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位置境域,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資源情況,山體資源,生物資源,主要景點,小黃山景區,瀑布群景區,親水谷景區,石坑崆景區,交通路線,歷史人文,
位置境域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東省北部,乳源縣、陽山縣、樂昌縣和湖南省宜章縣兩省四縣交界處,處於南嶺山脈的中心偏南地帶,北與湖南莽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相鄰,西接連縣大東山自然保護區,南為天井山林場和乳源南水湖水庫,東有乳源必背瑤寨。公園總面積273平方公里。
南嶺山脈是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位於中國湖南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4省區邊境。處於五嶺山脈的核心地帶,位於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等五大嶺的中心偏南地帶。約當北緯24°00′~26°30′橫亘在湘桂、湘粵、贛粵之間,向東延伸至閩南。東西長約600公里,南北寬約200公里。因南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5條主要山嶺所組成,故又稱五嶺。它們大體呈東西向分布。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廣義的南嶺還包括苗兒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嶺、瑤山、九連山等。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為廣東最高的山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廣東第一峰”,石韭嶺海拔1888米,為廣東第二峰,四周群峰高聳,分布錯落有致。這裡有廣東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嶺南生物多樣性物豐之地”。山間樹木連成一片,望不到邊,古老的樹木長得很高。林間有松柏綠樹,還有各種動物;南嶺箭竹,各種奇怪花草,遍布於公園之間。自山腳而上,常綠寬葉林,針闊混交林,高山矮林形成三個垂直景觀帶。
氣候條件
南嶺氣候垂直分布十分明顯,適合夏季避暑,氣候是典型的亞熱帶溫濕氣候。困地勢較高,具有山地氣候特色。年平均氣溫17.7℃ .最高溫34.4℃ .最低溫-3.6℃ ,冬季霜期較長,最長年份可達100天。當北方的強冷空氣南下時,山區出現結冰,個別年份有飄雪或積雪。降水量較充沛,平均達1705毫米,最高年份可達2495毫米;3月進入雨季,降雨集中在3- 8月。年平均相對濕度84 ,年平均有霧日70天,水熱條件優越,適宜各類植物生長。氣候溫和宜人,由於山地多雨,地表徑流發育,溪澗流量大,且河床比降大,故帶有險灘和瀑布,水力資源豐富。
資源情況
山體資源
南嶺地區在多次的造山運動下,使得南嶺地區岩漿活動頻繁,所以南嶺的山多是花崗岩體構成,故而南嶺山地多礦藏,尤以鎢、錫、鋁、鋅等有色金屬著稱。
南嶺的谷也很有特色,它是由紅色礦岩或青色的灰岩等軟弱性基岩構成,加上南嶺地處中國南方亞熱帶地區,高溫而多雨,雨水的淋蝕作用明顯。谷地的紅色礦岩在雨水的侵蝕下,出現了許多挺拔俊秀的赤壁紅岩,在周圍的亞熱帶常綠樹木的襯托下,形成了十分美麗的風景,如粵北的丹霞山、錦岩、金雞嶺,湘南的飛天山、便江。因為這種景色以丹霞山最典型,所以又被地質學家稱為“丹霞地貌”。谷地若是石灰岩,在雨水的侵蝕下,發育的是另一種地貌——喀斯特地貌(以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地方命名)。
生物資源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中的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南嶺山脈的中段,在面積552.64㎞2的範圍內,有苔蘚植物206種,蕨類植物188種,裸子植物29種1變種,被子植物2109種81變種。蕨類植物與相似的地區比,中國有2000多種,北美有441種,歐洲僅有175種。松柏、木蘭等起源古老的種類特別豐富。廣東南嶺國家及自然保護區中蝶類有340多種(中國有1200多種,北美有679種),蝶類也是豐富的。分布於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瀕危蕨類植物4種:桫欏(漸危),大黑桫欏(漸危),小黑桫欏(漸危),黑桫欏(漸危)。
