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縣

博興縣

博興縣,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地處山東省濱州市東南部,東鄰東營市的東營區與廣饒縣,南接淄博市的臨淄區與桓台縣,西與淄博市的高青縣接壤,北與濱城區相連,並隔黃河與東營市利津縣相望。總面積900.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博興縣轄3個街道、9個鎮。截至2022年末,博興縣戶籍總人口50.2314萬人。

春秋置博昌邑,後改置博昌縣,五代後唐,為避獻祖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博興縣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大水系,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全國蒲草系列工藝製品的唯一產地、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柳編和草編分別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中國草柳編之鄉”、“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

2022年,博興縣實現生產總值456.81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5.5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1.2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0.04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7.77:41.87:50.3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興縣
  • 行政區劃代碼:371625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山東濱州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濱州市東南部
  • 面積:900.7 km
  • 下轄地區:3個街道、9個鎮
  • 政府駐地:博城二路399號
  • 電話區號:0543
  • 郵政編碼:256500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50.2314 萬(2022年戶籍人口)
  • 車牌代碼:魯M
  • 地區生產總值:456.81 億元(2022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河流水系,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博興縣歷史悠久。在利城、村高、曹家等村莊發掘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遠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是父系氏族社會,是比較稠密的人煙聚居區。
春秋時期為博昌邑(故址在今寨郝鄉寨郝村南)與樂安邑(故址即今老縣城)。戰國時期置博昌縣、樂安縣與千乘縣。秦朝因之,皆屬齊郡。
西漢時期,境內置六縣一國:縣境東部為利縣,包括廣饒縣西部,治所在今店子鎮利城村;利縣以西為博昌縣,治所在今湖濱鎮寨郝村南;縣境南部為延鄉侯國,其域包括桓台、高青部分縣地,治所在今錦秋街道辦事處安柴村西;縣境西南為高昌縣,包括高青縣東南部,治所在今錦秋街道辦事處灣頭村南;縣境中部為樂安縣,治所即今博興老縣城;樂安以北為千乘縣,其域橫跨今博興、高青兩縣部分地區,其治所,一說在高青縣東境,一說在今博興縣陳戶鎮馮吳村;縣境北部沿黃地區為濕沃縣,其域大部在今濱州市,治所蒲城。諸縣中,利縣屬齊郡,濕沃縣屬渤海郡,其餘皆屬千乘郡。新莽時期,改千乘郡為建信郡。
博興縣
博城鳥瞰
東漢初年襲西漢建制。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郡(後改“國”,復改郡)境內為五縣地:博昌縣、樂安縣、千乘縣、利縣、沿黃地區仍為濕沃縣地。俱屬樂安國,各縣治所未變。三國曹魏因之。
晉代,千乘縣地併入濕沃縣,境內為博昌縣、樂安縣、利縣與濕沃縣,屬青州樂安郡。
南北朝北魏時期,博昌縣移置今壽光縣,境內置樂陵縣、陽信縣與般縣。前二縣屬樂陵郡。樂陵縣治所始在蒲姑城舊址,北齊時移樂安故城。陽信縣治所在原博昌城。樂陵郡城在今陳戶鎮馮吳村。般縣治所在今店子鎮般若村。北齊沿襲北魏制,後周又因之。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撤樂陵縣、陽信縣及般縣復置博昌縣,治所仍在博昌故城。開皇二十年置新河縣,大業初年,廢,併入博昌縣。濕沃縣改為蒲台縣。俱屬青州北海郡。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樂安縣、新河縣,連同原博昌縣俱屬乘州(武德二年置,領五縣,另有千乘、壽光二縣)。武德八年(625年)廢乘州,新河縣、樂安縣併入博昌縣。境內北部沿黃地區為蒲台縣地,仍屬青北海郡。總章二年(669年)博昌治所移于樂安故城即今縣城,再未遷址。
五代時期,梁朝沿襲唐代建置,後唐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
宋代屬京東東路青州北海郡。
金代屬山東東路益都府。
元朝初年,升博興縣為博興州,屬益都路總管府。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興州為博興縣,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
清朝沿襲明制。
民國初年,廢府設道,博興縣屬岱北道;民國四年(1915年),改屬濟南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淄青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制廢,博興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省先後設魯西、魯北、膠東3個行署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博興縣屬魯北行署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設魯北、魯西北、魯西、魯南、魯中、魯東6個政府辦事處,仍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博興縣屬魯北辦事處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24日,中華民國在山東的政權消亡。
博興縣
博興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是年秋,共產黨領導的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國三十年(1941年),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劃全省為膠東、清河、冀魯邊區、魯中、魯南、魯西6個行政區,博興縣屬清河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省戰工委改為省戰時行政委員會,領膠東、魯中、魯南、清河、冀魯邊5個主任公署及濱海直屬專員公署,博興縣屬清河主任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省政府成立,劃全省為膠東、魯中、魯南、渤海、濱海5個行政公署,領21個專員公署。9月,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更名博興縣政府,屬渤海行政公署清河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山東省政府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博興縣政府更名為博興縣人民政府,仍屬渤海行署清河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博興縣屬惠民專員公署。1956年3月撤蒲台縣,其地域併入博興縣。1958年撤桓台縣、齊東縣,其大部地域併入博興縣。同時,撤惠民地區,博興縣改屬淄博專員公署。1961年復置惠民地區,博興縣改屬惠民地區專員公署。1978年惠民專員公署更名惠民行政公署,博興縣仍屬之。1992年3月惠民地區行政公署改為濱州地區行政公署,博興縣仍屬之。2000年6月,濱州地區行政公署改為濱州市,博興屬之。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博興縣轄3個街道、9個鎮。博興縣人民政府駐博城二路399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371625001000
371625002000
371625003000
371625101000
371625102000
371625103000
371625104000
371625106000
371625107000
371625108000
371625109000
37162511000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博興縣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東南部,東鄰東營市東營區廣饒縣,南接淄博市臨淄區桓台縣,西與淄博市的高青縣接壤,北與濱城區相連,並隔黃河與東營市利津縣向望。介於東經118°03′—118°23′,北緯36°58′—37°23′之間,南北長45.8千米,東西寬29.5千米,總面積900.7平方千米。
博興縣政府

