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美哈梅哈一世(卡美哈梅哈)

卡美哈梅哈一世

卡美哈梅哈一般指本詞條

卡美哈梅哈一世(King Kamehameha I,1758年—1819年5月8日),夏威夷征服者、夏威夷王國卡米哈米哈王朝的首位國王(1795年—1819年在位),被譽為“太平洋的拿破崙(Napoleon of the Pacific)”,是大首領科奧亞(Keoua)與前王阿拉派(Alapai)的女兒科奎阿波瓦(Kekuiapoiwa)之子。

1782年前為夏威夷諸侯。1791年夏天,凱歐阿被殺。他的領地立即被卡美哈梅哈控制。此後,卡美哈梅哈成了夏威夷島無可爭議的莫伊(即統治者),同時朝著控制整個夏威夷群島的目標邁出了一大步。1795年(一說1810年)建立夏威夷王國,建立卡米哈米哈王朝,是夏威夷歷時最久、史實最詳的王朝。1810年統一夏威夷群島

在夏威夷逐漸和外部世界建立起聯繫的同時,卡美哈梅哈國王團結凝聚夏威夷各島上的居民,建立了夏威夷王國。頒布嚴厲的法律,嚴懲違法亂紀行為;廢除用活人作供品的舊制度,保護農民;鼓勵外貿,積極維護王朝的獨立。大力提倡發展農業漁業紡織業,使夏威夷群島土著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他還在夏威夷王國推行了一套法律制度,維持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幼年經歷,青年時代,軍隊武士,守護戰神,三足鼎立,碎槳法令,坐鎮西部,招攬王牌,兩強相爭,建造神殿,落成典禮,征服島嶼,實現統一,臨終歲月,為政舉措,政治,商業,貿易,農業,人口,宗教,外交,人物頭銜,建立王國前,建立王國後,歷史評價,軼事典故,誕生之兆,西式生活,紙牌遊戲,毀爐禁酒,設計國旗,王宮實貌,人物爭議,出生日期,建立王國的時間,建立王朝的時間,後世紀念,藝術形象,雕塑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幼年經歷

1758年,卡美哈梅哈出生在夏威夷島西北部的北可哈拉的一個酋長家庭。當年一顆拖著長長白尾的閃亮星辰(可能是哈雷彗星)從夜空中划過,一些祭司認為這是帝王誕生之兆。卡美哈梅哈的具體出生日期無法確定。他的父母出身高貴。但他一出生就離開了母親,被迫與父母分隔兩地。
由於當時家族中矛盾不斷,卡美哈梅哈出生後便立即被父母送到幽靜的懷皮奧谷寄養。直到5歲時,卡美哈梅哈才回到父母身邊、被送回了夏威夷島統治者阿拉帕努伊身邊,隨後在阿拉帕努伊身邊長大。

青年時代

人們對卡美哈梅哈的青年時代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卡美哈梅哈青年時期受到的訓練使他後來取得了很高的軍事成就。當時,卡美哈梅哈受到了著名戰士凱庫霍皮奧的教導。阿拉帕努伊經常帶兵打仗。因此,年輕的卡美哈梅哈很可能從小就開始參加戰爭。
阿拉帕努伊生前,卡美哈梅哈一直生活在他身邊。卡美哈梅哈的父親去世後,作為夏威夷島最高酋長的叔叔卡拉尼奧普烏便開始栽培年輕的卡美哈梅哈,讓他修習格鬥、歷史、航海和宗教等知識技能,希望他能成為一位輔佐自己的酋長。後來,卡美哈梅哈追隨叔叔卡拉尼奧普烏南征北戰。約1755年,卡拉尼奧普烏繼承了夏威夷島的統治權。1765年,卡赫基利一世成為毛伊島的莫伊。卡拉尼奧普烏和卡赫基利一世野心勃勃、天生好戰。正是在一場兩者間的戰爭中,第一次清楚看到了作為戰士的卡美哈梅哈。據說,約1775年,在毛伊島戰役中,卡美哈梅哈憑藉自身的力量、作戰技巧和勇氣,將卡拉尼奧普烏從絕境中拯救了出來。

軍隊武士

轉眼到了1778年,這一年注定是夏威夷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英國的庫克船長一行抵達夏威夷,成為首批來到夏威夷的歐洲人。此時,作為年輕酋長的卡美哈梅哈也是卡拉尼奧普烏軍隊中一位極有威望的武士。在英格蘭人的船上,卡美哈梅哈待了幾個小時。當時,卡美哈梅哈已經四十歲。多次見過卡美哈梅哈的詹姆斯·金說,卡美哈梅哈是他見過“最野蠻的人”。

守護戰神

詹姆斯·庫克去世(1779年)後一兩年,在威庇歐,卡拉尼奧普烏召開了會議,在生前將最高酋長的繼承權給了自己的兒子基瓦勞(基瓦拉奧),宣布基瓦勞為他的繼承人,同時將戰神庫凱里莫庫的守護權給了卡美哈梅哈。
此後不久,發生了一件事,卡美哈梅哈便顯露出政治野心,似乎預示著基瓦勞和卡美哈梅哈之間的戰爭。夏威夷島的島民俘獲了普納的一個反叛酋長,決定將此人獻祭。作為夏威夷島的繼承人,基瓦勞本來打算主持獻祭儀式。但正當他準備敬獻豬和水果的時候,卡美哈梅哈抓住了被俘的酋長,將這位謀劃反叛的頭子殺死,並將其作為供品獻祭給戰神。雖然現在的人們給出了各種理由為卡美哈梅哈辯解,但當時,卡美哈梅哈的做法的確引起了巨大轟動。在夏威夷傳統法度中,人祭只能由最高酋長舉行,這一“僭越”行為顯然動搖了基瓦拉奧的地位,卡拉尼奧普烏便將卡美哈梅哈逐出宮廷(另一種說法:卡拉尼奧普烏建議卡美哈梅哈離開一段時間),但仍然守護戰神庫凱里莫庫。因此,卡美哈梅哈帶著妻子和弟弟回到了科哈拉,靜靜等待著,直到卡拉尼奧普烏去世。
卡美哈梅哈一世(卡美哈梅哈)
戰神庫凱里莫庫

三足鼎立

1782年年初,卡拉尼奧普烏去世。沒過多久,卡拉尼奧普烏的屍體被送到了南科納的哈勒奧基韋,準備下葬。夏威夷島上各地的酋長都來了,向死去的統治者致敬,並且按照慣例出席了新莫伊基瓦勞的土地分配儀式。基瓦勞的住所在夏威夷島上一個叫卡烏的地方。他似乎受到了叔叔基瓦沃希利的影響。基瓦沃希利精力充沛,是夏威夷島希洛地區的酋長。因此,科納的酋長們擔心在分配土地時,自己會受到不公平待遇,其中五位酋長決定共同保護自己的利益,並且說服了卡美哈梅哈做他們的領袖。五位酋長分別是卡美哈梅哈的兵法老師凱庫霍皮奧、基奧莫庫、卡米亞莫庫、卡馬納瓦和克阿韋阿胡魯。從那時起,這幾位酋長成了卡美哈梅哈的堅定支持者。
事態的發展如同幾位酋長擔心的那樣,科納的其他酋長們一直保持沉默,直到基瓦勞的弟弟凱歐阿對卡美哈梅哈的一些追隨者發起攻擊。很快,基瓦勞的軍隊和卡美哈梅哈的軍隊起了衝突,並且卡美哈梅哈的軍隊取得了勝利。1782年,基瓦勞在一場與卡美哈梅哈支持派的戰役中喪命,基瓦勞的弟弟凱歐阿繼位。在基瓦勞被殺後,基瓦勞的叔叔基瓦沃希利被俘,但很快逃脫,並回到了希洛。這一節骨眼上,掌管夏威夷島東部的酋長基瓦沃希利(基亞韋茂希里)宣布獨立。
後來,此次衝突被稱為莫闊亥戰役,是卡美哈梅哈崛起的重要一步。莫闊亥戰役後,夏威夷島分裂為三部分,分別是卡美哈梅哈控制的科納、科哈拉和哈瑪庫亞地區,基瓦勞的弟弟凱歐阿控制的卡烏,基瓦沃希利控制的希洛和普納。於是,夏威夷島出現了三足鼎立之勢。
接下來的十年中,卡美哈梅哈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優勢,進一步控制了夏威夷島的其他地區和夏威夷群島的其他島嶼。他的主要對手是凱歐阿和基瓦沃希利,以及夏威夷群島西北部的毛伊島統治者卡赫基利一世。這幾位都是傑出的領導人,幾乎和卡美哈梅哈一樣強大。

碎槳法令

起初,卡美哈梅哈襲擊了希洛地區,但被基瓦沃希利打敗。返回夏威夷島北部後,卡美哈梅哈停在勞帕霍霍休整軍隊。一天,他乘戰船從勞帕霍霍出發,試圖襲擊普納海岸。獨木舟向南疾駛時,卡美哈梅哈看到海灘上有一些漁民。於是,他獨自跳上岸,前去攻擊漁民。漁民們逃走了。卡美哈梅哈追趕漁民時,不慎將腳滑進了火山岩裂縫中,無法掙脫。一個漁民看見卡美哈梅哈被困住了,立即返回去用船槳打卡美哈梅哈的頭。船槳很快成了碎片。漁民們逃走了。卡美哈梅哈掙脫後,回到了獨木舟上。
後來,涉事的漁民被抓住並被帶到了卡美哈梅哈面前。卡美哈梅哈不僅饒恕了涉事漁民,還給了他們每人一塊土地,說自己攻擊無辜的人是錯誤的。過了幾年,卡美哈梅哈頒布了一條法令,旨在“確保路上的老人、男人、女人和小孩可以安全地躺在路邊休息”,這就是著名的“碎槳法令”。

坐鎮西部

與此(頒布“碎槳法令”)同時,外國貿易船開始造訪夏威夷群島。夏威夷群島的酋長們紛紛從外國貿易船上購買槍枝彈藥和其他有助於作戰的物品,還得到了幾個外國人的幫助。一些外國人長期生活在夏威夷群島的一些島上。
卡美哈梅哈坐鎮擁有眾多優良港口的夏威夷島西部。在庫克船長到訪夏威夷後,其他歐洲船隊紛至沓來,一來可以在此補給淡水和薪柴等重要物品,二來可與原住民進行貿易。卡美哈梅哈的領土處在有利位置,獲得了比其他酋長更多的援助,占據了巨大優勢。占盡地利之便的卡美哈梅哈從歐洲人手裡購買了槍枝和小火炮等熱兵器,並組建起一支軍隊。

