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彼岸

鄭彼岸

鄭彼岸(1879—1975),廣東中山人,少年有神童之譽,後赴日本留學,結識孫中山並接受其革命思想,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與林君復等策劃香山起義。1908年創辦《香山旬報》,1910年加入劉思復組織的支那暗殺團,試圖暗殺滿清攝政王載灃。1911年回香山組織民眾回響起義,又與林君復共率香軍支援廣州起義。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廣東都督府委任鄭彼岸為香山縣第一任縣長,但他婉言辭卻,無意仕途。龍濟光禍粵時,鄭彼岸在1914年因受到廣東都督府通緝而逃往美洲,飄泊20餘年。1937年,中山縣長楊子毅深知其人學識淵博,精通古學,治學嚴謹,勤於史實考據,特邀請他回國主持編修縣誌。抗戰時期中山淪陷,他遷居香港,修志因此暫停。1946年,鄭再次受聘主持修志。1947年中山成立文獻委員會,修志工作納入文獻會,他仍任主委。在此期間,他手訂編志大要、體例,蒐集大量史料,把修纂縣誌作為晚年的主要事業。中山解放後,他轉任中山紀念圖書館館長,1951年調省文物委員會,不久任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鄭雖信仰無政府主義數十年,但通過實踐最終認識到不可能實現,故晚年轉變為信仰馬列主義。1975年病逝,終年9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彼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中山
  • 出生日期:1879年
  • 逝世日期:1975年
  • 職業:革命家
  • 主要成就:參加辛亥革命
人物簡介,個人經歷,人物事跡,鄭彼岸先生思想言行初探,從無政府主義者到擁護馬克思主義,革命前驅,亦武亦文,淡薄名利,樂於助人,熱心教育,愛護青年,學識淵博,主持修志,接近民眾,重視民間文學,

人物簡介

鄭彼岸,1906年與林君復等銜孫中山命,負責策劃香山起義。1908年創辦《香山旬報》,以文章聲討清王朝。
鄭彼岸
1910年、1911年參加劉思復秘密組織的支那暗殺團,冀圖刺殺滿清政府攝政王載灃。鄭彼岸與林君復回國後在澳門組織的中國同盟會南方統籌總支部,積極宣傳革命思想,秘密組織武裝活動。1911年回香山組織民眾回響起義,並率領武裝入城。縣城光復後,又與林君復共率香軍支援廣州起義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廣東都督府委任鄭彼岸為香山縣第一任縣長,但鄭彼岸婉言辭卻,無意仕途。龍濟光禍粵時,於1914年因受到廣東都督府通緝而逃往美洲,飄泊20餘年。 1937年,中山縣長楊子毅深知其人學識淵博,精通古學,治學嚴謹,勤於史實考據,特邀請鄭彼岸回國主持編修縣誌。抗戰時期中山淪陷,鄭彼岸遷居香港,修志因此暫停。
1946年,鄭彼岸再次受聘主持修志。1947年中山成立文獻委員會,修志工作納入文獻會,鄭彼岸仍任主委。在此期間,鄭彼岸手訂編志大要、體例,蒐集大量史料,把修纂縣誌作為晚年的主要事業。中山解放後,鄭彼岸轉任中山紀念圖書館館長。
鄭彼岸鄭彼岸
1951年調省文物委員會,不久任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鄭彼岸雖信仰無政府主義數十年,但通過實踐最終認識到不可能實現,故晚年轉變為信仰馬列主義
1975年病逝,終年96歲。著有《孫子年考》。

