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黃海

北黃海

一、概述

中國山東半島深入黃海之中,其頂端成山角與朝鮮半島長山串之間的連線(122°47 ′、37°34.275、121°38′),將黃海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黃海是指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半封閉海域(122°44′、37°25′至124°39′、37°46′),海域面積約8萬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在白翎島西南側,為86米。

北黃海(指海州灣以北)中央略偏東處,有一狹長的水下窪地(亦稱黃海槽),自濟州島伸向渤海海峽,深度自南向北逐漸變淺。窪地東面地勢較陡,西面較平緩。北部從鴨綠江口到大同江口之間的海底,分布著大片呈東北走向的潮流脊,構成黃海北部海底地貌的一個重要特色。這是由於此處潮差大、潮流急,致使海底沙灘在潮流沖刷下形成與潮流平行的潮流脊。在北緯38°以南的黃海兩側,還分布有寬廣的水下階地。西側比較完整,東側受到切割,分布的深度不一致。黃海南部的海底發育著大型潮流脊群。它們是在古黃河——古長江複合三角洲的基礎上,經潮流的長期沖刷形成的。蘇北沿岸潮流脊群南北長約200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由70多個大小沙體組成,並以弶港為頂端向外呈輻射狀分布。南部有一系列小岩礁,如蘇岩礁、鴨礁、虎皮礁等。

影響北黃海的主要河流包括中國的黃河、長江、遼東半島近岸河流以及朝鮮半島河流,這些河流流域面積、源岩類型及入海泥沙量各不相同,雖然黃河長江不直接注入北黃海,但因其巨大的入海歷史水沙量,被認為是全新世北黃海陸架沉積的主要物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黃海
  • 外文名:North Yellow Sea
  • 面積:8萬多平方千米
  • 平均水深:40米
  • 島嶼:獐島、大鹿島等
  • 特產:東港梭子蟹、大黃蜆子、雜色蛤等
二、優美的濕地
北黃海所處地區,有大量濕地資源。這裡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棲息地,每年四、五月份有大量候鳥途經這裡,最著名的鴨綠江口濕地觀鳥活動,自2006年首次舉辦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每年4月末,盛大的觀鳥節都會吸引眾多鳥類研究專家、觀鳥愛好者、遊客來丹東(東港)觀鳥、賞鳥。對整合丹東旅遊資源和生態資源,提高丹東開放度和知名度,塑造對外良好形象,喚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促進丹東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遼寧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中國海岸線的最北端,為華北和東北植物區系的交匯處。區內陸地、灘涂、海洋三大生態系統交匯過渡,形成了包括蘆葦濕地、沼澤、湖沼、潮沼及河口灣等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類型,自然環境特殊、敏感、脆弱,濕地生態系統的形成與演變漫長而遼寧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複雜。本區的物種資源比較豐富,高等植物有64科、289種,其中野大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動物中,有魚類的88種、兩棲類3種、鳥類44科240種、底棲動物74種、浮遊動物54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丹頂鶴、白鸛等8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白琵鷺等30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規定保護的227種候鳥中,保護區已發現有121種,占總數的55.3%,為東北亞重要的鳥類棲息的遷徙停歇地。本區還擁有非常豐富的經濟動植物資源,年產蘆葦5萬噸,文蛤、 蟶等水產品9萬多噸。保護區的建立,為全球提供了一個永久性的濱海濕地生態環境的天然本底和野生生物的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
