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梵文:dvādaśānga—buddha—Vacana),又稱十二分聖教、十二部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言教,依其內容和形式可分為十二類契經祇夜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論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二分教
  • 別名:十二分聖教
  • 梵文:dvādaśānga—buddha—Vacana
  • 釋義: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言教
簡介,分類,契經,祇夜,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法,論評,

簡介

十二分教是在經典結集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在不同的部派中有不同的排列次序。也有部派主張只有九分教。關於十二分教的形成,據印順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所述,最原始的狀態是三分教(契經祇夜記別),後來隨著經典不斷的集出而有九分教的說法,然後又隨著律部與論評的發達,又補充了因緣、譬諭、論評三者而擴充為十二分教。由於十二分教是次第形成而非同時間依同一標準的分類,所以其內涵或有重疊的部分。下面依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書中所釋,說明如下:

分類

十二分教的分類有些是依據經典的表現形式,有些是依據教說的內容,兩種是混合在一起的。同一部經,可以從內容或形式兩方面分別稱呼,這種分類是缺乏嚴密性的。另外,十二分教所分類的教法,依照時代、部派與學派的不同,其範圍也並不確定。
例如原始佛教時代,經、律、論三藏中,只有經可以稱為法,經可分為九種或十二種。可是到了部派佛教時代,不再只是經,進而把律也加入其中,後來甚至連論也包含在內。到了大乘佛教時代,不只是小乘三藏,連大乘的經與論也包括在裡面。關於十二分教的項目與列舉順序,由於部派與文獻的不同,也有相當的差異。下面所列舉的是較具有代表性的。茲依序列出,解釋如次:

契經

(sūtra,sutta,修多羅、經、線經):廣義來說,契經是指十二分教全體的十二部經而言。另外,所有的漢譯佛典,如一切經或大藏經都以“經”來稱呼它。這是最廣義的經。但是也有指經、律、論三藏中的經藏全體而言。可是在十二分教里的經與前面比較起來,範圍較為狹隘,表現為經典。這種意義的經,在佛教以前、以後或外教中都有。婆羅門教有經書(sūtra或kalpa-sūtra)等都是。所謂“經”的文學形式,就是簡潔地將要點敘述下來的散文集。
本來所謂的sūtra是絲或線之意,就像是把長的絲和花串在一起做成花環。經也是如此,是把簡單的散文連結而成的一種文學形式。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的經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指佛所說法中之簡單的散文形式。另外在律藏中比丘與比丘尼的波羅提木叉(pratimokṣa,patimokkha)也是由簡潔的散文所組成。因此波羅提木叉(戒本)也稱為戒經(pratimokṣa-sūtra,patimokkha-sutta),戒經的注釋就是經分別(sūtra-vibhanga,sutta-vibhanga)。

祇夜

(geya,geyya,應頌重頌):其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里是指用韻文來重複散文所敘述的作品。也就是說散文與韻文(偈)兼而有之的佛說法形式。所謂應頌是“對應著散文的頌(韻文)”,所謂重頌則是“重複散文內容所說的頌”。

記別

(vyākaraṇa,veyyākaraṇa,維伽羅那、記說、受記、懸記):這一項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的用法上,內容多少有些變化。Vyākaraṇa的本意是“問答體的解說文章”,後來又進一步解為“對簡單的做詳細解說”的意思。這個意思用記說或記別來代表比較妥當。在大乘佛教中,則不只是前述這樣的文章形式,而且還指佛對弟子們未來命運的一種預言。也就是“成佛的預言”才稱為受記或授記。簡言之,這個項目最初的意思就是“記說”而已,後來就變成受記(授記)。也可以把記別(記莂)看做是兩者之間的意思。

諷頌

(gāthā,伽陀、偈):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都是其中一例。

自說

(udāna,優陀那、無問自說、感興語):遇到某種令人感動的事件時,自然由衷而發的言論叫做自說。佛弟子們也可能有自說的情況發生。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主要是指佛的自說。佛陀通常都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自說是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自說原本就不是文章形式,本是指“自說教法”的意思,在形式上散文韻文都有。
巴利小部經的自說經(Udāna),包含佛自說的有八十部經,各經都有佛在各種場合自說的因緣故事,最後也會把自說的語句揭示出來,在其自說語句前面都一定有下列這種定型句:Atha kho bhagava etam attham viditvatāyam velāyam imam udānam udānesi(世尊知道這個意思,於是他唱出如是的自說)。我們可以說,像具有這種定型句的文學形式就可以稱為自說。具有這種定型句的,除了自說經之外,在巴利‘尼柯耶’中也多少可以看得出來。
另外在說一切有部雜藏中的Udānavarga(優陀那品、自說品、法集要頌經),有三十三品,約包含九五〇偈的韻文集,相當於巴利文的法句經。雖然說一切有部的雜藏中有此,但實際上它是相當於巴利《法句經》和自說經的偈,再加上其他經的偈而集錄分類而成。

