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鉤口線蟲是圓線目鉤口科鉤口線蟲屬生物,成蟲細長,長約1厘米,活時淡紅色,死後灰白色,口囊內有2對鉤齒,蟲體呈“C”形;雌蟲大於雄蟲,尾端尖直。雄蟲尾端有角皮膨大形成的交合傘,內有交合刺。十二指腸鉤蟲有兩根交合刺,呈長聚狀,末端分開,有尾刺,蟲卵橢圓形,卵殼較薄無色透明,卵細胞與卵殼之間有明顯空隙。若糞便放置過久或便秘,成為桑甚期卵或含蟻明,需要和美洲鉤蟲做區分。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除新疆、青海、內蒙古、西藏等自治區(省)尚未見報告外遍及各地。人類是正常的宿主,其他動物有豬、猴、貓、獅、虎、貉等。小狗(試驗)可感染。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分為宿主體外和體內兩個發育階段,體外發育階段中,寄生於宿主小腸內的雌雄蟲體發育成熟後交配產卵,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溫暖、潮濕、氧氣充足的疏鬆土壤中,24-48小時內蟲卵可孵出第一期桿狀蚴。48小時內經蛻皮發育為第二期桿狀蚴。5-6天后經第二次蛻皮發育為能夠感染宿主的絲狀蚴。在人體皮膚與土壤接觸時,接觸宿主體表後侵入體內,鑽入皮膚後,進入血管或淋巴管,最後到達小腸,經兩次蛻皮而發育為成蟲。鉤蟲依靠囊內鉤齒或板齒咬附於腸黏膜上,以血液、組織液、腸黏膜為食。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的防止包括無害化處理糞便,不赤足下地作業。在手、足等皮膚暴露處塗抹1.5%左旋咪唑硼酸乙醇溶液或15%噻苯咪唑軟膏,可減少感染機會。常用甲苯達唑、阿苯達唑、三苯雙脒、密啶及伊維菌素等治療。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感染與致病,診斷,流行,防治,
形態特徵
簡稱“十二指腸鉤蟲”。一種線蟲。蟲體略呈“c”形,口囊內腹側前緣有兩對鉤齒。寄生於小腸內,以口囊和鉤齒咬附腸壁,引起鉤蟲病。人由皮膚或黏膜與絲狀蚴接觸,絲狀蚴鑽入體內而感染。
成蟲
成蟲圓柱狀,長約1 cm,活時肉紅色,死後灰白色。蟲體前端較細,略向背側仰曲。頂端有一口囊,在口囊腹側緣,十二指腸鉤蟲有鉤齒2對。體前端有頭腺1對,開口於口囊兩側的頭感器孔,頭腺能分泌抗凝素及乙醯膽鹼酯酶,叫‘阻止血液凝同。雌蟲末端鈍直。雄蟲末端膨大,形成膜質交合傘。
幼蟲
幼蟲 通稱鉤蚴,分為桿狀蚴和絲狀蚴兩個階段。桿狀蚴體壁透明,前端鈍圓,後端尖細。口腔細長,有口孔,咽管前段較粗,中段細,後段則膨大呈球狀。桿狀蚴有兩期,第一期桿狀蚴大小約為0.23~0.4×0.017mm,第二期桿狀蚴大小約為0.4×0.029mm。絲狀蚴大小約為0.5~0.7×0.025mm,口腔封閉,在與咽管連線處的腔壁背面和腹面各有1個角質矛狀結構,稱為口矛或咽管矛。口矛既有助於蟲體的穿刺作用,其形狀也有助於絲狀蚴蟲種的鑑定(圖16-11)。絲狀蚴的咽管細長,約為蟲體長的1/5,整條絲狀蚴體表覆蓋鞘膜,為第2期桿狀蚴蛻皮時殘留的舊角皮,對蟲體有保護作用。絲狀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稱為感染期蚴。當絲狀蚴侵入人體皮膚時,鞘膜即被脫掉。
蟲卵
蟲卵橢圓形,無色透明,殼溥。大小為(56~76)¨m×(36~40)I,LIIIo隨糞便排 出時,卵內已含4~8個卵紐|胞,卵細胞‘孑卯殼之間有明娃空隙。
鉤蟲體內的單細胞腺體
1)頭腺:1對,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醯膽鹼酯酶。抗凝素是一種耐熱的非酶性多肽,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阻止宿主腸壁傷口的血液凝固,有利於鉤蟲的吸血。
3)排泄腺:1對,分泌物主要為蛋白酶,能抑制宿主血液的凝固。
生活習性
成蟲寄生於人體小腸上段,借¨囊內的鉤齒或板齒咬附在腸黏膜上,以血液、組織液、腸黏膜為食。蟲卵隨糞便排出,在溫暖(25~30 ℃)、潮濕、蔭蔽、氧氣允足的疏鬆土壤中,約經24 h 可孵出第一期桿狀蚴,此幼蟲以土壤的細菌、有機物為食,在48 h內發育為第二期桿狀蚴,此後,蟲體繼續發育,經5~6滅,發育為絲狀蚴,即感染期蚴。
絲狀蚴主要牛存於土壤的表層內,十分活躍,具有向濕、向溫的特性,當與人體皮膚接觸時,活動能力明顯增強,依靠機械性穿刺和酶的作廂,從皮膚薄嫩處,如毛囊、汗腺孔或皮膚破損處侵入人體。