地形地貌

博興縣地處燕山運動斷裂帶,渤海凹陷西南邊緣與泰沂山區山前衝擊平原的交接地帶。縣境地貌呈南北高、中間窪、西高東低、簸箕狀。小清河自西向東穿過縣域中部,以北屬黃泛平原,以南屬泰沂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地形分為平地、窪地、斜坡地三大類,微地貌較為複雜。全縣海拔最高點為21.6米(曹王鎮王海村),最低點為5.4米(店子鎮大劉村北)。

氣候特徵

博興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6℃,年平均無霜期191天,年平均日照2479.8小時,年平均降水582.8毫米。

河流水系

博興縣平均海拔8米,最高21.6米,最低5.4米。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大水系,與其支系預備河、北支新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興福河、溢洪河、漁溝子、小河子、三號溝、蒲窪溝、工農河、打漁張河8條河流為季節性河流。勝利河呈南北走向,全長17.6千米,對北水南調起重要作用。全境河網縱橫,排灌暢通。麻大湖位於博興、桓台交界處,入湖河流有烏河、孝婦河等,是小清河水量的調蓄區。
博興縣
麻大湖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博興縣水資源可利用量2.9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3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38立方米。

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博興縣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47056.31公頃(705844.65畝)
其中,水田162.67公頃(2440.05畝),占0.35%;水澆地46893.64公頃(703404.60畝),占99.65%。
全縣47056.31公頃(705844.65畝)耕地中,全部為2°坡及以下耕地。
(二)園地294.15公頃(4412.25畝)
其中,果園283.59公頃(4253.85畝),占96.41%;其他園地10.56公頃(158.40畝),占3.59%。
(三)林地8999.18公頃(134987.70畝)
其中,喬木林地678.96公頃(10184.40畝),占7.54%;其他林地8320.22公頃(124803.30畝),占92.46%
(四)草地705.10公頃(10576.50畝)
全部為其他草地。
(五)濕地391.22公頃(5868.30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包括7個二級地類。博興縣全部為內陸灘涂。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6232.70公頃(243490.50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3159.06公頃(47385.90畝),占19.46%;村莊用地12514.90公頃(187723.50畝),占77.10%;採礦用地336.96公頃(5054.40畝),占2.08%;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21.78公頃(3326.70畝),占1.36%。
(七)交通運輸用地2696.34公頃(40445.10畝)
其中,鐵路用地249.17公頃(3737.55畝),占9.24%;公路用地1268.22公頃(19023.30畝),占47.03%;農村道路1178.95公頃(17684.25畝),占43.73%。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2930.22公頃(193953.30畝)
其中,河流水面943.87公頃(14158.05畝),占7.30%;水庫水面1057.49公頃(15862.35畝),占8.18%;坑塘水面3609.76公頃(54146.40畝),占27.92%;溝渠5391.36公頃(80870.40畝),占41.69%;水工建築用地1927.74公頃(28916.10畝),占14.91%。

礦產資源

博興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地下熱水、礦泉水、磚瓦用粘土、建築用沙等。其中石油儲量豐富,已發現並開採的有5個油田,面積164.4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22年末,博興縣總戶數17.407萬戶,戶籍總人口50.2314萬人。全年出生3803人,出生率7.57‰,死亡4309人,死亡率8.58‰,人口自然增長率-1.01‰。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11.4。

政治

縣長:孫戰勇
副縣長:張磊張振罡

經濟

綜述

2022年,博興縣實現生產總值456.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5.50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191.27億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230.04億元,增長4.1%。三次產業結構為7.77:41.87:50.36。新登記註冊各類市場主體9100戶,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5.83萬戶,註冊資本(金)總額達到1286.57億元,分別增長9.4%和11.8%。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博興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0.1%,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55.2%。三次產業投資構成為0.9:28.7:70.4。重點領域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4.3%,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1.3%,比上年提高20.1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23.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8.3%;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59.8%,建安投資增長32.0%。新興產業投資加速,高技術投資增長27.2%,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2.9%。
財稅收支
2022年,博興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82億元,增長1.5%,其中稅收收入完成21.44億元,增長-14.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8.31億元,增長-1.9%。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5%。
人民生活
2022年,博興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26元,增長5.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66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15元,增長6.9%。

