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河南省鞏義市寺廟)

石窟寺(河南省鞏義市寺廟)

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區東北的河洛鎮寺灣村,坐落在黃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嶺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說景明年間(500~503),原名希玄寺,宋代改稱“十方淨土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區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禮佛的聖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窟寺
  • 地理位置河南鞏義市區東北的河洛鎮寺灣村
  • 開放時間:冬季8:00-17:00,夏季8:00-18:00
  • 門票價格:30元
  • 著名景點:第一石窟
  • 建立時間:北魏熙平二年(517)
  • 原名:希玄寺
  • 所屬城市河南鞏義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開鑿歷史,藝術特色,第一石窟,第二石窟,第三石窟,第四石窟,第五石窟,文學作品,

簡介

石窟寺石窟寺
開鑿於北魏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個,碑刻題記200餘塊。其中的《帝後禮佛圖》是我國現存的唯一石刻圖雕(另一處位於龍門石窟的已不存在),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石窟寺背山面水,環境幽雅,風光秀麗,被稱為“溪霧岩雲”的聖地,“石窟晚鐘”為鞏縣八景之一,1982年國務院將石窟寺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級景區。

開鑿歷史

據唐龍朔二年(662)《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相繼於此造窟鑿像。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 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2則、時代不詳的30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石窟寺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藝術特色

石窟寺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後開鑿的,它把佛教藝術的外來影響同中原漢族藝術相結合,擺脫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點,代之以面貌方圓,神態安詳,多呈靜態造像風格。因此,這裡的雕刻既保留著北魏濃重的藝術特點,又孕育著北齊、隋代的雕刻藝術萌芽,形成由北朝向唐朝過渡的一種藝術風格,在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石窟寺圖片石窟寺圖片
鞏義市石窟寺在總體設計上突出的是利用窟內外壁面上端寬大的二方連續形式的邊飾,造成整體格局上的完整和宏麗基調。窟內雕像位置的安排則以觀者進門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坐佛二立佛為主,加上兩壁整齊劃一的小千佛,給人以一種繁盛崇高的審美感受。當觀者返身離開石窟面對大門內側又是場面肅穆的大幅禮佛圖,尤能加深觀者虔敬的宗教印象。
石窟寺的十五幅《帝後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養情形,構圖嚴謹,技法嫻熟,人物性格鮮明,可謂佛教藝苑中的珍品,又因另一處位於洛陽龍們石窟的《帝後禮佛圖》被盜往國外,石窟寺的《帝後禮佛圖》就成為國內孤品,更顯其珍貴。
帝後禮佛圖帝後禮佛圖
在題材方面,鞏縣石窟寺對“維摩變”的處理是很突出的。
“維摩變”屬“經變”系列,維摩詰作為在家修行的居士,對佛義理的深刻研究使佛祖也有所敬服。居士的形象對漢族士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佛教在逐漸為漢族接受的同時,維摩居士在佛教藝術中的表現比重也在不斷增加,在形象塑造上,也越來越顯得生動而富於內在力量的表現。
鞏義市鞏縣第一窟東壁北側第一龕有“維摩、文殊對坐說法”的畫面。維摩舒眉垂目,眼光略有下視,左手舉起一麈扇,食指上翹,一副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神態,似乎正在辯說“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的真正通達佛道的“菩薩行”。
石窟寺石窟寺
維摩詰形象所蘊含的精神正反映了漢族士人審美意向對北魏石窟造像的潛在影響。
石窟寺內壁下端的壁腳雕刻的伎樂天神王力士也都富於表現力。第三窟東壁壁腳和第四窟西南隅壁腳均有伎樂天雕刻,也都是世俗樂隊演出時的寫照,篳箴、琵琶、竹笛、雙面鼓無一不是現實樂器的再現;伎樂天頭作雙髻,內著圓領衫,外披短袖對襟袍,神態專一,氣氛悠然,給人以親切的生活感受。
壁腳高浮雕還有所謂“神王”的形象,面相均較為豐滿,神情自得,儼然是當時有權勢的貴族、將軍形象的翻版。處於壁腳下端、雙手上托的力士、異獸則筋肉飽綻,孔武有力,有千鈞之勢。這些題材無一例外用高浮雕手法完成,手法相當粗獷而造型形神兼備,顯出石窟寺簡約質樸的雕刻風格。
第三窟又有“飛天”一對,下方均以弧形忍冬紋相托,飛天造型瘦俏靈秀,體態輕盈,清癯的面龐和修長的十指都隱現出南朝士人的清羸之風。而後掠的飄帶和衣裙下擺上舉張揚的幅度甚大,加強了飛動的節奏感。形象平面上陰刻的衣褶線條流暢簡約,也增添了飛天凌空神遊的動感。
石窟寺石窟寺
鞏縣石窟寺的雕鑿刀法相當洗鍊,形象造型的藝術概括性很高,如第一窟的主佛頭像,眉棱骨至鼻兩側的輪廓線條明確幹練,雙目不作細部加工,只雕出圓形弧球狀,再加淺線刻出上下眼瞼,唇部兩角微上翹,均有含蓄生動的效果,重疊的衣褶處理也顯示了利落幹練的平刀技法是十分嫻熟的。
鞏縣石窟寺的主佛造像以坐姿為主,衣紋自然下垂,座前下擺重疊,轉折柔和,合乎結構,反映了雕刻技藝在不斷成熟和豐富。