保護區有野生珍稀瀕危種子植物35種,占廣東珍稀瀕危植物總數的52.2%。其中瀕危種有2種:長柄雙花木,華南錐;漸危種有20種:箆子三尖杉,福建柏,馬蹄參,木瓜紅,華南五針松(廣東松),南方鐵杉,長苞鐵杉,穗花杉,八角蓮,沉水樟,野大豆,黏木,凹葉厚朴,樂東擬單性木蘭,紅椿,白桂木,短萼黃連,巴戟天(巴戟),白辛樹,箭根薯,稀有種13種:白豆杉,水松,伯樂樹,永瓣藤,觀光木,傘花木,野茶樹,雲南石梓,吊皮錐,半楓荷,銀鵲樹,銀種花,青檀。
保護區獸類屬於國家Ⅰ級保護的有熊猴,雲豹,豹,華南虎,黑鹿,梅花鹿;屬於二級保護的有獼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青鼬,水獺,小爪水獺,斑林狸,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林麝,河麂,水鹿,蘇門羚,斑羚,資源較多的種,如小麂、赤鹿、穿山甲、水獺等明顯減少;以往尚可有時見到的種,如林麝、班羚、華南虎、豹、豺、黑熊等很少發現了;一些在區內或外圍地帶有過記錄的種類如梅花鹿、河麂、黑麂、熊猴等;其中華南虎、班羚、豹、梅花鹿等已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
保護區鳥類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的有黃嘴白鷺,鴛鴦,鳳頭鵑隼,鳶,褐耳鷹,赤腹鷹,鳳頭鷹,松雀鷹,普通鵟,鹰鵰,灰瞼鵟鷹,白腹山雕,蛇雕,小隼,游隼,燕隼,紅隼,白鷳,勺雞,綠皇鳩,班尾鵑鳩,褐翅鴉鵑,小鴉鵑,草鴞,粟鴞,領角鴞,雕鴞,領鵂鶹,班頭鵂鶹,鷹鴞,褐林鴞,灰林鴞,短耳鴞等。
保護區物種多樣性豐富,與南嶺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在生物進化的歷史過程中,晚古生代,華夏地理區處於溫濕的氣候環境和淺海之中,有利於陸生生物的進化發展,形成繁茂的華夏植物群;中生代,秦嶺——大別山一帶以南保持熱帶氣候環境,成為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形成和發展的中心,對爬行類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新生代第三紀,雲貴高原——南嶺——武夷一帶以南保持熱帶氣候環境,成為喜溫喜濕生物進化發展的中心地帶,哺乳動物於第三紀早期迅速發展,第三紀後期,成為古猿和猿人發展的中心之一,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第四紀冰川期間,南嶺及嶺南成為喜溫生物的避難所,對熱帶起源的現代哺乳類動物的進化和人類的發展起重要的作用。
主要景點
小黃山景區
小黃山海拔1600米,頂峰為乳峰,這裡保留著世界上最大片的“廣東松”原始森林。冬季可看到南國獨特的冰掛、霧凇景觀。廣東松最奇特的是,松葉顏色隨四季變幻,春夏翠黃蒼勁,寒冬一片粉藍,故名藍松。在小黃山入口的觀景台處,有一著名的“迎客松”。一年四季,它站在峰壁上舒展著好客的臂膀,迎接賓客的到來。
主要景點:廣東迎客松、連理松林、雲霧、峰頂佛光、乳峰。
瀑布群景區
瀑布群是南中國最大的天然瀑布群,瀑布的數量、規模和海拔都很大。瀑水發源於廣東第二峰發財嶺(海拔1888米),在落差近500米的深壑幽谷中跌宕而下,形成近百條大小瀑布,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上述八大瀑布;沿途綠樹婆娑,山花盛開,更有短尾猴、松鼠及各色飛鳥游魚生存其中,構成一景。
瀑布群自上而下有八大瀑布:千米瀑、孔雀瀑、飛流瀑、驚心瀑、虎口瀑、清心瀑、音韻瀑、雙飛瀑。
親水谷景區
親水谷以“幽峽、碧潭、奇石”著稱。景區內峭壁聳立,在山谷裡面可以感覺到幽靜,小鳥經常在山澗飛來飛去,特別是春夏,野花開滿山谷,蝴蝶翩翩,被譽為“情人谷”。這裡保存了典型的壺穴地貌,成為南嶺的一大奇景。
註:壺穴地貌是急流中挾帶砂礫石磨蝕河床而產生的圓形凹穴的一種地貌,因急流中常有渦流伴生,礫石便挖鑽河床,河流中斷層、岩性不同或是跌水的下方在水流的磨蝕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坑穴壁光滑如鏡,其形似井,地貌學上稱之為“壺穴”。主要景點:飛花潭、珍珠潭、九曲潭、青松潭、通幽峽、仙女潭、臥龍峽。
石坑崆景區
石坑崆海拔1902米,被譽為“廣東屋脊”。山峰高聳入雲,景色多變,空軍雷達站舊址可以引起人們對歷史的遐想。山頂風光,四時不同。春季杜鵑嫣紅,點綴群山;夏秋有日出日落的美景;冬季冰封千里,銀裝素裹,一幅的“北國風光”。