第一產業

2022年,博興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2022年,博興縣創新“一蝦一豆”種養模式,博興對蝦獲評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大豆產業入選國家級沿黃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獲評省級產業園,博興縣成為省級糧油食品特色優勢產業強縣。肉禽年屠宰能力達到3.2億隻。喬莊鎮、店子鎮、灣頭村蟬聯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和超億元村,呂藝鎮、曹王鎮入選省農業產業強鎮。
農業
2022年,博興縣糧食總產量達到50.04萬噸,比上年增長0.9%,其中小麥產量26.27萬噸,增長0.3%,玉米產量23.46萬噸,增長2.1%。蔬菜總產量16.88萬噸,增長13.3%;水果總產量1.52萬噸,增長8.1%。
林業
2022年,博興縣新建和完善9000畝農田林網,發展林下經濟5000畝,完成退化林修復1020畝,完成殘次林更新71畝,花卉培育60萬株。
畜牧業
2022年,博興縣生豬出欄13.61萬頭,肉牛出欄2.58萬頭,肉羊出欄6.03萬隻,家禽出欄1451.36萬隻,肉、蛋、奶總產量達到7.19萬噸,“博興肉牛”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新盛食品等4家企業榮獲省優質特色畜產品稱號。
漁業
2022年,博興縣漁業經濟產值實現30億元。池塘養殖面積穩定在8.5萬畝,對蝦養殖面積3.8萬畝;水產品年產量6.35萬噸,對蝦產量2.6萬噸。博興縣漁業技術推廣站榮獲“全國星級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稱號,博興對蝦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評為“山東省第五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農業基礎
截至2021年末,博興縣農業機械總動力87.5萬千瓦,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287.5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博興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分門類看,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5%、2.7%、和3.6%。分所有制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股份制企業增長2.7%,私營企業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911.38億元,增長0.6%;利潤總額-1.6億元,增長-109%。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9.6%,產銷銜接良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296家。其中:年營業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38家,過50億元的企業5家,過100億元的企業4家(獨立法人企業)。
建築業
2022年,博興縣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築業企業51家。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7.6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建築工程產值32.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5%。
博興縣
中國草柳編文化創意產業園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博興縣服務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9.9%。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同口徑增長14.2%。支柱行業快速增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22.8億元,增長21.8%。
國內貿易
2022年,博興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66億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餐飲收入額10.42億元,下降5.2%;商品零售額104.24億元,下降0.7%。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2.1億元,下降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56億元,增長0.2%。通訊器材類和汽車類消費保持良好增長勢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和汽車類零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13.6%和52.6%,其中新車類零售額同比增長59.5%。綠色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類、智慧型手機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918.6%和13.6%。