招攬王牌

1789年到1790年冬,四艘美國船訪問了夏威夷群島。最早到達夏威夷群島的美國船是“哥倫比亞”號,由羅伯特·格雷船長指揮。“哥倫比亞”號是第一艘環球航行的美國船。第二艘到訪夏威夷群島的美國船是“華盛頓夫人”號,由約翰·肯德里克船長指揮。後來,“華盛頓夫人”號多次造訪夏威夷群島。約翰·肯德里克船長與夏威夷酋長們很熟,主要向夏威夷酋長出售槍枝和彈藥。另外兩艘到訪夏威夷群島的美國船是“埃莉諾拉”號和“美國公平”號。
“埃莉諾拉”號和“美國公平”號由西蒙·梅特卡夫船長和他約十八歲的兒子指揮。這兩艘船一直在美洲海岸從事皮毛貿易。1789年秋末,“埃莉諾拉”號航行到夏威夷群島過冬。在夏威夷群島停留一段時間後,1790年2月1號,西蒙·梅特卡夫船長前往毛伊島。在到達毛伊島後的一天晚上,當地島民偷走了“埃莉諾拉”號上的一艘小船,並且殺死了一名在小船上睡覺的水手。還有一些島民企圖揭掉船底的銅,使船沉沒。作為懲罰,西蒙·梅特卡夫船長向島民發起了攻擊,燒毀了村莊。幾天后,一位夏威夷酋長登上了“埃莉諾拉”號,提出願意將小船和死去的水手送回來,但要得到一定報酬。過了幾天,這位酋長帶來了水手的屍骨和小船的龍骨,要求得到報酬,並要求西蒙·梅特卡夫船長繼續像往常一樣與當地人做生意。西蒙·梅特卡夫船長同意了。但有一天,毛伊島的許多島民乘獨木舟出來交易時,西蒙·梅特卡夫船長向島民們全力射擊。槍里裝的是球星彈、葡萄彈和釘子。一場可怕的屠殺開始了。一百多島民慘死,許多島民受傷。隨後,“埃莉諾拉”號駛往凱阿拉凱夸海灣。這起事件被稱為“奧洛瓦盧屠殺”。
幾天后,西蒙·梅特卡夫船長的兒子指揮“美國公平”號抵達夏威夷島海岸。“美國公平”號很小,船上只有六個人。曾被西蒙·梅特卡夫鞭打過的一位夏威夷酋長計畫奪取“美國公平”號。計畫進展很順利,除了一個人,“美國公平”號上的其他人都被殺了。身受重傷但逃了出來的人是艾薩克·戴維斯。當時,夏威夷島上還有其他白人。“埃莉諾拉”號的水手約翰·揚上岸去拜訪夏威夷島。卡美哈梅哈擔心西蒙·梅特卡夫船長得知兒子的死訊及“美國公平”號的遭遇後會採取可怕的報復行動,就將約翰·揚留在了夏威夷島上。後來,西蒙·梅特卡夫只好獨自出海,並不知道“美國公平”號已經出事。
卡美哈梅哈沒有參與奪取“美國公平”號的事件,他立即將約翰·揚和艾薩克·戴維斯保護了起來。
卡美哈梅哈手裡有一張其他酋長沒有的“王牌”一約翰·揚和艾薩克·戴維斯兩位英國船員。這兩人是被卡美哈梅哈扣留下來的,起初他們緊張不已,生怕重蹈庫克船長命隕夏威夷的覆轍。約翰·揚和艾薩克·戴維斯幾次試圖逃跑,但都沒有成功。後來發現性命無憂後,兩人整天琢磨著如何重回西方社會。很快,他們接受了現狀。卡美哈梅哈對約翰·揚和艾薩克·戴維斯很友好。約翰·揚和艾薩克·戴維斯成了卡美哈梅哈真正的朋友,以及睿智忠實的顧問。卡美哈梅哈看中了他們的知識和理念,對兩人極為器重,他們(尤其是約翰·揚)也成為卡美哈梅哈最得力的顧問,享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兩位曾經默默無聞的船員搖身成為貴族,這在英國不啻於天方夜譚。兩人自然把逃跑的念頭拋到九霄雲外,還娶了夏威夷貴族媳婦,徹底紮下了根。最後,他們被任命為酋長,並且擔任了重要職務。

兩強相爭

坐鎮西部的幾年後,卡美哈梅哈和基瓦沃希利和解。1790年,卡美哈梅哈踏上了統一夏威夷群島的征途。基瓦沃希利派軍幫助卡美哈梅哈攻擊毛伊島和瓦胡島。是年,卡美哈梅哈成功攻占了毛依、莫洛凱和拉奈這三座與夏威夷島鄰近的島嶼。凱歐阿非常憤怒,向希洛地區發起進攻。就在卡美哈梅哈外出征戰時,基瓦沃希利戰敗被殺。
隨後,凱歐阿乘虛而入,入侵卡美哈梅哈的領地,劫掠威庇歐和懷梅阿地區。卡美哈梅哈立即返回夏威夷島,火速回家應戰,保住了家園,將凱歐阿趕了出去,但未能除掉凱歐阿。凱歐阿率軍返回卡烏。
1790年,凱歐阿的軍隊經過基拉韋厄時,遇到罕見的猛烈火山爆發,約三分之一的士兵及其家人在火山灰燼和煙霧中喪生,傷亡慘烈。夏威夷的火山噴發往往溫和,火紅的熔岩持續流出,少有火山灰和爆破,火山學家還專門給此類噴發命名為“夏威夷式噴發”。歷史上,基拉韋厄火山僅僅爆發過兩次,分別是1790年和1924年。因此這一罕見的猛烈爆發被許多祭司看作是上天眷顧卡美哈梅哈的徵兆,許多人將這起事件視為火神佩萊站在卡美哈梅哈一邊的證據。雖然這一噴發挫敗了凱歐阿軍隊的士氣,但戰爭仍在繼續,凱歐阿依舊擁有較強的實力。在原有領地基礎上,凱歐阿占領了基瓦沃希利的領地。因此,夏威夷島幾乎被凱歐阿和卡美哈梅哈平分,由三足鼎立變成卡美哈梅哈與凱歐阿兩強相爭。
卡美哈梅哈一世(卡美哈梅哈)
火神佩萊

建造神殿

雖然裝備有西式武器,還有約翰·揚與艾薩克·戴維斯的鼎力輔佐,但此時卡美哈梅哈連自己所在的夏威夷島都沒能統一。
夏威夷島幾乎被凱歐阿和卡美哈梅哈平分的同時,卡美哈梅哈派姨媽向考愛島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知問卦(一說卡美哈梅哈派一位使者前去拜訪瓦胡島著名的占卜師),試圖找到奪得夏威夷島統治權的辦法,此人為卡美哈梅哈指出一條明路:重建鯨山上的神殿(即卡美哈梅哈必須在卡韋哈伊島的普烏可霍拉建一座神殿),並將此殿獻給戰神一庫,他便能統一夏威夷群島。其實在多年前,卡美哈梅哈便想重建這一神殿,但因忙於嘗試西式武器,無暇顧及。現在重建神殿不僅是統一夏威夷群島的最後一線希望,似乎更是對信仰的救贖。
在夏威夷傳統中,神殿是酋長或特定職業的人群(如漁民)舉行祭祀的場所,其規制不一,大小殊異。小型神殿可以是僅有一間房間的木屋,周圍用木質柵欄圍合;大型神殿為石塊壘砌成的露天平台,尺寸以數十米記,平台上除有若干木質建築外,還立有許多木刻神像。根據祭祀目的,神殿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與農事生產相關,人們獻上豬、蔬菜和樹皮布等祭品,祈求風調雨順,能有個好收成,這樣的神殿平民階層也能入內;另一類則是和家國命運相關的戰爭神殿,當需要祈求一場重要戰爭的勝利或遇到大面積饑荒等災難時,最高酋長會在戰爭神殿中用活人獻祭,這是獻給神靈的最高供奉。此類神殿周圍建有石牆,只有統治階級和相關神職人員可以參與祭祀。那位先知要卡美哈梅哈在鯨山重建的神殿便屬於戰爭神殿。
在夏威夷島西北部,一個形如漏斗的巨大的海灣嵌入島中。鯨山(普烏可霍拉在夏威夷語中意為“鯨山” )正雄踞在這一“漏斗”的底部,它俯瞰碧波浩渺的太平洋,乘船在海上遠遠便能看到。鯨山的半山腰上原本有一座大型戰爭神殿一麥勒基尼殿,但卡美哈梅哈手下的建築師建議與其重建麥勒基尼殿,不如在鯨山山頂新建一座規模更大的神殿,這樣更能取悅神靈,卡美哈梅哈採納了這一建議。
1790年,卡美哈梅哈召集鯨山區域內所有男性勞動力來到鯨山,參與新神殿的修建,數以千計的建設人員中也包括卡美哈梅哈自己。卡美哈梅哈將注意力轉到了建造神殿上。“最高級別的酋長和普通百姓並肩工作,卡美哈梅哈親自帶頭,往神殿所在地搬運石頭。然而,卡美哈梅哈最喜歡的弟弟凱利邁凱是一個例外。”大家不準凱利邁凱在神殿所在地幹活,因為按照傳統,必須有一位首領不受卑賤勞動的污染,以確保宗教儀式正常進行。神殿的建築原料為被水流波浪磨蝕過的火山岩,由於鯨山附近並沒有可用的石料,人們排成長龍,從數十千米外的山谷中源源不斷地將石料傳遞到鯨山,再一塊塊壘疊構成神殿,整個過程中沒有使用任何黏結劑。在神殿建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祭司們都會舉行相應的祭祀儀式(包括數次活人獻祭),以期戰神能接受這座新神殿。
毛依、莫洛凱和拉奈三座島嶼的最高酋長雖已被卡美哈梅哈征服,但當他們得知修建鯨山殿的訊息後都頗為不安,開始著手謀劃一場戰爭。他們知道自己沒有實力打敗卡美哈梅哈,但只要能夠干擾神殿的修建、讓戰神不悅,就能消減鯨山殿的偉力。1791年,在夏威夷島懷皮奧谷附近海域,卡美哈梅哈出動艦隊,其中包括裝備有西式火炮的一艘雙體獨木舟,成功擊退毛依、莫洛凱和拉奈三座島嶼的最高酋長。
經過這段小插曲後,1791年夏,鯨山殿(即普烏可霍拉神殿,現名普吾可霍拉神廟)終於在鯨山之巔落成。這座長約68米、寬約30米的神殿平面近梯形,三面都有高4.8~6米的石牆,只有面海的西側開放。在這一側,兩段較窄的階地順山勢而下,因此在海上也能看到神殿內部。鯨山殿為露天建築,殿內立有用整根多形鐵心木樹幹雕刻而成的木質神像,它們神色猙獰,令人生畏;殿內平台上還建有幾座祭祀用的茅草屋,當然也少不了盛放人祭的坑洞。

落成典禮

卡美哈梅哈邀請凱歐阿參加鯨山殿的落成典禮,謊稱兩人將簽署和平協定,結束戰事。凱歐阿明知這是一場鴻門宴,或許是感到天命難違,還是率部下乘舟前往。卡美哈梅哈在鯨山殿前的海灘上迎接眾人,他頭戴羽冠,身披羽毛織就的披風,頸項上掛著一塊用鯨齒打磨成舌狀的飾物,這代表著“為天代言”。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個結局可以肯定,那就是凱歐阿命喪鯨山殿下。凱歐阿的屍體被抬上鯨山殿,獻祭給了戰神。如此一來,卡美哈梅哈便成為夏威夷島無可爭議的王者。

征服島嶼

1795年,除兩座島嶼外,酋長卡美哈梅哈一世用武力征服了夏威夷群島的所有主要島嶼,通過與海外航海船隊的物物交換,擁有了槍枝鐵器。以後,歐洲人又發現了阿胡島上的火奴魯魯深水港,這對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貿易十分有利,使航海農產水產迅速發展起來。

實現統一

1810年,考愛島的最高酋長見大勢已去,也放棄抵抗,臣服於卡美哈梅哈。尼豪島(Niihau)亦經過和平談判歸屬於他。於是,他成為全夏威夷群島無可爭議的統治者,至此,夏威夷群島實現了統一。
卡美哈梅哈結束了各酋長間的紛爭和衝突, 自稱“卡美哈梅哈大帝”(卡美赫美赫大帝)。

臨終歲月

晚年,卡美哈梅哈一直居住在瓦胡島,直到1811年回到夏威夷島。在夏威夷島的凱盧阿,他度過了剩下的歲月。
去世前,卡美哈梅哈病了很長時間,所有醫生都束手無策。最後,他命人建了一座神殿。祭司對卡美哈梅哈說,只有獻上人祭,他的病才會痊癒。但卡美哈梅哈不允許這樣做,他說:“他是我的禁忌。”卡美哈梅哈指的是王位繼承人,即自己的兒子利霍利霍。
1819年5月8日,卡美哈梅哈一世在家鄉夏威夷島科納區的凱盧阿(Kailua)去世。他的遺體被秘密地隱藏起來,按照古老的習俗,"只有星星知道他最後的安息之地"。卡美哈梅哈去世後,夏威夷人沒有按照慣例獻上人祭,但舉行了統治者去世後的所有其他儀式。王位繼承人利霍利霍離開了被死神玷污的地方,前往科哈拉,直到葬禮結束。準備埋葬卡美哈梅哈的屍體時,一位酋長帶走了卡美哈梅哈的屍體,將其安放在一個洞穴中。洞穴位置至今無人知曉。他的兒子卡美哈梅哈二世繼任,當年便宣布廢除夏威夷本土宗教體系,鯨山殿中的木質結構被毀,但石質主體得以保存。卡美哈梅哈大帝死後,繼任的歷代夏威夷國王大都有所建樹。

