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2年的中國,北方先是第一次直奉大戰結束,
奉軍慘敗退回東北。直系掌控北京政權,之後
黎元洪被請回代行總統職權,國會重開。可內閣卻屢屢難產,或是任命的總理拒絕上任,如
伍廷芳、
唐紹儀;或是內閣被哄下台,如
王寵惠組織的“好人內閣”。北京政壇上演著一幕幕“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
南方則是烽煙四起,廣東先是北伐軍挺進江西,後有陳炯明部兵變,
孫中山被迫離開廣東,爾後又是劉震寰、
沈鴻英等組成討賊軍與陳家軍在廣東激戰。四川則是熊克武派與劉湘派之間的
軍閥內戰。廣西則為滇軍、
桂軍的拉鋸。福建則由
徐樹錚策劃兵變,成立“建國軍政制置府”,逼使
李厚基下台。
吳佩孚組織
討逆軍進逼福建,
徐樹錚離開福建,制置府垮台。湖南則上演著趙恆惕與
譚延闓的權力角斗。一時間,南北兩地戰火沖天,政爭無窮,真可謂“城頭變幻大王旗”,此時的中國依舊是暗雲壓城。
歷史發展
脆弱的和平
1923年初,風向標似乎為之一變,南北各地的掌權者高談起了“和平、統一”。
1月4日,
張紹曾內閣成立,此次內閣是
黎元洪復職後的第一次正式組閣,也是自1917年國會解散以來眾、參兩院通過的唯一符合法理的內閣,
張紹曾因而躊躇滿志,希望在他任期內實現全國統一,從而青史留名。
1月8日,他致電西南各省,主張“對內先謀事實上之協商,對外完成法律上之統一”,建議召集各省實力派、政黨領袖、在野名流在北京舉行“國事協商會”,協商和平統一問題。並派出大批代表分赴西南各省聯絡,還打算讓
孫中山擔任全國鐵路督辦,以表善意。
孫中山亦在眾參兩院通過張內閣案後,於1月3日寫信給
張紹曾,提到“文自今夏直軍將士表示尊重護法以來,認為和平統一時機已至”,表示願意贊助和平統一,並派徐紹禎居中聯絡,商議和平統一方法。
此時,
孫中山領導的討賊軍在廣東取得勝利,先後收復梧州、廣州等地,
陳炯明部或潰退、或倒戈,陳炯明被迫退據惠州。廣東戰場上討賊軍的勝利使得北京
張紹曾內閣更加重視與
孫中山的協商。
1月25日,
孫中山在上海寓所發表和平統一意見。次日,發表和平統一宣言,提議北方奉直皖三系及西南各省在統一未完成前劃境自守,互不侵犯,根據“化兵為工”原則,裁去全國現有兵額之一半。宣言一經發表,
黎元洪、張紹曾、
段祺瑞、
張作霖、
盧永祥紛紛通電錶示贊成,黎、張二人並準備派代表前往上海與
孫中山商討和平統一的具體方法,但因1月26日廣州發生江防事變,滇
桂軍與
粵軍發生衝突,
胡漢民、
鄒魯逃往香港而終止出發。不過
孫中山在回到廣州之後,仍然在2月24日發表通電,重申裁兵統一的主張,並於28日任命
胡漢民、
孫洪伊、
汪精衛、
徐謙為辦理和平統一事宜全權代表。
黎、張二人也作出回應,3月27日派丁槐以總統特使名義赴廣州慰問
孫中山,4月7日又派
王寵惠以內閣代表名義南下,與孫中山代表
胡漢民、
徐謙等進行和平統一問題的談判,胡等提出北京政府撒銷閩、粵兩省督理為南北統一的先決條件,
孫洪伊還提出
黎元洪下野的條件。然而4月16日,
沈鴻英在
吳佩孚的指使下進攻廣州,孫中山命駐滬和談代表向
王寵惠表示強烈抗議,並於4月19日致電上海議和代表,提出北方如欲言和,應先罷免吳佩孚,否則和談可以終止。這一條件是
張紹曾內閣根本不可能答應的,也不敢同意的。因而此次上海南北和會無疾而終。
當
黎元洪仍夢想著“和平統一”時,
曹錕已等得不耐煩了,欲儘早坐上總統的位子,於是“驅黎”的鬧劇上演了。
4月26日,馮玉祥等率軍官數十人向
張紹曾內閣索餉,張內閣無奈於6月6日宣布總辭職。
6月7日,
曹錕又唆使北京駐軍第九、第十一、第十三師和步軍統領、毅軍、警察廳等單位代表五百餘人前往總統府要求總統發放欠餉,並進一步讓馮玉祥等北京駐軍軍官總辭。黎擔心兵變,被迫離開北京,前往天津避難,途中受
直系軍閥王承斌的脅迫,
黎元洪不得不通電國會宣布辭職。
“驅黎”成功後,
曹錕原打算召開國會選舉總統,不料國會議員紛紛離開北京,總統選舉無法進行。而全國各地也紛紛通電,聲討直系在“倒閣、驅黎”時採取的種種無恥手段,直系一時名聲掃地,狼狽不堪。為減輕來自各方的壓力,
曹錕希望拉攏國民黨、西南諸省實權派和北方奉皖派系,緩和與他們之間的緊張氣氛。於是
曹錕放出風聲,表示願與
孫中山和談,通過
孫洪伊、
楊度與國民黨駐滬代表
徐謙等人接觸,並於7月2日和19日先後致電孫中山,表示願意回響孫中山的倡議,召開南北和會,實行兵工政策。但
