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西頓戰役

卡爾西頓戰役

公元前73年,本都王國君主米特拉達梯六世趁羅馬吞併比提尼亞之機,撕毀和議,掀起第三次本都戰爭。本都大軍直取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岸的卡爾西頓,在城外擊敗據守的羅馬軍之後,水陸夾攻城池,並從港口突入,殘餘的羅馬軍隊撤到城池中央固守。

基本介紹

  • 名稱:卡爾西頓戰役
  • 發生時間:公元前 73年
  • 地點: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岸的卡爾西頓
  • 參戰方:本都王國,羅馬共和國
  • 結果:本都獲勝
  • 傷亡情況:羅馬損失1.3萬人
  • 主要指揮官:米特拉達梯六世;馬庫斯、努杜斯
國王的遺產,前進基地,強勢圍攻,突破港口,漫長鏖戰的開始,

國王的遺產

卡爾西頓戰役
比提尼亞的自動獻土 讓本都不再擁有外圍緩衝區
公元前74年,比提尼亞國王尼科美德四世病故。儘管只是由羅馬當局扶持的傀儡,但那片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西北的領地,終究扮演著兩強緩衝區角色。大量習慣居住在鄉村封地內的貴族領主,其實與城裡的國王關係較為淡薄。然而,隨著尼哥美得斯在遺囑中將整個王國轉交給羅馬,沉寂多時的本都人也終於開始按捺不住。
此時的近東世界,也正發生著一系列地緣政治變化。作為米特拉達梯六世女婿的提格蘭二世,已經將亞美尼亞的領土擴張到卡帕多西亞奇里乞亞敘利亞裏海西岸。更靠東方的區域,則基本落入帕提亞人之手。兩者都有可觀的實力,卻不能提供征服者所渴望的巨額回報。至於那些分布在黑海沿岸的領地,大都面積有限且潛在資源觸頂。因此,本都君主要想繼續擴展個人影響,還是得從半島西部著手。羅馬吞併比提尼亞的舉動,無疑讓王國本部的核心不再享有緩衝區掩護。
卡爾西頓戰役
前次戰爭結束後 本都軍隊也開啟了羅馬化改革
當然,早在10年前的第二次戰爭過後,米特拉達梯也對自己的軍事力量做了大幅度革新。過去的本都軍隊,主要以亞歷山大大帝留下的希臘化思路為藍本,並輔以從各邊區招募過來的地方附庸武裝支持。不用說,這種強行捏合了馬其頓古希臘古波斯和草原遊牧體系的軍隊,很難在長期高強度對抗中戰勝羅馬式職業部隊。因此,米特拉達梯就索性以潛在對手為模板,努力發展一支非常羅馬化的新軍。雖然很難直接招募到共和國老兵傳授經驗,卻可以從義大利變節者與更早的希臘模仿先驅那裡尋得技術支持。
根據後來的希臘羅馬觀察者記錄,即將被投入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的本都新軍,已經在各個層面都做到了神似對手。不少來自前塞琉古帝國、前帕加馬王國和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希臘軍官,被國王安排為基層軍官。他們麾下的亞洲士兵也不再使用馬其頓長槍方陣,轉而被訓練為類似布匿戰爭時代的羅馬步兵中隊。全面換裝橢圓形常盾和寬刃短劍的他們,也能熟練地在近戰前擲出標槍,並在布陣時以前後兩列隊形應戰。唯有騎兵部隊被保留了原有風采,但這恰恰也是羅馬軍事體系中的弱項,所以沒有被推倒重來的必要。至於軍中的各類輔助人員,依然可以通過巨額資金招募,讓3/4的黑海沿岸居民為君主而戰。
卡爾西頓戰役
新式的本都軍隊 也幾乎完全放棄了希臘化軍事體系