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物種資源比較豐富,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337種,其中野大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野生動物中,有魚類的88種、兩棲類3種、哺乳類1種,鳥類15目44科241種、底棲動物74種、浮遊動物54種。保護區鳥類資源十分豐富。每年在此越冬、遷徙、棲息的鳥類數保護區候鳥量達上百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鶴、白鸛等8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白額雁、小杓鷸等29種,還有世界瀕危鳥類黑嘴鷗和斑背大葦鶯。
在中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分別占有114種和43種。為東北亞重要的鳥類棲息的遷徙停歇地。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擁有非常豐富的經濟動植物資源,年產蘆葦5萬噸,文蛤、蟶等水產品9萬多噸。保護區的建立,為全球提供了一個永久性的濱海濕地生態環境的天然本底和野生生物的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價值。
三、豐富的旅遊資源
在北黃海沿岸,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被稱為中國第一島的獐島,還有鹿島,都是非常漂亮的旅遊海島,位於神奇的北緯39度線上。
1、獐島
獐島位於:東經123°48.419′-北緯39°47.456′。陸域面積約2平方公里,風光秀麗。島上山青崖秀,林木茂密,特有的合歡樹遍及全島,可以感覺到典型的漁村風光。獐島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潮落時為一個島,漲潮時,島就會被分成六個小島。島上東南和西南一帶,礁石高低錯落,疏密有致,極為幽靜,是垂釣者的天堂。島邊怪石嶙峋,似雄師長臥、劍峰塔影等形象,惟妙惟肖。 獐島民風淳樸,當地島民經營的“漁家樂”別有情調。這裡海產豐富,盛產海蠣子、蜆子、螃蟹、海蜇、魚、蝦等,尤以海蠣子個大、味美、價廉而出名。
獐島的特徵可以用“奇、新、靜、美、自然”來概括。一進獐島,映入眼帘的是黃泥牆的茅草房,上 面革命標語還依稀辯認,不禁讓人追憶起那段艱難不平風的歲月,謂之“奇”。而與鮮明對照的是材民們 一的棟棟嶄新的房舍,標誌著隨著改革開放,人們已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謂之“新”。漫步島上,無汽車引擎聲和犬吠聲,可盡情聽海,謂之“靜”。翠綠的海島、金黃的沙灘、碧藍的海水、湛藍的天空構成一 幅美麗的圖畫,謂之“美”。島上旅遊源以自然風光為主,良擊怪石,湧起千堆雪,百舸競發,繪成海豐 圖,置身其中,有返樸歸真之感,謂之“自然”。
漫步沙灘,海石山、蟒蛇洞、陡壁叢林、礁岩天成,峰迴路轉、目不暇接。尋接訪古,甲千古戰場的悲切以及侵化日軍大佐滕田享樂的建築遺址,盡收眼底,更使人感慨萬千。屹立山巔那慈祥的海神娘娘石 雕表達著世代生活在島上的漁民純樸而美好的心愿。當金沙灣的路燈撩撥夜幕,將銀色的光輝撒落在廣場 的萬國旗上,撒落在柏油路旁的海鮮排檔時,你可以盡興放歌,盡興起舞、盡興品位,到那時,你才會真 正領略迎港坡上“美麗的獐島把你依戀”那九個白底紅字的真諦了。
2、大鹿島