個人經歷

1904年鄭彼岸、林君復劉師復、鄭仲超等7人留學日本時,得識孫中山,後來“鄭彼岸、林君復等銜孫中山命,負責策劃本邑起義”。
中國同盟會中國同盟會
1906年林君復、鄭彼岸等回國後,即以鄭彼岸為主,在本邑創辦《香山旬報》,進行革命的宣傳工作;以林君復為主在澳門,創立先稱“醒同仁”後稱“仁聲”的劇社,暗中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1910年,根據孫中山的指示,從日本回來的上述幾位以及從南洋回來的謝英伯、林了濃等會合,在澳門建立中國同盟會南鄉統籌總支部,任務主要是組織民軍,進行武裝起義。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同盟會香港總機關決定廣東要首先在香山縣發難。林君復、鄭彼岸、林警魂等當即集結力量,把民軍和駐守在前山的新軍,與小欖李就、伍順添領導的綠林軍等結合,共舉起義。李就領導的綠林軍首先於11月2日在小欖起義。接著是以駐前山的新軍為主力,在營長任鶴年的指揮下於5日在前山起義。最後由林君復、鄭彼岸和林警魂等兵分隆都、良都二路於11月6日進攻石岐。因所向無阻,萬眾歡呼,“淪亡於清王朝二百六十餘年之縣境,遂告光復”。
澳門同盟會成立後,就全力以赴準備策動香山起義,新任主盟人林君復莫紀彭、何振、鄭仲超等負責策動駐在前山的新軍,鄭彼岸等負責策動駐在香山縣城的防營、團練。駐守前山的新軍約有2000餘人。北伐軍
澳門澳門
革命軍接管政權後,十八日在水關門協鎮衙門(旅司令部)公推黃龍彰、鄭雨初主軍政,在高氏大宗祠設立民政部,公推鄭彼岸、高拱元和一些士坤主持民政事宜。
當時廣州仍未光復,總督張嗚岐,水師提督李準企圖頑抗,派兵船“江大號”運兵前來鎮壓,當江大艦到達石岐港口外海時,發現沿岸軍民嚴陣以待,便勿忙撤退,當晚前山起義大軍全部到達,人心大定。
十九日,以前山起義軍為骨幹,編成“香軍”,仍由任鶴年為司令,何振為副司令,莫紀彭為參謀長,即日由鄭彼岸,林君復統領向廣州進發,駐紮在西關一帶,由於軍紀嚴明,深得市民歡迎,不久,改編為北伐軍,隨後北上,“南北和會”結束後,始告解散。(唐有淦)