第一石窟

第一石窟為正方形,高、闊各6米。門內兩側雕有“帝後禮佛圖”,餘三壁雕佛像和佛傳故事。於壁角雕神王、怪獸、樂伎等。左側三幅是皇帝禮佛圖,右側三幅是皇后禮佛圖。帝後禮佛圖分為三層六組,每層由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導,帝後、侍從,前呼後擁,反映皇室之宗教信仰。帝、後身後跟著文武大臣和成群的嬪妃,帝後皆有侍女攙扶,前有僧人導引。禮佛圖構圖協調,刀法熟練,造型逼真,充分表現了工匠巧奪天工的藝術技巧。正中有一根方柱,四面雕有佛龕。龕內各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座下面最小,兩側有一對石獅子,蹲伏披毛,形象逼真。佛像的背光刻有火焰紋,兩側有對稱的飛天、化生和蓮花。彈琵琶、橫吹笛的會樂飛天,生動活潑,栩栩如生,構成以佛為主的對稱協調的成組石雕。方柱的基座每面都雕有力士,力士下面雕有姿態各異的神王。方柱上端每面都有化生、蓮花和垂鱗紋、彩鈴、飄帶組成的垂幔,刻工精細,美麗而莊重。此等雕像多已破損,且經後世加塑補彩,大抵失去本來面目,然其構圖簡練生動,是我國現存浮雕中較為完整者。
第一窟南壁龕門東側 皇帝禮佛圖拓本第一窟南壁龕門東側 皇帝禮佛圖拓本
第一窟南壁龕門西側 皇后禮佛圖拓本第一窟南壁龕門西側 皇后禮佛圖拓本
第一窟中心柱北側主龕東西兩側飛天 朱拓第一窟中心柱北側主龕東西兩側飛天 朱拓

第二石窟

第二窟為一尚未完工的窟穴。東壁有三個佛龕,是北魏初期的作品。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座下刻二獅子。中心方柱南面從上到下開鑿三個佛龕,最下面的一個較大的為唐代龍朔三年(公元663年)所造。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分立於蓮花或蓮蓬之上。龍楣刻有七個佛像像,其兩側刻有飛天。龕外兩側刻雕有比龕門還高的兩個菩薩。

第三石窟

第三石窟與第二石窟,由其構造判斷,殆為同一人之作品,中央方柱之每面作有三尊佛、兩羅漢等之佛龕,四面壁上並雕有千體佛像、奏樂天人及供養行列等。
石窟寺石窟寺
第三窟中心柱南側主龕 飛天 墨拓第三窟中心柱南側主龕 飛天 墨拓

第四石窟

第四石窟與第三石窟從形制布局到藝術風格與第一窟大體相同,不僅比第一窟略小一點;也有帝、後禮佛的浮雕,刻工之精,如出一手。
第四窟系由東、西二窟組成。東窟有北魏所造之三尊佛,上有唐鹹亨元年(670)十月之銘文,其左右並有二佛龕。西窟前面西方之側壁上亦有大小之三佛龕,其一即刻有唐乾封二年(667)八月之銘文。又東西二窟之界壁上,尚有三層之佛龕,佛像中並有唐龍朔二年(662)及三年之銘文。蓋此等石窟之最初,只刻三尊佛而已,至唐代開始開鑿更多之佛龕。

