辰,要避開相衝相剋。地仙經過查找地理書,反覆核對,並做出慎重思考後,用紅紙將亡命的屬相、生辰,墳山的方位,開穴和下祀的日期、時辰等一一寫在上面,稱為“課張”,呈送家主。

打壙

壙———埋葬棺木的墳穴。開穴打壙,是按照地仙查找的日子。壙的位置是地仙用羅盤來確定的,地仙在墳山的上下頭各釘一根木樁,兩根樁之間用一根麻線拉直,沿著木樁用鐵鍬或耙鋤挖長9米,寬1.5米,深2米的洞穴,安放棺木。
打壙所需的勞力都是家族中的男人義務出工。鄉下人家族觀念強,鄰里之間,紅白喜事都是互相幫忙,不需付工錢的。根據地形的不同,一般一天時間就能把壙挖好,碰到地質堅硬,山勢陡峭的地方要2———3天時間。其間,地仙要多次拿著羅盤來把握方位和壙的深淺。
壙挖好後,分別用稻草、芝麻桿在壙內燃燒,稱為暖壙。暖壙燒的稻草叫黃金,芝麻桿叫百子桿。然後,家人端來一盆蒸面和一盆米粉做的圓子,不用碗筷,所有在場的人都要用手抓著吃,哪怕你平時再講衛生,也要象徵性地吃一口,謂之長壽麵和團團圓圓。

迎墳

迎墳就是把棺木從“厝基”抬到墳山,也是整個葬墳過程中最為熱鬧的場面。走在迎墳隊伍最前面的香燭師,一手拎著香紙籮,一路散著紙錢(買路錢),緊跟其後的5名少年高舉著五彩旗,4名身強力壯的大漢用竹槓抬著棺木,音樂隊吹奏著行路曲,鑼鼓隊賣力地敲打著不同的響調,親屬跟在後面哭哭啼啼,來幫忙、送行的親友、鄰居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震耳欲聾的爆竹,五彩繽紛的禮花炮,一路放個不停,引得沿途的人駐足觀看。

下祀

棺材抬到墳山後,請入殮師整理死者 的屍骨,撿去先前放在棺內給死人用的器物,如:剪刀、梳子、眼鏡、煙筒、煙盒等。然後將棺材放入壙中,這一道程式完成後,就等著下祀了。
下祀是葬墳最為關鍵的一步。下祀時辰一到,地仙拿著三令夾(三塊青瓦),一袋珍珠米(大米),羅盤(指南針),經線(一綹白線兩頭繫著銅錢),蹲在棺材的大頭(上方),另一人站在棺材的小頭(下方),地仙將三令夾放在棺材的大頭,面上放著珍珠米,再將羅盤放在珍珠米袋上,將經線拉直,根據羅盤上指針的搖擺,不停地叫人調整棺材擺放的位置,最後三線對在同一條線上,才算落實。地仙拿出事先寫在黃表紙上的地契,拖聲呀氣地朗誦,誦畢,劃著名火柴在棺材的上頭焚燒。亡者家屬和親屬跪拜在墳山的下方。之後,地仙開始“呼龍”,“呼龍”恰似鄉下人做新屋上樑的場面,地仙手裡分別拿著公雞、酒壺、珍珠米,大聲呼喊著吉祥、祝福的話語。當地仙收拿公雞時,便呼:“一啼榮華富貴,二啼金玉滿堂,三啼子孫發達,四啼妻閒子孝……”當地仙手執酒壺,一邊斟酒,一邊高呼:“一滴酒,點龍頭,兒孫代代做諸侯;二滴酒,點龍腰,兒孫代代步步高;三滴酒點龍尾,兒孫代代中高魁……”地仙高喊一句,邊上所有的人則大聲應答著同一句話:“好!”。驚天動地的爆竹聲、禮炮聲,響徹墳山的上空,當地仙將珍珠米撒向亡者的兒孫時,呼“,家中代代人才出,腳踩樓梯步步高……”時,家屬便從事先搭在壙中的梯子上爬上去……地仙呼龍的時間越長,燃放的爆竹就越多,等爆竹放完了,地仙酒停止了呼喊。

築冢

築冢是葬墳過程中最後的一道程式。地仙呼龍結束後,大家七手八腳地把事先準備好的石灰倒進墓穴,撒在棺材的四周,十幾蛇皮袋石灰將棺材包裹起來,然後在上面掩蓋沙土,沙土將整個墓穴填平,再用幾十擔黃泥巴封住墓穴的口,這樣一冢墳包就凸顯出來了,最後在墳墓的下方安放石碑。待這些事全部做好後,主人大擺筵席酬謝親友、香客,兒孫在酒過三巡後向大家跪拜行禮。
注;關於血水從棺材縫隙中滲出,散發出的惡臭能飄到數里外的傳聞,筆者表示厝柩前包括壽材的定製以及入棺的處理一般會做多重特殊的措施防止意外,上述的傳聞幾乎很少發生。