人物事跡

宣統二年(1910)農曆正月,中國同盟會在廣州發動的“庚戌新軍起義”失敗後,清廷為了省垣的安定,將一個標(團)的新軍調防到毗鄰澳門的前山城駐防。這支由“廣東督練公所”以西式武器裝備、訓練的勁旅,自標統(團長)以下各級軍官,均系由陸軍學堂畢業進步青年,富有愛國思想。其中營長任鶴年(湖南人)是同盟會中堅份子,很快就與澳門同盟會支部的林君復(玉盟人)、林警魂、蕭楚碧、簫叔鸞、鄭仲超、劉卓棠等人取得
石岐中學石岐中學
聯繫。
1911年10月10日(農曆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革命起義爆發,各省紛紛回響,廣東方面駐香港同盟會機關,決定先在香山縣發難。當時議定,由林君愎、林警魂兩人主持澳門同盟會總機關工作,由林君復莫紀彭、何振、鄭仲超負責策動駐前山新軍。鄭彼岸等人負責策動石岐城防營及附近各鄉游擊隊。同時先派蕭聘一及簫世冰兄妹在石岐城正薰街(今民生北路)蕭聘一宅內設立機關,作為黨人會議及秘藏軍火之用,革命經費的籌集,則由林警魂澳門擔任策劃。農曆九月初十,小欖局紳何倍樵(同盟會員),獲知武昌起義成功,立即與當地游擊隊首領李就成、伍順添等取得聯繫,突襲小欖團練局,繳獲大小槍枝二百餘桿之後,立即召開民眾大會,針對民眾對土豪劣紳長期壓榨、剝削的不滿情緒,提出“打倒滿清、有平米吃”的口號,獲得民眾的支持、擁護,全鎮高豎反正白旗。次日,駐剖石岐的協鎮(旅長)馬德新率領防勇數百名,乘小輪沿河而上,企圖撲滅義軍,何倍樵、李就成率領義軍迎擊清軍於沙口沿河一帶,激戰三四小時,把官軍打得狼狽撤退,馬德新在途中被義軍俘獲。 小欖起義成功訊息傳到澳門,以前山鎮恭都國小堂(後改稱鳳山國小)為活動基地的黨人蘇默齋(蘇曼殊兄長)、劉希明、陳自覺、陳永安(陳芳孫兒)齊集在陳芳祖居石室內策劃起義。經過與駐軍營長任鶴年取得聯繫之後,於農曆九月十五日(公元1911年11月5日)傍晚,在一聲暗號之下,前山城遍豎白旗,標統何某倉忙從城牆槌下,向澳門逃去,前山城就在兵不血刃情形下起義成功。次日眾人推舉任鶴年為起義軍司令,何振為副司令
武昌革命起義紀念館武昌革命起義紀念館
、立刻向石岐開拔,配合小欖義軍進攻石岐城。
香山起義”前山起義成功後,林君復立即兼程返抵石岐,在正薰街蕭宅召開黨人緊急會議,決定立即發動起義,派人飛赴附城各鄉,通知立即向石岐進軍。十七日下午,溪角鄉由劉卓棠統率,龍聚環鄉由劉漢華統率,象角鄉由彭雄佳統率,豪吐鄉由高勝瑚統率,坎下鄉由梁守統率,港頭鄉由胡孔初統率,安堂鄉由林秀統率,申明亭鄉由揚落雲統率,南文鄉由簫某統率,總數有二三千人。統軍人物有些是華僑,有的是學生,有的是綠林豪傑,各隊人馬先在龍王廟集合,分成兩隊,一隊由梁守統領由南門入城,一隊由鄭彼岸統領由西門入城。當時由於協鎮馬德新率兵
去鎮壓小欖起義,一時間形成軍中無主,守城的防勇四散逃命,由西城門入城的義軍乘機占領縣衙,由王作標帶領的親兵乘勢發難投身革命,縣知事譚壽*見大勢已去,俯首投降,按照起義軍的指示“出榜安民”。革命軍接管政權後,十八日在水關門協鎮衙門(旅司令部)公推黃龍彰、梁鴻*、鄭雨初主軍政,在高氏大宗祠設立民政部,公推鄭彼岸、高拱元和一些士坤主持民政事宜。
當時廣州仍未光復,總督張嗚岐,水師提督李準企圖頑抗,派兵船“江大號”運兵前來鎮壓,當江大艦到達石岐港口外海時,發現沿岸軍民嚴陣以待,便勿忙撤退,當晚前山起義大軍全部到達,人心大定。
十九日,以前山起義軍為骨幹,編成“香軍”,仍由任鶴年為司令,何振為副司令,莫紀彭為參謀長,即日由鄭彼岸,林君復統領向廣州進發,駐紮在西關一帶,由於軍紀嚴明,深得市民歡迎,不久,改編為北伐軍,隨後北上,“南北和會”結束後,始告解散。

鄭彼岸先生思想言行初探

鄭彼岸(1879—1975),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者和文史事業的前驅。前不久,在鄭先生前的廣州寓所內,發現了一本《為彼岸先生祝壽》文集。這是一九四年鄭先生的好友、同事、學生為紀念他七十壽辰而寫成的二十篇文章。這些文章記述了建國前鄭先生大半生的思想言行,是研究他的重要資料之一。對每篇文章,他都曾認真修改過,到處都有他的筆跡。由此,我們可見這位古稀的老人正確對待自己,身體力行,善於聽取、接納別人意見的態度,我們捧讀之後,深受感動。此集一直為他自己珍藏,留作紀念和自勵。從這二十篇文章里,並拜訪了該集的幾位作者前輩,如鄭凌、郭浩如、毛秀娟等,通過他們回憶介紹,我們逐步加深了對鄭先生的思想、性格和為人的認識,了解到鄭先生不僅是一位執著地追求真理、愛國為民的民主人士,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為了宣揚和學習邑中賢達的品德情操,啟迪後人,現試對鄭先生的思想言行作一初步探討。