大鹿島位於遼寧省東港市大孤山南19海里的大鹿島上,(東經123°44.023′北緯39°45.439′)總面積6.6平方公里,景色獨秀。北與大孤山隔海相望,東與獐島唇齒相依,遠望孤島高聳,兀亢海面,如一隻梅花鹿臥於黃海之中。與韓國、朝鮮毗鄰,,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黃海之濱。
在其南面海域,是震驚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戰”的古戰場。著名愛國將領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艦”至今還沉睡附近的海底。
憑弔甲午英靈,鄧世昌和全體將士及“致遠號”化為民族精神的象徵,訪古追今,讓人慨嘆。因此,大鹿島現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避暑觀光旅遊勝地。
大鹿島前的月亮灣,是一個天然浴場,海岸線長3公里,縱深1公里,坡降只有1米。灘沙細膩無海底礁石,為全國少有的優質浴場。遊人可在灘上追波逐浪,乘船游弋海上。入夜,岸上霓虹燈倒映海中,五彩斑斕,岸上燈,水中燈,交相輝映,令人目眩。而到了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的生日,島上人家都要到灘上送海燈,月亮灣又成了一個燈的世界。有許多外地遊人為此特意趕來觀海燈。
為了紀念鄧世昌以身殉國,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00年大鹿島人在島上立起了這座花崗岩雕塑,大理石基座上的文字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題寫的。整個雕塑莊嚴凝重,鄧將軍威武高大,手按腰刀,炯炯的目光遠望大海,象徵我國的領海神聖不可侵犯。嘎吧棗樹嘎吧棗樹400餘齡。主幹圍9尺,高三丈三,冠覆25步。中秋後紫紅色棗熟,甘甜如飴,嚼之發出“嘎巴嘎巴”聲響,因此得名。相傳可消災避難,佑護一方。望之目睿,拜之耳聰,虔誠所至,心想事成。島人奉為聖樹。
美麗傳說據說,許多年前的一個春天,玉皇大帝派兩個仙女下凡。她們兩個下到人間,一個變成獐子,一個變成鹿。當她們在山林里閒逛時遇見一個獵手,被獵手追得沒命地奔逃,一直跑到了大海邊。兩個仙女既不敢現原形,又不能哀求。獵人追了上來,一隻箭射進了獐子的咽喉,一隻箭射在鹿的心口窩上。獐和鹿使盡最後的氣力,躍進了波濤洶湧的大海。兩個仙女從此再也回不到天宮去了,她們倆已被獵人射死,變成了兩個小島,就是現在的大鹿島和相鄰的獐島。而島上的姑娘更是漂亮得出奇,以至於有了“龍王廟的蔥,小島的風,大孤山的姑娘賽妖精”(漂亮)的說法。
四、富饒的北黃海特產
北黃海位居神奇的北緯39度線上,這裡特產極其豐富。目前已經被國家農業部專家誰的地理標誌產品有:東港梭子蟹、東港大黃蜆子、東港雜色蛤。
1、東港梭子蟹
北黃海
遼寧東港梭子蟹,學名三疣梭子蟹,俗稱大肥蟹、飛蟹、白蟹,屬於甲殼綱、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適應鹽度為16‰~35‰,pH值在7~9之間,最適鹽度為26‰-32‰之間,最適溫度在22℃~28℃。水質要求清新、高溶氧,當環境不適應或脫殼不遂時有自切步足現象,步足切斷後能再生。
三疣梭子蟹的漁汛一年有春秋兩次,產量高,體大肉多,營養豐富,尤其是卵巢和肝臟。卵巢可供作上等調味品。肉除鮮食外,還可製作罐頭,暢銷國內外。殼可作藥材用,又可提取甲殼質,廣泛用於多種工業。
梭子蟹在冬季洄游季節個體最為健壯,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達500多克。雌蟹紅膏滿蓋,口味極佳。梭子蟹可鮮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兩半燉豆瓣醬,或用蟹炒年糕、炒鹹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帶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醃食,就是將新鮮梭子蟹投入鹽滷中浸泡,數日後即可食用,俗稱“新風嗆蟹”。過去,漁民因梭子蟹產量高,常挑選膏滿活蟹,將黃剔入碗中,風吹日曬令其凝固,即成“蟹黃餅”,風味特佳。