現狀

安慶市殯葬改革實施方案於2014年4月1日啟動,6月1日強制實施,安慶市七縣一市三區600多萬人除了岳西縣以外全部要火葬。

杭州一帶習俗

舊時杭俗通行“厝柩”,就是將死者棺木停放一至三年後才下葬。清末城區厝柩之所,清波門外有疊疊山莊,錢塘門外有迎暉山莊,民國時以風山門的南山會館,專門停放靈柩。其他,杭城有不少同鄉會館,亦專門為各地外鄉人客死杭州而厝柩的,以便外鄉人扶柩歸葬家鄉。郊區農村都將死者棺木,停放在自己萊地竹園或山上,簡單的蓋以茅草、稻草,講究的四周砌以磚牆,蓋以灰瓦,好似小房屋一座。天長地久,日曬雨淋,污水四溢,極不衛生。此俗民國時即有法令制止,但令行不止。解放後,在50年代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時厝柩始移葬深埋。以後普遍推行火葬,無此俗。
有人說喪葬厝柩是一種劣俗?因為它一要污染環境。將裝了屍體的棺材放在山坡上,大端下墊兩塊青磚,小端下墊一塊青磚,過去是用稻草疳棺材裹成蠶狀(俗稱蠶殛),時下不裹稻草了,用紅磚在棺材兩頭徹山牆,再搭上木條,蓋上石棉瓦。屍體腐爛時,血水從棺材縫隙中滲出,散發出的惡臭能飄到數里外。悼喪者一家送上一捆黃草紙、一柱香燭、一串鞭炮,燒得紙灰蔽日,炸得震耳欲聾,弄不好還會發生火災。二要浪費人力財力。入殮時為防埋葬時骨骼散失,要用絲棉將屍體裹嚴。幾年後棺材埋入地下時,要將大棺改成小棺。死者去世時,要招待全村人吃喝一周流水席,下葬時還要招待全村人三天。小村人過百,大村人近千,大盤裝肉,大碗吃酒,一場喪事辦下來,富裕之家花光了多年的積蓄,不富裕的人家就會債台高築了。喪事若不這么辦,就是破壞了鄉俗,就是對死者不敬,就要遭到指背,日後就無法抬頭做人。因此,常能聽到死不起人的嘆息。三要給悼喪者增添諸多的不便。死人的事大過天,不論你當時身居何地,也得火速趕來,不是來了就能走,一呆就得七、八天。只要村裡有人過世了,即使你正在插秧,你也得立即放下秧把前去抬喪,因為鄉人世代堅守著“喜事要請,喪事要抬”的風俗。

三,總結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出門三五里,各處不同俗,常見的葬法主要有土葬水葬火葬天葬崖葬瓮棺葬衣冠冢等,不同葬法體現著不同地區的喪葬風俗及文化。
外鄉人初到皖西南,常被鄉野間盛殮著逝者的棺木嚇得魂飛魄散。也曾覺得這種習俗有點不“文明”,但想想最親的親人一會兒就變成了一盒骨灰,又覺得厝柩習俗甚有人情味,筆者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野地里厝柩的棺材已經司空見慣了,並不覺得害怕。
咱們老祖宗想回歸自然的最初想法,應該是挑一處風光優美的地方掩埋屍骨,再堆上一個土丘,壘上幾塊石頭以示標識和紀念。直到後來人們的物質生活開始殷實以後,很多人覺著草率地埋葬自己的親人似乎不太合適,慢慢開始講究起來——衣著光鮮地入殮在考究的棺槨中風光大葬。棺材漸漸普及到了每家每戶,乃至到了後來,如果是裹著草蓆下葬,那定是死者不安,活人不忍。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關於下葬的禮儀、習俗便應運而生。土葬是古代乃至現代包括漢民族最普遍的葬法,風水文化的起源也來自土葬,《葬書》上說“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可見風水的基礎是建立在土地之中的,脫離了土,也就談不上風水。
從本質上講,喪葬習俗的沿留,反映出人們追求未來幸福的理念。“慎終追遠”,善待生者,追念亡人,保留我們喪葬習俗中善良純樸的一面,剔除其糟粕的一面,這才是我們對待古老習俗的應有態度,希望大家以正確的視角看待中華民族的喪葬習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