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南明區生態文明建設局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加掛區環境保護局、區林業綠化局牌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明區生態文明建設局
- 成立時間:2012年12月21日
- 所在地:南明區
- 職責:負責南明區的生態文明建設
2012年12月21日,南明區生態文明建設局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加掛區環境保護局、區林業綠化局牌子。
2012年12月21日,南明區生態文明建設局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加掛區環境保護局、區林業綠化局牌子。南明區將原區環境保護局和林業綠化局整體劃入區生態文明建設局,同時劃入區文明辦、區發改局、工信局、城管局、農水局、住建局的生...
02 貴陽市南明區生態文明建設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2015.02--2017.04 貴陽市南明區城市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2017.04--2019.01 貴陽市南明區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2019.01-- 貴陽市南明區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工作分工 主持局全面工作。
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的消防管理職責,區民政局的救災職責,區科學技術局的防震減災職責,原市國土資源局南明分局的地質災害防治職責,原區農業水務局的水旱災害防治、草原防火職責,原區生態文明建設局(區環境保護局、區林業綠化局)的森林防火職責,區防汛抗旱、減災、森林防火等指揮部(委員會)的職責劃入區應急局。
2009.04——2010.07 南明區河濱街道工委書記;2010.07—2012.11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2012.11—至今 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工作分工 協助黨委書記、主任工作,具體負責生態文化建設,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和普及工作;負責宣教能力建設;負責全市生態文明企業、...
南明之名源於境內南明河,“南明河”元代位於“順元城”南門之外,舊稱“南門河”,《寰宇通志》與《大明一統志》均有記載,後因河水“清明如鏡”改稱“南明河”。旅遊景點 甲秀樓 甲秀樓占地面積365平方米,為三層三檐四角攢尖頂木石結構建築。樓南側翠微園亦始建於明代,包括拱南閣、翠微閣、齋房、龍門書院...
1.分管局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中心。2.負責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3.協助局黨委書記、局長負責協調機關內部運轉、機關黨建、黨風廉政、精神文明、機關事務管理、財務、人事、公文會務、目標考核、幹部教育監督、機構編制、檔案管理、內部審計、信訪維穩、社會和雲建設、應急值守、科技和信息化建設(網路安全)、...
(十五)組織開展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導森林培育,指導、監督全民義務植樹、城鄉綠化工作。指導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承擔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承擔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工作。(十六)負責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監督執行...
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中心(簡稱研究中心)貴州省環境保護國際合作中心(簡稱國合中心)貴州省環境突發事件應急中心(簡稱應急中心)貴州省輻射環境監理站(簡稱輻射站)貴州省環境監察局(簡稱環監局)所獲榮譽 2021年5月28日,被水利部評為‘’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對象‘’。辦公信息 辦公地址:...
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區委、區政府關於紀檢監察和黨風廉政建設、黨建、組織、意識形態和宣傳文化、政法、信訪維穩、民眾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統一戰線和民族宗教事務、群團、人大、政協及發展和改革、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旅遊、民政、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自然資源、生態文明建設、住房與城鄉建設、...
殷曉紅(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龔 濤(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楊 霞(市金融辦副主任)孫 華(市稅務局總經濟師)郭 松(雲岩區委常委、副區長)卓 犖(南明區政府副區長)王小兵(花溪區政府副區長)王 飛(烏當區政府副區長)劉仁好(白雲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朱明建(觀山湖區...
改革創新,銳意進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決落實區委、區政府的決定和工作部署,踐行“為國理財、為民服務”的財政工作宗旨,全面履行財政職能,明確責任,依法理財,規範權力運行,密切聯繫民眾,自覺和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監督,不斷深化財政改革,建立公共財政體系,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把我局建設成為...
現任貴陽市南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人物履歷 2004.09--2008.07貴州師範大學地理與生物科學學院園林專業學習 2008.07--2009.09待業 2009.09--2011.10貴州豐綠園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作 2011.10--2012.10貴陽市林業綠化局工作人員 2012.10--2012.11貴陽市林業綠化局科員 2012.11--2019.05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
開發建設 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系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下屬副縣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於2014年6月,經省、市編委辦批准建立,核定事業編制105名,其中,黨政管理人員41名,專業技術人員54名,工勤人員10名。公園管理處下設辦公室、綜合管理部、宣傳教育部、綜合治理部、濕地保護部、遊客服務部等6個內設機構...