第五石窟

第五窟突兀在壁面之外,是一平面正方形的小窟,面積最大,窟高3米,四壁邊長2米。外壁入口之左右安置金剛力士像。入口東方之側壁已崩壞,西方則有小佛龕,刻有唐延載元年(694)、久視元年(700)、鹹通八年(867)等之銘文。中央有約三公尺之方柱,其四面各刻有大佛龕,窟內東西北三壁上,各開四佛龕,安置三尊佛,上部並造千體佛。前面入口之左右壁同於第二、第三窟,三層浮雕上,刻有供養人物行列之圖,上面亦有千體佛。四壁之腰壁如同第二、第三窟,其前面及左右均刻有天人奏 樂之圖。石窟門外上方和兩側有許多從北魏到唐代的小型佛龕。在窟門左側雕有一座佛塔,九級,下三級為樓閣式建築形式,每一級都有佛像,為世所罕見,對研究北朝的建築史有重要價值。窟內設有中心方柱;窟頂為方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個特大的蓮花,周圍環繞六個凌空高翔的飛天,四角有圖案化的化生佛並間有忍冬。整個藻井是以蓮花為主題,構圖勻稱,美觀大方。
千佛龕石壁較低,內有一個較大的佛龕,為唐代乾封年間(公元666-667年)所造。龕高1.5米,寬2.12米,龕額為拱形。後殿平直、規整,有一坐佛。殿壁刻有排列整齊的小佛龕,有小佛九百九十九尊,加上中間的大佛,恰巧是一千尊,故曰“千佛龕”。龕外兩側有許多摩崖造像,刀法多變,形象生動。
總之,五窟共同之特色,系在各窟內築造大方柱,觀其手法,則是承雲岡、龍門之後,於北魏開鑿而成。然或因年久破損,或經塗抹塑土,故第一窟除存有東魏天平三年(536)之造像銘外,其他之北魏銘刻已不見。第四、第五窟岩壁間有佛龕,內置三尊摩崖大佛像,其巨大之佛龕大半破壞,左脅侍菩薩已失;右脅侍菩薩之頭部亦損,然頗能顯出北魏雕刻之特質;本尊為釋迦立像,表現北魏風格,惟膝以下埋沒地中。此外,本寺大殿之外壁間所嵌入之碑中,保存有唐代禪宗大德演公(明演)之塔銘並序,寺之前庭亦存有宋紹聖三年(1096)十二月建立之淨土寺寶月大師(惠深)碑。

文學作品

劉滄(唐)《游石窟寺》
苔徑紊回景漸分,倏然空界靜埃氛。
石窟寺飛天石窟寺飛天
一聲疏磬過寒水,半壁危樓隱白雲。
雪下石龕僧在定,日西山木鳥成群。
幾來吟嘯立來檻,風起天香處處聞。
李紳(唐)《宿石窟寺 》
一剎古崗南,孤鐘撼夕嵐。
客閒明月閣,僧閉白雲庵
野鶴立枯樹,天龍吟淨潭。
因知不生理,含自此中探。
寄此鄙言辭,尚質箇中人。
宋昱(唐)《題石窟》
梵宇開金地,香龕鑿鐵圍。影中群象動,空里眾靈飛。
檐牖籠朱旭,房廊挹翠微。瑞蓮生佛步,瑤樹掛天衣。
邀福功雖在,興王代久非。誰知雲朔外,更睹化胡歸。
叢文俊:《河南鞏縣石窟寺北魏造像之供養飛天》
石窟寺石窟寺
“河南鞏縣石窟寺北魏造像,窟壁有高浮雕之帝王及后妃禮佛圖及供養人等,皆極精美,蜚聲海內外。此飛天造像亦為高浮雕,捶拓頗難,非巧者精工而五以臻此。余曾多次考察石窟佛教藝術,於實物狀態闇熟於心,故知拓難得,善拓尤難得也。得此之雕刻傑作及其善拓,堪稱兼乎二美,當慎為寶藏焉。又此為供養飛天,是以頭飾蓮花、手持蓮花,與伎樂飛天之異亦在於此。古之匠心與藝已備其梗概矣。 丁亥深秋文俊觀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