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至1937年冬,在土地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堅持在中國南方八省15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持續“清剿”的國民黨軍進行艱苦的游擊戰爭。在從1934年秋至1937年冬的三年中,各游擊區儘管情況各異,但大體上都經歷三...
贛粵邊是南方八省(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游擊戰爭的根據地之一。主要是江西的信豐、南康、大余、贛縣、龍南、全南、定南和廣東省的南雄等地區。簡介 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自1934年11月起,到1937年10月新四軍...
油畫《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立意以陳毅的著名詩篇《梅嶺三章》為參照,以陳毅的形象為主體,表現了當年紅軍在艱苦環境下的鬥爭生活。前景的粗藤和樹蔭里沉睡的戰士既點明了南方的環境又交代了當下形勢的困苦與險惡。中景是抱臂而坐、陷入...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離開根據地後留在南方贛、浙、閩、粵、鄂、豫、皖、湘八省的部分紅軍、黨政機關人員、傷病員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的區域。這些革命戰士經過戰鬥、轉移、挫折、堅持,最後逐漸形成了互相獨立、各自為戰的15個...
閩中游擊區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之“八省十五個地區”中一塊獨立的游擊區。閩中地處福建沿海兩個中心城市—福州和廈門之間,腹地為興化灣平原。這裡交通方便,人口稠密,文化發達,經濟富饒,是國民黨統治福建省的中心地帶。雖然土地革命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紀事》是1997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景堂等。內容簡介 本書記述的就是南方八省 15 個游擊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在長期與黨 中央和上級 黨 組織失去聯繫,各游擊區又被敵優勢兵力分割、包圍,彼此間幾乎 不...
紀念館分四個部分:紅軍游擊隊的反“清剿”戰爭;艱苦卓絕擊游戰爭:下山談判,開赴前線。展出內容 “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以豐富,翔實的文字,圖片真實的再現了那段輝煌的歷史。贛粵邊三年游擊區是南方八省十五塊游擊區的重要...
浙南起蒼黃 第13章 崢嶸皖浙贛 第14章 喋血鄂豫邊 第15章 揚威鄂豫皖 第16章 瓊島涌怒潮 尾聲 參考書目 後記 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序列表 南方八省紅軍游擊戰爭初期國民黨軍對各蘇區“清剿”指揮系統表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形勢示意圖 ...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閩粵邊游擊區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閩粵邊游擊區》是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贛粵邊游擊區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重要的游擊區之一。它位於江西省南端與廣東省北部交界處,包括以油山為中心的江西省信豐縣、南康縣(今南康區)、贛縣(今贛縣區)、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龍南縣、虔南縣(今全南縣)、定南縣和...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人物譜》是1997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景堂。作品目錄 目錄 序 前言 原中央蘇區 萬永誠 王立中 王如痴 王志楷 王孚善 毛澤覃 方誌敏 古 柏 石恆中 龍騰雲 樂少華 劉伯堅 劉啟耀 劉疇西 尋淮洲 阮嘯仙...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閩北游擊區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閩北游擊區》是1993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江西、廣東兩省邊界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軍進行的三年游擊作戰。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第24師和地方武裝共1.6萬餘人,在掩護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福建省東北部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軍進行的三年游擊作戰。1934年底,國民黨軍調集新編第十師、第八十七師和第七十八師1個團,共8個團的兵力,在5個保全團的配合下,對閩東蘇區大...
《三年游擊戰》是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晨、盧策。內容簡介 《三年游擊戰》是一部反映項英、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贛粵邊區進行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的電視小說。作品以翔實的史料,細緻地描寫,藝術地表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們的...
工會、婦女會、少先隊等民眾組織,人數達10萬之眾。至此,紅軍挺進師有了浙南這塊比較鞏固的游擊根據地。紅軍挺進師創建的浙南(含浙西南)游擊根據地,是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南方15塊游擊區之一,成為黨在南方革命的一個戰略支點。
南國烽煙舉紅旗——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歷史陳列 南國烽煙舉紅旗——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歷史陳列,大余縣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2021年7月開展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 。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浙江省南部地區同國民黨軍進行的三年游擊作戰。戰役過程 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10軍團在江西省德興縣港頭村被國民黨軍截為兩段,先頭部隊400人突破國民黨軍封鎖線進至閩浙贛蘇區。2月,組成...
閩粵邊游擊區,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紅軍南方八省游擊區之一。1934年底,國民黨集結4個師的兵力對閩粵邊根據地發動“圍剿”,中共閩粵邊特委領導人民和紅軍獨立第三團,堅持在福建的南清、漳浦、平和、雲霄、詔安、龍溪、海澄和廣東省的饒平、...
湘粵贛支隊在游世(士)雄等同志率領下,成為了中國黨新四軍最早的基本隊伍,游世(士)雄在三年的游擊戰爭中,堅持在桂東一帶從事革命鬥爭,為革命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日方指揮 岡村寧次(日語:おかむら やすじ),侵華戰犯,日本...
1934年冬,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留下一部分紅軍主力和軍政幹部,以開展游擊戰爭的形式,掩護中央紅軍轉移並爭取保存部分根據地。福建的閩西、閩南、閩北、閩東、閩中五塊地區的中共武裝成為三年游擊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