2001年11月—2006年09月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其間:2003.09--2006.07在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專業學習);2006年09月—2009年03月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委常委、副區長;2009年03月—2012年05月 貴州省貴陽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2012年05月—2012年08月 貴州...
甲秀樓,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翠微巷8號,地處南明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樓宇,歷代屢加修葺,現存建築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遺存。甲秀樓分上下三層,均以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線...
貴陽藥用植物園是貴州省唯一集科研、科普、遊覽為一體,具有植物科學內涵、園林藝術外貌和濃郁中醫藥文化,以及貴州藥用植物資源特色的主題植物園。該植物園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貴州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貴陽市科普教育基地”“南明區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性質定位為以天然藥用資源的研究與開發為主,兼顧遊覽觀光的...
6、指導和協調解決全市及跨行政轄區的重大環境問題;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進行調查處理;組織和協調全市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組織開展全市環境保護執法檢查活動;負責環境監理和環境保護行政稽查。?7、制定和組織實施各項環境管理制度;負責市管和省局授權管理的開發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
貴陽市河濱公園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為AAA級旅遊景區。瀕臨南明河畔,占地255畝,建於1942年,瀕臨優美的南明河畔,東臨貴州省實驗中學,西靠貴惠路,北接繁華的主幹道瑞金路,主要有圖騰柱、櫻花山、大踏步、碧桃園、玉蘭園、桂花山、白果林、遊藝遊樂設施及“張石麒先生光復紀功碑”等生態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
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貴陽迫切需要更多、更為舒適的休閒空間;隨著外來客人的日益增多,貴陽迫切需要一個更能體現城市特色的時尚標誌性場所;隨著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縱深推進,貴陽迫切需要一個展示生態建設成果的“視窗”。建造資料 位於貴陽市南明河畔、遵義路上的築城廣場,2011年前叫人民廣場,1979年前叫春雷...
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項目地處南明河上游,位於花溪大道西側、西二環東側、貴黃路南側,屬於二環四路城市帶重要控制區域,居於中心城區的核心部位。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將使貴陽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9.23平方米提高到12.3平方米,直接惠及城市西、南部的60萬居民。規劃建設和保護好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具有多方面...
觀山湖公園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域,公園占地5500餘畝,園內由觀山湖和金華湖組成的生態濕地水體,是貴陽市的城市“綠肺”。主要景點 中心廣場 建設面積達7萬平方米、可容納兩萬人以上,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大聯歡廣場、2012貴陽觀山湖公園春節燈會廟市等大型活動在該廣場舉行。荷葉田田:該...
三創一辦,貴陽城市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貴陽市把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和協辦2011年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簡稱“三創一辦”)作為載體,堅定不移地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此,貴陽市還特地召開了“三創一辦”動員大會。主要內容 三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按照建設貴陽生態文明低碳經濟的理念,充分強調公共價值最大化,規劃建設辦公樓宇、特色商業水街及大型賣場、綠色居住生活城,著力提升城市品位,最佳化人居環境,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根據規劃,花果園彭家灣將建設16萬平方米的濕地生態公園,該公園比人民廣場大2.7倍,比黔靈公園的黔靈湖主湖大三分之一。規劃建設的濕地...
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市人民政府城市節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計畫用水、節約用水工作,其所屬的節約用水管理機構具體負責雲岩區、南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和市人民政府確定區域城市節約用水的日常管理工作。”十九、《貴陽市超期建設工程項目處置暫行規定》(一)第三條修改為“市、縣(市)人民政府住房和...
貴陽市長坡嶺林場建於1958年,總面積838.5公頃 ,是貴陽市環城林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貴陽城市生態核心。林場森林資源分散,跨度較大,分別分布於貴陽市南明區、雲岩區、白雲區、花溪區和觀山湖區。據林場第三次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資料顯示,森林覆蓋率達73%(含灌),林場2009年經貴陽市委、市政府批准界定為生態...
市文廣局 市審計局 市規劃局 市水利局 市司法局 市交通運輸局 市督辦督查局 市生態文明委 市國土資源局 市人口計生委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市農委 市財政局 市科技局 市人防辦 市衛生局 市外事辦 市監察局 市物價局 市法制局 市檔案局 市體育局 市安監局 市發展改革委 市知識產權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