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5718

南粳5718

南粳5718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用寧7022為母本、鹽粳608為父本選育而成的粳型常規水稻。

南粳5718在聯合體區試平均結果全生育期150.2天。株高101.0厘米,株型緊湊,穗型較大,葉色深綠,葉姿較挺,後期熟相好。每畝有效穗22.3萬,每穗總粒數122.7粒,結實率94.4%,千粒重28.9克。中感稻瘟病水稻白葉枯病、條紋葉枯病,感水稻紋枯病。整精米率75.6%,堊白粒率33.0%,堊白度8.2%,膠稠度82.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粳5718
  • 選育單位: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 作物名稱:水稻
  • 審定編號:蘇審稻20210047
  • 親本來源:寧7022(♀)、鹽粳608(♂)
選育過程,形態特徵,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榮譽表彰,

選育過程

南粳5718參試名稱”寧5718“,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用寧7022為母本、鹽粳608為父本雜交,經數代外觀與食味品質篩選和條紋葉枯病抗性與半糯基因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於2015年選育而成的粳型常規水稻。2019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蘇審稻20190004),並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種權(CNA20171721.3)。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通過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超級稻測產驗收。2021年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蘇審稻20210047);同年被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確認為超級稻品種。

形態特徵

生育期:南粳5718屬遲熟中粳稻品種。聯合體區試平均結果全生育期150.2天,比對照淮稻5號短0.8天。
農藝性狀:株型緊湊,長勢較旺,成穗率高,群體整齊度好,抗倒性較強,穗型較大,葉色深綠,葉姿較挺,後期熟相好。株高101.0厘米,每畝有效穗22.3萬,每穗總粒數122.7粒,結實率94.4%,千粒重28.9克。
抗性: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鑑定稻瘟病損失率5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5.0,中感稻瘟病、水稻白葉枯病、條紋葉枯病,感紋枯病。
品質:米質理化指標根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2019年檢測:整精米率75.6%,堊白粒率33.0%,堊白度8.2%,膠稠度82.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2.1%,屬半糯型粳稻品種。

產量表現

2017~2018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672.1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5.6%;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9.1千克,比對照徐稻3號增產5.1%。
2019年10月26日,新沂市新店鎮綠色高產攻關百畝示範方實產驗收,畝產848.5千克;10月28日,寶應縣夏集綠色高效高質項目測產,畝產812.9千克,創當地高產紀錄;11月2日,農業農村部超級稻驗收專家組在鹽城郭猛鎮實收測產畝產887.7千克。

適種區域

南粳5718適宜在江蘇省蘇中及寧鎮揚丘陵地區種植。

栽培要點

適期播種,培育壯秧:中大苗手插秧一般5月上中旬播種,小苗機插5月中下旬播種。濕潤育秧每畝播種量25~30千克,旱育秧每畝播種量35~40千克,塑盤育秧每盤120克左右,大田用種量每畝3~4千克。機插秧每畝播種量250~350千克(折每畝大田播種量3.0~3.5千克)。秧田精做苗床,施足基肥,分畦定量勻播,巧施送嫁肥,培育適齡壯秧。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6月中下旬適期移栽,中大苗秧齡控制在30天左右,小苗機插秧齡控制在18~20天。中上等肥力田塊每畝栽1.7萬穴左右,基本苗每畝5萬~7萬;肥力較差的田塊每畝栽1.8萬~2.0萬穴,基本苗每畝6萬~8萬。
科學肥水管理:根據土壤肥力、目標產量與氮肥利用率確定氮肥施用量,根據當地配方施肥參數確定磷鉀肥用量。一般畝施純氮18千克左右,肥料運籌上採取“前重、中控、後補”的原則,並重視磷鉀肥和有機肥的配合施用,氮、磷、鉀比例為2׃1׃1,基櫱氮肥與穗氮肥比例以7:3左右為宜。水漿管理上,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櫱,當畝總莖櫱數達20萬時適度分次擱田,後期乾乾濕濕,養根保葉,活熟到老,收割前7~10天斷水。
病蟲害綠色防控:播種前用藥劑浸種防治惡苗病和乾尖蟲病等種傳病蟲害。秧田期防治稻薊馬灰飛虱等,中後期綜合防治二化螟、大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水稻紋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

榮譽表彰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首次發布《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南粳5718入選成長型品種推廣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