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不屈的城市,後勤大戰,
兵臨城下
從地理方面來看,塞西卡斯城的位置就和卡爾西登一樣重要。如果說後者是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咽喉,那么前者就是能控制馬爾馬拉海南部入口的重要據點。正因如此,該城在希臘世界全面衰退的年代,還能依靠貿易稅收等因素保持較強實力。第三次米特拉達梯戰爭爆發後,該城的居民也義無反顧地站在羅馬陣營那邊。
然而,由於羅馬指揮官在卡爾西登的決策失誤,造成大量的軍團和同盟部隊傷亡。塞西卡斯人也在戰前,武裝了不少公民兵參加聯軍,並因潰敗而損失慘重。以至於當米特拉達梯的軍隊靠近城市,他們實際上已沒有了艦隊和野戰力量。好在城市本身構建在三面環海的半島上,所以在理論上只需要死守陸上邊界,就能將對手堵在門外。在不能期望羅馬援軍抵達的情況下,城中的居民也做出了非常現實的抉擇。不願留下等死的人被獲準提前逃離,只讓那些意志堅定者全力準備應戰。
面對這樣一座沒有外援的孤城,米特拉達梯也展現出勢在必得的架勢。他預感城中居民會拚死一搏,所以準備盡全力將之攻克。雖然在本都的軍政高層中,不乏大批來自各地的希臘客卿。但君主本人還是希望為所有周遭區域都豎立典範,讓大批依據搖擺不定的城市能及時認清形勢。當然,這樣的自信也源自麾下那支號稱有30萬人的大軍,以及由龐大艦隊支撐的海路後勤能力。因此,儘管知道有第二支羅馬軍隊在附近徘徊,本都國王還是將主要的精力都用於圍困塞西卡斯。
針對城市所處的有利地形,米特拉達梯也派出了來自色薩利地區的希臘工兵大師尼可尼德斯,專門負責攻城事宜。後者很快指導本都陸軍,用一條迅速挖掘的壕溝封鎖了陸地邊界。同時將大量的泥土挖掘出來,構築至少能平視城牆的大型土堆。依靠先期部署在上面的遠射部隊,壓制城內任何的突圍企圖。接著,臨近區域的樹木被大量砍伐,以便打造將士兵送上城頭的塔樓和帶有攻城錘的移動坡屋。本都方面甚至還花很大力氣,建造1座非常高聳的巨型攻城塔,並在上層安裝了弩炮等大型遠射機械。
當然,擁有絕對優勢的本都海軍也沒有閒著。他們用泥土和石塊壘積,構築了2條封鎖港口的防波堤,將塞西卡斯的領海部分全部包裹。然後將2艘四列槳戰艦拼接為雙體船,在當中的木板上製造了浮動塔樓。上面既有小型弩炮,也包括可以隨時放下的木質跳板。這樣一來,守城部隊就不可能將有限兵力集中到陸上邊界。而是需要隨時警惕從四面八方殺來的攻城部隊。
不過,米特拉達梯在最後時刻還幻想著不戰而屈人之兵。他的開路先鋒和征糧隊,已經在城市周遭抓住了3000多出逃居民。他讓艦隊派船將俘虜們送到城頭,請求守城民兵不要加害於自己。但負責指揮守城的希臘將領庇西特斯,卻拒絕對出逃者以任何憐憫。本都大王也就無可奈何地下令展開總攻。
不屈的城市
米特拉達梯的軍隊,首先嘗試從海上攻占較長的那段城牆。載有攻城塔的雙體船,在大量遠射火力的掩護下靠近,並成功將移動跳板放下。隨即,有4個最勇敢的士兵踏上了塞西卡斯城頭,讓不少守軍感到震驚不已。但希臘民兵很快反應過來,抱團將這些入侵者丟下城牆。然後又傾斜大量的燒熱松脂,迫使害怕起火的本都戰艦立即倒車。由於海上的攻城塔只有1座,這個方向的強攻也就慘遭遏止。
怒不可遏的本都大王,接著又讓大量士兵通過塔樓和攻城錘進攻陸上城牆。但城市守軍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他們將大量浸濕的羊毛或衣物,覆蓋在易遭攻擊的關鍵段落,抵消弩炮和其他機械類武器的轟擊效果。圍攻者也反其道而行,大量釋放點燃的箭矢,企圖以熊熊烈焰焚燒城牆。負責滅火的塞西卡斯居民,也就只得四處在不同段城牆間奔波,用水或醋撲滅燃燒物。甚至還有工程師製造了繩索,幫守軍將正在鑿擊的木質攻城錘吊起折斷。
由於本都軍隊的遠程火力壓制,部分城牆的火苗無法被及時撲滅。最終在某天的黃昏,造成坍塌和一段威脅的缺口。然而,由於這裡的溫度實在太高,連蓄勢待發的衝鋒隊都不敢立刻通過。城內的居民則在夜裡開始行動,用石塊和木料在這裡構築起第二道臨時護牆。等到米特拉達梯的士兵隔天來攻,又被嚴陣以待的民兵用各類遠射武器所擊退。當本都君主登上土堆觀察形勢,又決定繼續擴建攻城塔數量,同時開啟了地道挖牆腳模式。