絲狀蚴侵入皮膚後,進人小靜脈或淋巴管,隨血流經右心到肺。在肺內,幼蟲穿出肺毛細血管進入肺泡,再藉助細支氣管、支氣管上皮細胞的纖毛擺動,向上移行至叫,隨宿主的吞咽動作而到達小腸,經兩次蛻皮,發育為成蟲。一絲狀蚴侵人人體到成蟲產卵,一般需5~7周。十二指腸鉤蟲日產卵董10 000~30 000個,成蟲壽命一般為3~5年。
鉤蟲也可經口感染,若被吞人的絲狀蚴進入消化道後未被殺死,川‘直接到達小腸發育為成蟲。此外,絲狀蚴偶可經胎盤侵入胎兒,或經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1)在宿主體外的發育鉤中在生活史上不經過中間宿主。蟲卵隨宿主糞排出體外,散布於溫暖(25~30℃)而潮濕(相對濕度60,---80%)的泥土內,卵內細胞不斷分裂,24小時內發育為幼蟲,並很快自卵殼脫出形成桿狀蚴;又經48小時第一次脫皮,再很強,經3~5 第2次蛻皮形成具有感染性的絲狀蚴。絲狀蚴對外界的抵抗力在適宜的環境下能生活4個月,如遇日光曝曬則較快死亡,一般能生活1~2個月。
(2)絲狀蚴進入宿主體內發育感染性鉤蚴於泥土內,或隨雨水露水爬至植物莖葉上,當赤手裸足在地里勞動時,蚴蟲則迅速鑽入皮膚,經皮下毛細血管或淋巴管,隨血流達右心至肺,再沿肺動脈進入肺毛細管,氣管到達喉部,隨著宿主的吞咽動作而入食管,經胃到達十二指腸,此後再經過兩次蛻皮,成熟為成蟲,並進行交配產卵。每條雌鉤蟲每日可產卵1~3萬個。自絲狀鉤蚴進入皮膚到成蟲在腸內產卵,約需要35~50天。鉤蟲於人體生存的時間大多數為一年,亦有認為可以活七年左右。
感染與致病
十二指腸鉤蟲成蟲寄生在小腸上段,以口囊內的鉤齒咬附腸黏膜,以血液、淋巴液,脫落上皮細胞為食,使患者長期慢性失血而導致貧血。蟲體有不斷更換咬咐部位的特點。由於機械性損傷,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患者出現腹部不適、腹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狀。
1.幼蟲致病作用
(1)鉤蚴性皮炎 絲狀蚴侵入皮膚後,數十分鐘內局部皮膚出l現針刺、燒灼和奇瘁感,繼而見紅色點狀丘疹,1~2天;呈現紅腫、水皰,抓破後可流出黃色液體,俗稱“糞毒”。若繼發細菌感染則形成膿皰,最後結痂、脫皮而愈,歷時約一周。鉤蚴性皮炎多見於與土壤接觸較多的足趾、足背、手背、指(趾)間的皮膚。
(2)呼吸道症狀 鉤蟲幼蟲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進入肺泡時,引起局部出血及炎症。病人出現咳嗽、痰中帶血絲,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表現。重者可咯血、持續於咳和哮喘。
2.成蟲致病作用
(2)鉤蟲引起貧血的原因 ①成蟲以血液為食,而且吸入的血液很快從消化道排出,造成血液丟失。
②傷口滲血,鉤蟲吸血時,頭腺分泌抗凝素,使咬附部位不易凝血而不斷滲出;另一方面鉤蟲成蟲又經常更換吸血部位,造成黏膜廣泛損傷而增加滲出量;③由於腸壁廣泛損傷,吸收功能障礙;加之慢性失血,導致骨髓造血原料缺乏,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3)消化道表現成蟲以I-1囊內的鉤齒或板齒咬附在腸黏膜上,造成腸黏膜散在出血點及小潰瘍,有時可形成片狀出血性淤斑,病變可深達黏膜下層,甚至肌層。病人常有上腹部不適及隱痛、噁心、嘔吐、腹瀉、便血等症狀。少數病人出現喜食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異常表現,稱為“異嗜症”,補充鐵劑後,大多數病人此現象消失。
兒童患鉤蟲病易引起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婦女感染叮引起停經、流產等。
診斷
糞便檢出蟲卵,或經鉤蚴培養檢出幼蟲是確診本病的依據。常見方法有:
- 生理鹽水直接塗片法:方法簡單,適用於感染率較高的地區,但檢出率低,輕度感染者易漏診。
- 飽和鹽水浮聚法:操作簡單,是診斷鉤蟲病最常用的方法,檢出率是直接塗片法的5~6倍。
- 鉤蚴培養法:20~30℃溫箱培養5~6天,觀察活的鉤蚴並可鑑別蟲種。檢出率同飽和鹽水浮聚法,可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流行
鉤蟲病在中國分布極為廣泛,北方以十二指腸鉤口線蟲為主,南方則以美洲板口線蟲為主,兩種鉤蟲混合感染極為普遍。
防治
治療鉤蟲病患者和帶蟲者以控制和減少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