因緣

(nidāna,尼陀那):這是指說法時,在某種因緣條件下,說出一種序文式的故事。這就是經典一般所說的因緣,有一些偈所說的因緣故事,制定戒律戒條的因緣。在巴利文的九分教中並不包含因緣,如本生故事的序章中載有釋尊從過去世修行直生成道的種種因緣故事(Nidāna-kathā),這也可稱為因緣。但這不是佛說的,而是後世注釋書的一部分。

譬喻

(avadāna,apadāna,阿婆陀那、阿波陀那):這個項目也是依時代或部派的不同,而在意義內容上有所變化。其本意是“英雄行為的故事”,與因果業報說有關係。某些人在現世有傑出的表現,在過去世也曾有過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串起來的故事就是譬喻。這是由因果業報而來的教訓式故事,所以也可稱為“訓誡式故事”。可是佛陀世尊的“英雄式行為的故事”叫做“本生”(Jātaka)。而本生實際上也是譬喻的一種,本生也可以稱為菩薩譬喻(bodhisattva-avadāna)。普通是把佛弟子前生的故事叫做譬喻。
漢文或巴利文之長阿含(長部)的大本經(Mahā-apadāna-suttanta,大譬喻經),及漢譯中阿含《長壽王本起經》(=長譬喻)等等都還存在著。大本經敘述的是佛過去的因緣。《長壽王本起經》所敘述的是過去世中長壽王與長生王子的故事。這就是“過去所做的英雄行為式的訓誡故事”。
後世說一切有部等派,製作譬喻經的風氣很盛,在這裡所謂的譬喻是“訓誡式的故事”或簡稱為“故事”,是具有輕鬆的意味。如《阿育王譬喻》(Aśokāvadāna)、《天譬喻》(Divyavadāna)、《百喻經》(Avadānaśataka)、《雜譬喻經》等等都有這種性質。

本事

(itivṛttaka,itivuttaka,伊帝目多伽、如是語):這一項巴利佛教的如是語(itivuttaka)與說一切有部的本事(itivṛttaka)在內容上也不相同。如是語是“這樣說”(itivuttaka);本事是“這樣轉起來”、“以前古代所發生的事”(itivṛttaka),兩者的意義完全不同。關於用巴利文來解釋的如是語,在巴利文小部的如是語經(Itivuttaka)中可以看出來,在各經的開頭都有‘Vuttam hetam bhagavata vuttam arahatā ti me sutam’(事實上我所聽到的這個事情是世尊說的,是阿羅漢說的)這樣的定型句。另外在佛說法之後也集有像‘etam attham bhagava avoca,tatth'etam iti vuccati’(這樣的義理是世尊說的,是這樣說的)這么一句佛所說的韻文附在最後。
‘Ayam pi attho vutto bhagavatā iti mesutam’(這個義理也是世尊說的,我聽到的)在經典最後都有這樣的句子。從文章形式來看,這也是散文韻文的夾雜使用,如上所述,都具有這樣特別的定型句。大概是由於具有這樣的定型句:itivuttaka(像這樣說),才稱之為如是語經吧!
反過來說,所謂本事經(itivṛttaka)就是“說過去所發生的事情”、“過去世的故事”。釋尊在菩薩時代的過去世故事稱為本生,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都有本生這樣的體裁。而本生以外的,佛弟子等過去世的故事,就是本事。可是實際上這也相當於十二分教中的譬喻。也就是說沒有包含本生與譬喻的“過去世故事”,而是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或轉輪王的故事的意思。但這意思相當含混。在這個意義下的本事,應該是巴利語“如是語”的意思吧!