主要看點:金蟾望月、空軍雷達站舊址、雲海、日出。
交通路線
自駕車
廣州至南嶺路線:
3、在“大橋”高速公路收費站交費後,前行50米右轉。再往前1.8公里左右到丁字路口,轉右(上可看到指示牌:南嶺國家森林公園或五指山)。直行8公里到五指山生活區即可見橙屋酒店。路橋費145元。離公園大門1公里處有加油站。
南嶺回廣州路線:
公共運輸
從廣州乘坐火車或汽車到達韶關,可到韶關西河汽車站乘車(韶關火車站打的士到西河汽車站4元不跳表。)
乘坐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專線中巴車
韶關火車站(廣場) 早上:(7:45分) 開往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韶關火車站(廣場) 中午:(11:15分) 開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韶關火車站(廣場) 下上:(3:15分) 開住——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韶關西河汽車站 早上:(8:00) 開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韶關西河汽車站 中午:(11:45分) 開住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韶關西河汽車站 下午:(3:30分) 開住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乳源縣城汽車站 早上:(9:00) 開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乳源縣城汽車站 中午:(12:45分) 開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乳源縣城汽車站 下午:(4:30分) 開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早上:(7:30分)開往—— 韶關火車站(途經乳源縣城)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中午:(12:30分) 開往——韶關火車站(途經乳源縣城)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下午:(3:30分) 開往——韶關火車站(途經乳源縣城)
路線指南
1、廣州市——京珠高速公路(往北京、韶關方向)——途經乳源縣城、南水湖——經“大橋,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出口下高速右拐——直行見路牌“往五指山方向”——抵達公園門口。全程285公里,約3小時車程,路橋費約為125元,離公園大門1公里處有加油站。
2、武廣快線:
A、廣州南(番禺)——韶關站——韶關西河汽車站——乳源汽車站——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全程約2.5小時,車費約150元;
B、廣州北(花都)——韶關站——韶關西河汽車站——乳源汽車站——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全程約2.2小時,車費約120元。
歷史人文
南嶺山就是中國最大的瑤族聚居區,因此瑤族也就有了一個雅號——中國的“高山民族”。然而這種雅號不僅屬於瑤族也屬於有的漢族,漢族的一支——客家人就被人稱作漢族人中的“高山民族”。很多人只曉得閩粵贛之省交界的山區是客家人的聚居區,卻不知道這只是以人口密度而言,如果說範圍,南嶺地區應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區。客家人應是先從閩粵贛老聚居地出發,沿南嶺向西遷移然後又沿兩翼向中國西南、東南亞和海外擴散。客家人為何以南嶺為軸線遷移呢?
一、原居地太小,又是山區,承載不了那么多人口,必須向外拓展空間;
二、南嶺是亞熱帶地區,動植物生長旺盛,可以提供豐富的食物源;
三、南嶺是山地,山地瑤族和客家人的勞作與生活方式適應南北的自然條件。
在南北山區,山上是瑤人,山下是客人,同聚南嶺同是“山地民族”,相處樂陶陶。這相似還在於人的語言和習慣,南嶺是四省交界之地,按理說語言會十分複雜,但他們卻比較統一講客家方言,而對外交流時,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又都會講一口“官話”——種帶明顯的北方方言特徵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