從無政府主義者到擁護馬克思主義

鄭先生是在封建社會的營壘里走出來的舊知識分子,由於他善於接受先進知識、先進思想,所以,他的步伐是堅定地走向光明的。他原是一個無政府主義信仰者,“打倒一切偶像,剷除一切階級“是他幾十年來堅守的信條。他認為社會一定可以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實現全人類自由、團結、平等的最高境界。但這一理想卻是建立於個人奮鬥、個人解放的基礎上的,所以,他當初的信仰是有其時代局限性的。但他同時又接受了民主主義,他參加同盟會,跟隨孫中山生生進行推翻清王朝的鬥爭。一九一零年春,他在香港時,就參加了劉師復秘密組織的“支那暗殺團”,謀刺清廷官吏,為爭取大眾的自由,做過許多工作。幾十年來,他都淡薄名利,不當官,不做長,而樂於助人,扶助弱小;他精通古學,學識淵博,卻不潔釣譽,而是熱心教育,關心青年,因而受到眾人的愛戴。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的威望來越高,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越加廣泛,他的思想也發生了轉變。解放前夕,在他七十壽辰的宴會上,面對一些與會者祝賀和恭維,他公開宣布:“剛才幾位尊貴的朋友稱讚我信仰無政府主義,四十年如一日,慚愧得很,實則我已經成為安那其的叛徒了。“這是他思想發展的一個標誌。在時代的衝擊下,通過與一些共產黨員進行思想交鋒,他認識到無政府主義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國只有共產主義。他終於拋棄長期的政治信仰,勇於接受真進,逐步成為一個擁護馬克思主義、熱愛共產黨的民主人士,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以後迎接中山的解放和參加建國後廣東省文史研究工作中,他都作出了貢獻。在解放前夕,他以高漲的政治熱情、勇敢的有 的行動堅守崗位,安定民心,勉勵中山修志處和圖書館的全體工作人員加強團結,保護圖書、文物和所有史料,這是對人民的巨大貢獻功績不可泯沒。

革命前驅,亦武亦文

幾十年來,不管是參加民族革命,還是迎接祖國解放;在國內或在國外,他都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他那愛憎強烈、是非分明的品格受到世人的推崇。
鄭先生少負神童之譽,科舉時代曾獲童子試冠軍。而他對滿清封建統治十分不滿,在清末一次演講會中,他舉起自己的辮子說:“此豚尾耳。”一座為之大驚,而鄭先生意氣自若。後來,他放棄舉子的功名,到日本東京遊學,與孫中山先生相識,接受其民族革命理論,遂加入同盟會。一九零八年,他返回香山,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他創辦《香山旬報》,以文章聲討清室,喚起民族覺醒。當時由於《香山旬報》宣揚民族革命,故報販不敢派,鄭先生則親自去派報。一九一零年,他與林君復受命在澳門設立同盟會南方統籌部,積極吸收會員,擴大組織,並對從廣州調駐前山的新軍和前山邊防軍的官兵做思想工作。一九一一年,他返回香山,策動城鄉兵勇和組織民眾接應起義。是年農曆九月十六日,香山縣回響武昌的武裝起義,他身先士卒,率領革命武裝入城奪取政權。光復縣土之後,又與林君復共同率領他伍(香軍)支援廣州起義,受致電廣州民熱烈歡迎。香軍紀律嚴明,被認為是最遵守紀律、愛護人民的地方武裝之一。後因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在捕革命者,鄭先生才避往美洲。在這期間,他或做店員、報販、洒家傭工等自食其力;或做教師,向華僑子弟灌輸祖國文化。在加拿大,曾因組織華人工黨,維護僑工利益,而被驅逐出境。

