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道監察御史,官制名,清朝都察院監察御史之統稱。職掌分見各道監察御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五道監察御史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清朝
- 隸屬機構:都察院
十五道監察御史,官制名,清朝都察院監察御史之統稱。職掌分見各道監察御史。
十五道監察御史,官制名,清朝都察院監察御史之統稱。職掌分見各道監察御史。沿革十五道監察御史,清朝都察院監察御史之統稱。清制,監察御史分隸京畿、江西、浙江、福建、湖廣、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
十五道掌印監察御史,官制名,即清朝都察院所屬十五道監察御史中之掌印者。沿革 十五道掌印監察御史,即清朝都察院所屬十五道監察御史中之掌印者。詳見各道監察御史條及“掌印監察御史”。初,十五道中僅河南、江南、浙江、山東、山西、陝西六道授給印信,一般監察御史稱協道;湖廣、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
河南、山西、陝西八道滿、漢各一人,江南道滿、漢各三人,山東道滿、漢各二人。另有筆帖式三十二人,經承四十九人。十五道的總人數是一百三十七人。官制 初制,十五道監察御史滿漢均為三品,順治十六年改為七品,康熙六年(1667)升為四品,九年改為七品。雍正七年(1729)定滿洲由員外郎,漢軍由郎中,漢人由...
掌印監察御史,官名。都察院所屬十五道長官,掌本道印信和主持事務。初以河南、江南、浙江、山東、山西、陝西六道為掌印道,各設掌印監察御史一人,滿缺;京畿道亦給印信,但未設專官。乾隆十三年(1748)按省分道,次年並定各道御史員額,十五道皆給印信,各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兼用漢軍)各一人,乾隆十七年...
明清兩代中央政權均設有監察機構即都察院。明代都察院下屬有十三道監察御史,清代都察院下屬有十五道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在京城都察院者稱內差,若奉命外出,或巡鹽,或巡漕,或巡關,稱外差。監察御史奉命外出巡視漕運者,即稱巡漕御史。明清兩代,以大運河為交通命脈的漕運是朝廷組織經濟流通、維護政治統治的...
左副都御史,正三品,俱滿、漢二人。其屬除經歷司、筆帖式外,有十五道掌印監察御史。左都御史掌察覈官常,參維綱紀。率科道官矢言職,率京畿道糾失檢奸,並豫參朝廷大議。凡重辟,會刑部、大理寺定讞。祭祀、朝會、經筵、臨雍,執法糾不如儀者。左副都御史佐之。十五道監察御史掌彈舉官邪,敷陳治道,...
陝西道 陝西道,機構名。都察院所屬十五道之一。陝西道,掌察核陝西、甘肅、新疆三省的刑名案件,題奏三省秋審案件以俟勾決,稽察工部、寶源局,依限註銷其文卷,以及監督寶源局搭放兵餉,覆勘工部承辦之在京工程。額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漢一人,監察御史滿洲一人、漢一人,筆帖式二人,經承二人。
山西道監察御史,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屬山西道之主官。明洪武十五年 (1382) 設,三至五人,後增至八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設二人。清順治元年 (1644) 沿設。乾隆十四年 (1749) 定製,設掌印御史滿、漢各一人,御史滿、漢各一人。先是定為協道,分察在京諸司及各省刑名,至是按道辦事。職責 ...
陝西道監察御史,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屬陝西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三至五人,後增至八人。沿革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屬陝西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三至五人,後增至八人。品級 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設二人。均正七品。清順治元年(1644)沿設。乾隆十四年(1749)定製,...
山西道是機構名,都察院所屬十五道之一,職掌察核山西省的刑名案件。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筆帖式二人,經承四人。題奏該省秋審案件以俟勾決,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書科、總督倉場、坐糧廳、大通橋監督及通州二倉之政事,依限註銷其文卷,並會同兵部監掣武職月選簽。
六科給事中與十五道監察御史合稱“科道”,分別負責對京內外官吏的監察和糾彈,使監察機構實現了一體化。當時有科道官密折言事制度,將軍機處以外的所有機關和官員都納入監察稽違的範圍之內。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令左都御史為議政大臣,參與朝政決策,充分發揮科道官作為皇帝耳目的作用。地方則由省按察使派出的“...
山東道 山東道,機構名。清代都察院所屬十五道之一。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 監察御史滿、漢各二人,筆帖式二人,經承四人。職掌察核山東省的刑名案件,題奏該省秋審案件以俟勾決,催比五城命盜緝捕之事, 及稽察刑部、太醫院之政事,依限註銷其文卷。
四川道 機構名。都察院所屬十五道之一,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洲一人、漢一人,不設協道,筆帖式二人,經承二人。其職掌是,察核四川省的刑名案件,題奏該省秋審案件以俟勾決,稽察鑾儀衛之政事,依限註銷其文卷。
明代初年,沿元舊制,設御史台,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五月罷御史台。十五年改置都察院。這個機構為明代所創設的,與前代御史台之制不甚相同。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及浙江、江西、福建、四川、陝西、雲南、河南、廣西、廣東、山西、山東、湖廣、貴州等十三道監察御史共110人。都...