為政舉措

1796年,卡美哈梅哈一世開始在夏威夷逐步推行政治革新,這一舉措與他在宗教、經濟和文化上的措施一起,被稱為“卡美哈梅哈的文藝復興” 。
1819年之前的三十餘年,是夏威夷王國孕育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在外來資本力量的強勢衝擊下,夏威夷社會發生悄然改變:經濟上發展起以對外貿易為中心的初級商品經濟,社會觀念、文化和風俗習慣發生向西方價值表現的轉向,政治上創建起具有歐洲近代特徵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萌生了具有一定現代特徵的國家和主權意識,現代性初步孕育滋生。傳統宗教和禁忌體系卻依然從根本上規範並禁錮著社會結構的方方面面,夏威夷社會的結構性變革已迫在眉睫。

政治

卡美哈梅哈最關注的事情之一是組建政府,確保自己的統治長治久安。征服夏威夷群島後,夏威夷群島上的土地和民眾都屬於卡美哈梅哈。按照慣例,卡美哈梅哈將土地分給了效忠自己的酋長們,但留下了一些有價值的地區作為自己的屬地。隨後,酋長們將土地細分給了自己的部下。這個過程使人想起了中世紀歐洲的封建制度。卡美哈梅哈將大部分土地分給了一直追隨他的四位酋長,分別是克阿韋阿胡魯、基奧莫庫、卡米亞莫庫和卡馬納瓦。四位酋長組成了一個顧問委員會,輔佐卡美哈梅哈。他們去世後,他們的兒子繼承了他們的土地和職位。
卡美哈梅哈任命年輕的酋長卡拉尼莫庫為首相兼財政大臣。在夏威夷群島,除了卡美哈梅哈,卡拉尼莫庫是最有權勢的人。卡拉尼莫庫非常忠誠,能力突出,贏得了“鐵索”稱號。此外,卡美哈梅哈任命了幾位忠誠可靠的總督管理各島嶼。約翰·揚長期擔任夏威夷島的總督,基奧莫庫擔任毛伊島的總督。
在中央政府的組成上,卡梅哈梅哈一改傳統,聽從其白人顧問約翰·揚的建議,部分仿照英國政治模式進行設定。國王是最高首腦,擁有至高統治權,其下分設首相和議事會。首相由國王最信任的大酋長卡拉尼莫庫擔任,掌“生死、責罰和開釋”之權,從職責上看更像是大司法官,同時擔任司庫和國王的首席顧問 。議事會名為“庫希納一努伊”,類似長老院,但並非實體建制,由科納區的5名大酋長組成,有時會召集其他一些大酋長參與議事 。議事會的設立,以替代性方式削弱了“阿利伊”的政治影響力。議事會主要負責戰時行政事務和民眾福祉,早年權力很大,可對國王行使否決權,在所有重大事情上,未經其同意,國王不能擅自行動。到了卡梅哈梅哈統治後期,君權的絕對化導致議事會地位衰落,變成咨議機構。此外,卡梅哈梅哈還很善於“利用外國人為其服務,一些人還成為他親密而信任的顧問。但即使功高至偉,他們也須甘居下位,不可震主” 。卡梅哈梅哈身邊最重要的兩個白人是約翰·揚和伊薩克·戴維斯 ,他們在1790年被卡梅哈梅哈俘虜並歸服,先後受封高級酋長,成為政府中的關鍵人物,為卡美哈梅哈的征服戰爭和王國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約翰·揚更是對夏威夷近代社會變革進程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因為社會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的特殊性,我們很難對卡美哈梅哈時代的夏威夷王國社會形態做出準確的界定。如果從國家制度結構的角度來衡量,因為土地分封制的存在,加之他所實行的相關政治措施的封建性特徵,這個時代在政治上應屬於封建專制 。此時期,以“虛主制”為基礎,卡美哈梅哈建立起了中央集權封建君主專制
在夏威夷傳統上,統治權與土地制度密不可分。土地名義上屬國王(首席酋長)所有,國王留下最好的地塊後,剩餘部分分給效忠於自己的大酋長,後者承擔向國王納稅、服兵役等義務,並對所分得地區實施管理。大酋長會再將所得土地繼續分給更低一級的酋長,如此直至最低級頭領。普通島民不能擁有土地。但這種分封並非永久性的,某人的土地可能會被高一級的酋長剝奪;在酋長死後,其土地也會被國王收回;當遇到王位更迭,還會對土地進行再分配 。在卡拉尼奧普之前,大酋長們通常在祖居地就近獲封地,並被賦予封地的統治權。所以,酋長和土地密切結合在一起,並可能形成數代延續的家族產業。在此情況下,國王對大酋長的統治很不牢靠,叛亂會時常發生。因此,在卡拉尼奧普治下及之前,“為避免他們有能力反對政府,最大的地塊常常不會分封給最高的酋長們” 。卡梅哈梅哈的土地分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採取將土地劃割成條塊分封給不同酋長的辦法。由於征服活動是分階段完成的,他對各地土地的占有也逐步推進,在每次獲得土地後,他就會在追隨他的大酋長中進行分封。由此每位受封大酋長的土地都不是大塊集中,而是星羅棋布地散處群島各地。酋長們不再被賦予封地的絕對統治權,地方行政事務管理權被切割出來,由國王直接任命的總督負責。並且,因為戰爭期間的需要,卡梅哈梅哈還讓除考愛島外的大酋長們追隨他居住在威基基,一旦國王要出行,他們就要隨駕。該做法打破了舊有的“酋長們占有成大片的地塊,並與其成千上萬的家臣和勇士共居其上”的地區酋長制 ,有效地削弱了大酋長與封地的聯繫。這就是“虛主制”。“虛主制”的建立,有效地強化了君權,大酋長們最大程度地跟封地分離,被緊緊束縛在國王身邊,“國王駐蹕處,即是政府”,形成一個常態化的“朝廷”,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地方酋長聚眾作亂的危險。
卡梅哈梅哈在加強中央集權和強化君權方面最大的創製,是在地方上實行了總督制。1795年起,卡梅哈梅哈效仿英國,將除考愛島和尼豪島之外的整個王國分成4個大區,由他直接向各大區選派總督,以此加強中央集權。總督一般由國王從酋長或外國人中選派,以行政能力和對國王的忠誠程度作為選拔標準,直接對國王和首相負責,主要職責為替國王徵稅 。約翰·揚曾在1802-1812年間任大島總督。總督同時兼掌地方司法等大權,權力甚至可以“大到就如同其所替代的當地原王國國王的權力” 。因此,為避免某人因長時間擔任一地總督而培植起足以謀反的力量,國王會頻繁進行總督人事調動,有時甚至會任命平民。1796年年底,他就任命過一個叫庫伊赫拉尼的平民擔任了瓦胡總督。總督之下還有次等屬官,其中最重要的是徵稅官,通常由國王和總督直接管轄,負責為國王徵收實物稅。
卡美哈梅哈一世當政時期,夏威夷與外部世界開始了密切接觸,貿易商的頻繁往來、官方造訪的出現和異族人員的遷入,使得本地統治者不得不去調整傳統的世界觀念,重新思考夏威夷的國家定位。由此,傳統的泛玻里尼西亞社會觀念遭到破壞,一種全新的時空概念上的“國家意識”得以萌生。庫克之死使夏威夷人消除了“豪佬是神””的錯誤認知,隨著越來越多的歐美白人紛至沓來,接觸機會的增多終於讓本地人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豪佬們”被請下神壇,還原成身份平等的外邦人。統治者漸漸認識到,在海洋彼岸很遙遠的地方,同時空存在著英國、法國、中國等很多“國家”,在各異的君主治下,有著與自己不同的外形、宗教、語言和風俗文化。更重要的是,它們還都擁有強大的力量。由人推己,卡美哈梅哈適應並調整著對自己王國的認識。如果說仿照英國的模式加強中央集權、強化君權,是其在內在認知和制度建構上開始向新的國家意識覺醒靠攏的話,外部行為機制層面上政府間外交的出現,則直接促進了主權意識的初步萌生。
18世紀 90年代以後,在殖民的大背景之下,不僅外國的遠洋貿易船日益頻繁地來往夏威夷,歐洲國家對夏威夷的官方和半官方造訪也與日俱增。不管自己是否願意,夏威夷統治者都不得不去直接應對、處理與外國人的關係。很多拜訪者都明顯感覺到,卡梅哈梅哈有著成為這個世界的一個能被認可的組成部分和直接參與者的強烈渴望。而與此同時,卡梅哈梅哈又對王國的土地和主權表現出了強烈的敏感,對充滿敵意甚至意圖侵略的外國人毫不畏懼,強硬面對,堅決維護王國的獨立和尊嚴。也正因為這樣,他被歐洲人稱作“一個狡猾而出色的外交家”。他在一些涉外事務上的理性處置,不僅有效地保證了貧弱的夏威夷王國的長久獨立,還最大程度上借力加強了自我實力,為其能更有效地統治王國助力。
無論是向英國尋求幫助甚至建立防衛同盟,還是成功挫敗俄國人陰謀挑撥考愛島獨立,分裂夏威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卡梅哈梅哈一世國家和主權意識的初步覺醒,這對於一個正面臨殖民擴張威脅的傳統島國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商業

隨著夏威夷貿易的發展,其他新型商業經濟因素也開始在群島上出現。約在1810-1811年,第一家旅館在火奴魯魯開辦 。1812年以後,外國派駐夏威夷的商務代理增多,各種商行開始出現。1817~1818年,詹姆斯·亨尼維爾和多爾在火奴魯魯開辦了最早的零售業。五六年過去,火奴魯魯僅美國人開辦的零售店就有4家,年營業額在10萬美元左右 。

