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郵電大學(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簡稱“南郵”(NJUPT),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高校,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畫”、“111計畫”、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國際電信聯盟首個學術成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國際電信聯盟亞太電信組織在華培訓基地之一;是以電子信息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重點大學,享有“華夏IT英才的搖籃”之譽。
學校前身是1942年創辦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戰時郵務總局幹部訓練班”,歷經“戰郵”學校、山東大學郵電專科部、華東郵電學校等階段,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原為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直屬重點高校,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2018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以江蘇省管理為主。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幹部學院正式併入南京郵電大學。
截至2019年2月,學校擁有仙林、三牌樓、鎖金村、江寧四個校區,總占地面積3000餘畝;有教職工2500餘人,各類在校學生三萬餘人;學校設有21個院(部、中心),在揚州有獨立學院—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基本介紹
- 碩士點:138(21個一級(覆蓋91個二級)+32個二級+15個專業)
- 博士點:23(3個一級(覆蓋9個二級)+14個二級)
- 所屬地區:中國 南京
- 主管部門:江蘇省
- 學校官網:http://www.njupt.edu.cn
- 中文名:南京郵電大學
- 英文名: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簡稱:南郵(NJUPT)
- 創辦時間:1942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1計畫
111計畫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 - 現任校長:葉美蘭
- 知名校友:趙厚麟、馬軍勝、殷一民、曹斌
- 博士後流動站:3
- 校訓:厚德、弘毅、求是、篤行
- 專職院士:6(含雙聘)
- 主要院系: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貝爾英才學院等
- 國家重點學科:1
- 學校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新模範馬路66號
- 學校代碼:10293
- 主要獎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國家科技進步獎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三等獎 - 長江學者:6人
歷史沿革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二級學院、教學部一覽表 | |
---|---|
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 |
南京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郵政快遞培訓中心)/現代郵政研究院 | 南京郵電大學經濟學院 |
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大數據研究院) | |
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人工智慧學院 | |
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 | |
南京郵電大學貝爾英才學院 | |
南京郵電大學體育部 | 南京郵電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自學考試辦公室) |
南京郵電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 |
師資力量
類別 | 名單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汪聯輝 | 岳東 | |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汪聯輝 | ||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 汪聯輝 | ||
國家“千人計畫” | 李海波 | 孫小衛 | 唐耐爾·布萊德利 |
彭波 | 梁安輝 | ||
“青年千人計畫” | 周亮 | 鄒玉龍 |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解令海 | ||
中科院“百人計畫” | 王永進 |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 張業榮 | 汪聯輝 | 趙強 |
呂文俊 | |||
信息來源 |
學科建設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一級學科博士點
學科名稱及代碼 |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 |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
- 一級學科碩士點
學科名稱及代碼 | 學科名稱及代碼 | 學科名稱及代碼 | 學科名稱及代碼 |
---|---|---|---|
教育學(0401) | 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 | 軟體工程(0835)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
物理學(0702) | 儀器科學與技術(0804) | 工商管理(12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 |
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 |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 光學工程(0803) | 套用經濟學(0202) |
社會學(0303) | 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 | 外國語言文學(0502) | 數學(0701) |
網路空間安全(0839) | 化學(0703)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測繪科學與技術(0816) |
生物醫學工程(0831) |
-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類別代碼 | 類別名稱 | 領域代碼 | 領域名稱 |
---|---|---|---|
0551 | 翻譯 | ||
0852 | 工程 | 085202 | 光學工程 |
085203 | 儀器儀表工程 | ||
085207 | 電氣工程 | ||
085208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
085209 | 積體電路工程 | ||
085210 | 控制工程 | ||
085211 | 計算機技術 | ||
085212 | 軟體工程 | ||
085239 | 項目管理 | ||
085240 | 物流工程 | ||
0252 | 套用統計 | ||
1251 | 工商管理 | ||
1253 | 會計 | ||
1351 | 藝術 |
- 重點學科
代碼 | 學科名稱 | 第三輪排名 | 第四輪等級 |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17 | B+ |
0803 | 光學工程 | 18 | B+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26 | B+ |