前進基地

卡爾西頓戰役
蓄勢大發的本都軍隊 依然保有數量優勢
公元前73年,米特拉達梯六世開始下令向西進攻。考慮到讓自己非常忌憚的蘇拉已經退休,而羅馬自身也需要應付西班牙地區的叛亂,所以在兵力投送方面處於不利地位。駐紮在半島西部的主力,依然只是2個羅馬軍團。必須依靠周遭區域的同盟部隊,勉強支撐起可觀的決戰部隊。本都方面卻有近30萬各級兵源,並有多達400艘各類戰艦組成的龐大海軍支持。
戰爭爆發之初,由於米特拉達梯需要更多時間集結軍隊,所以羅馬方面的應對反而更加迅速。那些先前由蘇拉一手提拔的軍官,分別被派往地中海各地,執行元老院給予的各式戰略目標。其中就有後來功成名就的盧庫魯斯,以及先一步抵達比提尼亞境內的馬庫斯。前者率領增援軍團進入內陸,準備以圍魏救趙之勢直搗本都本土。後者則有一支64艘船的艦隊、常駐亞洲的2個軍團和眾多來自半島各地的同盟軍力量。他們全部集中防禦海港城市卡爾西登,扼守從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順便為後續部隊保持一個必需的前進基地。
卡爾西頓戰役
卡爾西登就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側
面對羅馬人的兩路出擊,米特拉達梯的決斷也非常大膽。他只留下很少的僱傭兵防禦本要地,繼而將大部分主力都集中進攻卡爾西登。一旦能將這個羅馬基地拔除,那么位於內陸的盧庫魯斯部將被截斷後路。眾多依附羅馬威權的地方勢力,也可能為順應形勢而加入己方陣營。因此,號稱30萬人的本都大軍就沿著黑海南岸前進,依靠龐大艦隊運輸的補給支撐。由於國王本人儲備了大量貴金屬作為軍費,又有本都克里米亞和奇里乞亞這三個區域小糧倉協助,所以在這個階段內就根本不用擔心後勤。
負責防禦卡爾西登的馬庫斯,也在艦隊和2個軍團外由招募了大量同盟士兵。其中有不少比提尼亞的本地鄉紳貴族,也有來自附近城市的希臘民兵。他們不僅為羅馬主力提供了更多重步兵與絕大部分海軍水手,還是騎兵、弓箭手和其他輕裝部隊的主要來源。相比可以隨時拍屁股走人的共和國海外駐軍,這些小亞細亞本地居民對本都可能有著更多忌憚。其次,就是負責指揮海軍的將官努杜斯,希望直接在城外建立防禦陣地,儘可能使本都軍隊無法直接觸及城牆。為此,他將率領3000名陸戰隊和同盟軍前出,依靠土木工事抵消對手的數量優勢。
卡爾西頓戰役
羅馬的首批援軍以艦隊為核心

強勢圍攻

卡爾西頓戰役
戰略地位重要的卡爾西登 成為雙方爭奪焦點
當年夏季,米特拉達梯親率的遠征軍抵達卡爾西頓。他驚喜地發現,羅馬艦隊並未在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內堵截自己。相反,所有戰艦被擊中部署在內側錨地,並用巨大的銅鏈封鎖了港灣入口。城市的陸上邊界,則是小隊駐軍建立的防禦陣地。
由於輕鬆掌握了制海權,本都國王下令以數量優勢對羅馬人發起鉗形攻勢。包括巨型裝甲戰艦在內的海軍主力,直接繞到封鎖港口,同時以大量小艇將部分輕裝部隊運送到敵軍側翼。正面位置也有大量新編中隊,在無人干涉的有利條件下整隊。
卡爾西頓戰役
勇武的巴斯塔納僱傭兵 為本都軍隊充當先鋒
從黑海西岸招募來的巴斯塔奈人僱傭兵,負責為正規步兵充當開路先鋒。這些具有色雷斯和斯基泰血統的蠻族,不僅是衝鋒勇敢的標槍兵,也有大量熟練使用複合弓的重裝射手。他們的迅猛攻擊,很快就壓制了躲在土木工事背後的羅馬同盟輕步兵。
基於過去的陳舊經驗,羅馬將官其實普遍對東方對手的戰鬥力較為輕視。因此,當數量有限的他們遭遇重大挫折,就很容易引起進一步的恐慌情緒。先前還自信滿滿的努杜斯,發現僅靠自己已無法完成既定任務,索性下令所有人從陣地撤回城中。但不依不饒的巴斯塔納僱傭兵,始終在他們後面緊追不捨。
卡爾西頓戰役
來不及跑路的羅馬人 大都被困在城外
在羅馬士兵和他們的同盟抵達城門口時,就再次被這些勇武而難纏的對手趕上。由於通道空間有限,努杜斯只能讓大部分人再次轉身接戰。但更多的本都重步兵已利用這段時間完成部署,徑直向堵在城下的羅馬人殺來。
結果,守城士兵只能立刻關閉城門,讓大部分友軍被徹底困在外面死戰。包括努杜斯在內的少數軍官,通過城頭降下的繩索逃回卡爾西登內部。但3000名陸戰隊與同盟軍士兵,就只能遭數倍於自己的對手屠殺殆盡。
這次前哨戰潰敗,不僅讓城市的陸地邊界遭到完全封鎖,也給城內的守軍士氣以極大打擊。因為羅馬人第一次發現,被自己看不上的東方對手居然已掌握了軍團戰術。這就意味著先輩們所享有的軍事組織優勢,到他們這裡已變得非常稀薄。一貫膽怯的馬庫斯,至此也不再敢採取任何大膽的反擊策略,只能在城裡苦苦等待援軍抵達。