貿易

詹姆斯·庫克最後一次航行的最大收穫是偶然發現了中國和美洲西北海岸之間的皮毛貿易。這一情況傳入歐洲後,歐洲主要海洋國家的商人湧入太平洋,開始從事皮毛貿易。歐洲商人對美洲西海岸產生了極大興趣。俄羅斯帝國占領了阿拉斯加。大不列顛王國和西班牙的探險隊前去探索美洲海岸,並在戰略要地建立了定居點。歐洲各國在美洲的競爭導致了戰爭。美國、法蘭西王國、大不列顛王國和俄羅斯帝國的貿易船訪問了從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的所有海岸地區,購買當地皮毛售往中國,從中獲得了巨額利潤。在橫渡太平洋的途中,很多歐洲貿易船和探險船造訪了夏威夷群島。
起初,夏威夷群島因皮毛貿易聞名於世,並且在商業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夏威夷群島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是往返於美洲海岸的各類船的停泊點。夏威夷群島上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溫暖的氣候使其成為商人們休息和獲取補給的理想場所。經常有船來夏威夷群島過冬。1792年,一名拜訪了夏威夷群島的英格蘭人寫道:“這些島嶼是多么令人愉快的發現啊!如果沒有夏威夷群島為商人們提供食物,讓他們在這裡過冬,美洲的皮毛貿易將會怎樣呢?一艘販賣皮毛的船僅需儲備可以航行到夏威夷群島的食物即可,因為夏威夷群島上有大量豬肉和醃製豬肉的鹽,還有代替麵包的山藥。”
除了豬肉和山藥,歐洲商人們還購買了夏威夷群島上的其他產品,如甘蔗、椰子、芋頭芭蕉、甜瓜、鹽、木材、淡水、葫蘆、蓆子、羽衣和頭盔,以及其他天然產品和製成品等。作為交換,歐洲商人們為夏威夷人提供了釘子、刀和其他鐵製品。夏威夷人非常渴望得到鐵製品,因為夏威夷群島上沒有金屬。在夏威夷群島上,各種各樣的器具、布料和船舶用品也很搶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夏威夷人逐漸了解了不同物品的價值,開始拒絕用糧食換取以前他們樂意接受的一些小東西。1798年,一位拜訪夏威夷群島的商人描述了他與卡美哈梅哈達成的交易。他寫道:“我們達成了交易,我付錢買了四十五頭豬,以及很多甘蔗和蔬菜。這些東西能放滿與羅經櫃平行的後甲板,堆起來與甲板欄桿一樣高。我們用一桶麵粉換了十二頭豬,用一桶瀝青換了十頭豬,用一個大瀝青壺換了十一頭豬,用帆布、大米、滑輪和索具付了餘額。”1804年6月,一艘俄羅斯船造訪了夏威夷群島。俄羅斯船長寫道:“目前的一切都是珍貴的,因為這些海域有許多美國船。美國船總是停靠在夏威夷群島,品嘗島上的食物。”俄羅斯船長還說,“在過去一年中,至少有十八艘不同的船到過凱阿拉凱夸灣。”
夏威夷群島的酋長們注意到了歐洲商人手中的武器,非常渴望得到這些武器。許多歐洲商人向夏威夷人售賣火槍、大炮和彈藥,鼓動夏威夷群島的酋長們發動極具破壞性的島際戰爭。
有時,一些白人軍官和水手離開船,到夏威夷群島的某座島上定居。大多數白人為不同的夏威夷酋長服務,針對與外國人的關係為夏威夷酋長們提供建議,幫助處理當地事務。白人大多品性不好,對夏威夷人產生了不良影響。但後來,其中一些白人成了夏威夷人真正的朋友。
第一批訪問夏威夷群島的歐洲皮毛商中,有一位叫約翰·米爾斯的英格蘭人。1787年秋,約翰·米爾斯來到夏威夷群島,逗留了一個月。隨後,他啟程前往中國,並且帶上了夏威夷酋長凱亞納。凱亞納十分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身材魁梧,長相英俊,在中國廣州受到了廣泛關注。中國人送給凱亞納許多物品,以為這些物品會在凱亞納的家鄉派上用場。約三個月後,約翰·米爾斯出發去了美洲海岸,帶著凱亞納和另外三個乘貿易船到過中國的夏威夷人。在這次航行中,凱亞納到訪了從阿拉斯加到溫哥華島的美洲海岸,於1788年12月回到了夏威夷群島。隨後,凱亞納歸附卡美哈梅哈,擔任了好幾年酋長,政績卓著。
除了凱亞納,還有許多夏威夷人乘貿易船去了中國、美洲海岸,甚至英國和美國。不久,人們發現夏威夷人是天生的水手。因此,許多夏威夷人得到了歐洲船主的雇用。
摘要
檀香木貿易是王國貿易經濟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它使夏威夷從世界貿易的服務者轉變成真正的參與者。隨著毛皮貿易的繁榮,19世紀初夏威夷的檀香木貿易也發展起來,檀香木成為跨太平洋貿易的又一重要商品。由於夏威夷並不直接參與跨洋貿易,因此主要是由英美等國的商船將檀香木運至廣州。
有學者將檀香木貿易附於毛皮貿易之中,認為前者是毛皮貿易的附屬和延伸。然而,當我們將檀香木貿易置於整個太平洋貿易之中去考察,就會發現這種觀點不夠客觀,而且低估了檀香木貿易的重要性。18世紀晚期,北美西海岸到廣州的毛皮貿易盛極一時,主要是因為遠洋貿易更偏愛價值高而體積小的商品,以求得利潤的最大化。但由於供過於求,廣州市場上毛皮價格下降,利潤空間縮小。到19世紀,商人們將目光轉向了利潤更高的檀香木。因而,將這種貿易上的變化視作商品結構的調整或許更合適。
影響
夏威夷群島的檀香木貿易持續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夏威夷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檀香木貿易帶給了國王和酋長們以巨額的財富,同時也給夏威夷社會帶來極大的改變。據統計,1810-1820年間,夏威夷每年出口的檀香木總價值在30萬~40萬美元 ,統治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積聚起極豐富的財產。卡美哈梅哈很早就知道白銀的價值。卡美哈梅哈晚年時在火奴魯魯、拉海納和凱盧阿建了三處庫房,儲藏他數以萬計的銀幣和堆積如山的西方貨品。據說,卡美哈梅哈去世前,通過貿易積累了二三十萬西班牙銀元。
檀香木貿易還導致了稅收的出現:1817年,卡美哈梅哈仿效外國,開始對進出夏威夷的外國商船徵收港口稅,稅金為每艘船40~60美元不等。對此稅的開徵,帕克稱其“孕育了晚些時封建制度崩潰的可能性”。在卡美哈梅哈一世統治的末期,檀香木貿易的發展還催生出了一個城市一火奴魯魯。為了與外國人貿易的便利,卡美哈梅哈乾脆在這個最常使用的貿易港口蓋了房子,並經常在此居住。於是圍繞著國王,外國人、貿易商和酋長紛紛在此建房定居,火奴魯魯初具市鎮規模。19世紀20年代以後,它進而成為了王國新的政治中心。
時間線
檀香木作為一種商品最早在夏威夷被發現是在1790--1791年,兩位美國毛皮貿易商最先在考愛島蒐集檀香木,運到中國廣州出售牟利 。
1811年,美商溫什普兄弟和威廉·H.戴維斯正式開啟了夏威夷與中國間常態化的檀香木貿易 。卡美哈梅哈一世壟斷了檀香木的開採和貿易權,要求各地的大酋長為他蒐集檀香木,集中出售給外國商船。為激發酋長們的積極性,他會將賣檀香木收入的4/10返給他們。他還專門從外國人手中購置了船舶,以用於檀香木運輸和貿易。
僅1816-1818年間,卡美哈梅哈就買了6艘船,全部是用檀香木支付的,一部分被用於檀香木貿易。其中,1817年購置的“哥倫比亞號”船,是他用考愛島和瓦胡島貢來的兩倍於其實際價值的檀香木從美國商人手中換來的,他甚至用此船自運了一船檀香木直銷廣州 。儘管沒有獲利,但此舉對夏威夷貿易的發展來說卻是一個突破:嘗試並開始從單純的過境貿易向進出口貿易、從國際間接貿易向國際直接貿易的轉變。
1817年,隨著貿易的發展和太平洋局勢的變化,卡美哈梅哈一世派出第一艘船隻“卡阿胡馬努號”前往廣州,直接開展檀香木貿易。這次航行發生在檀香木貿易最為繁榮的時期,但相關記錄很少,現有研究只是寥寥數語提到,沒有較為詳細的論述。得益於檔案的開放,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館日誌中發現了“卡阿胡馬努號”在廣州的貿易情況,為深入了解此次航行提供了豐富的細節。這次航行是夏威夷王國直接參與世界貿易的一次嘗試,也是卡美哈梅哈一世用以加強集權、維持獨立的一種策略。不幸的是,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深刻反映了列強在太平洋地區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以及19世紀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的變化。
“卡阿胡馬努號”的來華背景
美國獨立之後,失去了與英屬西印度群島之間的貿易,貧困的商人和海員們急切地在世界各地尋求貿易機會。1784年“中國皇后號”抵達廣州,此後美國對華貿易迅速發展。1814~1818年,貿易總額由700萬美元增至1900萬美元。 但由於缺乏白銀和符合市場需求的商品,美國的對外貿易難以平衡。直到發現毛皮貿易有利可圖,大量美國商船隨之而來,往返於美洲西北海岸與廣州之間。不久之後,美國商人又將夏威夷和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 Islands)的檀香木加入貨物之中,進一步提高了夏威夷貿易的重要性。這些島嶼成為連線波士頓、西北海岸和廣州的貿易線路的重要紐帶。
有記錄表明,18世紀末夏威夷檀香木就已經開始出口。美國船長阿馬薩·德拉諾(Amasa Delano)聲稱1790年他曾在廣州見到30噸的夏威夷檀香木,由於品質低下而無法出售。 1791年,兩艘美國船“華盛頓女士號”(Lady Washington)和“格雷斯號”(Grace)先後在考愛島(Kauai)留下船員為他們收集檀香木。然而,根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記錄,早在1786年和1789年,美國船已分別運載了476擔和235擔檀香木到廣州。 雖然未標註產地,但很有可能是來自夏威夷。另外,一些主營毛皮的船隻也會在夏威夷裝載檀香木作為補充,運至廣州銷售,使自己的貨物多樣化。18世紀90年代,美國航海者們一直在嘗試發展檀香木貿易。直到1804~1805年,檀香木才逐漸變得重要起來。1807年,波士頓的帕金斯公司(J.andT.H.Perkins)甚至認為,與太平洋島嶼的檀香木貿易可以脫離跨太平洋毛皮貿易,成為一個獨立的商業分支。 該公司曾數次指示代理人,將檀香木加入出售到廣州的貨物里。
根據統計,1804~1813年間夏威夷群島估計出口了45708擔(610萬磅)的檀香木,價值約576000元,占所有有記錄進口量的52%,並使總供應量翻了一番。
然而,這一時期貿易並不穩定,由於禁運、海盜和軍事衝突等因素,1791~1814年的23個貿易季度里有13個季度檀香木貿易面臨中斷。從1808年到1810年,美國商人運至廣州的檀香木從4800擔劇減到496擔,下降了90%。 1811年,美國商人溫什普兄弟(Winships)和威廉·戴維斯(William Davis)開啟了夏威夷檀香木貿易的繁榮時代。根據學者們的統計,1812年夏威夷檀香木出口增至19036 擔。除了1813~1817年因受英美戰爭影響而下降外,其餘年份都保持在10 000 擔以上,1821年增至26822擔,達到頂峰,之後開始下滑。檀香木貿易的發展推動了北太平洋貿易網路的構建和地區經濟一體化,加強了太平洋諸島與廣州口岸的聯繫。
美國在太平洋的檀香木貿易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其商業勢力也逐漸壯大。一方面出於發展海外貿易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拿破崙戰爭使歐洲各國捲入衝突之中,給了美國商人發展的機會。1788到1826年間,超過127艘美國船隻開往太平洋西北部。 1784~1814年,美國前往廣州和澳門的船隻數量由491艘增加到618艘。 為了發展檀香木貿易,美國商人甚至還積極促成了1810 年夏威夷的統一。
檀香木貿易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夏威夷的重要性,也加劇了列強之間的競爭。英、美、俄三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競爭自毛皮貿易時代就已開始,隨著貿易結構的變化,各方也加大了對夏威夷群島的關注。1812年戰爭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在太平洋日益擴張的商業勢力與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發生了衝突。俄國則一直試圖向南擴張,夢想著建立以夏威夷為連線點的北太平洋帝國。1815年,俄美公司負責人巴拉諾夫(Baranov)派德國人喬治·安東·舍費爾(Georg Anton Schäffer)到夏威夷,試圖獲得貿易特權和對檀香木的壟斷權。1816年5月,舍費爾到達考愛島,利用國王考穆阿利伊試圖擺脫卡美哈梅哈一世統治,謀求獨立的意圖,說服考穆阿利伊允準他在島上修建堡壘,升起俄國旗幟,並與之簽訂條約,由俄美公司壟斷考愛島的檀香木貿易。考穆阿利伊不僅宣誓向沙皇效忠,還承諾將瓦胡島的一半和其他島嶼上的土地送給俄美公司,並拒絕與美國商人貿易。舍費爾此舉,顯然是為了排擠美國在考愛島的勢力,因此遭到卡美哈梅哈一世和美國商人的強烈反對。此外,舍費爾的行動也沒有獲得公司和政府的支持,最終失敗。需要注意的是,俄國控制夏威夷的最終目標是進入廣州市場,這與沙俄政府爭霸世界、向東擴張的計畫是一致的。