本生

(Jātaka,闍多伽):這是佛陀前生的故事。佛陀在菩薩時代曾做過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商人等。另外還做過神以及種種動物,在這些不同的角色中,他所做的波羅蜜善行故事就是本生。巴利小部中有約包含五五〇個故事的本生經。小部另外還包括有三十四個故事的行藏經(Cariya-pitaka),這也是一種本生。
巴利本生經(Jātaka)的聖典部份是以偈(韻文)組成的,但具體故事則在注釋書中保存下來。巴利本生經注(Jātaka-atthakathā)的各個本生由下列五部分所組成:現世所做的事(釋尊與弟子們),與前項有關的過去世故事,本生的偈文(只有這個才是聖典),偈文語句的解釋,發生的或所做的事,與過去世故事的結合。這幾個部分組成了注釋書,其中是本生的主體,以菩薩為中心的過去世故事。
中文本的本生經有生經與六度集經等。這只是過去世故事的一部分,偈文也不是現世的故事。另外巴利文的行藏經也是用韻文來說過去的波羅蜜行。

方廣

方廣(vaipulya,vedalla,毗佛略、毗陀羅、有明):關於方廣,巴利文的巴vedalla與梵文的vaipulya並不相同,因此兩者在內容上也有差異。首先,所謂的vedalla就是為了得到知識上的滿足而有詢問,以及針對這個詢問所作的解答。這種問答體的經典就是方廣。“重層的教理問答”就是vedalla。巴利中部之中有Mahāvedalla-sutta(大毗陀羅經、有明大經),及Cullavedallas.(小毗陀羅經、有明小經),所列的這些都是重層的教理問答體。
其次,vaipulya譯為方廣,一般而言都是指大乘方廣。它在語義上是這樣的:“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本來指的是小乘部派中所詳細解說的經典,但大乘佛教出現後,就用這個名稱來稱呼大乘經。如:《華嚴經》全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另外,方廣又稱為方等(vaitulya,vetulla)。Vedalla這個字從語形上來看,無疑的與方等比較接近。也許是vedalla->vetul-la(vaitulya)->vepulla(vaipulya)這樣變化的吧?方等也與方廣相同,都是指大乘,例如《大方等大集經》。

未曾有法

(adbhutadharma,abbhuta-dhamma,阿佛陀達磨):這是指佛所說那一類稀有、未曾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所謂“未曾有”是指與世間一般情形不同的第一義的事,指神通奇蹟類不可思議的事,指自然界一些奇妙壯觀的變異。這幾類都包括在未曾有法裡面。在中部第一二三經有稀有、未曾有法經(Acchariya-abbhuta-dhamma-sutta),在漢譯本中阿含未曾有品包含有十經。其他,增支部中也有種種未曾有法。這裡面所說的未曾有法多半是上述所列舉的第二項(即神通奇蹟一類)。

論評

(upadeśa,優波提舍、論議):這是指與略說不同的廣說,是一種詳細注釋的說法。並不一定是佛所說的。後世阿毗達磨論書也可以包含在論議中。所謂注釋,是原始經典中與“略說”不同的“分別”(vibhanga),這個意思下的分別經在阿含經中隨處可見。另外與總說(uddesa,法說)不同的義說(niddesa,義釋)也有注釋的意思。
巴利小部經中有所謂的義釋(Niddesa,由大義釋與小義釋所組成),這個是經集的部分注釋。經集(Suttanipāta)也同樣包含在小部經裡面。這種意義下的義釋與論議是類似的。
所謂論議,具體而言是指阿毗達磨論書,而義釋也是阿毗達磨的前驅。到大乘佛教時,像《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無量壽經優波提舍》、《轉法輪經優波提舍》等,都是大乘的論議。《法華經》、《無量壽經》、《轉法輪經》等經典的注釋書也都以“優波提舍”稱之。優波提舍一名,在阿毗達磨論的注釋書中似乎不用。
論書的注釋書稱為毗婆沙(vibhāṣa)或釋論(vyākhyā)。也就是說,優波提舍是指對佛所說經典的注釋說明。
以上是九分教與十二分教的各項目的說明。如前所述,這個分類中有些是依據表現形式來分類(契經應頌、偈),有些是依據敘述方法與形式來分類(自說、如是語、毗陀羅、方廣、論議),也有些是依據內容性質來分類(因緣、譬喻、本生、未曾有法)。佛所說的法,有時屬於上述中的一項,有時屬於兩項,或是三項,所以三藏聖典要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來加以具體的整理分類應是不大可能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