突破港口

然而,野心勃勃的米特拉達梯也不準備就此停止攻勢,本都的海軍艦艇已準備直接沖入港內。大量的重型裝甲戰艦,在船頭和塔樓上安裝著弩炮和其他遠射武器,足以隔著鐵鏈攻擊羅馬船隻。後者的身材普遍矮小,根本不能在被限制機動後再採取任何有效反擊。但只要入口的塔樓和鐵鏈還在,守軍就可以不斷增加替換兵力去維持守勢。大量的本地同盟軍也被調往艦隊,配合在陸上壓陣的軍團士兵一起奮戰。但在機械武器不足的情況下,他們的傷亡比例也遠高於圍攻者。
卡爾西頓戰役
新式本都軍隊的出現 讓羅馬人感到震驚
卡爾西頓戰役
本都的重型戰機 在近距離內有很大優勢
同時,米特拉達梯又派出了善戰的巴斯塔納僱傭兵,從側翼偷襲一座負責支撐銅鏈的塔樓。依靠海軍戰艦的火力壓制,防守據點的羅馬士兵被迅速擊潰。蠻族傭兵也順勢放下銅鏈,讓恭候多時的艦隊得以直接衝進內港。依靠更大船身的加速度優勢,本都戰艦一舉撞沉了4艘堵在他們面前的羅馬船隻。大量的陸戰隊也跟著蜂擁而上,與對方船上的守軍爆發了激烈近戰。
還是因為羅馬船隻的規模偏小,讓單艦的士兵數量非常有限,很難在局部形成任何兵力優勢。面對有大量弓箭手支援的本都新軍,整個的艦隊的抵抗在很短時間內就趨於瓦解。
卡爾西頓戰役
羅馬與本都的海軍 都由大量希臘同盟提供或支持
為了挽回局面,馬庫斯和努杜斯也只能分批派遣軍團士兵趕往增援。但此時的戰場局勢,已幾乎完全倒向了本都那邊。有限的戰場空間,根本不利於羅馬軍隊展開佇列。反倒是數量更多的蠻族軍隊,可以在己方遠程火力的壓倒性優勢下不斷補充。至於那些為羅馬而戰的同盟軍,大都沒有經歷過此類殘酷場面。只有地方民團水準的他們,在遭遇新式的本都軍隊時,幾乎沒有多少還手之力。趨於混亂的指揮體系,也使任何增兵都成為了可怕的添油消耗。
卡爾西頓戰役
港口處的潰敗 讓羅馬守軍損失慘重
最後,守軍被從港口一帶完全逐出。多達8000人為這個戰略要地戰死,另有4500人因各種原因放棄抵抗,成為米特拉達梯大王的俘虜。艦隊的大部分船隻被擊沉或焚毀,剩下的16艘在投降後本都海軍拖走接收。
卡爾西頓戰役
殘存的羅馬軍隊 被迫逐步退守內城堅持

漫長鏖戰的開始

此後,殘存守軍全部退到了城市中心位置。在巨大的求生欲驅使下,他們在各處拚死抵抗圍攻者。米特拉達梯卻已經不準備繼續在這裡浪費資源和兵力。考慮到羅馬方面可能從歐洲地區派來援軍,他必須以最短時間控制整個半島西海岸。
分布在沿線的眾希臘城市,大都因羅馬軍隊在卡爾西登的慘敗而選擇屈服。儘管還有數千軍團士兵在卡爾西登殊死支撐,但他們已沒有能力阻止本都人向其他各處前進。相反,戰鬥的延續還在增加其傷亡。以至於到援軍抵達為止,他們已經在卡爾西登累計損失了13000多人。對於公元前1世紀的巔峰羅馬而言,這無疑是非常嚴重的軍隊災難。
卡爾西頓戰役
位於南方的另一支羅馬軍隊 將接過反擊重任
好在位於南方的盧庫魯斯部還軍容完整。他們將在沒有本土支援的情況下,接過對抗本都暴君的重任。後者雖然風頭正盛,但卻容易因過度擴張和軍隊膨脹而陷入自身危機。只是因雙方的時間和空間資源的不對等,這場看似短促的爭霸將逐步演變為10年鏖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