列強的爭奪表明,跨太平洋貿易的增長,其政治意義已遠超經濟價值。 在帝國主義盛行的19世紀,維持列強之間的平衡是夏威夷外交的唯一選擇。外部環境加重了卡美哈梅哈一世的不安,他不僅在外交上尋求英國的保護,在國內也加強了集權統治。
卡美哈梅哈一世在統一夏威夷群島的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中央集權和自己的統治,但到他統治晚期,大酋長們通過與歐洲人的貿易和商品的再分配保留了大量權力,“這成為困擾夏威夷王國中央集權的主要問題”。 考愛島由於一開始就擁有自治權,獨立性更強。卡美哈梅哈一世要鞏固權力,必須獲取更多的財富,而1810年後,檀香木貿易迅速成為獲得財富和權力的捷徑,酋長們由此開始了對貿易的爭奪和控制。另外,檀香木在早期夏威夷的商業發展中,還是重要的支付手段。夏威夷國王和高級酋長們購買西方物品時,都以檀香木支付;衡量一件物品的價值,也以檀香木為標尺。檀香木甚至用於支付報酬,夏威夷王國的外務部長和國務卿收到的年薪是價值800比索的檀香木。
夏威夷的經濟發展也存在很大問題。隨著與歐洲人的接觸,夏威夷農業轉向以貿易為主導,對外貿的依賴性加強,商業性農業占據了種植業的最大比例,且總體上處於初級階段。檀香木貿易雖然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但夏威夷在貿易中卻處於從屬地位,經濟結構也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調整。更重要的是,在貿易利潤的驅動下,酋長們將平民趕進山林采木,導致田地荒蕪,平民生活困苦,到處發生饑荒。關於饑荒,也有學者認為由於婦女補充了農業勞動力,將人力轉移到檀香木貿易中並未嚴重威脅糧食生產,因此不能認為檀香木貿易直接導致了饑荒出現。1811~1812年的饑荒是由乾旱造成的。檀香木貿易也沒有導致傳統生活方式嚴重混亂,而且在採伐的同時,卡美哈梅哈一世也注意對幼樹的保護。
1817年,俄國探險家科茨布伊(Kotzebue)寫道:“許多農田無人耕種,由於居民們都被迫去採伐檀香木了。” 卡美哈梅哈一世此時需要穩定農業,控制對外貿易,以鞏固王權。
與平民處境艱難相對,統治階層卻更加奢靡,追求西方的物質和生活方式,尤其熱衷於購買外國船隻。卡美哈梅哈一世用檀香木購買了多艘船隻,僅1816~1818年就購買了5艘, 到1819年他擁有的船隻超過30艘,其總數“遠超商業和國防所需”。國王和酋長們都修建了西式的房屋,屋內陳設著歐式、中式的家具,過著西方人的生活。對更高水平的物質生活的追求,促使統治者獲取更多的利潤。這也是卡美哈梅哈一世派出自己的船隻前往廣州的原因之一。
檀香木貿易興起之後,卡美哈梅哈一世很快壟斷了全國的檀香木。他命令各地酋長將收集的檀香木上交給政府,再委託給他信任的白人中間商,出售給外國商船,或是委託外國商船在廣州出售,酋長們分得利潤的40%。但事實上,酋長們保留了利潤的60%,而卡美哈梅哈一世只獲得了10%。 而且,由於夏威夷並不直接參與跨越太平洋的貿易,導致利潤大半被外國商人剝奪,甚至無法分得利潤。1816年,卡美哈梅哈一世向美國商船“奧菲利亞號”(Ophelia)船長薩繆爾·希爾(Samuel Hill)強烈抱怨說,溫什普兄弟和戴維斯運走了檀香木,至今卻沒有根據協定付款,也沒有把他的船“萊里亞·伯德號”(Lelia Byrd)還給他。 根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記載,卡美哈梅哈一世派遣船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聽關於十批檀香木的訊息。在過去三四年,他通過美國船隻多次託運檀香木到廣州,但是沒有收回任何利潤。
外交、王權、利潤等多重因素交織,推動了卡美哈梅哈一世做出決定:派遣船隻直航廣州,一邊貿易,一邊要債。
“卡阿胡馬努號”在廣州的貿易
根據當時正停留在夏威夷的英國水手彼得·科尼(PeterCorney)的記錄,1817年2月22日,“卡阿胡馬努號”從瓦胡島的火奴魯魯港出發,前往廣州。但根據船上攜帶的寫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信件來看,該船離開夏威夷群島的確切時間不會早於3月7日。“卡阿胡馬努號”原名“福雷斯特號”(Forester),是一艘雙桅帆船(brig),1813~1816年活躍在太平洋貿易中,為美國紐約商人約翰·雅各·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所有。此人創建了毛皮貿易公司,同時也經營檀香木。 卡美哈梅哈一世在1816年用檀香木購得該船,並以其最寵愛的妻子卡阿胡馬努的名字來命名。本次航行的船長亞歷山大·亞當斯(Alexander Adams)是蘇格蘭人,曾在赫森公司(Husson & Co.)的“澤弗號”(Zephyr)上工作了4年,後加入“加爾各答號”(Calcutta)的航行。拿破崙戰爭中被徵召在皇家戰艦“伊莉莎白號”(HMS Elizabeth)上服役,但他從未到過廣州。1811年,亞當斯乘美國船隻“信天翁號”(Albatross)來到夏威夷,得到卡美哈梅哈一世信任,與約翰·揚(John Young)一起統領夏威夷海軍。此次航行選擇亞當斯作為船長,除了他曾有過駕駛“福雷斯特號”的經驗外,很可能還因為他的英國人身份和在海軍服役的經歷。另外,對國王的忠誠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標準。與約翰·揚等人一樣,亞當斯後來返回夏威夷生活,直至去世。
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中記錄了“卡阿胡馬努號”的人員配置情況:
這艘船上有40人,10支手槍,10支火槍,8柄劍,200斤火藥,100發子彈。他們還帶著2名女奴(或是女僕)和一個兒童。
但根據彼得·科尼的記錄,船員包括10名土著和10名白人。 “卡阿胡馬努號”可能在途中補充了水手,或者搭載了其他乘客。這艘船並不大,人數也不多,配置武器顯然是為了防衛。船上應該還有熟悉航線的海員和負責裝卸木頭的工人,因為夏威夷也是往來商船補充海員的地方,所以不難找到有經驗的海員;1812年溫什普兄弟的船隻上已有10名夏威夷人負責木料裝卸工作。
“卡阿胡馬努號”於1817年4月23日抵達珠江口外,停泊在氹仔(Typa)。從時間來推算,其航行應該比較順利。雖然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記錄中稱船隻出現滲漏,但對航行似乎沒有太大影響 亞當斯船長先派人送信到十三行英國商館,請求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特選委員會予以照顧。信中首先回顧了夏威夷與英國的友誼,並強調這是夏威夷王國第一次嘗試派遣自己的船隻前來廣州,希望能獲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援助,因為他認為“這些島嶼是在大不列顛的直接且特殊保護之下的”。 這與夏威夷的外交策略是一致的。信中還請特選委員會主席親自接管貨物,併購買備忘錄中列出的商品寄回,貿易產生的費用從檀香木的銷售款中扣除,剩餘的錢則以銀元送回,信的末尾還表達了繼續貿易的願望。
次日,特選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針對這一新情況商討對策。英國東印度公司考慮到自身立場,拒絕接收貨物,但聲明會給予其他援助;同時,還決定推薦查爾斯·馬格尼亞克(Charles Magniac)先生負責此事,並任命了一個5人委員會。特選委員會的考慮有兩方面:第一,公司不允許他們接收或者銷售外國船隻託運來的貨物;第二,如果中國政府拒絕“卡阿胡馬努號”駛入內河,就要通過走私途徑將這批檀香木運上岸,而這與公司的公眾形象相衝突。 馬格尼亞克是英籍私商,以普魯士副領事的身份長期居留在廣州,雖然受到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驅逐,但又被視為“商場上一個有用而忠誠的分子而受寬容”。馬格尼亞克的商業能力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他的特殊身份,可以使英國東印度公司避免捲入其中,又能保持一定的干預。
特選委員會還建議“卡阿胡馬努號”駛去伶仃洋,在那裡向廣東官府申請進入內河,採購給養,修理船隻,最重要的是申請減免丈量費和港口稅。這是權宜之計,因為特選委員預料到這一請求會被拒絕,但“這一拖延有望讓馬格尼亞克先生採取措施,補償夏威夷國王這次航行的花費,並向他提供可能需要的預購商品”。
(1817年)4月26日上午,特選委員會主席梅特卡夫(Metcalfe)爵士前去拜訪亞當斯船長,與其商議向官府遞送信函的方式。當他見到船上懸掛的英國國旗後,當即要求亞當斯船長更換成夏威夷王國的旗幟。有意思的是,夏威夷國旗上帶有英國國旗(Union Jack),旗幟上的7艘船,代表著國王統治的7個島。 顯然,這樣
的設計是為了獲得英國的庇護,而特選委員會對此則非常敏感。另一方面,亞當斯船長獲得澳葡總督的承諾,幫他修理船隻。隨後,澳葡總督和王室法官(Desembargador)又向馬格尼亞可先生保證,在不涉及自身與中國政府的情況下,他們願意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合理幫助。澳葡政府的態度可能與葡萄牙人在夏威夷的利益相關。1812年之前,就有葡人約翰·埃里奧特·德·卡斯楚(John Elliot de Castro)到夏威夷進行珍珠貿易,後來成為卡美哈梅哈一世的醫生。 與此同時,馬格尼亞克秘密派人去與行商溝通,商量向廣東官府提交信函的最佳方式,並決定在收到回復之前,不採取任何行動。
不久之後,兩廣總督蔣攸銛收到澳門武員(Wooyuen)的奏報:
本月十四日,英國商人A lam she的船到來,停泊在氹仔。詢問所謂的船長相關情況,他說船上載著檀香木和其他木頭,他是從自己的國家(即英國)到另一個港口去,遇到強風吹至此處。至於他是否去黃埔,或者是否再啟航,尚不確定。
本月十四日即4月29日,特選委員會主席拜訪“卡阿胡馬努號”後不久,面對詢問,亞當斯船長稱自己是英國商人,其目的仍然是希望以英國商船的身份進入黃埔進行貿易。與之相似,1637年英國第一次嘗試對華貿易時,是以荷蘭人的身份進行的。 至於謊稱遇到強風及尚不確定的態度,則應是為了拖延停留時間,當時他們很可能還沒有收到行商的回覆,或是正在安排走私。特選委員會在4月24日的會議中就提到通過走私讓這批檀香木上岸,只是公司不能參與其中。A lam she是Adams的轉寫,亞當斯可能故意迴避了匯報船隻的名字,以免5月7日(嘉慶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兩廣總督通過行商轉達給特選委員會,要求亞當斯的船立即前往黃埔進行貿易,丈量後完納關稅,以防止走私和違法行為,因為他得知船上載有檀香木。 兩廣總督或許無意追究船隻所屬,因為對於官府來說,貨物和稅收更重要。
特選委員會在5月14日收到這封信後,立即回信澄清,聲明此船不是英國的,而是屬於夏威夷國王,英國與之是盟友關係,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該船上的貨物也沒有任何關係。信中還提及,亞當斯船長不願去黃埔,是因為付不起高額的丈量稅和規禮,還有船隻修理費,因而請求減免。
具體的貿易過程不見記載,這批檀香木很有可能是通過走私渠道銷售的。直到7月14日,“卡阿胡馬努號”準備啟程返航,特選委員會將致夏威夷首相和國王代理人約翰·揚的信交給它帶回。信中交代了這次貿易的結局:託運來的檀香木雖然得以出售,但是所得的收入不夠支付船隻修理的費用,馬格尼亞克還墊付了一筆錢。特選委員會希望夏威夷國王能儘早寄來現金或者檀香木,以支付餘款;如果覺得繼續貿易不明智,可以托美國船帶來。 特選委員會的回信,委婉地表達了對貿易的悲觀態度。
1817年10月5日,“卡阿胡馬努號”回到夏威夷。此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檔案中不見有來自夏威夷王國的貿易船隻記錄。至於有研究提及1819年派出船隻,應為筆誤,因為1819年5月卡美哈梅哈一世就已去世,在此之前似乎不太可能完成裝備船隻、準備貨物的工作。
1817年11月7日,美國船隻“帕克特號”(Packet)大班希爾(Hill)在瓦胡島見到了閒置的“卡阿胡馬努號”,稱其歸宿就是腐爛, 或許可以從側面證實此後再無夏威夷貿易船隻這一點。
“卡阿胡馬努號”廣州之行失敗的原因及影響
