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改革理論的基本要點
這一理論的基本要點是:
1.傳統體制的根本特徵是採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計畫配置資源,這種資源配置方式存在兩大缺陷,即信息不全和動力缺乏,因而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下。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僅憑“放權讓利”或“強化刺激”等措施是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的。必須採用市場機制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才能克服傳統體制在信息機制和動力機制上的缺陷,使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2.有巨觀管理的市場經濟是一個有機的體系。該體系由三大要素組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企業,競爭性的市場體系,主要通過市場進行調節的巨觀管理體系,三者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故經濟體制改革也必須三方整體推進、配套進行。
3.社會主義並不排斥市場制度。市場制度只是提供了通過均衡價格體系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的可能性,但它不能決定福利如何在各種社會集團中進行分配。因此,社會主義在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市場制度以後,可以通過行政管理和政策引導來貫徹社會主義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元化的產權制度的基礎上,政府只具有管理調節社會經濟的職能,而不再充當公共所有者的代表,不再直接經營企業。小企業可以由個人或集體經營。大型企業可以改成股份公司。
4.中國是一個具有二元經濟結構的國家。持這種理論的學者較早地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我國經濟改革的目標模式——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採用史論結合的方法,反覆論證唯有競爭性市場機制才能解決我國經濟中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問題;尤其主張經濟體制改革必須整體推進、配套改革。他們的許多主張都已經被政府採納、顯示出其理論的價值。由於該理論十分強調價格改革是經濟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在第一階段被學術界稱之為“價格改革主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