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

節日起源於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布爾什維克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爆發,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11月7日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之後每年的11月7日被蘇維埃政府定為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

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經列寧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紀念日
  • 人物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
  • 起源於:十月革命
  • 時間:1917年11月7日
  • 主題:紀念歷史上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
事件經過,事件意義,產生影響,

事件經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7年2月,俄國爆發了第二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為長期的戰爭、饑饉而走上街頭,派去鎮壓的軍隊當場譁變。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沙皇失去了對軍隊和國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個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對沙皇的主力軍,資產階級沒有領導這場革命。在革命成功後,工人和士兵組織了自己的領導機構:蘇維埃。資產階級在蘇維埃中沒有任何權力。武裝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蘇維埃的手中。蘇維埃掌握了實際的權力,卻還有一個臨時政府凌架在他們之上。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立的局面。
蘇維埃成員中孟什維克(俄意:少數派)占了大多數。布爾什維克(俄意:多數派)則由於在戰爭中遭受鎮壓,人數較少,其很多主要領導人,比如列寧等,都在國外。在士兵(主要由農民構成)選舉出的蘇維埃中,社會革命黨人(一個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則占了大多數,因為社會革命黨人在農民中的傳統威信較高。這些孟什維克都是二次革命論者。他們認為俄國還處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還需要同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合作,進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因而他們擁護臨時政府。社會革命黨人來自小資產階級的上層,他們傾向追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布爾什維克在列寧回到彼得格勒之前也採納了孟什維克擁護臨時政府的政策。工人和士兵們不信任臨時政府,但信任他們的領導人。臨時政府的權威就建立在蘇維埃領導人的支持上。這種現像被列寧稱之為“雙重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其實根本就沒有誠意和能力去解決和平和土地問題。
4月,列寧從國外回國,發表《四月提綱》,提出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他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布爾什維克支持臨時政府的政策。列寧的天才之處就在於勇於修正不切實際的理論去迎接現實的挑戰。在二月革命後的俄國,臨時政府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農民不是追隨臨時政府,就是支持無產階級專政,他們沒有獨立的政治綱領。或者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開始歐洲的社會主義革命;或者是臨時政府取得勝利,埋葬二月革命的果實,沒有中間道路可走。布爾什維克政策的改變不僅使自身分裂,同時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的陣營也產生分裂。一部分國際主義的孟什維克黨人和左翼社會革命黨人加入了布爾什維克的行列。托洛茨基領導的區聯派也全體加入布爾什維克。
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在積極進行宣傳並多次領導工人和士兵舉行示威。列寧在回到彼得格勒後就提出“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口號。7月,彼得格勒的一些工人和士兵們要求推翻臨時政府。他們組織的武裝遊行發展成了起義。由於脫離民眾,這場起義很快被臨時政府撲滅。列寧等布爾什維克主要領導人遭到通緝。
9月,布爾什維克在各大城市的蘇維埃中都取得了絕對多數。布爾什維克的政策主張漸漸被大多數民眾所接受。列寧現黨的中央委員會提出組織武裝起義的任務。
臨時政府換了許多屆。最後一任是社會革命黨人克倫斯基。克倫斯基政府命令彼得格勒的衛戍武裝開赴前線,意圖把革命武裝消耗在大戰中。托洛茨基親赴衛戍區,說服他們留下。在這個過程中,布爾什維克領導下的蘇維埃建立了軍事革命委員會,並以該委員會的名義向衛戍武裝下達了命令。命令下達後,得到了衛戍武裝的認可。這一事件標誌著蘇維埃開始接掌政權。軍事革命委員會也在後來成為起義的指揮機構。
臨時政府企圖阻止布爾什維克黨發動武裝起義。11月2日,臨時政府派士官生--他們是臨時政府唯一可用的力量,占領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據點,並試圖封閉布爾什維克黨的《工人之路》和《士兵》報,搜捕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切斷彼得格勒蘇維埃與工人區的電話聯繫,密令彼得格勒軍分區司令派兵進攻斯莫爾尼宮--革命軍事委員會所在地。
11月6日,列寧寫信給黨中央委員會,要求在當天晚上逮捕臨時政府人員,解除士官生等的武裝。根據列寧的指示,布爾什維克黨決定提前於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舉行武裝起義。這時,彼得格勒衛戍部隊的士兵和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與工人赤衛隊,已轉到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由托洛茨基負責起義部隊總指揮。11月7日凌晨,列寧到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
從11月6日夜到7日晨,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的工人赤衛隊和士兵、水兵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橋樑、火車站、郵電局、國家銀行和政府機關等戰略要地;7日上午九時,占領通往冬宮--臨時政府所在地的要道。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乘坐美國大使館的汽車逃走。
11月7日下午,2萬名赤衛隊員和士兵包圍了臨時政府--冬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勒令臨時政府在六時二十分前無條件投降,但臨時政府指望前線調回援軍,負隅頑抗。九時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以空炮射擊發出了開始向冬宮總攻的信號;接著,赤衛隊和革命士兵向冬宮發起總攻,到8日凌晨2時,冬宮全部被攻占,臨時政府的十六名部長全部被逮捕。
與此同時,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兵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會議在11月8日通過和公布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各交戰國政府建議結束戰爭,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土地法令》規定廢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實行國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農民耕種。會議莊嚴宣告全部政權歸蘇維埃,選舉成立了工農臨時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由內務、農業、勞動、陸海軍、工商業、教育、財政、外交、司法、糧食、郵電、民族事務和鐵路十三個人民委員部組成。
11月7-16日,蘇維埃政權莫斯科、確立。1917年11月-1918年2-3月,首先從城市,然後到鄉村,蘇維埃政權在全國各地建立起來。在彼得格勒,工人已經奪取了政權。但是,這個政權能否支持下去,還取決於農民的態度。在農民代表大會上,通過了布爾什維克的土地改革綱領,認可了蘇維埃政權,初步表明了農民對工人政府的支持。在三年內戰中,農民的作用是絕對性的。不論是革命武裝還是反革命武裝,其主要力量都來自農民。農民在紅軍中占了85%。事實證明,俄國貧苦農民支持了布爾什維克的政權。

事件意義

俄國革命政權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和平問題。一個革命政權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用革命的戰爭反對反革命的戰爭。另一種則是用和平誠意贏得本國和別國人民的支持,變帝國主義戰爭階級解放戰爭。布爾什維克選擇的是後一種政策。這種選擇是由國際國內形勢決定的。
在國內,布爾什維克剛剛奪取政權,尚不穩固。俄國人民都在觀望布爾什維克的對外政策。在國際上,世界人民雖然厭棄帝國主義戰爭,但卻找不到退出大戰的出路。在這種情況下,列寧預見到,如果俄國首先退出戰爭,就會給交戰國的人民一個動力和一個榜樣。俄國革命就會從歐洲革命中找到出路。戰後的革命浪潮證明了列寧的預見。
十月革命的設計者們是以國際主義的眼光來看待俄國革命的。他們深深理解俄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有機組成。他們懂得,以革命反對戰爭是無產階級帝國主義戰爭的最有力武器。

產生影響

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並成立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作為全國國民經濟管理機關。
由於列寧承諾會在革命後為人民帶來和平,十月革命後,蘇維埃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工人階級奪權理論的一次實踐。俄國十月革命使得馬克思主義在許多國家得到傳播。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序幕,直接導致了蘇聯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對抗,直至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十月革命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十月革命後,世界範圍的無產階級革命、民族革命日益高漲。
毛澤東在1949年寫了一段這樣的論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