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一條東江,孕育著東莞幾千年的文化,在這幾千年里,東莞的土地上出現了不少英傑,他們有的是為國捐軀,有的是聲名顯赫,百年之後,他們留下來的是一段段讓人傳誦的故事,還有的就是一土孤墳。包括:陳蓮峰墓、南宋抗元義士熊飛墓、李榿墓、衛佐邦墓、道滘大墳、趙玉女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莞古墓葬
- 地理標誌:東莞
陳蓮峰墓,熊飛墓,李榿墓,道滘大墳,漢墓,晉唐墓,宋元墓,明清墓,
陳蓮峰墓
陳蓮峰墓位於新建的金寧路路邊金洲蘇屋山的西南側山坡上。墓地前一帶的山地,是我國第一塊番薯種植地。該墓碑文是這樣敘述:
“陳蓮峰建於明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是我國第一塊番薯地的坐標。明萬曆十年(1582)北柵人陳益到安南(今越南)經商帶回番薯種進行試種。成功後,在小捷山(實為金洲蘇屋山)祖父陳蓮峰墓的右方買地三十五畝進行擴種和推廣,成為我國種植番薯的地方。在我國農業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保護範圍:墓左、右、後9米,前至水渠。”從金洲步行幾分鐘使可到達虎門最大的廣場——太平廣場。”
番薯地
陳志敬,字一之,號蓮峰,虎門鎮北柵村人,生於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卒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歷任尋州通判、同知、左江兵備道、按察司僉事等職,後封中憲大夫。為官清廉,卓有政聲。
熊飛墓
南宋抗元義士熊飛墓
抗元義士熊飛墓
此墓為熊飛與亡妻李氏合葬的衣冠冢,清同治六年(1867年)東莞舉人何仁山等重修。
熊飛(?-276),東莞附城榴花村人。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春,元軍餡宋都臨安,南宋王朝已臨崩潰局面。熊飛憤於國破家亡,在岳父李用的支持鼓勵下,聯絡東莞各地義士,毅然率義軍北上投奔文天樣,抗擊元軍。熊飛將到江西時,被元將黃世雄所阻,乃詐為歸附,借為元朝守潮州之名,引軍沿循州、惠州返回東莞。
熊飛第一次起兵勤王失敗後,居住在東莞的宋宗室趙必勸他尊奉宋帝,然後再起兵,還捐出家資三千緡(一緡為一千文)、米五百石作軍需。他採納了趙的意見,打起宋軍旗號,再次起兵抗元。
九月,黃世雄得悉熊飛在東莞再次起兵,便派部將姚文虎領兵陷莞城,兵逼榴花村。熊飛在銅嶺阻擊,元軍全軍覆沒,姚文虎被殺。銅嶺戰後,熊乘勝收復莞城,並揮軍攻打廣州,黃世雄愴惶北逃,遂克廣州。
這時元將呂師夔率軍由江西進入廣東梅嶺,廣東制置使趙溍命熊飛和夏正炎為將,領兵北上禦敵。十月,與元軍在大庾嶺發生遭遇戰,宋軍戰敗,熊飛退守韶州,為敵所困。十一月二十一日,劉自立變節降元,打開南城門,元軍便蜂擁入城,熊飛所部與元軍展開巷戰,終因寡不敵眾而殉難。
熊飛殉難後,東莞人民敬仰他的民族氣節,把他的衣冠與亡妻李氏合葬在榴花新圍後 面山崗下的熊氏墓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東莞舉人何仁山倡導重修熊飛墓。
李榿墓
李榿墓位於橋頭鎮石水口村的龍盤嶺,建於明朝崇禎癸未(1643年)。1993年6月,被列為市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榿墓規模壯觀,墓前有青石群雕:石人一對,高2.5米;石馬一對,高1.6米;石獅一對,高1.3米;石狗1對,高0.9米;華表一對,高5米。除華表已倒塌一條外,其餘石雕都排列整齊完好。從華表至墓頂深100米,中間寬25米。