東港黃海海域生長的梭子蟹由於生長環境水溫較低,故周期較長,比其他海域及養殖的梭子蟹肉質更加鮮美,盛名享譽國內外,長期遠銷日韓等國。2009年以來東港地區出口梭子蟹2500多噸,貨值2076萬美元。
2、東港大黃蜆子
北黃海
東港大黃蜆子學名青柳蛤,產於黃海淺海,外殼呈黃色,其肉也呈黃色,斧型的貝殼,暗黃色的斑紋。蜆肉中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硒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還含有微量的鈷對維持人體造血功能和恢復肝能有較好效果,營養價值頗高.由於東港附近的海域養分充足,因此這裡盛產的黃蜆子比其它地方的個頭更大肉更肥,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
黃蜆子在烹飪中適宜於熗拌,白煮,清炒等多種方法.最好的吃法還是炭火燒烤為妙。將加工好的無沙黃蜆放於炭火之上。紅彤彤的炭火,黃燦燦的蜆殼,熱騰騰的水汽,讓人垂涎欲滴,片刻,當黃蜆子被烤張了殼就要從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筷子搛起熱乎乎的蜆肉往嘴裡一放,飽滿的肉汁鮮得過癮,比吃了燕窩魚翅還滿足。黃蜆子最鮮美的並非是肉,而是體內的汁水,古人認為這才是食之精液。令人回味無窮,真是人間的美食。尤其是好友聚會,三五知己,品嘗美酒,談天說地,不能少得的世間美食。東港一些人甚至乾脆將活生生的黃蜆子掰開,將肥厚的肉身不由分說地放進嘴裡。大黃蜆子是燒烤中的首先美食,目前,在全國都有經營黃蜆子的燒烤店。
3、東港雜色蛤
北黃海
雜色蛤,隸屬簾蛤科,學名菲律賓蛤仔,南方俗稱花蛤,遼寧稱沙蜆子山東稱蛤蜊。
雜色蛤是東港特色海鮮,捕撈雜色蛤歷史悠久,灘質好,無污染,產品遠銷國內外。在產地食用雜色蛤可一飽口福。島上冷凍加工的凍蛤、製作的罐頭亦可在島上買到,帶回家鄉饋贈親友。在日本等地區,東港產的雜色蛤是同種貝類中價格最高的。
貝殼韌帶外在,位於後方。主齒加上前側齒有3個。雙閉殼肌。套線灣三角形或圓形或缺乏。貝殼小而薄,呈長卵圓形。殼頂稍突出,於背緣靠前方微向前彎曲。放射肋細密,位於前、後部的較粗大,與同心生長輪脈交織成布紋狀。貝殼表面的顏色、花紋變化極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組成的斑點或花紋。貝殼內面淡灰色或肉紅色,從殼頂到腹面有2~3條淺色的色帶。
北黃海生物中魚類占主要地位,共約 300種。主要經濟魚類有小黃魚、帶魚、鮐魚、鮁魚、黃姑魚、鰳魚、太平洋鯡魚、鯧魚、鱈魚等。此外,還有金烏賊、槍烏賊等頭足類和鯨類中的小鰮鯨、長鬚鯨和虎鯨。浮游生物,以溫帶種占優勢。其數量一年內出現春、秋兩次高峰。海區東南部,夏、秋兩季有熱帶種滲入,帶有北太平洋暖溫帶區系和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系的雙重性質。熱帶種是外來的,並具有顯著的季節變化,基本上仍以暖溫帶浮游生物為主,多為廣溫性低鹽種,種數由北向南逐漸增多。最主要的浮游生物資源是中國毛蝦、太平洋磷蝦和海蜇等。在黃海沿岸淺水區,底棲動物在數量上占優勢的主要是廣溫性低鹽種,基本上屬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系的暖水性成分。但在黃海冷水團所處的深水區域,則為以北方真蛇尾為代表的北溫帶冷水種群落所盤踞。因此,從整個海區來看,底棲動物區系具有較明顯的暖溫帶特點。底棲動物資源十分豐富,可供食用的種類,最重要的是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經濟貝類資源主要有牡蠣、貽貝、蚶、蛤、扇貝和鮑等。經濟蝦、蟹資源有對蝦(中國對蝦)、鷹爪蝦、新對蝦、褐蝦和三疣梭子蟹。棘皮動物刺參的產量也較大。黃海的底棲植物可劃分為東、西兩部分,也以暖溫帶種為主。西部冬、春季出現個別亞寒帶優勢種;夏、秋季還出現一些熱帶性優勢種。底棲植物資源主要是海帶、紫菜和石花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