2022年,博興縣“惠買•千乘優品"平台健康運營,商家1011家,上線產品2471款,區域品牌授權企業20家,實現交易額536萬元。推進“1950”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縣村級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0%。舉辦電商助農直播帶貨活動10期,累計銷售農產品30萬元。舉辦電商培訓16場,培訓1957人次。博興縣淘寶村41個,淘寶鎮6個,均列全市第一;千萬級電商企業達到10家、百萬級以上電商企業達到113家。
對外經濟
2022年,博興縣被認定為山東省對外開放強縣,天虹電器法國巴黎倉、德國慕尼黑倉被認定為山東省重點培育的公共海外倉。投資8900萬元打造內陸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2022年度累計開展敞車報關212車、監管貨櫃411表箱,貨值4035萬美元。出台《2022年博興縣穩外貿促增長獎勵辦法》,保障重點企業、主導產業進出口規模,全年進口原油620萬噸、大豆290萬噸、木漿6萬噸,出口金屬板材100萬噸。全年具有進出口業務實績的企業達220家以上,進出口總額實現483.7億元、增長11.1%。
招商引資
2022年,博興縣舉辦招商引資能力專題培訓,配強第二批駐外招商專班,編制中英《投資博興》宣傳冊。成立博興縣駐青島招商聯絡處、博興駐濟南招商聯絡處,先後赴上海、三亞、青島等地參加進口博覽會、中國鋁業周、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等系列招商活動,推介博興、對接客商。全年新簽約項目20餘個,引進過10億元項目2個、世界500強項目1個。國家能源博興2×1000MW新建項目、美國嘉吉高效水產動物營養製劑、國核投資風光儲一體化零碳綜合智慧能源、博興國際商業中心、海智慧型農產品智慧型物聯冷鏈等項目落地開工。新設外資企業7家,實際利用外資11431萬美元、增長31.36%。
房地產業
2022年,博興縣房地產開發投資23.0億元,比上年上升34.5%。其中住宅投資18.3億元,上升37.6%;辦公樓投資1.4億元,增長16.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億元,上升10%。商品房施工面積239.3萬平方米,上升10.6%。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67.9萬平方米,上升10.6%。商品房銷售面積29.7萬平方米,下降45.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6.7萬平方米,下降41.7%。商品房銷售額21.1億元,下降45.5%。其中住宅銷售額20.2億元,下降43.8%。
郵電通信
2022年,博興縣郵政業務量完成991.64萬元,國內函件4.29萬件,包裹2.84萬件,報刊511.89萬份,匯兌0.17萬筆,郵政業務總收入7415.41萬元。
旅遊業
2022年,博興縣麻大湖旅遊區入選山東省生態旅遊區創建單位名單。全域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序推進,5D影院主體建成,實訓基地完成初步設計,市民文化中心主體建設完成。“一碼千景”游博興線上宣傳行銷活動獲評2022山東省文旅網路行銷優秀案例。龍華寺遺址保護工程項目完成深化設計,紅色高家渡景區提升改造,呂劇起源展覽館完成內部布展,高家渡文旅綜合體(遊客中心)投入使用。焦集村、陳戶村、毛園村獲評第三批山東省景區化村莊黃家村獲評山東省鄉村旅遊重點村,達悅匯酒店成功創建山東省文明旅遊示範單位。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博興縣各項存款餘額657.76億元,增長16.6%,較年初增加93.73億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29.50億元,增長18.1%,較年初增加65.9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63.54億元,增長14.7%,較年初增加59.4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236.02億元,較年初增加1.96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194.56億元,較年初增加32.58億元。
保險業
2022年,博興縣共完成保費收入19354萬元,比上年增長5.2%,共處理各類賠案33500件,支付各類賠款12554萬元。人壽保險業務增長穩定,全年實現保費收入42242萬元,比上年增長1.7%。