李榿,字奕繁,號海雲,莞城縣後坊人,明朝崇禎年間刑部尚書李覺斯之父,卒於崇禎15年(1642年),享年78歲。李榿之子李覺斯,字伯鋒,明朝萬曆46年(1618年)舉人,天啟乙丑(1625年)進士,因破滁州有功,升工部侍郎,後又督京城有功,升刑部尚書,南明末年歸清。李覺斯告老還鄉時,其父李榿還健在,李榿死後,憑子榮父貴被朝廷誥封為通議大夫、工部太僕郎而獲賜葬。李覺斯遵循明朝禮儀,按尚書規格墓葬其父。
李榿墓的石華表為後人所立,相傳因有人看到石牛石馬在夜間跑到附近田莊吃稻禾,所以立了兩條石華表拴住石牛石馬,不讓其糟蹋莊稼。也相傳古墓里常有隆隆的推磨聲,說是墓主人為造福當地人,請長工推磨磨粉。嶺下終年不估的沙井泉水是磨房裡流出來的漿水,漿泉滋潤土地,常年五穀豐登。
道滘大墳
坐落在金牛坊村北,是東莞最大的古墓,是明未清初時張家玉與道滘人葉如日等抗清失敗,被清兵殺死的數千人義兵和鄉民的大型墓地。到了清朝中葉,道滘人葉安濟(原名宏濟,字方輯,少年時以孝子聞名,嘉慶己卯年(即1819年)中了文舉人。)於清道光六年(即1826年)帶頭捐銀重修大墳,共捐得白銀一千多兩,買得麻石砌地作大墳。大墳寬2085公分,長約3000公分,(因公路占用,故今1540公分,)坐南向北。葉安濟親自撰文刻石為記,正中碑高78公分,寬47公分,刻上“大墳”二字,左旁刻有“道光丙戌年吉旦重修”,左邊碑高48公分,寬32公分,碑上刻有“明季芷園張公忠於故其眷屬,明誥贈正一品夫人陳氏暨石寶姑娘造、焉值天朝兵臨敗走增城,卒殉國。時夫人姑娘與從軍之士,暨本鄉義士烈女,從難而死於茲土者,下有勝數,後俱葬於此墳,茲因重修,爰立石以志。道光丙戌年,吉旦重修立石”。右邊碑高寬與左邊相同,刻石文有三行字“明殉節烈女石寶張姑娘,明詰贈一品夫人加贈侯夫人張線陳氏,明殉節各姓士烈女”。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大墳誕,時有大墳田產,每年收谷租用於拜祭,鄉中人充大墳會,每月出錢集資,到這天賣祀品奠祭,後分燒豬。清朝、民國時期,由姓葉與姓吳、劉等各主持祭一年,用木竹蓋成大竹棚,據老先生吳炫葵回憶,當年兩旁用紅紙、墨寫上對聯曰“百千劫,古冢尚存,當年仗義興師,震聲宇內”,下聯是“數萬載,英魂如在,末世孤忠勁節,遺愛人間”。橫批“流芳百世”,當夜請來僧人,打齋打醮至天光,白天由鄉中功名紳士當主祭人,行三跪降叩大禮,甚為肅穆,又讀祭文,(原文已遺失)“……更深靜,猶聞軍馬之聲,曠野秋墳,尚產英雄之蟀……”等語句。接著本鄉和萬江等地的各屆人士抬著燒豬蒸羊來拜祭,學生由校長、老師帶領,抬著花圈來祭,寫上“浩氣長存”等語,這樣拜祭,直至1949年。
道滘鎮人民政府為了把這個古蹟保存好,1987年撥款重修,新建牌樓,設定鐵欄柵,種上塔松等到花木,使大墳煥然一新。現為東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墓
(一)篁村牛草嶺東漢墓牛草嶺,在篁村區周溪。1989年3月發現地下一大型墓室。墓為“中”字形,南北長8.4米,東西長6.3米,墓坑寬1.3米,土層深4米,墓室四壁及頂部用大塊青磚砌結。沒發現碑文及其它文字記載資料,出土文物全是漢陶,共12種31件,其中可復原的有24件,還有大量配紋陶片和紅陶片。經過文物鑑定,為東漢後期墓。
(二)莞城東門外魂壇山東漢墓
1980年10月,在莞城東門外魂壇山發現一座漢墓,該墓上面壓有一座已被毀壞的元代磚室墓。漢墓長4米,寬1.5米,左右壁用長方形漢磚鋪砌,墓頂用刀形磚塊砌疊。出土文物多為陶器碎片,從物品位置來看,此墓於早期被盜挖過。
(三)莞城東門外塹頭譚家山東漢墓
該墓地在基建推土中被發現。此漢墓上壓有一座明墓。明墓出土十多枚宋、元、明代銅錢。漢墓出土銅鏡、銅壺各1件。
