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依據
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
安全管理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現實危險的,處一年以下
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
(一)關閉、破壞直接關係生產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的;
(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隱患被依法責令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關設備、設施、場所或者立即採取排除危險的整改措施,而拒不執行的;
(三)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未經依法批准或者許可,擅自從事礦山開採、金屬冶煉、建築施工,以及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等高度危險的生產作業活動的。
罪名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七)》已於2021年2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
審判委員會第1832次會議、2021年2月26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
檢察委員會第六十三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條文解讀
引用至:
該條是關於
危險作業犯罪及其處罰的規定,包括1款、3項內容。這3項行為是實踐中多發易發的重大
安全生產違法違規情形。
1、關閉、破壞直接關係生產安全的監控、報警、防護、
救生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的”。
該項針對的是生產、作業中已經發現危險,但故意關閉、破壞報警、
監控設備,或者修改設備閾值,破壞
檢測設備正常工作條件,使有關監控、監測設備不能正常工作,而繼續
冒險作業,逃避監管的行為。關閉、破壞的“設備、設施”應當屬於“直接關係生產安全的”設備設施,如果關閉、破壞與
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不具有直接
因果關係的設備、設施,不能認定為本項犯罪。
2、“因存在重大事故隱患被依法
責令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關設備、設施、場所或者立即採取排除危險的整改措施,而拒不執行的”。
本項是危險作業罪的核心條款。本條第1項和第3項規定的行為均是具體、明確的,入罪情形清晰、打擊範圍固定。立法過程中,為了解決實踐中安全生產違法違規情形複雜而無法窮盡全部
行為方式的問題,同時避免設定
兜底條款導致實踐操作困難、打擊範圍過大的缺陷,
立法機關在本項並未對違反
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行為作具體限定,以便涵蓋生產、作業過程中各類違反規定並存在
重大安全隱患的行為。此外,為了合理控制處罰範圍,本項在設定構罪
標準時,將
行政監管部門責令整改、行為人拒不執行作為
刑事處罰的前置條件,在給予行政監管部門強有力的刑法手段的同時,也督促行政監管部門履職盡責。
3、“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未經依法批准或者許可,擅自從事礦山開採、
金屬冶煉、建築施工,以及
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等高度危險的生產
作業活動的。”
本項規定的是安全生產的事項未經批准擅自
生產經營的行為,針對的行業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安全
生產領域,在
安全監管方面實行嚴格的批准或者許可制度。一般的安全生產行業、領域有關事項未經安全監管部門批准,不構成本罪。
需要指出的是,除符合上述行為方式外,本罪的成立還應滿足“具有發生
重大傷亡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現實危險的”要件。其中,“現實危險”主要是指,已經出現了重大險情,或者出現了非致人傷亡或嚴重
財產損失的輕微事故,雖然最終沒有發生嚴重
危害後果,但這種沒有發生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被及時制止了,有的是因為開展了有效救援,有的完全是
偶然性的客觀原因而未發生,此種“千鈞一髮”的危險才屬於本罪規定的“具有發生現實危險”。具體
判斷標準有待
司法解釋的出台予以明確。
實踐中,公安交管部門在執法特別是開展
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調查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轉變以往僅對發生致人死傷的道路交通事故開展
溯源性調查、進行
法律責任追究的工作思路,更加關注
運輸企業或者車輛管理人、所有人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有無本罪規定的危險運輸的情形,以期通過強化日常監管實現道路交通事故預防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認定本罪時,應妥善把握好罪與
非罪的界限,不能僅因為運輸企業或者車輛存在重大事故隱患就予以刑事處罰,而應根據重大安全隱患的具體情況、是否經
責令改正而拒不執行、是否屬於具有“現實危險”的行為進行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