交通運輸

交通

2022年,博興縣創成“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提升改造縣鄉村道及村內街道190餘千米。新城三路等4條城區道路延伸工程順利完成。小清河博興港以下段率先通航,沾臨高速正式通車,“公鐵管水”現代綜合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全縣境內公路總里程達到2100.9千米(含國、省道及縣、鄉、村級公路),人均擁有公路量41.76千米/萬人,全縣公路密度2.33千米/平方千米。

運輸

2021年,博興縣貨運量突破2800萬噸。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22年,博興縣納入高新產值統計範圍企業70家,較去年增長20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41家,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103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58家。登記科技成果11項,推薦28家企業獲批科技成果轉化貸款1.4億元。指導京博物流獲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科技金橋獎,“新型產酶工業微生物菌株的綜合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等17個成果項目獲得濱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經山東省科技廳審核評選,博興縣榮獲2021年度山東省技術轉移先進縣稱號。京博研究院省新型研發機構獲省科技廳績效評價優秀,爭取省補助資金100萬元。千豐農業備案市新型研發機構,京博中聚獲批市技術創新中心,金佰特智慧型廚具備案市眾創空間。組織企業參加“高校直通車——書記縣長引才行動”等產學研對接活動5次,簽訂產學研協定48項。指導賽高粉末竇新鵬成功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指導京博農化、御馨生物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項目通過省廳驗收和中期評估。在全市率先成立縣委科技創新委員會,舉辦全縣科技創新人才發展大會,啟動《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出台《關於深化科技創新凝聚發展動能的實施意見》,設立6000萬元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資金。創設科技獎“為國聚財、促企發展的京博探索案例”獲市委提質增效競賽優秀案例獎。

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博興縣共有幼稚園69所,中國小校55所,其中高中學校3所,國中學校1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國小34所,體育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園)學生(幼兒)7.41萬人,其中國中生1.22萬人,高中生8299人。教職員工7262人,其中中國小教師4660人。教育設施和辦學條件繼續改善,全縣學校占地面積329.54萬平方米,學校建築面積117.72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54.11萬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88.98萬平方米。學校計算機擁有量達到12735台,圖書藏量達到273.96萬冊。2022年,博興縣續建8所中國小、幼稚園,縣一中新校區、縣第四國小、湖濱中心幼稚園建成啟用,新增學位4300個。為困難學生髮放助學金440餘萬元,為困難大學生辦理助學貸款2094萬元。97家校外培訓機構全部實現資金監管,作業教學、課後服務規範治理。中考連續8年、高考連續11年領跑全市。

