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前身是第一軍醫大學熱帶軍隊衛生學系。2016年已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該院設定流行病學系、生物統計學系、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系、環境衛生學系、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兒少衛生學系)、毒理學系、放射醫學系、衛生檢驗檢疫學系(衛生檢測中心)、病原生物學系、微生物學系、心理學系(心理諮詢中心)、預防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所屬地區:廣東
  • 類別:大學學院
  • 教職員工:102人
師資力量,學科建設,專業教學,科研成果,學術交流,技術服務,歷史沿革,

師資力量

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官網資料,該院有教職員工10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人,高級職稱50人,有博士學位45人。有珠江學者1名,國務院學位評議組成員1名,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骨幹教師2名,軍隊指令性首席專家3名,“百千萬”工程人才國家級人選1名,國家二級學會副理事長1名,省部級一級學會主任委員2名,副主任委員3名,省部級二級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6名。

學科建設

學院的軍事預防醫學為廣東省重點學科,廣東省“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為國家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設有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建設有國家級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廣東省熱帶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新發傳染病防治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預防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質量工程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應對核化生恐怖醫學防護工程研究中心。

專業教學

學院設定預防醫學專業(衛生檢驗檢疫方向和食品安全方向)、統計學專業(生物統計學方向)、套用心理學專業(醫學心理學方向)、臨床醫學(臨床心理方向)共4個專業6個方向。在校本科生1386名。
學院重視本科教學,在專業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改革,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現場處置能力,應急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教育部“質量工程”創新人才試驗區。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官網資料,學院獲得國家、省教學課題20多項,發表教學論文126篇,出版教材、專著22部,製作CAI課件13部;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和軍隊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廣東省精品課程2門、學校精品課程2門。
學院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培養授權點。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嚴格研究生開題、中期考核和答辯管理機制。現有碩士生126名,博士生57名,已累積培養碩、博研究生165名。

科研成果

學院在重要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學、特殊環境衛生學、反核化生應急技術、重要傳染病防治技術等4個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官網資料,學院有在研NIH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廣東省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分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分題、以及省、市各級研究課題123項,在研縱向科研經費達2134萬元。以第一作者單位發表SCI論文76篇,累積影響因子達178。出版專著8部,獲得發明專利授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項,以前三完成人獲得軍隊、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8項。

學術交流

該院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美國紐約州大學Albany分校公衛學院、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美國萊特州立大學、美國費城Fox Chase腫瘤中心、德國多特蒙德分析科學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部、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所、加拿大Calgary大學蛋白質生物化學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學院循證醫學中心等國外單位等國內外科研單位建立了較為廣泛的學術聯繫。承擔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課題(NIH R01);承擔美國喬治亞大學 Nikolay Filipov科研項目;與美國史丹得醫學研究院開展“八周隨機雙盲雙氫青蒿素和利培酮治療150例弓形蟲抗體陽性的首發精神分裂的比較”研究;與英國劍橋大學開展“多重NAT對獻血者病毒篩檢的研究”;與美國南加洲大學聯合開展蛋白質組相關研究;與台灣中央研究院開展“陰道毛滴蟲中嘌呤核苷磷酸化酶作為一種化學治療的藥靶的鑑定”的研究;與清華大學合作開展特應性皮炎相關研究。

技術服務

學院在霍亂弧菌、登革病毒、弓形蟲、廣州管圓線蟲等熱區重要病原的新型診斷技術方面不斷創新,發展和開發了微板核酸雜交技術、螢光PCR基因診斷技術、Dipstick技術、抗體診斷技術等,研製和試生產了系列熱區重要傳染病病原的快速診斷試劑盒。並將個人淨水器、消毒劑、昆蟲驅避劑、“喜健”運動飲料、護脊書包等項目進行技術轉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國家CMA計量認證和中國實驗室認可委CNAS認證的衛生檢測中心對外開展微量元素與重金屬檢測、臨床藥物試驗、酒精、毒物分析及其它司法鑑定服務項目,是相關食品監督部門和交警部門指定的檢測機構。

歷史沿革

南方醫科大學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誕生於解放戰爭的隆隆炮火之中,是全國首批重點大學。
早在1956年,我校就開始了軍隊衛生學和預防醫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1973年,第一軍醫大學成立基礎部高溫醫學研究室與瘧疾免疫研究室。
1993年,在原基礎部瘧疾免疫研究室、高溫醫學研究室等科室的基礎上成立第一軍醫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基礎部主任耿仁文教授兼任所長,邱仞之教授、李英傑教授任副所長。
1996年,基礎部流行病學教研室、寄生蟲學教研室、軍隊衛生學教研室等科室加入,組建新的熱帶醫學研究所,俞守義教授任所長,李明教授任副所長。
1999年9月,學校根據軍事鬥爭準備的需要和學科群內涵建設的需求,將學校基礎部的微生物學教研室、衛生統計學教研室、衛生勤務學教研室、防化醫學教研室、防原醫學教研室、分子免疫研究所等科室併入熱帶醫學研究所,成立第一軍醫大學熱帶軍隊衛生學系,陳立明教授任主任,尹志國任政委,鄒飛教授、李明教授任副主任。
2003年4月18日,在軍隊衛生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環境衛生學教研室、衛生毒理學教研室,高溫醫學研究室分出並成立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教研室。
2003年6月24日,第一軍醫大學熱帶軍隊衛生學系領導班子調整,鄒飛教授任主任,尹志國任政委,李明教授、徐建軍副教授任副主任。
2004年8月24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第一軍醫大學從軍隊序列整體移交廣東省管理辦學,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2005年6月6日,在第一軍醫大學熱帶軍隊衛生學系的基礎上成立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鄒飛教授任院長,邱曉光副教授任黨委書記。
2006年3月15日,根據學校黨委決定,學院領導班子作出調整,鄒飛教授任中共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2006年8月23日,根據學校黨委決定,馮小湖任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黨委書記。公共管理學院整體併入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學生歸口學院全面管理。
2007年4月24日,根據學校黨委決定,陳曉光、萬成松任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