孫中山此時已對“曹吳分離”已趨悲觀,因而不願與
曹錕有任何瓜葛。
7月4日回信於
徐謙,直言:“中國現局墮落,…乃革命不徹底之所致。……從今以後,…再從事於徹底之革命”。
7月9日,致電上海國民黨中央會議否認“孫曹攜手”,7月12日致電
孫洪伊,對於
曹錕希望會談一事持懷疑態度,表示不相信曹有和談之誠意。這一次的南北接洽又是無功而返。
淺議和會失敗之原因
1923年上海南北和會的失敗,確實令後人嘆息,如果歷史朝著和平統一方向發展呢?那結果……。但歷史不存在假設,存在即為合理,我們只能就有限的材料,對當事人所作所為做一些自認為客觀的評論。真相究竟是如此嗎?恐怕當局者也無法確切了解。
就
黎元洪而言,作為直系捧出的總統,對於自己地位的不穩固,恐怕是不言自明的。欲做穩總統寶座,就需勢力的均衡,但奉系剛敗,與直系關係是勢同水火,再說黎作為湖北人,對於北方的事務也沒有多少發言權,但作為曾任南京臨時政府的副總統一職,又參加過武昌首義的
黎元洪,與
孫中山、老同盟會員的關係當然要比與奉、直更近一些。因而黎希望南北和會能夠成功,將孫派吸收入北京政府,以達到穩固其地位的勢力均衡。
張紹曾作為內閣總理,希望南北一統的心情更為迫切些。只有統一,政令才能順暢,只有統一,才能使其胸中乾坤得以施展。但張對於究竟是黎孫聯合,還是孫吳,亦或孫曹聯合併不太關心,作為
吳佩孚的親家,他可能更希望是孫吳聯合。
吳佩孚作為直系的軍事強人,他更喜歡用“武力統一”,但他也明白武力統一的難度,不說西南諸省,單就北方的奉系而言,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因此他在
孫中山寓居上海時,讓
蕭耀南送10萬元接濟孫中山,並通過
王寵惠與孫中山聯繫商討合作事宜。但作為一個武人,吳更看重
軍事實力,而當時
孫中山正避難上海,手中無一槍一卒,想必吳當時並不看好孫中山的前景,並且吳在直系中資歷並非最老,
孫傳芳、
齊燮元對其也不是很服貼,如與“老帥”
曹錕決裂,吳只能號令手中十來萬兵力及河南一省,又如何因應奉皖兩系的打壓呢?何況吳對於孫的三民主義並無興趣,對於“兵工計畫”更是嗤之以鼻,雙方的信仰不同、實力不等,合作自是難以進行。
曹錕一直謀求總統之位,因而對於
孫中山的人望頗為在意,也希望籠絡孫中山加入北京政府,“曹正孫副”之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但對於孫中山提出的孫曹聯合的前提條件“曹吳分離”,他是有所顧忌的。曹作為直系的“老帥”,只是資歷老而已,作戰並不出眾,如無
吳佩孚的
軍事實力,面對奉系的強大軍事壓力,他是無法抵擋的,因而“曹吳分離”這個條件,曹是無法接受的。
孫中山對於和平統一有多方面的考量,一來是順應民間呼聲,如在復全國商聯會勸告裁兵書、復
何東贊成召開南北領袖聯席會議電中(6),都表示贊成和平協商,共謀統一。另一重要考量則是避免
陳炯明與直系聯手,黎張下台後,國民黨的南北和談代表仍與直系保持接觸,其目的就是謀求直系對孫陳之間的對抗保持中立,而
曹錕也在電函中表示對廣東的內部事務不插手,以表對
孫中山的誠意。另一目的則是試圖在黎張、吳、曹三方中選擇一方合作,不動兵戈而平天下。
孫中山本質上是個理想主義者,能夠通過和談達成全國之統一,在他看來當然是最好的辦法。然而事與願違,黎、
張和平有誠意,但無實力,自身尚在直系羽翼庇護之下,何來自主之權力?
曹錕不願與吳分離,且驅黎、賄選,所作所為,名聲掃地,合作自是不可能的。吳迷信武力統一,對於與曹決裂不能下斷然之決心,孫吳的聯合只有破裂一途,即使這樣,
孫中山也做過最後的努力,先後派徐紹禎、
徐謙於1923年10月秘赴洛陽與
吳佩孚接洽(8),但都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先生聯黎、聯曹、聯吳皆不可得,惟有實行北伐、革命救中國。
1923年10月,曹錕賄選總統,如願登上總統寶座,引來各方潮水般的抗議。爾後
孫中山任命
徐謙為馮軍慰問使,前往馮玉祥部聯絡反直事宜,改組國民黨,準備北伐;
吳佩孚著手武力統一,江浙直皖軍閥磨擦不斷,第二次奉直大戰一觸即發。1923年的中國偶有和風細雨,但仍是陰雲密布。和平,對於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而言,依然是一個奢侈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