0835 | 軟體工程 | 42 | B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9 | B-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54 | C+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60 | C+ |
1202 | 工商管理 | 未參評 | C |
0804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未參評 | C |
教學建設
級別 | 機構名稱 | |
---|---|---|
國家級 | 信息與通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網路與控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 | 通信與信息處理實驗教學中心 |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
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 光電信息實驗教學中心 | |
經濟管理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 | 數學實驗教學中心 | |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 軟體與服務外包校企合作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
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 | 智慧型電網信息工程綜合訓練中心 | |
融合通信技術實踐教育中心 | 基於雲計算的移動商務實用型人才實踐教育中心 | |
射頻與微納電子綜合訓練中心 | 物聯網套用技術實踐教育中心 |
序號 | 獲獎 級別 | 獎項 | 成果名稱 | 獲獎 時間 |
---|---|---|---|---|
1 | 國家級 | 一等獎 | 信息學科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2009 |
2 | 省級 | 特等獎 | 信息學科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 2007 |
3 | 省級 | 一等獎 | 學做合一、研創結合,自動化創新人才“閉環”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2011 |
4 | 省級 | 一等獎 |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2009 |
5 | 省級 | 一等獎 | 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 | 2007 |
6 | 省級 | 一等獎 | 《21世紀英語專業系列教程》(教材) | 2004 |
7 | 省級 | 一等獎 | 電氣與信息類寬口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 | 2004 |
8 | 省級 | 一等獎 | 開展數學建模活動推進理工科數學課程體系改革 | 2004 |
9 | 省級 | 一等獎 | 培養電子設計創新人才的教學與實踐 | 2000 |
10 | 省級 | 一等獎 | 高等學校數學教學改革系列課程----數學實驗與數學建模 | 2000 |
11 | 省級 | 一等獎 | 大學物理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 2000 |
12 | 省級 | 一等獎 | “電路、信號與系統”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新進展 | 1996 |
13 | 省級 | 二等獎 | 後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通信人才創新素質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2011 |
14 | 省級 | 二等獎 | 以生為本,創新管理,提升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本科教學管理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2011 |
15 | 省級 | 二等獎 | 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 2009 |
16 | 省級 | 二等獎 | 機器人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2007 |
17 | 省級 | 二等獎 | 《多媒體技術及套用》(教材) | 2007 |
18 | 省級 | 二等獎 |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2007 |
19 | 省級 | 二等獎 | “電路、信號與系統”課程建設與實踐 | 2004 |
20 | 省級 | 二等獎 |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教材)暨課件網站 | 2004 |
21 | 省級 | 二等獎 | 開發立體化教材和網路課程,構建新型課程教學模式 | 2004 |
22 | 省級 | 二等獎 | 通信原理課程建設成果—多媒體課件 計算機仿真軟體 通信原理學習指導 | 2004 |
23 | 省級 | 二等獎 |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主幹課程體系教學改革與實踐 | 2000 |
24 | 省級 | 二等獎 | 南京郵電學院主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2000 |
25 | 省級 | 二等獎 | 本科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1996 |
26 | 省級 | 二等獎 | 《馬克思主義原理》課程“六環節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 | 1996 |
27 | 省級 | 二等獎 | 《通信系統原理》課程建設成果 | 1993 |
28 | 省級 | 三等獎 | 《移動通信》課程建設 | 1996 |
29 | 省級 | 三等獎 | 《數據結構》課程改革與建設 | 1996 |
30 | 省級 | 三等獎 | 《數字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 | 1993 |
31 | 省級 | 三等獎 | 局校合作,探索生產實習規範 | 1993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級別 | 獎項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2007年 | 精品課程 | 國家級 | 精品課程 | 計算機通信網路 | 楊 庚 |
2008年 | 雙語示範課程 | 國家級 | 精品課程 | 數位訊號處理 | 楊 震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編譯原理 | 王汝傳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電子測量原理 | 王 勇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企業資源規劃 | 黃衛東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軟體工程(雙語) | 宗 平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通信經濟學 | 高 斌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 | 趙禮峰 |
2010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葉美蘭 |
2008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高等數學 | 劉穎范 |
2008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電工電子實驗 | 成謝鋒 |
2008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電路分析基礎 | 沈元隆 |
2008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圖像處理 | 劉 峰 |
2008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 孫力娟 |
