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教育部批准立項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編寫一部外國教育史教材,是我多年的願望。這並不是說此前的教材不適合教學之用或存在種種問題,而是因為,在我看來,儘管作為教育學科的基礎學科,外國教育史所包含的史料、史實是相對靜態的,但講授這些史料和史實的人在變,學習這些知識的人在變,更主要的是看待這些知識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方式在變,因此,就有必要不斷重新編寫教材,把最近的知識發展成果反映到教材中,使學生始終能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歷史才永遠是“鮮活的”、“當代的”。本書通過對教育起源、學校的出現、希臘城邦教育制度的變遷、羅馬共和教育制度的蛻變和中世紀宗教教育的興衰過程的梳理,探尋人類教育早期階段的基本形態。而後追溯了現代教育特性的歷史來源和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的變遷一編中,重點關注了20世紀以來各種反映現代教育特性的運動、各國現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及現代教育思想流派的多元發展。 通過本書的閱讀,能使讀者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
基本介紹
- 書名:十五國家規劃教材:外國教育史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8年1月1
- 作者:張斌賢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本書是由教育部批准立項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編寫一部外國教育史教材,是我多年的願望。這並不是說此前的教材不適合教學之用或存在種種問題,而是因為,在我看來,儘管作為教育學科的基礎學科,外國教育史所包含的史料、史實是相對靜態的,但講授這些史料和史實的人在變,學習這些知識的人在變,更主要的是看待這些知識的思想觀念和認識方式在變,因此,就有必要不斷重新編寫教材,把最近的知識發展成果反映到教材中,使學生始終能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這樣,歷史才永遠是“鮮活的”、“當代的”。本書通過對教育起源、學校的出現、希臘城邦教育制度的變遷、羅馬共和教育制度的蛻變和中世紀宗教教育的興衰過程的梳理,探尋人類教育早期階段的基本形態。而後追溯了現代教育特性的歷史來源和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的變遷一編中,重點關注了20世紀以來各種反映現代教育特性的運動、各國現代教育制度的演變以及現代教育思想流派的多元發展。 通過本書的閱讀,能使讀者站在當代的立場上認識歷史,從而不斷更新對歷史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