對於“卡阿胡馬努號”此次失敗的嘗試,現有研究歸結為廣州體制,既沒有保商,又沒有獲得貿易許可的國家的商人無法進行貿易。特選委員會也重複提到,清朝不準陌生船隻進入內河, 以及黃埔存在高額的關稅和規禮等。這些因素使得亞當斯不敢前往黃埔。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廣州貿易環境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歐洲人對廣州體制的侵擾:1808年英國攻占澳門,1812年戰爭時英美在中國南部海域互相掠奪對方船隻和貨物,以及鴉片走私貿易的發展。這些外部因素使得清政府加強了對貿易的控制,新來的外國船隻不被接納。另一方面,檔案中也表明,如果懸掛英國國旗,遵照廣東官府的諭令,以英國船隻的身份進入黃埔,應該是能夠順利開展貿易的。而且在此之前的1811年,卡美哈梅哈一世就已將自己的船隻“萊里亞·伯德號”交給美國商人溫什普兄弟和戴維斯,運載檀香木到廣州出售。
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何不願意“卡阿胡馬努號”懸掛英國旗幟?這與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處境有關。1816年,阿美士德勳爵使團來華進行貿易談判,計畫向清廷提出自由貿易、擴大口岸、駐使北京、保護英國在華權益等項要求,但由於“禮儀之爭”,引發嘉慶帝震怒,阿美士德使團被遣返,公司與廣東省當局之間的爭鬥失敗。 這導致廣州特選委員會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儘量避免捲入任何有風險的和可能引起衝突的事件中,以免給貿易帶來麻煩。此外,一直以來,英國東印度公司拒絕直接涉足走私和鴉片貿易,維持著所謂的公眾形象,因此不願介人“卡阿胡馬努號”的貿易。特選委員會或許還有防止競爭的考慮:多年來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保持較高的價格,一直控制著檀香木的進口數量,太平洋出產的檀香木雖然在品質上不如印度檀香木,但是大量進口難免會對市場形成衝擊。
資本不足也是此次航行失敗的重要原因。除了檀香木,夏威夷並沒有其他可以供應廣州市場的貨物,也沒有足夠的白銀購買貨物。而且,建立在對自然資源掠奪和中國市場需求之上的檀香木貿易,非常不穩定,19世紀20年代末檀香木貿易的衰落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這次探索之後,夏威夷沒有再派船隻前往廣州進行貿易。
最後,英美兩國商人運來大量檀香木,導致廣州市場飽和,也影響了“卡阿胡馬努號”的交易。1816~1818年是夏威夷檀香木貿易的一個高峰,兩個貿易季度,美國商人分別輸入7400擔和15825擔,1817年的收入為174075美元; 1817~1818貿易季度英國收入75200元。 再加上葡萄牙人進口到澳門的檀香木,夏威夷王國想要在市場中占得一定的份額,非常困難。大量進口導致1817 年檀香木價格急劇下滑,“卡阿胡馬努號”難以獲得高利潤,也就失去了繼續貿易的動力。到1822年,檀香木市場接近飽和,進口了20653擔(1377噸),引發需求崩潰。售價下跌33%,從每擔10元降到6.75元。 這項貿易變得愈發無利可圖。
檀香木貿易對夏威夷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是夏威夷真正意義上捲入市場經濟和商業資本主義的開始,使其“從封閉、自給自足的傳統單一農業經濟,向以檀香木和其他農產品出口為重點的更為開放的現代經濟轉型”, 促進了現代性的滋生和發展。“卡阿胡馬努號”的嘗試雖然失敗了,但卻是一個重大突破:夏威夷首次開始嘗試“從單純的過境貿易向進出口貿易,從國際間接貿易向國際直接貿易的轉變”。 這次航行還導致了港口稅的開徵。當卡美哈梅哈一世得知“卡阿胡馬努號”為了進入黃埔而花費了3000元時,他立馬決定對進入火奴奴魯港的外國船隻徵稅。 之後,港口稅成為政府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
1817年的這次嘗試,還有很明顯的政治意味。卡美哈梅哈一世“雄心勃勃地計畫與其他國家進行商業競爭,以此作為維持王國獨立的一種手段,這使政府組織朝著一個主要目標付諸行動:收集檀香木,用於購買船隻”。 在這一過程中,國王的財富隨之增加,王權也因之得到鞏固。檀香木、財富和權力,這三者被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卡美哈梅哈一世派出船隻參與跨洋貿易的行為還可以看成是一種模擬戰略,即通過改造某些行為方式、文化協定和審美標準,使其與西方國家相似,以此實現外交上的平等。 這種模擬不僅僅表現在政治體制上,還體現在經濟活動中,即追求獨立的對外貿易。此外,1816年約翰·揚寫給廣州特選委員會的信和亞當斯船長關於俄國侵占考愛島情況的報告,促使特選委員會將此事上報給東印度艦隊總司令。這表明,夏威夷船隻進行此次航行還有可能是向英國尋求保護,希望藉助強國之力,維護夏威夷的獨立。
然而,1817年嘗試的失敗,使卡美哈梅哈一世鞏固集權的努力也隨之失敗,這一影響在1819年他去世後更為明顯:大酋長們要求撤銷王室對檀香木的壟斷,分享貿易利潤。年輕的新國王卡美哈梅哈二世面對這種局面,再加上地方的叛亂,最終做出讓步以換取大酋長們的支持,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卡美哈梅哈二世廢除禁忌制度,開啟了夏威夷的變革時代。大酋長們對檀香木貿易的熱情更加高漲,完全成為了“一個由和平商人組成的聯合軍團,主要目標是通過貿易致富”。
直接開展對華貿易的失敗,使夏威夷在商業上更加依賴歐美商人,尤其是美國商人。卡美哈梅哈二世開放檀香木貿易後,出口量激增,1821和1822年達到頂峰。此後,英國東印度公司檔案中關於夏威夷的記載也都與美國商船聯繫在一起。1820年之前,在夏威夷群島居住的美國船長和海員群體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角色上都不突出;1820年後,主導了毛皮和檀香木貿易的美國公司在火奴魯魯設立了代理機構,作為他們的票據交換所。 1820年美國公理會差會(ABCFM)的到來,則從政治、經濟、宗教和社會生活等多方面進一步加深了美國對夏威夷的影響。 到19世紀中期,夏威夷在政治上雖然是獨立的,但在經濟上和精神上已經是美國“邊疆”的一部分。 可以說,“麻薩諸塞與夏威夷的商業關係構成了美國在太平洋擴張的堅實背景,這是穩步走向1898年吞併的基石”。
與之相反,英國在太平洋的影響則相對衰落。英國的影響始自1778年庫克船長發現夏威夷群島,1794年溫哥華船長訪問夏威夷時發生的“領土讓渡”事件, 反映了這種影響的增強。1809年俄國海軍上尉哈格梅斯特(Hagemeister)船長在寫給俄美公司董事會的信中提出疑問,占領這些群島不難,但此事是否有必要先與英國交涉。 這從側面證實了英國在此地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尤其是英國人進入卡美哈梅哈一世的政府,在夏威夷王國上層中形成了親英的政治傾向。1810年夏威夷統一之際,卡美哈梅哈一世寫信給英王喬治三世,請求得到保護。1812年戰爭期間,英國戰艦在太平洋漫遊,尋找敵人,許多美國船隻不得不到火奴魯魯避難。英國人的介入還導致卡美哈梅哈一世和考穆阿利伊取消了與美國商人簽訂的檀香木壟斷契約。
然而,1817年在對待“卡阿胡馬努號”的問題上,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了維護自身的根本利益,拒絕代售夏威夷運來的檀香木,也沒有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在海上,英國軍艦也無法完全阻止美國商人的活動,即便是在英美戰爭被封鎖期間,美國商船仍舊在繼續進行貿易,被阻隔在太平洋中部的美國商人也在群島之間穿梭,收集檀香木。面對夏威夷的積極靠攏,英國政府顯得態度含糊,宣稱雙方為盟友關係,這其中不乏對美俄在太平洋勢力的顧忌。
實際上,工業革命後,英國政府更關注的是市場和貿易,而非殖民地。英國皇家海軍上尉亞歷山大·麥科諾基(Alexander Maconochic)曾敏銳地察覺到來自美國商人的威脅,他於1816年向戰爭與殖民地事務大臣(Secretaryof State for War and the Colonies)和海軍部的上議院專員(The Lords Commissioners of the Admiralty)提交了關於“考慮在桑威奇群島中的一個島嶼上建立殖民地的合理性”的報告,極力建議政府在夏威夷建立商業殖民地,作為貨物集散中心,特別是讓其成為美國西海岸、印度和遠東之間的貿易中心 但英國政府對此不感興趣。1817年初,麥科諾基又向英國東印度公司提交了一份報告,建議在夏威夷群島設立商站,並強調了這一舉措帶來的種種好處,包括獲得豐富的珍珠和檀香木等物產。 但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部在回信中以“目前不宜採取任何措施”為由拒絕了他。這一時期,東印度公司已是強弩之末,“既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開始進一步的冒險”。
俄國在考愛島的成功轉瞬即逝。1817年,舍費爾遭到考穆阿利伊的驅逐,被迫逃離,最後乘坐美國帆船“美洲豹號”(Panther)前往廣州。1818年底,舍費爾抵達聖彼得堡,向沙皇和俄美公司提交了冗長的備忘錄,闡述了夏威夷群島的價值,並敦促一支遠征隊重新奪回在那裡失去的立足點,但沒有獲得實際上的支持,這一計畫最終被放棄。1819年,卡美哈梅哈一世去世,美國傳教士到來,外國船隻迅速增加,這些都“標誌著太平洋事務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俄國只能有限地參與其中”。 到19世紀中期,俄國先後把加利福尼亞的據點羅斯堡(Fort Ross)賣給薩特,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它對夏威夷群島的興趣逐漸減弱。
總的來說,在19世紀前二十年,儘管英、美、俄都有將夏威夷變成殖民地或者至少是保護國的野心,但都無法實現獨占或是進行任何有意義的統治。直到卡美哈梅哈一世去世後,夏威夷經濟過度擴張,美國的影響才逐漸增強。
結語
1817年夏威夷船隻“卡阿胡馬努號”來華貿易,只是19世紀全球史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在當時也沒有產生重大影響,但這次航行背後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博弈,卻值得深入思考。
19世紀初檀香木貿易的興起,使夏威夷群島成為列強擴張的交會之地,但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夏威夷王國保持了獨立地位。但這種獨立性又是脆弱的,卡美哈梅哈一世選擇加強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尋求保護。因此,派遣船隻進行獨立的對外貿易,這一經濟行為也具有了更多的政治意味:對內展示王權的強大,獲取財富以鞏固集權統治;對外塑造獨立的形象,直接參與國際貿易,發展海上力量。19世紀的夏威夷被視為太平洋上獨立的力量,是為數不多的非西方國家。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自然資源的檀香木,不僅代表了財富,也代表了掌控財富的權力。
這次嘗試的失敗,對夏威夷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卡美哈梅哈一世去世後,新的統治者為鞏固權力而開放了檀香木貿易,更多船隻的到來,推動了檀香木熱潮更加高漲,而後又迅速走向衰落。19世紀20年代,支撐夏威夷經濟繁榮的產業逐漸轉移到捕鯨業,夏威夷本土則開始發展製糖業和咖啡種植業。
1812年英美戰爭結束後,美國商人就已逐漸主導了檀香木貿易。“卡阿胡馬努號”的航行之後,這種優勢繼續擴大,其商業勢力活躍在太平洋的島嶼和沿海岸地區;隨商人之後而來的傳教士,更是從諸多方面加深了對夏威夷社會的影響,到19世紀30年代,“夏威夷人已經基本失去了對自己命運的掌控”。 但由於實力不足,此時美國擴張的重點轉向大陸,從1812年到1821年,路易斯安那等七州先後建立。因此,1835年以前,對於遙遠的夏威夷,只要沒有被其他歐洲勢力占領,美國政府就滿足於現狀。 英國雖然較早進入太平洋,並在夏威夷群島有著較大的影響,但此時其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印度,無意在夏威夷建立殖民地;相對於太平洋上的島嶼,它更關注在南美洲的商業利益。俄國自舍費爾之後,開始退出夏威夷群島。20年代,法國派出農業殖民者和天主教傳教士到夏威夷,但已經無法動搖美國傳教團在群島上的影響力。直到1839年拉普拉斯(Laplace)船長帶著護衛艦“阿特麥斯號”(Artémise)抵達,強制要求法國傳教士自由進入,天主教才得以在夏威夷傳播。
19世紀美國自東向西擴張至太平洋沿岸,對華貿易的發展又使得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性不斷上升,美國的經濟重心不斷由大西洋向太平洋偏移。與之對應,太平洋地區的力量對比也逐漸發生變化。在從漫長的18世紀轉向19世紀的過程中,全球政治和經濟格局變化的進程已經開啟。