2008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精品課程 | 資訊理論與編碼 | 曹雪虹 |
2006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一類 | 通信系統原理 | 錢學榮 |
2006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二類 | 電路分析基礎 | 沈元隆 |
2006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二類 | 高等數學 | 劉穎范 |
2006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二類 | 數據結構 | 陳慧南 |
2006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二類 | 微機系統與接口技術 | 孫力娟 |
2006年 | 精品課程 | 省級 | 二類 | 資訊理論與編碼 | 徐澄圻 |
2004年 | 優秀課程群 | 省級 | 數位訊號處理類 | 鄭寶玉 | |
2004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二類 | 通信系統原理 | 錢學榮 |
2004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二類 | 信號與系統 | 沈元隆 |
2002年 | 優秀課程群 | 省級 | 通信技術 | 酆廣增 | |
2002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一類 | 計算機通信與網路 | 沈金龍 |
2002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一類 | 數位訊號處理 | 楊 震 |
2002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二類 | 大學英語 | 王松年 |
2000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一類 | 數據結構 | 陳慧南 |
2000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一類 | 微機系統及接口技術 | 仇玉章 |
2000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一類 | 高等數學 | 薛志純 |
2000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二類 | 數字電路 | 張順興 |
2000年 | 優秀課程 | 省級 | 二類 | 通信網 | 唐寶民 |
對外交流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級別 | 機構名稱 | |
---|---|---|
科技部 | 科技部與江蘇省共建——江蘇省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
教育部 | 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寬頻無線通信與感測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寬頻無線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
泛在網路健康服務系統工程研究中心 | ||
省級重點 | 江蘇省圖像處理與圖像通信重點實驗室 | 江蘇省無線感測網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
江蘇省無線通信重點實驗室 | 江蘇省寬頻無線通信和物聯網重點實驗室 | |
江蘇省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重點實驗室 | 江蘇省射頻集成與微組裝工程實驗室 |
科研成果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期刊
學校文化
校徽
2、校標意在簡潔、清晰地傳遞出學校的校名和特徵,並以書本代表大學,以規律的多線條組合體現南京郵電大學以工學為主體,以信息學科為特色的多種學科相互交融的辦學特點;以回紋和展翅飛翔的鳥寓意著信息、通訊的暢通和學校的傳承、創新、奮進及發展。此外,校標的外形採用盾牌的造型,也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實力。
3、圖形內涵豐富、莊重大方、醒目鮮明,富有裝飾美感,容易辨別和記憶。此外,回紋圖案和多線條的組合也特別適合將來在各方面的拓展和套用。
校訓
“求是”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傳》,意指科學地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實實在在地辦事。“求是”是治校和治學精神的具體體現,表現為奮鬥精神、犧牲精神、愛國精神、革命精神和開拓創新精神。用求是的精神培養勇於求索的人,是大學的責任。
“篤行”出自《禮記·中庸》,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行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以此為校訓,體現出教育要堅持“三個面向”的教育方針和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
以“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為校訓,“厚德”和“弘毅”是做人、做事、為學的前提,體現了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具體要求,“求是、篤行”反映了做人、做事、為學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和育人宗旨。
發展目標
現任領導
姓名 | 職務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書記 | |
葉美蘭 | 南京郵電大學校長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 | |
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南京郵電大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
知名校友
校友姓名 | 最高擔任職務 |
---|---|
ITU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化局局長,ITU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 |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至2010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局長 | |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至、中國通信工程學會理事長 |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 |
中國中央電視台副台長 | |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 | |
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 | |
何寧 |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 |
林奕弘 | 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直屬黨委副書記 |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 |
於伯仲 | 中華通信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原信息產業部郵電設計院)院長 | |
張亞秋 | 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原信息產業部郵電設計院)副院長 |
秦洪寬 | 中訊郵電諮詢設計院(原信息產業部郵電設計院)黨委副書記 |
方榕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
陳杰 | |
全國政協常委,江蘇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殷一平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數據通信局局長 |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業務支撐中心主任 | |
