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板口線蟲是線蟲綱、圓線亞目、鉤口科動物,是一種人體內的寄生蟲,會引起貧血與貧血相關的症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板口線蟲
- 拉丁學名: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92
- 界:動物界
- 門:線蟲動物門
- 綱:線蟲綱
- 目:桿形目
- 亞目:圓線亞目
- 科:鉤口科
- 亞科:仰口亞科
- 屬:板口屬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Nematoda:線蟲動物門 - Nematoda:線蟲綱 - Rhabditida:桿形目 - Strongylata:圓線亞目 - Strongyloidea:圓線總科 - Ancylostomatidae:鉤口科 - Bunostomatinae:仰口亞科 - Necator:板口屬 |
學名: | 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02) |
中文名: | 美洲板口線蟲 |
中文拼音: | MěiZhōuBǎnKǒuXiànChóng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學名:美洲板口線蟲(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1992),簡稱美洲鉤蟲。隸屬勾口科(Ancylostomatidae)線蟲。鉤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致人體長期慢性失血,引起鉤蟲病(hookworm disease),患者可出現貧血及與貧血相關的症狀,感染重者,能明顯影響勞動力,甚至威脅生命,目前,全世界鉤蟲感染的人數超過13億人,其中有臨床症狀的越600萬人左右。中國的平均感染率為14.89%,感染人數為2億左右。 成蟲體長約1cm左右,半透明,肉紅色,死後呈灰白色。蟲體前端較細,頂端有一發達的口囊,由堅韌的角質構成。因蟲體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緣為腹面、下緣為背面。十二指腸鉤蟲的口囊呈扁卵圓形,其腹側緣有鉤齒2對,外齒一般較內齒略大,背側中央有一半圓形深凹,兩側微呈突起。美洲鉤蟲口囊呈橢圓形。其腹側緣有板齒1對,背側緣則有1個呈圓錐狀的尖齒(圖16-9,16-10)。鉤蟲的咽管長度約為體長的1/6,其後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發達。腸管壁薄,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內壁有微細絨毛,利於氧及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擴散。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詳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否,全世界範圍內均有 |
異名信息 | Uncinaria americna ,Stiles,1902 Ankylostomum americanum ,Linstow,1903 Necator americanus,(Stiles),1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