淡薄名利,樂於助人

鄭先生一生淡薄功名利祿,他放棄高官的事跡,廣為邑人傳誦。事緣一九一二年,鄭先生因策動香山縣的民軍起義有功,被廣東都督委任為香山縣長。他接接到手令後,卻不赴任,而去活動當時的士紳舉行民選縣長。由清代開海禁起,香山縣便一直是官場中人物羨慕的地方,不少達官貴人不惜紆尊降貴爭當中山縣長,視之為肥差美缺。買官和鑽營之風甚盛,而鄭先生不但不居功作進身之價,反而放棄肥缺,甘願過清苦的生活。這件事,在當時影響很大,成為美談。一九四六年,他又對縣當局給他的縣參議員一職,在報上登出啟事,聲明不當,而樂於接受擔任實幹的文獻修志工作。鄭先生還樂善好施,扶助弱小。他曾創辦保育善會,幫助孤苦百姓。他飄泊美洲二十多年,用血汗捕得的金錢,全施予窮苦的人。歸國時,除百餘卷書壓囊外,只得兩袖清風。淪陷期間,他在鄉下濠頭,生活清苦,但朋友、師生遇到困難,他總是有求必應,傾囊相助。光復後,石岐鄭族人重建祠堂,鄭先生利用這個機會,辦起義門國小,專門吸收失學的貧苦兒童,他自任校長,曾將一個學期應得的薪金全部捐出為免費學額,讓貧苦兒童有機會讀書。

熱心教育,愛護青年

鄭先生有四十年教育家之美譽,以教育鄉村兒童為樂。一九三七年春,他從美洲回國,不及一年,日寇已侵入中山鄉濠頭村居住,並執教於鄉村,藉以維持一家四口的生活。一縣境。鄭先生避難香港,不久,香港亦為日寇侵占。他回故九四四年,他與族入創辦五峰中學,並任教職。由於籌集經費困難,所得薪金並不足以餬口。當時,嶺南大學澳門分校欲聘請鄭先生為教授,但他為了堅持辦好五峰中學,沒有答應任教,放棄了月薪五百元葡幣的美缺。其高風亮節,可見一生。
鄭先生青年更是關心愛護,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成為青年的良師益友。鄭先生由於辦學和負責文獻會工作,認識了一批青年,他經常不辭勞苦幫助他們找職業,對有才幹的青年更是關心備至,引導他們不斷進步,從而受到青年尊崇和愛戴。一九四六年初,一位與鄭先生曾共事半年的青年(共產黨員雲),在五桂山區被前來掃蕩的國民黨反動軍隊逮捕。鄭先生與去共事期間,曾因信仰不同發生過思想交鋒,使他認識了馬克思主義,了解到馬克思主義者是為人民民眾謀利益的,是好人。所以,當雲的妻子求救於鄭先生時,他安慰她說:“雲是好人,好人所受的苦難是終會解除掉的,我一定替你設法!以後,他為了營救那位青年出獄,不時冒著大暑天由鄉下跑上石岐。由於事情不能馬上解決,被捕青年的妻子不時背著六、七個月的孩子下鄉探聽訊息,鄭先生總是盡力安慰她。當鄭先生了解到她生活困苦時,還叫家人把抽屜里的錢盡數給了她。後來,靠著鄭先生的多方努力,親自作保,把雲救出牢獄,同時聘請他在剛成立的修志處工作。
鄭先生還救過兩位青年,一位是清末被人誣控的徐桂,另一位是他的同志劉師復。在當時“匪”與“戡亂”的關頭,鄭先生敢於冒這樣大的風險,是為了維護人權,保護人才。這需要很大的膽識和勇略,是十分難得的。