(四)塹頭擔桿山東漢墓
1988年6月在基建中發現,是一座被破壞的土坑墓。挖掘出完整陶壺、方格紋陶罐、銅盆、小陶罐各1件。陶壺連蓋40厘米,腹徑最大處24厘米,喇叭形圈足。陶罐高30厘米,直徑25厘米,肩部至上腹部拍印方格紋,罐體呈直筒形,胎色青灰,為當時所出土的最完整最大的一件漢陶器。
(五)附城樟村佛子嶺漢墓
1988年於基建推土中被發現。博物館人員兩次收集到可復原的漢陶器兩批,計有陶屋、陶壺、陶罐等,其中一個基本完整的大陶熏爐,體高15.5厘米,口徑21厘米,口沿下方有兩排小圓孔,孔徑約0.4厘米左右,中段鼓腹,腹徑19厘米,腹部有兩條凹弦紋,下段是喇叭高圈足,陶熏爐體藝術形象古樸凝重,是一件藝術珍品,也是東莞目前出土最大的一件陶熏爐體。
晉唐墓
(一)石排黃家坣西晉墓
該墓位於石排鎮黃家坣村的廣墩上。50年代,當地農民在廣墩開荒,鋤土深至1米發現有券頂墓磚,民眾傳說這是“先君宜”的墓室。其後墓磚被用來砌築豬舍,現還保存200多塊,據市博物館鑑定為西晉時代的墓葬用磚。磚長35厘米,寬17厘米,厚6.5厘米,磚面刻有圖案花紋。
(二)城區九瑪嶺南朝墓
九瑪嶺位於二環路與溫南路交叉口,民工取工時發現多座南朝時期土坑墓,這些墓全都用兩個直口企領平唇或平唇略有外卷的青黃釉器耳罐作為陪葬品。罐身高度一般在24-28厘米之間,最大腹徑18-20厘米,口大、平底,個別罐有“??”樣標記。陶罐大都為民工挖出後所碎。
(三)大嶺山林場唐墓
該墓位於今大嶺山林場石陂頭的山地上。1974年4月發現,墓面已遭擾亂,現場殘留有墓磚,是用白坭燒制,長28厘米,寬13厘米。當時徵集到該墓出土的兩個釉陶罐,底足無釉,罐內外施青黃釉。罐為塔形,子母口,輪作,有假足。其胎質堅實,做工精細,高6.5厘米,胎徑8.8厘米,口徑5.8厘米。
(四)附城禾倉嶺唐墓1988年發現,挖得魂壇罐2個及瓦片、棺釘多枚。後徵集到出土的唐代魂壇2個,唐代銅鏡1個。
宋元墓
(一)北宋朝奉大夫封德清墓
該墓在篁村元嶺村白泥坑的東坡,1972年為當地農民發現。此墓長寬各為4.44米,高1.73米,中間用四層磚壁隔成兩個方形墓室。墓室為雙層結構磚砌雙券頂,封門用一層平磚砌結。葬具和屍骨均已腐朽無存,出土隨葬品有陶壇、銀手鐲、銀釵、銅鏡、陶三足爐、銅銷等,墓室前有鹹豐十年(1860年)七月其後代所立的重修青石碑,碑中間較大的刻字為“宋大夫二世祖考德清封公、姚恭人羅氏墓”,右邊上款記載了封德清生於宋,官至朝奉大夫,卒後與恭人羅氏合葬。左邊下款記載24、26世孫諸人的名字及重修時間。封德清的生平,史志無載,惟東莞舊志有關封氏族譜的記載:“先祖是南雄保昌人,宋初始遷居東莞。”墓中出土的陶壇,具有重要的考古意義。這種形制的陶壇,造型複雜,多有人物、鳥獸等。過去認為多屬唐代,這次在北宋墓中發現,為判斷這類陶壇的下限年代提供了依據。
(二)地夫山北宋磚室墓
位於城區羅沙地夫山,發現時已部分被盜毀。發掘後獲蓋罐2個,銅器5件,銅錢多枚。
(三)南宋趙玉女墓
又稱皇姑墳,位於附城石井村獅子山。傳說是宋高宗趙構之女,孝宗趙眘之姐,光宗趙惇之姑。時值宋室南渡,兵荒馬亂,皇姑流落民間,而皇姑眷戀東莞田園風光,因之夫妻奏請歸里,獲光宗恩準。宋淳祐五年(1245年),皇姑卒,享年86歲,詔命官諭葬,賜祭田10頃。
皇姑墳歷經明清兩代三次重修。建國後,墓室多次被盜,上蓋已倒塌,在頹垣敗瓦中仍可見墓室的砌磚。1988年其後代鄧氏族人重修,在東莞文物部門的協助下尋回原墓碑,重整墓面,恢復原有的華表,並新建一座“宋姬亭”,新築的道路直至墓前。
(四)南宋抗元義士熊飛墓
此墓為熊飛的衣冠冢,位於附城峽口榴花新圍村後山坡上。清同治元年(1862年)東莞舉人何仁山等重修。建國後的1982年也曾重修。墓長8米,寬4米,磚石沙灰砌築,有享堂二個,現狀尚好。
(五)南宋抗元義士葉剛墓