文化事業

2022年,博興縣《連心鎖》入選文化部首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季,參評第十四屆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獲“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山東省民眾性小戲小劇“大擂台”銀獎。小品《紅白公事》獲評山東省第八屆小品大賽一等獎。龍華寺入選首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王文抗戰舊址保護修繕工程公眾開放日”被文化和旅遊廳評為“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王文抗戰舊址入選山東省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示範案例。博興“草編”“柳編”兩個項目入選第二屆全國鄉村文化創新大會及典型案例推介活動“名特非遺類”名單。公共文化服務全面覆蓋,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12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438個村級文化服務中心面向社會“零門檻”免費開放。舉辦文化藝術活動700餘場,“戲曲進鄉村”文化惠民演出662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5148場。店子鎮鄉村書房獲山東省“最美鄉村書房”稱號。縣文化館被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評為“2022最受歡迎公共文化空間”。

體育事業

2022年,博興縣創成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成為第一批19個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之一。投資1000萬元對縣域內全民健身設施提檔升級,打造5處“百姓健身屋”。按照國家標準完成董永公園、體育公園改造升級。承辦市級以上體育賽事6項,獲得國際級比賽冠軍4項、國家級冠軍3項、省級冠軍6項。

衛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博興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8所。其中,醫院15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88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所。實有床位2880張,衛生技術人員3396人,其中:執業醫師1157人,執業助理醫師413人,註冊護士1350人。縣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發熱門診及感染性病房樓,縣中醫醫院發熱門診及感染性病房樓建成啟用。新增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220餘人,新增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4個醫療專家工作站(室)、醫聯體先後落戶博興縣。縣級醫院全部啟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網約護士家庭式服務。

社會保障

2022年,博興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103人,完成任務目標的122%;失業人員再就業2385人,完成任務目標的133%;困難人員再就業1258人,完成任務目標的247%。培訓各類勞動者6925人次,完成任務目標的126%,其中農村勞動力培訓2966人次,完成任務目標的124%。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上崗3633人,完成任務目標的105%。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1億元,完成任務目標的210%。博興縣被確定為全市“魯菜師傅”創業能力提升培訓試點縣區。
2022年,博興縣企業養老保險、機關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9987人、12193人、313973人、100443人,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分別達到90167萬元、41495萬元、3420萬元、2642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13973人,保險基金收入達到41583萬元。全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72737人,征繳保險基金達到76513萬元。

環境保護

2022年,博興縣經濟開發區獲批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在全市率先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59天,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達標率100%。

安全生產

2022年,博興縣累計發生生產安全事故5起,均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人,與2021年相比,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防災減災能力逐步增強,高標準建成應急避難場所47處。12個鎮街全面建成基層應急物資儲備庫,基層應急救援站全部通過驗收。成功申報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1個。

歷史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呂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董永傳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柳編》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草編》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扽腔》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魯錦(老粗布製作技藝)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濱州水煎包》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興木雕》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興彩印花布製作技藝》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盪鞦韆》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店子粉皮》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洪福園》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鑼鼓經》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沒尾巴老李傳說》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蒲姑城傳說》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州府花邊》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獅子舞》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魏休庵傳說》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拳(嶺子長拳)》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丈八佛傳說》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藝堆繡》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泥醃醉蛋加工技藝》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粗布手工傳統服飾盤扣》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興張氏傳拓技藝》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翠英手工地毯編制技藝》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興宏德堂膏藥製作技藝》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烙畫》