廣西道 廣西道,機構名, 都察院所屬十五道之一。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不設協道),筆帖式二人,經承二人。職掌察核廣西省的刑名案件,題奏該省秋審案件以俟勾決,稽察太僕寺之政事,並依限註銷其文卷。
1889年(光緒十五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累遷郎中。1897年底授山東道監察御史,立志“以澄清天下為己任”。次年3月和御史宋伯魯發起關學會,講求變法。4月列名康有為組織的保國會。與康有為過從甚密,不少奏疏是和康有為商量後寫成,或為康有為代擬。6月1日上新政條陳5篇,請明定國是,宣布變法;請釐正科舉文體...
湖廣道 湖廣道是機構名,都察院所屬十五道之一,其職掌是察核湖北、湖南二省的刑名案件。設掌印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筆帖式二人,經承二人。其職掌是,察核湖北、湖南二省的刑名案件,題奏二省秋審案件以俟勾決,稽察通政使司、國子監,依限註銷其文卷。
五十八年(1793),任翰林院檢討;嘉慶五年(1800),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巡視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東萊州知府;十七年(1812),稱病辭官;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於蘇州,歸葬蜀中故里今蓬溪縣金橋鄉兩河口。張船山一生致力於詩書畫...
嘉慶十四年(1809年),任四川鄉試副主考。此後十年,陶澍先後任詹事府詹事、記名御史、江南道監察御史、陝西道監察御史、會試同考官、會試內監試官、巡視中城、戶科給事中、巡視南漕、吏科掌印給事中、道員等官職。在任上,陶澍均能恪盡職守,勤政恤民。嘉慶十九年(1814年),陶澍任江南道監察御史,發現吏部...
前進士出身光祿大夫兵部左侍郎東閣大學士先浙江道監察御史巡按廣西兼理湖南清軍鹽法大理寺寺丞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金墩十五世孫黃錫袞頓首拜撰 黃光升祭文 維皇明萬曆丙戌年九月初七日吉時孝男喬棟喬植喬棠謹以清茶對羞,致祭於顯考少保葵峰公之靈,父君嘉靖已醜聯捷進士,位至刑部尚書,居官廉嚴誣告,權輕重詳訟詞,...
五月二十七日(6月11日),顧佐考察不稱職的御史十五人,將他們或降職或罷免。邵宗九年任滿,吏部已考核通過,他也在這十五人之中。六月七日(6月21日),邵宗上書申辯,尚書郭說邵宗不應與在任者同考。明英宗於是責備顧佐。而御史張鵬等人又彈劾邵宗有小過。明英宗以張鵬朋比相欺,嚴厲斥責他和顧佐。六月...
(二)明右副都御史、資善大夫彭誼墓 彭誼,莞城市橋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舉人。曾任山東左布政使、工部左侍郎、工部司務、湖廣道監察御史、右副都御史。為官清廉,甚得民心。成化十四年(1478年)致仕歸。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年88歲。朝廷遣使諭祭葬。墓在古塘壘村北千子崗,現尚完整。墓長150米,寬...
王奐曾,字元亮,太平(今襄汾縣)西曹路村人,王履浩子。清康熙八年(1669)巳酉科舉人,十五年(1676)丙辰科進士。任官至湖廣道(駐今武昌市)監察御史。三十二年(1693)主持廣東癸酉鄉試。王奐曾,字元亮,太平(今襄汾縣)西曹路村人,王履浩子。清康熙八年(1669)巳酉科舉人,十五年(1676)丙辰科進士。
兒子:房宗偃,御史中丞。房乘,秘書郎。房孺復,容州刺史。孫子:房啟,容管經略使。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九·列傳第六十四》《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唐紀三十一》《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唐紀三十三》《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唐紀三十四》《資治通鑑·...
李鄘出身“江夏李氏”。唐代宗時登進士第,補秘書省正字,擢累吏部員外郎,進御史中丞。唐憲宗時,由河東節度使被召拜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晚年以太子少傅致仕,累封江夏縣開國侯。元和十五年(820年),李鄘去世,追贈太子太保,諡號“肅”。《唐文拾遺續拾》錄有其文一篇。人物生平 出身及早年 李...
崇禎元年(1628),黃宗昌被奏為“天下循良第一”,授山西道監察御史。崇禎二年,黃宗昌奉旨巡按湖廣,查結了一些疑難積案。崇禎十五年(1642),清兵入侵關內,橫掃山東境內直抵膠東,十二月圍即墨城。黃宗昌變賣家產籌措軍餉,率鄉民登城據守,其次子黃基英勇善戰,隨父日夜守城,中流矢貫額,仍力戰不退,至晚重傷...
陳文衡(1537年—?)生於嘉靖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字惟平,號瞻月。江西饒州府鄱陽縣至仁鄉鳳崗村(今江西省景德鎮市昌江區鮎魚山鎮鳳崗村)人。隆慶二年(1568)三甲第九十名進士,授仁和知縣。歷官刑部主事,監察御史先後巡按湖廣、宣大、直隸,廬州推官,南京吏部郎中,廣東按察司副使備兵羅定,湖廣布政司右...
李德裕出身於趙郡李氏西祖房,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校書郎、監察御史、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浙西觀察使、兵部侍郎、鄭滑節度使、西川節度使、兵部尚書、中書侍郎、鎮海節度使、淮南節度使等職。他歷仕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一度入朝為相,但因黨爭傾軋,多次被排擠出京。武宗繼位後,李德裕拜相。他執政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