孫玖銘 | 原江蘇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
江蘇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江蘇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 | |
王建 | 江蘇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閔有黎 | 江蘇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江蘇電信實業公司副總經理 | |
張凱音 | |
周成柱 | 中國聯通江蘇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
伍千軍 | 中國聯通江西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
李超 |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財務負責人兼董事會秘書 |
錢積昌 | 上海市郵政局副局長 |
鄭慧剛 | 上海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 |
梁鋒 | 廣東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郭喜泉 | 廣東省技術監督局局長 |
戴美奉 | 廣東省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 |
邱忠中 | 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資深經理 |
邵智宗 | 廣東省郵政局副局長 |
孫運才 | 安徽郵政局局長 |
安徽省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 |
安徽移動公司黨組書記 | |
安徽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
沈仲明 | 中國聯通安徽省分公司總經理 |
谷道琴 | 安徽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安徽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蔣立三 | |
劉平 | 福建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劉耀明 | 福建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
段建祥 | 福建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張莉 | 福建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李巍 | 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黨組書記兼副總經理 |
陳錦華 | 中國聯通福建省分公司副總經理,工會主席 |
李旭 | 山西省電信分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
劉紅建 | 四川省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
鄧琴甫 | 四川省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沈明才 | 中國網通河南省通信公司總經理 |
羅會霖 | 河南郵政局局長 |
林榮堯 | 香港粵海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
白志剛 | 新疆自治區移動公司總經理 |
王金森 | 中國聯通新疆區分公司總經理 |
卡德爾 | 中國網通新疆區通信公司總經理 |
黃日高 | 江西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柯瑞文 | 江西省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 |
黃曉慶 | 江西省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吳泉勝 | |
歐陽天高 | 江西省郵政局副局長 |
許明新 | 中國聯通江西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
趙振宇 | 湖北省電信公司總經理 |
邱榮 | 湖北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劉誠明 | 中國聯通湖北省分公司總經理 |
楊風元 | 青島朗訊公司副總經理 |
張德明 | 信息產業部郵電五所所長 |
葛凡 | 青海省電信有限公司總經理 |
韓新國 | 寧夏回族自治區電信公司總經理 |
陸冰 | 寧夏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董天華 | 寧夏區郵政局紀檢組長,工會主席 |
路俊海 | 中國普天信息集團公司副總裁 |
陸勇 | 中國網通河北省通信公司總經理 |
劉海鷹 | 中國聯通雲南省分公司黨委書記書記 |
顧曉敏 | 中國聯通雲南省分公司總經理 |
李秀川 | 山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
張渲 | 山東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楚俊國 | 中國網通山東省通信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
徐述國 | 中國聯通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 |
徐建洲 | 山東省郵政局局長 |
李文民 | 山東省郵政局副局長 |
陳科明 | 中國聯通山東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
趙沛 | 中國聯通山東省分公司總經理 |
吳鼎鈞 | 浙江郵政局局長 |
劉愛伏 | 浙江省電信副總經理 |
朱評 | 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總經理 |
胡行正 | 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 |
劉鐵軍 | 中國聯通吉林省分公司總經理 |
黃立偉 | 湖南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汪世昌 | 中國聯通湖南省分公司總經理 |
章乾泉 | 湖南郵政局局長 |
田文科 |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數據與固定通信營業部總經理 |
程火明 | 中國聯通集團公司計費,結算與信息系統部總經理 |
王偉 | 中國電信集團雲南省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葉利生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長 |
朱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長 |
劉小寧 | 廣西區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鄧作平 | |
葉松華 | |
顧雄 | 廣西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郭亮 | |
韋勝光 | 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局局長 |
樊兆吉 | 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副局局長 |
謝海平 | 廣西區通信管理局副局長 |
劉運堯 | 中國網通廣西區通信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 |
陳海 | 中國網通山東省通信公司副總經理 |
鄭勇 | |
王田春 | 海南移動通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王元成 | 貴州省電信副總經理 |
許葵 | 國家郵政局郵政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
熊振邦 | 國家郵政局中郵物流公司副總經理 |
阿不來提·艾吾拉 | 新疆自治區郵政局局長 |
董黨生 | 新疆區郵政局副局長 |
薛鐘吉 | 東方通信集團董事會主席 |
王欣 | 深圳快播集團創始人兼CEO |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文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