農業

1791年以後,歐、美商人尤其是新英格蘭的捕鯨者,把夏威夷當成了補給站和貿易中心,對食品和淡水供應提出更大的需求,由此導致夏威夷傳統農業發生深刻的變化,集約化農業生產方式首次出現 。
1795年,卡美哈梅哈讓自己的軍隊屯耕馬努阿河谷,在斜坡上大片開墾荒地,種植甘薯和芋頭 。為提高漁業產量,他又根據捕撈工具的不同,對治下的漁民進行了細緻分類,並任命了兩個頭領管理所有的漁民 。
農業上更大的變化,是農作物種植種類和畜禽養殖種類的增加及規模的擴大:一些新的動植物種類被引進,並開始集中大面積養殖或種植,用於交換。1778年,庫克船隊帶來了西瓜、南瓜和洋蔥的種子。1792~1794年,溫哥華先後將2頭公牛、8頭母牛、2隻山羊、6隻公綿羊、8隻母綿羊及葡萄、桔子、檸檬、杏和一些蔬菜種子等引進夏威夷 。1796年,布魯頓的船隊又再次帶來葡萄和一些蔬菜種子。並且,他還看到,島上已經有了捲心菜和蘿蔔四。據說,也是在這個時期,美國人把白馬鈴薯帶進了夏威夷。1798年,瓦胡島的“土地保持著最好的耕種狀態……還有一些外國人引進的農產新品種,如西瓜、甜瓜、南瓜、捲心菜以及許多我們花園裡常見的蔬菜”。西班牙人唐·馬林留下了他1813 年瓦胡島試種咖啡豆的記錄,他還種了“一些鳳梨和一棵橘子樹,還有黃豆、捲心菜、馬鈴薯、桃子、番荔枝、山葵、瓜、菸葉、胡蘿蔔、蘆筍、玉米、無花果樹、檸檬、生菜”。1817年他又種植了棉花、丁香、蕪菁、胡椒、辣椒、小麥、大麥、藏紅花和櫻桃”。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我們在今天找不到完整可靠的數據,來說明該時期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以及家畜的養殖和魚類的捕撈情況,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即便在後來因檀香木和毛皮而帶來的貿易最繁榮的階段,也很少出現用於交換的食物供應不上的情況,這與農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以貿易為導向的農業經濟發展是不健康的畸形發展。這一發展並未導致勞動分工出現大的變化,農民、漁民和手工業者的分布比例和社會地位沒有根本性改變。貿易的發展也沒有促成本地商人階層的形成,酋長階層和白人貿易商壟斷了貿易,但前者還不是商人。

人口

貿易的發展還導致了人口結構的變化:白人人口開始增加,並導致社會風氣的改變。1795年時,卡美哈梅哈用了兩個白人木匠和一個白人鐵匠。15年之後,為他服務的白人已達到“相當的數量”,“主要是木匠、細木工、泥瓦匠、鐵匠和制磚工” 。更多的白人先後來到島上,部分開始定居於此。據說在1809年時,僅瓦胡島就有60個白人 。兩年後,又“有8或10個白人舒服地定居下來,還有另外30多個就和土著人混雜在一起,赤裸著身體,舉止野蠻” 。卡馬考也提到,1809、1818年有兩批白人船員因故在島上永久定居,並繁衍後代 。這些白人構成複雜,其道德水平和行為舉止也千差萬別,部分人的所作所為甚至遭到了白人來訪者的反感。

宗教

卡美哈梅哈堅決維護夏威夷群島的古老宗教。作為戰神庫凱里莫庫的守護人,卡美哈梅哈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時,他指派祭司參加其他神的祭祀活動,新建了幾座神殿,修繕了許多舊的神殿。卡美哈梅哈小心翼翼地遵守禁忌,儘管在他晚年,一些周期性的禁忌時間縮短了。據記載,卡美哈梅哈下令處死了幾個違反禁忌的人。甚至在1817年,他還下達了類似的處決命令。卡美哈梅哈活著的時候,歐洲傳教士還未踏足夏威夷群島。來到夏威夷群島的外國人並沒有使卡美哈梅哈對新教產生興趣。有人對卡美哈梅哈說,他信奉的神不是真神。卡美哈梅哈回答:“這都是我的神。藉助神,我成立了政府。依仗神,我登上了王位。”
卡美哈梅哈還借鑑外國,制定和改進王國法律,通行全國,並身體力行。夏威夷傳統上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法律,宗教禁忌就在事實上起到了法律的約束作用。卡梅哈梅哈制定禁忌,禁止謀殺、偷盜、濫征、搶劫、勒索、揮霍和祈人死亡,對酋長和平民一視同仁。因為沒有文字,國王就派出人馬,馳告王國各地。在卡梅哈梅哈頒行的所有禁忌法律中,最著名的是“卡納瓦伊碎槳法”。這是一個扶弱法,主要內容是減輕刑罰,並保護那些無辜者和弱者免遭權勢階層的肆意侵害:“讓長者、女人和孩童,得安臥於通衢而無虞。” 此法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夏威夷州憲法中依然保留下了這一條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其統治末期,卡梅哈梅哈主動廢棄了殘酷的人牲制度。當他彌留之際,重臣和祭司提議按照傳統向庫神獻祭一名人牲,以求得神的垂護並換取國王康復,遭到卡美哈梅哈的斷然拒絕。從此,人牲獻祭就從夏威夷人的生活中永遠消失了。

外交

由於皮毛貿易,西班牙大不列顛王國因美洲西海岸發生了爭執,差點兒爆發戰爭。最後,雙方簽訂了條約。大不列顛王國派曾經參與過詹姆斯·庫克最後一次航行的喬治·溫哥華前往美洲西海岸,去執行與西班牙籤訂的條約。喬治·溫哥華仔細考察了從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的海岸,繼續尋找詹姆斯·庫克沒有找到的太平洋大西洋之間的通道。他接到指示在夏威夷群島過冬並完成對該群島的調查。喬治·溫哥華指揮的兩艘船是“發現”號和“查塔姆”號。後來,補給船“代達羅斯”號來到夏威夷群島。
1792年3月1日,喬治·溫哥華到達夏威夷島海岸。在凱亞納的保護下,一個曾經被“發現”號帶到英格蘭夏威夷人登上了夏威夷島。另一個曾經在皮毛貿易船上待過的夏威夷人被帶到“發現”號上擔任口譯。在夏威夷島海岸待了幾天后,喬治·溫哥華沒有見到卡美哈梅哈,於是繼續前往其他島嶼。在瓦胡島短暫停留後,喬治·溫哥華又在瓦胡島停留了較長時間。瓦胡島統治者十二歲的兒子考穆阿利伊拜訪了喬治·溫哥華。在夏威夷群島,喬治·溫哥華對夏威夷人非常友好,送給夏威夷酋長們各種植物種子,但拒絕送槍枝或彈藥給夏威夷酋長們。
喬治·溫哥華離開瓦胡島約六個星期後,理察·赫格特船長指揮的“代達羅斯”號抵達瓦胡島的懷梅阿灣,目的是補給用水。在裝水過程中,“代達羅斯”號上的水手遭到當地人襲擊,理察·赫格特船長和另外兩名水手被殺死。隨後,“代達羅斯”號前往美洲海岸與“發現”號和“查塔姆”號會合。
1793年,喬治·溫哥華再次拜訪夏威夷群島。1793年2月12日,喬治·溫哥華指揮“發現”號和“查塔姆”號勘察了夏威夷島。為了完成對夏威夷島海岸的考察,“查塔姆”號繞夏威夷島南邊航行,喬治·溫哥華乘“發現”號繞夏威夷島北邊航行。在卡韋哈伊島短暫停留後,“發現”號前往凱阿拉凱夸海灣。到達凱阿拉凱夸海灣前,卡美哈梅哈登上了“發現”號。早在詹姆斯·庫克訪問夏威夷島時,喬治·溫哥華就見過卡美哈梅哈。他說自己欣然發現,“卡美哈梅哈越來越成熟,已經沒有年輕時的冷酷殘暴,言行舉止謙恭自如,思想開明、樂觀、實際,盡顯慷慨和善良品質”。與卡美哈梅哈一起的還有約翰·揚和其他一些夏威夷酋長。喬治·溫哥華表示自己對客人的表現非常滿意。
此次訪問夏威夷群島,喬治·溫哥華渴望完成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在夏威夷群島引進牛。為此,他從加利福尼亞帶來了一些牛,將牛送給了卡美哈梅哈。第二個目標是實現夏威夷群島不同島嶼之間的永久和平,這一目標很難實現。喬治·溫哥華說服各夏威夷酋長就合理的條款達成一致,但夏威夷酋長們互不信任,無法聚到一起。第三個目標是讓參與殺害理察·赫格特船長的人受到懲罰。為此,喬治·溫哥華訪問了毛伊島和瓦胡島。卡赫基利一世及其顧問們似乎願意按照喬治·溫哥華的要求做。在瓦胡島做了調查後,三名島民因謀殺罪被處決。但被處決的島民是不是兇手至今仍令人懷疑。
喬治·溫哥華在夏威夷島待了約三個星期,隨後在毛伊島瓦胡島瓦胡島短暫停留。他將兩個被歐洲商船帶到美洲海岸的夏威夷女孩送回了瓦胡島。在夏威夷群島,他儘量避免與夏威夷人發生衝突,夏威夷人也表現得非常友好。從喬治·溫哥華的行動可以看出,他將卡美哈梅哈視為最有權勢的統治者、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此外,喬治·溫哥華高度讚揚了約翰·揚和艾薩克·戴維斯。
1794年1月到1794年3月,喬治·溫哥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訪問夏威夷群島。其間,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在凱阿拉凱夸海灣,喬治·溫哥華停留了幾個星期,藉機向卡美哈梅哈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促成了卡美哈梅哈和妻子加休曼努的和解。隨後,喬治·溫哥華從加利福尼亞運來了一批牛,說服卡美哈梅哈十年內不殺一頭牛。“發現”號和“查塔姆”號上的木匠建造了“不列顛尼亞”號的骨架。“不列顛尼亞”號是夏威夷島建造的第一艘船,是卡美哈梅哈下定決心要完成的工程。卡美哈梅哈花了大量時間監督造船工作。當時,夏威夷島上的十幾個白人參加了造船工作。其中,有一個叫博伊德的木匠,為卡美哈梅哈效力,承諾在船的骨架建好後完成剩下的工作。
喬治·溫哥華的來訪給夏威夷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夏威夷人尤其記得喬治·溫哥華拒絕出售槍枝和彈藥,努力使夏威夷群島各島嶼的酋長們和平相處。雖然喬治·溫哥華的努力失敗了,但他對夏威夷島的關注無疑提高了卡美哈梅哈的威望,為卡美哈梅哈征服其他島嶼做了鋪墊,給整個夏威夷群島帶來了和平。根據夏威夷人的傳說,喬治·溫哥華承諾從英格蘭派牧師來給夏威夷人講解新教。
卡梅哈梅哈當政期間,曾試圖與英國結成“防衛性同盟”,以維護夏威夷的安全和獨立。1793一1794年溫哥華造訪期間,據說與卡梅哈梅哈一世簽署了將夏威夷大島之全部讓渡給大不列顛的“協定” 。1810年,卡梅哈梅哈一世又三次寫信給英王喬治三世,要求得到英王的幫助:“盼能得到不列顛國賜送印章一枚,及武器若干,以使我船隻及來我海域之他國船免受侵擾,並可自此以後永無妨害之虞。” 對此,王華認為,卡梅哈梅哈一世不可能產生向英國讓渡領土的想法,這與他“想成為一個煥發勃勃生機的文明國家,並領袖於南太平洋諸島” 的雄心相悖,他應該就是向英國“請求得到幫助,是針對可能會發生的與他國的涉外糾紛而言的” ,或者像他在1818年向俄國探險者瓦西里·格羅夫寧所說,“僅僅是對建立一個防衛同盟的確認” 卡馬考對此也有很清晰的判斷:“防衛性同盟”結成的前提,是利益國的主權獨立性,這恰恰和卡梅哈梅哈的一貫立場相吻合的。當然,卡梅哈梅哈尋求與英國建立防衛同盟的努力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英國政府和議會對卡梅哈梅哈的1810年的請求反應冷淡,在外交部的正式回函中,除答應在其需要時提供必要的援助外,沒有更多實質性的東西。但它還是對19世紀20年代中期前夏威夷的獨立和安寧帶來了有益的影響:各國航海者、貿易商和海軍軍官都事實上認同英國與夏威夷之間存在保護國或聯盟關係。
關於卡美哈梅哈一世是否將夏威夷割讓給英國,尚有爭議。英國官方檔案中沒有關於此事的任何記錄。至於後來在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中使用了“臣服”(subject to)一詞,王華認為不能以偏概全,信中全文只是尋求英國保護,而不涉及群島的歸屬權與管轄權。