學識淵博,主持修志

鄭先生因有赤子之心而受人尊崇,而且,他那淵博的學識也令人欽佩。由於勤於歷史考據,治學嚴謹,堅持不懈,故精通古學,卓有成就。
鄭先生所作《評廣東文物展欖會》兩文,曾震動當時文壇。緣由一九四零年,簡又文、葉公綽等在香港般鹹道馮平山圖書館舉辦了一個“廣東文物展欖會”。主持人標榜展欖會的主旨是“研究鄉邦文獻發揚民族精神”。其時鄭先生避難香港,他在參觀後,立刻指出該會有五十多件展品有違民族精神,乃以“寶筏”筆名,寫了一篇題為《評廣東文物展欖會》的文章,在上海《宇宙風》第一百期發表。簡又文即著文展開論辯,鄭先生繼續在《宇宙風》發表第二篇文章。兩文旁徵博引,史料豐富,證據充分有力,論證詳博。特別是對邑人何吾縐、伍瑞隆的降問題,他新聞記者過二十種史籍,在文中就何吾縐降清列舉大量史實,進行無可置辯的考證和論斷,使人為之折服。此事足以表現鄭先生治學的精神,以及對鄉邦文化研究的特殊成就。
鄭先生曾兩次主修中山縣誌。一九三七春,他受當時的縣長楊子毅的邀請,從夏威夷返國主修縣誌。他遍訪大江南北史學方誌專家,與他們磋商志例等問題,並蒐集大量文獻,以及各縣誌書數十種,以資參考。可惜不及一年,抗戰開始,本邑淪陷,他遷居香港,仍繼續工作。繼後香港淪陷,修志因此而停止,所徵集的重要志料大部分付諸劫火。直至日軍投降後。一九四六年秋,由中山縣參議會建議成立了修志辦事處,仍聘鄭先生為縣誌主篡。一九四七年,修志納入文獻工作,改為中山縣文獻委員會,鄭先生仍任主委。當時文獻會以報紙和刊物兩種形式出版有關中山文資料。鄭先生對於縣誌編纂手訂大要,體例精嚴,紀述側重社會方面,注重外患。而且提出,烈女不必另設類自,以破除歧視婦女的觀念,如有可傳者,只記述懿行才藝,至於節烈異行不宜宣傳;風景不宜沿用八景,凡古蹟名勝照片應隨文附刊。又提出增加民系氏族俗等部門,並釐正前志之訛廖。他認為修志事關重大,不能求之速成,寧可多些時間,考證確實。由此可見,鄭先生識見過人,治史嚴謹認真,故被公認“對邑乘,研究之深湛,庋藏之豐富,民國以來,縣上恐無出其右者。”鄭先生把重修縣誌作為畢生事業,可惜未能完成,成為終生遺憾。

接近民眾,重視民間文學

鄭先生非常重視民間文學,經常收集和研究民謠、諺語、方言等。他在濠頭任教時,曾與村夫、牧童為伍,去發掘鄉村的寶藏——歌謠、民諺,如濠頭當時流行的燈棚歌等。在這些歌謠里去採集活的語言,並創作了《新新樂府》這些詩歌是採擷人民的語言加以淨化,融合自然的韻律,使之充溢著新鮮活潑的氣息,而其取材是淪陷期間受苦人民的生活實錄。這是用人民的語言,呼出人民內心的哀愁、疾苦與歡欣的詩歌。其中最有影響的一篇《走翠薇》,是描寫日寇統治區苦鬥的一個小孤女長途負販養母的動人故事。由於詩歌內容真實,充滿樸素的感情,所以,能激起讀者內心的共鳴,一時為之傳誦。其中有的在《香風》周刊發表,有的被人轉抄流傳。同時,鄭先生經常鼓勵一些有才學的青年專心致力民俗學的研究,到民間採訪、蒐集山歌民謠,並把一些外國民俗學研究書籍送給他們進行研究,希望以備異時纂志之用。一九四九年,中山解放,文獻會奉令停辦,修志也暫時停頓,鄭先生轉任中山紀念圖書館館長。一九五一年,鄭先生被調到廣東文物保管委員會任職,不久,改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鄭先生在文史研究工作中畢其一生。他晚年一直堅持看書學習,並用北方話拉丁拼音文字做日記,雖年事已高仍然不懈學習,追求新知識。他卒於一九七五年二月二日,享年九十六歲。鄭先生不論作為革命者,或作為學者,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是值得後輩紀念的。由於我們未能親聆教誨,且掌握的資料有限,只能對他的生平作粗略的探討,以起拋磚引玉的作用,敬望先生生平友好及有識之士加以更正、補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