風景名勝

博興縣
魏休庵紀念館
魏幫基,字休庵,號方石,明代庠生。生於明嘉靖八年(公元1530年),卒於明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7年),享年七十八歲。乾隆時賜謚“天外逸人”。因鄉舉屢不得志,隨書劍天涯,雲遊四海,覽名山大川,晚年隱居鄉里。有關魏休庵的故事在當地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時常帶有神話色彩。
博興縣
王海石橋
又稱鳳陽橋,位於博興縣曹王鎮王海村東西大街中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青石結構三孔拱型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興縣
博興縣人民公園
位於博興縣博城二路以南新城二路以東行政中心前,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約450畝),總投資1.2億元。人民公園是按照自然、生態、環保、低碳的基本理念,建設的一座以水體景觀和綠化為主體的現代園林式城市公園,公園內有樹陣廣場、和諧廣場、親水廣場、棧橋、人工湖、水體景觀、假山、跌水瀑布,噴泉、和平鴿廣場、親子樂園、迷宮、景石、小品和商務休閒中心、活動中心、藝術館、管理中心等基礎設施和景觀。公園全部進行了綠化、亮化等工程建設,共有綠植100餘種,其綠化面積占地約15萬平方米(約225畝),人工湖占地約100畝。
博興縣
麻大湖國家濕地公園
位於博興縣城南3千米處,是魯北平原的一大淡水湖泊和北方典型的內陸濕地,全湖東西最長處7千米,南北最寬處3.5千米,總面積20餘平方千米。湖區風景秀麗多姿,魚類資源豐富,水生植物繁多,水域廣闊,葦蒲叢生,芙蓉似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縱橫,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美稱。湖區自然資源豐富,主要以葦、蒲、藕等傳統性水生植物和魚、蝦、蟹等水生生物為主,輔有其他稀有的水生生物和植物類,構成的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價格的科普教育和研究價值。湖中特產九孔白蓮藕、金絲鴨蛋、四鼻鯉魚。
博興縣
李佐車墓
位於博昌街道辦事處王木村北約1000米處。李佐車,秦末謀士,初仕趙,封廣武君,韓信破趙後募得,並師從之。現墓封土殘高4米,徑22米。黃粘土夯築,內含有漢代陶片。墓前現存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碑刻一通,高2.5、寬0.85、厚0.28米。碑文記敘李佐車生平及立碑之故。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碑一通,高2米,寬0.8米,厚0.32米,文為“漢廣武君李佐車之墓”。2016年12月被濱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博興縣
洪福園
位於博興縣興福鎮興一村南側,古稱姑棼行宮,又稱洪福寺。古因後靠貝丘,前有澠水,以“背倚寶山、襟懷聖水”而被薄姑古國封土為壇;春秋時期成為齊國接待國賓使臣田獵遊覽之所。相傳孔子早年居齊三月曾游姑棼觀人射雁,由此發出“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的論語。洪福園廟會列為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洪福園占地50餘畝,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文化大殿、玉皇殿、百子殿、三賢祠等仿古建築11座;栽植花卉、樹木2萬餘株。
博興縣
董永祠
位於漢孝子董永的故里,河西村西鄰的董家村,占地1000平方,建築面積50平方,該祠始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對董公祠進行了重修。據舊《博興縣誌》記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邑人高學禮等曾重修董永墓。”此外,在博興城內曾建有“仙孝祠”,在董家莊曾建有“董公廟”(也就是現在的陳戶鎮董家村董公祠),廟內塑有大型董永石造像。董公祠系“四梁八柱”式古典建築,祠內四壁及房頂繪有二十四孝圖等壁畫。是市、縣兩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張軍,男,漢族,1956年10月生,山東博興人。現任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審判委員會委員,首席大法官。
博興縣
張軍

榮譽稱號

2019年11月13日,博興縣入選2019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0年山東省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預試點城市。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排名第98。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山東省政府通報表彰2019年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單位,博興縣獲得“專項評價先進縣”。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創新百強縣(市)”。
2021年1月,入選第一批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
2022年1月,入選2020年度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2年5月,榮獲2021年度全國信訪工作示範縣稱號。
2023年2月,被認定為第一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
2023年11月,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2023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