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蘭

厄蘭

厄蘭是指在一段時間間隔內(通常指一個忙時),一台設備的平均占線時間的一種國際通用的無量綱單位,通常表示平均話務強度。它既表示電信設備承受的平均負載,也表示用戶對通信需求的平均程度。“厄蘭”這一名稱是1946年國際電話諮詢委員會(CCIF)為紀念電話話務理論創始人丹麥數學家A.K.Erlang(1878-1929)而採用作為話務單位的。

中文名稱厄蘭
英文名稱Erlang
定  義在一段時間間隔內(通常指一個忙時),一台設備的平均占線時間的一種國際通用的無量綱單位。表示平均話務強度。
套用學科通信科技(一級學科),交換選路(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厄蘭
  • 外文名:Erlang
  • 定義:平均話務強度
  • 學科:通信科技
  • 別名:厄朗/愛爾蘭
定義,歷史,表示方法,相關參數,

定義

通信系統中,話務量的大小取決於單位時間(1小時)內平均發生的呼叫次數λ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時間S,其中A=S(小時/次)*λ(次/小時)。話務量的單位為厄蘭(erl)。A是平均1小時內所有呼叫需占用信道的總小時數,1厄蘭表示平均每小時內用戶要求通話的時間為1小時。

歷史

最早從事話務量研究的是丹麥的學者A.K.厄蘭(A.K.Erlang)。他在1909年發表的有關話務量的理論著作,至今仍然被認為是話務理論的經典。
現代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習慣於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物體,比如米是長度單位,千克是質量單位,那么一個通信系統的處理能力如何來衡量呢?下面關於話務量的解釋將為您提供答案。
最初的通信網路僅僅提供呼叫業務(這是通信行業的術語,通俗的說法就是打電話),則我們很容易推測出,系統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夠接通用戶呼叫的數量自然成為衡量網路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更為深入的研究發現,因為用戶的呼叫是一種個人行為,不同用戶完成一次呼叫的時間也因人而異,而網路的處理能力也跟所有用戶的平均通話時長相關。
因此,原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建議使用“厄蘭(Erl)”作為國際通用的話務量衡量單位,這是為了紀念話務理論的創始人A.K.Erlang而命名的。

表示方法

單位厄蘭(Erl)是CCITT建議使用的通用的話務量單位。以紀念話務理論的創始人A.K厄蘭(Erl有時譯作“厄朗”)。
1厄蘭(Erl)就是一條電路可能處理的最大話務量。如果觀測1個小時,這條電路被連續不斷地占用了1小時,話務量就是1厄蘭,也可以稱作“1小時呼”。然而話路全部被占用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根據業界經驗,當每信道話務量大於0.7 Erl時,接通率就可能會下降。
通俗的講,話務量就是一條電話線一個小時內被占用的時長。如果一條電話線被占用一個小時,話務量就是1厄蘭。(厄蘭不是量綱,只是為紀念厄蘭這個人而設立的單位),如果一條電話線被占用(統計)時長為0.5小時,話務量是0.5厄蘭。其中話務量分為電路話務量和交換機話務量,交換機話務量是指該交換機上所有用戶線路話務量和。

相關參數

飽和呼叫量可以用兩個參數來表示:忙時呼叫量(BHCA)或者每秒建立呼叫數量(CAPS)。BHCA是忙時呼叫量的縮寫,主要測試內容為:在一小時之內,系統能建立通話連線的絕對數量值。測試結果是一個極端能力的反映,它反映了設備的軟體和硬體的綜合性能。BHCA值最後體現為CAPS(每秒建立呼叫數量),CAPS乘以3600再除以總用戶數就是BHCA了。
一般來說,一條電話線不可能被一個人占用一個小時,比如統計表明,用戶線的話務量為0.05厄蘭,過去我國電話還不是很普及時,因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話務量很大,達到0.13厄蘭,那么此時如果這個交換機有1000個用戶,我們就說該交換機話務量為130厄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