人物頭銜

建立王國前

夏威夷諸侯,大酋長,夏威夷島的獨裁君主、夏威夷島無可爭議的莫伊。

建立王國後

夏威夷第一國君,夏威夷群島的統治者、所有島嶼的國王,夏威夷王國國王。

歷史評價

歷史學家塞繆爾·卡馬克說,卡美哈梅哈“通過身體力行的行動鼓勵酋長和平民發展農業。一些酋長和平民親眼看見卡美哈梅哈在田間勞作。人們說‘卡美哈梅哈是農夫、漁夫、布匠、窮人的恩人、孤兒的父親’”。
對夏威夷民眾來說,卡梅哈梅哈一世是一位嚴厲、睿智同時又平易、和藹的統治者。他政治清明,重視人民福祉,對其治下的人民,不論地位高低,一視同仁。在他治下,輕徭薄賦,未征過人頭稅和財產稅,亦從未圈地或隨意劫奪私人的財產,山地和大海向全體平民開放。對待戰俘,他也能寬厚仁慈,不羞辱和虐待,更不會將他們捆綁如野獸一般遊街示眾。因此,在夏威夷平民眼裡,“他是一個耕者和漁夫,是無父者的樹皮布打棒”。直到19世紀中期,夏威夷鄉間還流傳著一句民諺:“卡美哈梅哈的統治是問詢式統治。”
經過白人到來後近四十年的發展,特別是卡美哈梅哈一世在完成統一,並有效地鞏固王國和平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主動吸收外來因素,在經濟、社會、政治等方面實現開放性成長。到1819年,夏威夷王國已經具備了社會全面革新的基本要素:貿易主導型經濟的成長,思想觀念的反傳統更新,文化、社會生活的西方化變異,政治形態的革新和初始“國家意識”的萌生,某些具有歐美近代資本主義條件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徵的現代性悄然萌芽。夏威夷是太平洋島嶼社會中傳統發展最完備的典型之一,同時也是在西方文明全面衝擊下短期全面實現社會劇變的最突出代表。外來文明作用於一個全封閉狀態下發展起來的傳統社會,讓它在短時間中自我變異,並實現向外來文明的歸流。異質文明本身是重要的原因,但肯定不是根本原因,更不是根本動力。
在卡美哈梅哈時代的夏威夷社會發展當中, 也可以看到這樣一條脈絡:在殖民和資本擴張的推動下,歐美人用工業化產品最先征服了夏威夷人,使他們產生羨慕以至於全面的崇拜;商品貿易的力量引發經濟領域的變革,並將資本的要素植入夏威夷社會;與此同時,物質力量還和歐美人帶來的文化觀念一起,帶動了當地人政治和社會文化觀念的改變;並且,變化作為一種事實在各個領域都已經展現出活力。由此,得出如下結論:庫克造訪之後,西方的商品和觀念就開始對夏威夷產生衝擊,在資本力量的影響下,社會發生悄然的改變。1786-1819年的夏威夷,不是此前傳統社會的延續和鞏固,而是一個在全面孕育變革中漸趨否定傳統的社會。夏威夷社會變革的孕育過程,就是現代性發育的過程:在外來資本和觀念力量的衝擊下,夏威夷在經濟上發展起以對外貿易為中心的初級商品經濟,觀念和社會文化上則出現向西方價值標準的轉向,政治上創建了中央集權封建君主專制,初步發展出具有一定現代特徵的國家和主權意識。導致這種社會變革孕育發生的直接原因,是資本運動和擴張條件下帶來的異文明入侵和強勢改造性,而根本原因則是發自於其社會內部改變傳統落後性的現實需求的出現。至於這場變革的根本動力,跟其他社會的變革一樣,是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換句話說,經濟生產、資本因素,是夏威夷近代社會變革產生的決定性前提和條件。卡美哈梅哈一世時代,是夏威夷社會大變革的前夜,它已經為接下來的結構性變革的全面發生做好了準備。
我們還無法忽略,由於變化是在外力影響下的快速積累,夏威夷人陷入自我認知的困惑:他們眼中所見只有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強大,他們把外國人當成了標準。當他們對自己傳統神靈的信仰消失,他們也失去了對自己的信任,迷失了自我。這是夏威夷文化的困境。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卡美哈梅哈一世統治時期種種變革的發端,都還只是限定在貴族階層,這也是其歷史發展的規律。專制社會的現代化變革之路,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要在專制的權力束縛下進行。如果這種權力恰在需要的時候成為了變革的推動力,那就不應該以超越性的眼光和標準給予它全面抨擊。

軼事典故

誕生之兆

夏威夷有一種傳說,當這位偉大的征服者出生前,曾有一顆明星顯現。這一傳奇故事的日期正與1758年哈雷彗星的出現相符。當明星為夏威夷的神秘占卜者見到時,就預示有個偉大的領袖將要降生,他將打敗他的所有對手,並成為夏威夷諸島的最高統治者。
阿拉派曾下令將襁褓中的王子處死,但被人秘密地養育成人,取名卡美哈梅哈,意為“非常孤獨的人”或“留下的人”。

西式生活

1816年,庫澤布在夏威夷看到了許多用白色石頭築成的歐式平房。卡美哈梅哈在火奴魯魯就擁有一套,房子裡布置著桃花心木製作的精緻歐式桌椅還有一張從中國購置的昂貴的四柱大床。國王還對英國人的飲食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曾把自己的一位隨身侍從派到溫哥華的“發現號”上跟從英國廚子學習烹飪並向溫哥華索要了一張床、碟子、刀叉和其他廚房用具 。歐洲或中國的很多服飾流行元素在夏威夷隨處可見。
卡美哈梅哈“擁有許多歐洲剪裁的漂亮制服會在不同的場合穿,主要是根據外國來訪者的級別而定”。在接見庫澤布時,卡美哈梅哈身著“一件白色襯衣,藍色褲子,外罩一件紅色的背心,打一條彩色領帶”,讓這俄國軍官驚訝不已。

紙牌遊戲

紙牌遊戲也被夏威夷統治者們接受,並且他們很快就變得技藝高超,常與外國人直接用紙牌對局博彩。卡美哈梅哈的妻子們就精擅此道。波基或其家人也應該精通牌技,他1819年3月所購的貨物中就有6包撲克牌 。卡美哈梅哈還在1818年購買過撞柱,一種歐洲流行的遊戲 。

毀爐禁酒

朗姆酒由歐洲航海者帶入夏威夷,當地人接觸到這種讓人迷醉的東西,就立刻喜歡上了它。在夏威夷人與航海者的早期交往中,經常可見他們在外國船隻上喝得酩酊大醉。1809年,英國人威廉·史蒂文森用當地一種植物的根莖提純出酒精,造出了本地朗姆酒 。酒類製造的本土化大大助長了島上的酗酒之風。卡美哈梅哈在1791年第一次接觸到酒就喝醉了,據說他妻子卡阿胡馬努還在酒醉的狀態下與他人發生了不軌行為,國王由此發現了酒的危險性,在晚年下令毀掉所有蒸餾爐,禁止製造任何形式的酒飲料 。但新王利霍利霍登基後又廢除該法,酗酒之風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設計國旗

夏威夷州的州旗原為夏威夷王國國旗,為白紅藍三色條旗,左上方鑲入英國國旗圖案。旗的樣式,源於卡美哈梅哈一世,由於他羨慕英國國旗圖樣,羨慕英國的強大,感激英國對夏威夷統一的幫助,故在國旗內納入英國國旗圖案延用至今。
卡美哈梅哈一世(卡美哈梅哈)
夏威夷王國國旗
另一種說法為,據說亞當斯船長設計了國旗,他將英國國旗置於國旗左上角,就是因為大英帝國的力量。他還說,“如果我們不宣誓效忠英國,我們都會滅亡”。(出處:)

王宮實貌

1804年6月,俄“涅瓦號”到達夏威夷群島,在該島停泊了一段時間。其間,利項斯基同當地土著居民進行了廣泛的接觸,了解了他們形形色色的奇風異俗,並作了詳細生動的記錄。
“我們參觀了王宮,所謂王宮同一般民屋大同小異。王宮由6間草房組成,建在用石頭砌成的高台上,四周有低矮的柵欄。房子用樹葉蓋頂,有兩間房子開了兩扇小窗,其餘房子沒有窗戶,只有一扇門,門很小,高1米,寬0.75米,人們只能鑽進鑽出。王宮的一間草房是國王的御膳室,一間是宴會室(宴請當地顯貴和外國貴賓),其中兩間供王后和妃子居住、剩下兩間則為廚房。整個王宮也亂成一團,骯髒刺目。”

人物爭議

出生日期

卡美哈梅哈於1758年出生,具體至1758年11月。
出處:金文馳.夏威夷王國的龍興往事;《英漢百科知識詞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夏威夷史》華文出版社2022年版
卡美哈梅哈約1737年出生,其具體出生日期無法確定。
出處:《夏威夷史》華文出版社2022年版
卡美哈梅哈的出生日期尚無定論,多數資料認為在1753年至1761年間。
出處:金文馳.夏威夷王國的龍興往事
6月11日為“卡美哈梅哈日”,是卡美哈梅哈誕辰日。
出處:澎拜新聞;《新編英漢大詞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2008年版

建立王國的時間

酋長卡美哈梅哈一世於1795年征服了大部島嶼,建立夏威夷王國
出處:黃春玲.歷史的見證──一份歷史檔案的再現
1810年,大酋長卡美哈梅哈統一了整個群島,結束了各酋長間的紛爭和衝突,建立了夏威夷王國,自稱“卡美哈梅哈大帝”。夏威夷王國在太平洋上冉冉升起,卡美哈梅哈成為首任國王。
夏威夷王國的建立一般是以1810年卡美哈梅哈大帝統一了最後一個分散的部落為標誌的。參見Ralph S. Kuykendall and A. Grove Day .Hawaii: a history, from Polynesian kingdom to American State,Englewood Cliffs, N.J,1961,p.29.
出處:潘寧.摘取夏威夷之“梨”——美國吞併夏威夷研究;金文馳.夏威夷王國的龍興往事

建立王朝的時間

1795年,夏威夷人卡美哈梅哈統一了夏威夷群島的大部分島嶼,建立了王朝。
出處:黃春玲.歷史的見證──一份歷史檔案的再現;俞雪鳳.迷人的夏威夷
卡美哈梅哈於1810年相繼征服夏威夷諸島,建立卡美哈梅哈王朝。
出處:《英漢百科知識詞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後世紀念

卡美哈梅哈日
每年的6月11日“卡美哈梅哈日” (Kamehameha Day),為夏威夷節日、夏威夷法定假日,解放大廳、雕像前都會舉行卡美哈梅哈國王的紀念儀式,雕像上會覆蓋夏威夷花環,現場還有草裙舞表演。

藝術形象

雕塑形象

夏威夷州捐贈的雕像是整個國家雕塑大廳中最大的一座雕像。其刻畫的人物是夏威夷王國的開創者——卡美哈梅哈一世(Kamehameha I),又稱為卡美哈梅哈大帝。雕塑中,卡美哈梅哈一世身披鍍金斗篷,頭戴一頂由稀有羽毛製成的頭盔,他左手的長矛象徵著保衛自己和國家的能力,同時又伸出右手,做了一個"阿羅哈"的手勢,代表著夏威夷人崇尚友好和平的傳統精神。
卡美哈梅哈一世(卡美哈梅哈)
卡美哈梅哈一世雕塑

影視形象

2024年,道恩·強森拍攝電影《國王》(The King),並在片中飾演卡美哈梅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