但這些措施同樣被機敏的塞西卡斯人察覺。他們不僅用縱火、灌水等措施破壞敵方地道,甚至自己也向外挖掘,鬆動了不少土堆或塔樓底部的根基。他們還敏銳的覺察到,米特拉達梯的部隊後勤似乎已出現問題。於是在夜裡又經常組織小股部隊出城偷襲,讓白天已耗盡體力的敵軍不能在夜幕下獲得良好休息。雖然城市本身也被圍得水泄不通,但因遣散了大批逃難者,所以在物資供給方面反而比較充裕。正是依靠這些合理舉措,讓塞西卡斯的希臘居民成功抵擋號稱多達30萬的東方大軍長達一整個秋季的時間。
後勤大戰
隨著秋季臨近尾聲,米特拉達梯也意識到自己的軍隊將面臨缺糧危險。在之前的半年戰爭中,除了少量搜刮占領區物資,他的大軍主要依靠海運在支撐後勤。所需的糧草和武器,基本上都是從本土的港口錫諾普啟運。但當極不適合航海的冬季來臨,海船的效率將因為各種因素而大打折扣。
作為補充措施,米特拉達梯也向東方派遣了一支偏師。在部將攸馬庫斯的指揮下,他們沖入內陸的弗里吉亞地區劫掠,並將大量移居當地的羅馬人殺死。最後甚至迫使半島東南的奇里乞亞降服,將自己區域內的糧食輸送到西北前線。但當部隊進攻凱爾特人後裔扎堆的加拉太地區時,遭到還只是封建領主的迪奧泰魯斯反擊。這位日後的加拉太國王,就以勝利截斷了本都大王的遠距離內陸補給。
同時,來自羅馬內部的變節者馬庫斯-馬略,正率領第二支萬餘人部隊監視尚未抵達的盧庫魯斯。後者在從羅馬出發時,麾下只有1個軍團兵力。通過沿途的徵集和調配,已將部隊數量擴充到5個軍團近30000人。但因為騎兵數量不過2000,所以無法在廣袤的內陸施行大範圍反擊。通過構築堅固營地的對峙,他還是將部分本都陸軍牽制在弗里吉亞邊境。來自共和國的對手主將,同樣以類似措施保持同步。最後,由於僅供維持數日的口糧耗盡,不得不撤到主力所在的海邊會師。也是通過這個舉動,盧庫魯斯斷定打擊本都的最好方法,就是斷絕其後勤供給。
公元前73年冬季,5個軍團的羅馬援兵終於抵達塞西卡斯戰場外圍。此時的本都軍營內部,也因天氣造成的海運癱瘓而陷入危機。米特拉達梯惟一的依靠,只剩下從本都經由比提尼亞抵達的內陸車隊。為了緩解壓力和保存實力,他甚至開始將大批騎馬的戰馬和傷員都送回本土休養。只留下按羅馬軍團方式訓練的新軍、各類僱傭炮灰和海軍繼續攻城。不少人已開始殺軍馬吃肉,餘下人則只能靠挖掘野菜充飢。
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瘟疫橫行,又讓本都軍中出現大量非戰鬥減員。除了逃兵,還有倒霉者因同伴屍體無人掩埋而遭殃。但君主本人還一心要拿下塞西卡斯,將其作為自己的冬季營地。當發現有羅馬軍團向自己靠近,甚至派人恐嚇希臘對手,稱那些人都是自己的新一批預備隊。
不過,盧庫魯斯在觀摩了本都人的龐大軍營後,還是得出了不宜強攻的結論。實際上,由於羅馬人兵力有限且騎兵數量缺失嚴重,也很難確保自己一擊必勝。但通過在高地紮營等措施,還是能直接威脅其脆弱的補給線路。本都軍隊除了以少量輕裝部隊騷擾,同樣不敢對羅馬軍營貿然攻擊。此外,盧庫魯斯還注意到這支東方大軍因規模臃腫而產生的很多細節缺陷。例如其營地的規模十分龐大,卻需要依靠山巒與河流拱衛四周。於是,原本就空間有限的沿海平原被擠的水泄不通,而運糧隊還需要走崎嶇小路才能完成任務。
於是,塞西卡斯之戰的最後階段就成為了後勤較量。規模有限的羅馬軍團,可以靠著本國提供的信用體系,直接從半島西部的其他非淪陷區採購物資。本都大王的集中採購卻因海運停擺而舉步維艱。屈指可數的幾條山路,陸續被善於步戰的羅馬士兵封鎖。從本土送來的糧秣,也就反過來為盧庫魯斯的軍隊所享用。他甚至派出1個使者,游泳遷入被圍困的希臘城市,告訴他們援軍已經在堵截外圍。因此,塞西卡斯的居民也是越戰越勇,頻繁增加出城襲擊的次數和規模。
最後,當盧庫魯斯發現有本都部隊開始後撤,又立即率領1個軍團追擊過去。後者主要是騎兵和傷員,在伊賽佩斯河畔被羅馬陣營中的輔助部隊截住。雖然本都騎兵的反擊迅速起效,但他們根本擋不住6000軍團步兵的集體衝鋒。這次近乎沒有懸念的戰鬥,也完全壓垮了本都君主的信心。他終於承認失敗,並首先依靠海軍艦隊撤回北方。沒資格坐船的步兵,也丟下全部輜重和受傷同伴突圍,確保最後一批有戰鬥力的人能逃出生天。
塞西卡斯之戰便以羅馬陣營的勝利而告終。雖然本都軍隊的規模讓所有對手忌憚,然而徵集兵力不等於有本事妥善管理。糟糕的後勤保障體系,完全以半外包的形式分配出去。一旦某個環節出現紕漏,則整個系統就會迅速面臨休克危險。因此,看似巨大的兵力數字,實際上永遠只有部分人在承擔必要工作。
當米特拉達梯最終從羅馬反包圍圈中逃離,就發現自己身邊的部隊只剩下了20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