葉剛(1226-1277年),字永青,熊飛妹夫,茶山京山人。先後隨熊飛、文天祥抗元,屢立戰功。宋景炎二年(1277年)八月,葉剛掩護文天祥突圍,走至空坑,與元兵力戰而死。其弟葉釗負屍歸,葬茶山京山村旁黎霧嶺。該墓為葉剛與妻熊氏合葬墓。墓長14.7米、寬7.7米,灰沙結構,有方堂3個,墓面圓形,風格獨特。
(六)元代袁菊隱墓
葉剛墓
袁菊隱,茶山下朗人,家財萬貫,人稱“巨萬公”。為人富而無驕,好善樂施,為鄉人所敬仰。鄉鄰每遇爭執往往不訴諸官府,而信賴袁菊隱評理,平息爭端。曾布施資福寺田15畝。元泰定三年(1326年),東莞大飢,袁菊隱出巨資易粟賑濟饑民,受朝廷璽書褒獎,御賜章服。他還建造“御書樓”,以利士子修學。
袁菊隱生於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卒於元至正元年(1340年)。其墓在茶山鎮下朗雙龍奪珠嶺,現仍完整。墓長12.6米,寬5.6米,有拜堂、方堂、把堂。墓左右兩邊立有明代重修碑記。
(七)元代李春叟墓
李春叟墓在篁村三元里麻地嶺,廣深公路南100米的山坡上。1988年4月,省、市博物館考古隊人員對該墓進行發掘。其墓有三級堂,第一級享堂,正中立墓碑,碑下鑲墓誌。第二級拜堂,左右邊分別立“賜號梅外處士李春叟墓表”和“宋梅外處士傳”石碑。第三級前後祭堂。墓坑長300厘米,寬235厘米,深310厘米,方向240度。墓室平面呈長方形,用磚砌築。墓磚長28厘米,寬13厘米,厚2.5厘米。墓室內葬具已腐,墓主骨架亦不完好。隨葬品僅出土北宋“元豐通寶”和“紹聖元寶”銅錢各1枚。這次發掘,對南方元墓結構提供了詳實資料。
(八)張元吉墓
張元吉,宋末為東莞縣尉,曾帶兵隨熊飛北上抗元。張元吉墓位於大朗水口古縣山,長8米,寬4米,明代重修。墓碑陰刻墓主別號及官職,尚保存完整。
明清墓
(一)明左副都御史羅亨信墓
羅亨信(1377-1457年),東莞篁村人,明永樂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官至通議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羅亨信卒於明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以其有功下詔賜葬。羅與其原配劉氏合葬於篁村麻地嶺祖墓地(今莞太路邊)。墓地3墳並列,即羅亨信夫妻合葬墓,其父母合葬墓,祖父母合葬墓。1988年4月,省、市博物考古部門聯合對該墓地進行發掘。發掘前墓面較為完整,墓前有石牛、石馬、華表、神道碑等石雕群。出土文物有:
羅亨信夫妻合葬墓中羅墓穴出土青花瓷罐5個,青花碗2個;直徑3.8厘米的金錢2塊,共重5.83克;青石印一方,一面刻“都御史章”4字,另一面刻“永樂第一科進士”7字;銅鏡1面;銅錢2枚;圓形油煙墨1塊;墓志銘一方。羅亨信之妻墓穴出土有銀簪、銀耳環、銅錢、陶罐、陶碗等。其父母合葬墓,出土小陶罐、銅錢及墓碑、墓志銘。其祖父母合葬墓出土陶罐、綠釉陶罐等。
(二)明右副都御史、資善大夫彭誼墓
彭誼,莞城市橋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舉人。曾任山東左布政使、工部左侍郎、工部司務、湖廣道監察御史、右副都御史。為官清廉,甚得民心。成化十四年(1478年)致仕歸。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年88歲。朝廷遣使諭祭葬。墓在古塘壘村北千子崗,現尚完整。墓長150米,寬110米,占地16500平方米。墓正門寬5米。墓前有華表一對,兩排石刻有石狗、石馬、石人各1對。
(三)明右金都御史盧祥墓
盧祥,東莞樟村人,明正統七年(1442年)成進士,歷任南京禮科給事中、吏科給事中、太僕寺少卿、順天府丞、右僉都御史等職。所至皆有政聲。為人正直敢言,不媚權貴,曾為浙江饑民請命申冤。巡撫延綏邊防時,揮師拒敵,平定邊陲。成化三年(1467年)告老回鄉。翌年卒,年66歲,朝廷遣官諭祭。盧祥墓在莞城羅沙盧家山。
