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6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叢書之一。本書從在綜合有關協同學理論和美國、德國等國家區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對區域協同的內涵、實現機理和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構建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框架,提出了我國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政策最佳化方向和相關對策建議,對學術界和政策制定部門深化對區域協同的認識,提高區域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目錄
總報告
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與政策研究
一、區域協同發展的內涵以及重要意義
二、推動區域協同發展面臨的制約因素分析
三、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機制和政策框架
四、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對策措施
專題一
區域協同發展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一、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理論演變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與市場關係演變及其在區域發展中的體現
三、新時期區域協同發展存在的司題及其背後反映的政府與市場的失靈
四、新時期區域協同發展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專題二
區域協同發展的國際經驗
一、世界區域經濟發展差距演變基本態勢
二、世界各國國家區域政策最新的發展方向
三、對中國的啟示
專題三
區域規劃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的作用
一、區域規劃是一個過程
二、中國的區域規劃有助於減少區域發展的不確定性
三、當前中國區域規劃的環境、技術手段和任務
專題四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財稅政策
一、財稅政策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中的作用機理
二、區域協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財稅體制和政策問題
三、構建有利於區域協同發展的財稅體制和政策
四、促進區域財政協同治理的法律和組織保障
專題五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政策
一、區域協同發展對創新政策的新要求
二、各地區推動創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國際經驗協同發展條件下的區域創新
四、基於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政策思路
五、若干政策建議
專題六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環境政策
一、當前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共同保護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已有環境政策框架難以實現各方權責關係的合理調整
三、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共同應對環境司題的政策建議
案例研究一
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特徵、問題與政策建議
一、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特徵
二、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存在的問題
三、新時期推動長三角協同發展的政策建議
案例研究二
珠三角多圈層協同發展的實踐和啟示
一、珠三角協同發展的整體規劃與戰略實施
二、經濟圈內的合作與協調——以廣佛肇為例
三、後發城市如何搭上經濟圈的大船——以肇慶為例
案例研究三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踐與啟示
一、京津冀地區發展的階段特徵
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思路與政策舉措
三、主要經驗與政策啟示
案例研究四
協同發展中的京津冀地區功能定位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二、京津冀地區戰略定位的變遷與影響
三、首都區域發展定位的國際經驗和啟示
四、京津冀地區定位中的兩個關鍵問題
案例研究五
長株潭協同發展的經驗和啟示
一、長株潭協同發展的探索
二、長株潭協同發展的成績
三、長株潭協同發展存在的問題
四、對長沙“城獨大”的進一步思考
五、結語
案例研究六
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
一、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意義與主要任務
二、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的工作進展與主要經驗
三、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的難點
四、大流域協同發展的國際經驗借鑑
五、進一步提升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的建議
作者簡介
張永生,男,1970年生於湖北石首,經濟學博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基礎領域首席專家。先後畢業於武漢大學(1994)和中國人民大學(2000)。在澳大利亞Monash大學從事過博士後研究(2001.04-2003.04),在聯合國大學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UNU/WIDER)作過訪問研究員(2003.10-2004.01)。曾在石首農村基層工作過四年(1987-1991)。2000年被破格評為副研究員。2005年被評為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
侯永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1984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工業企業自動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在天津電氣傳動研究所工作;1987年9月至1990年4月在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讀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0年4月至今,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間曾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進修。
劉培林,1999-2002,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2-現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部長。研究領域:經濟成長,收入分配,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