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通點心
- 主要原料:豆油,麵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大眾
- 副作用:無
潮糕,印糕,豆腐腦,斫糖,西亭脆餅,
潮糕
是春分到端午前的季節食品,一般農曆二月初一上市。南通城一些大的茶食店,櫃檯上放著直徑60厘米許,寫著店號的紅漆竹片蒸籠,裡面放著已切成條條塊塊的一大圓形的潮糕,上面用濕紗布蓋著。潮糕是用米屑蒸的,又松又軟,不沾牙齒,稍帶甜味,清清爽爽,是既適口又應時的大眾美食。
印糕
也是春季應時食品,農曆三月初一開始上市,用米屑蒸製而成。蒸印糕須用木框蒸籠,每次蒸16小方塊,每塊印著福祿壽喜、牡丹菊花之類的文字或圖案。糕里是流質的洗沙(豆沙)糖,吃時需小心地咬一口,然後慢慢吮食豆沙;稍不注意,洗沙糖會流的滿嘴皆是。
豆腐腦
是用豆腐漿和石膏鹵凝固而做成,嫩得碰不得,由於佐料多,湯鮮,一匙一匙吃起來,味道極佳。賣豆腐腦的人技巧熟練,一手挾著兩個小飯碗,一手先舀幾勺豆腐腦,再從10多隻茶杯里,將白水雞、白水肉、蝦米、榨菜、茶乾、大頭菜、大蒜等末子,迅速地一一挑點到碗裡,然後倒些醬油、麻油、味素,再從放著肉骨頭的湯罐里將湯舀到碗裡,這時一碗白紅黃綠,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腦就做成了。
斫糖
系用麥芽糖做成。賣糖人右手倒提個大搖鼓兒“卜咚、卜咚”,擔子前面放塊長方形木板,木板上放著直徑尺許,厚2~3厘米的斫糖。誰買,就將一個2寸的方形鐵刀豎放在糖上,用鐵棒從旁邊一敲,糖就斫了下來。糖呈薑黃色,看起來挺硬,不過放在嘴裡一會兒就軟。雖然此糖粘牙齒,不大甜,還帶點焦味,但因便宜,買者可用錢買,也可用破布、廢銅、爛鐵等物交換,故窮人家往往愛買些“騙騙”小孩子。在民間,臘月二十四“送灶”,都用斫糖製成顆粒狀,俗稱灶家糖來祭灶家老爺,認為此糖能粘住灶老爺的嘴巴,不會講人間的壞話。
西亭脆餅
也是非常著名的點心,西亭脆餅是江蘇名產,原名復隆茂白脆,始產於清光緒年間,已有100多年歷史, 產地為通州市西亭鎮。曾獲95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這種脆餅選料講究、加工精細、形態別致、層次分明、香甜鬆脆、富有營養,是家庭食用、旅遊攜帶、饋贈親友的優質食品。曾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西亭脆餅原名“福隆茂”脆餅。
人們提起它,總要跟清末南通的張謇狀元連在一起。少年時代的張謇,在西亭讀書時,常到冷純溪的茶食店品嘗冷氏的脆餅。
後來他考中狀元,每年回西亭祭祖,都要到這家店品嘗脆餅,稱冷氏脆餅為西亭脆餅,返京時,張謇常以脆餅為禮品,饋贈同僚、華僑、外商及國際友人。
清光緒初年(1880年左右),有位名叫冷純溪的鎮江商人涉江來西亭鎮落戶謀生,開了爿茶食坊,取名“復興店”,製作一種酥甜食品——脆餅,孰料生意清淡,問津者寥寥。冷某為了在同行競爭中站穩腳跟,打出品牌,重金禮聘了手藝高超的茶食師傅研製新的脆餅配方,並招徒傳藝,把“脆餅”定名“薄脆”,採用精白麵粉、綿白糖、純質精煉白油、脫皮白芝麻為主要原料,在色、香、味、形四字上狠動了一番腦筋,因此很快別樹一幟,慕名求購者絡繹不絕,生意一天天看好。
也是事出有緣,因為西亭是清末狀元、後身居北洋政府農林、工商總長要職的張謇的祖居地。這一年,他回鄉探親祭祖時,品嘗了同在一條街、相距僅數步之遙的復興店薄脆餅,在大加讚賞之餘,情酣筆暢地為該店題名為“復隆茂”號,寓意生意興隆、財源茂盛。張狀元赴京時,又把薄脆餅作為自己家鄉的土特產遍贈京城的達官貴人、駐華使節和外籍客商,從而使復隆茂脆餅名聲大噪。
由於世事滄桑,復隆茂脆餅店也幾經沉浮:抗日戰爭期間,它幾乎毀於炮火中,陷入一片蕭條;解放後,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再一次被迫封爐歇業;祖國的改革開放才使這一塵封已久的傳統食品被人們挖掘出來,恢復生產,並正式以“西亭脆餅”為商標申報註冊。
西亭脆餅所以名聲在外,除講究選料純正,也是和工人師傅精心操作分不開的。從和面到出爐,一共有28道工序,而且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餅胚貼上黃泥爐壁後,經優質無煙煤炭微火烘烤一個半小時以上才出爐,這樣製作成的脆餅只只成型飽滿、色澤金黃,香味撲鼻,真是撩人食慾。
幾十年來,西亭脆餅廠已從一個只有三名工人、三隻黃泥爐子的手工作坊起家發展到現在擁有一百多名工人和一批先進設備的食品廠;且不斷革新,製成了椒鹽、含硒等新品種的脆餅,更受人們的喜愛。1989年初,西亭脆餅榮獲全國食品博覽會金獎,2001年“西亭脆餅”品牌進入了江蘇省著名商標行列。
當地民眾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西亭脆餅十八層,層層分明能照人,上風吃來下風聞,香甜酥脆愛煞人。”這大概是對這個傳統食品最簡煉概括的寫照和褒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