(四)明通議大夫李榿墓
李榿,莞城縣後坊人,明崇禎刑部尚書李覺斯之父。卒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年78歲。以父憑子貴,得朝廷誥封為通議大夫、工部員外郎,獲賜葬,與其妻鄧氏合葬於橋頭鎮石口村龍盤嶺。李榿墓規模頗大,長14米,寬4米。墓前有青石雕群:華表1對(現僅殘存1條),石人、石馬、石獅、石狗各1對。
(五)南明兵部尚書張家玉墓
李榿墓
墓在厚街三屯村竹溪將軍嶺牛眠冚,建於張家玉死後兩年,即南明永曆三年(1649年)。灰沙構築。墓前有墓碑、墓堂和華表1對。1988年7月,該墓所在地因基建需要,由市博物館進行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只有綠釉陶罐2個,高14.5厘米,口徑10.4厘米,腹徑14厘米,底徑9厘米,均完好。發掘中,發現墓室位置特殊,它不在墓碑之後,而在墓碑前50厘米的祭台之下。打開墓室後,只有頭蓋骨1個。
(六)明楚雄知府戴記妻王氏屍墓
1974年2月,在大嶺山大沙鄉下虎山飛鸞峰發現一座明代王氏女屍墓,即由省、縣文物部門進行現場發掘清理。據墓碑記載,王氏是明朝刑科給事中王希文之次女、監察御史戴銑之媳、雲南楚雄知府戴記之妻,生於明嘉靖六年(1527年),卒於萬曆十年(1582年),終年55歲。女屍出土時,全身呈褐色,肌肉有彈性,頭髮烏黑,眉毛完好。用X光透視,全身骨骼完整無損。經解剖,發現口腔、食道內有水銀2.5公斤。其內臟各部標本送中國科學院研究。
出土文物主要是殮裝。其中絲質衣裙在開棺時還很完整,花紋清晰美觀,色彩鮮艷,但稍後即變色,一觸即破。棉服裝經洗潔後經緯清晰。
王氏女屍出土前390多年不腐的主要原因是密封良好,其墓室外用石灰、紅糖夯築成一米多厚的保護層;棺與槨之間用一層很厚的桐油灰封密,棺內裝有黃褐色、氣味芳香的防腐液體。
(七)清廣東陸路提督衛佐邦墓
衛佐邦,莞城墩頭街人,行伍出身,歷任營千總、守備、都司、總兵、提督等職。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朝廷因其鎮壓東莞一帶的紅巾軍有功而授予換賞花翎官服。光緒三年(1877年)卒,年69歲。墓葬在大嶺山飛鵝嶺。墓為花崗岩石結構,長15米,寬7米,墓前有華表、石獅、石馬、石牛、石羊各1對。
(八)孫戊申墓
孫戊申,字禮堙,東莞上沙人。明代授登仁郎。墓在長安鎮上沙村,西南向,長9.5、寬4米,有祭堂、享堂各1個。墓為灰沙夯築;保存有同治三年(1864年)和民國37年(1948年)重修時立的墓碑2通。
(九)清道滘大墳
這是明末清初抗清義士殉難的合葬墓,俗稱萬人墳,坐落在道滘鎮北永鄉金牛村北。南明永曆元年(1647年)三月,兵部尚書張家玉在道滘率領明兵和義士抗清。堅持月余,糧盡援絕,遭清兵包圍,被殺數千人,屍填河邊大氹,即今大墳地方。清道光六年(1826年),舉人葉安濟(道滘人)帶頭捐銀,共募捐得白銀千兩,重修大墳,鋪砌墓地和建築圍牆,圍牆自高1.8米處,分4級從內到外依次降至1米,成一大拱手狀。墓座南向北,長30米,寬20.85米,後因公路占用,成為長21米,寬15米。正牆立墓碑3塊:正中碑,刻“大墳”二字;右邊碑,刻張家玉祖母、母、妹和義士、烈女等殉難者的名字;左邊碑為墓志銘。殉難者葬於當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鄉民每年是日來墓前祭奠。1987年,道滘鎮人民政府重修大墳,墳前建起牌樓,周圍種松樹、九里香等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