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銀行

北海銀行

北海銀行創建於抗戰初期,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兩個歷史時期,其全部活動具有“戰時金融”和“地方金融”的特點。該行所發行的紙幣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山東革命根據地的主幣,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為山東解放區乃至華北、華中解放區的本位幣。該行為山東革命根據地與解放區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中國革命根據地貨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海銀行
  • 創建時期:抗戰初期
  • 經歷歷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 結束時期:1949年11月1日
發展歷程,初期,中期發展,鼎盛,使命結束,遺址,

發展歷程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8月日寇入侵山東,不久德州、平原、禹城濟陽相繼失陷。10月中旬,中共山東省委在濟南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制訂了發動抗日游擊戰爭的十大綱領,作出了相繼發動各地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人民政權的決定。
1938年3月8日,中共掖縣縣委舉行了武裝起義。在總指揮鄭耀南的率領下攻克了縣城,槍斃漢奸縣長劉子容,組建“膠東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成立了山東最早的抗日民主政府“掖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了財經委員會。4月籌建北海銀行,由鄭耀南委託原青島中魯銀行總經理張玉田負責籌建工作。

初期

初期的北海銀行是公私合營性質。1938年8月初發行了掖縣版的北海銀行幣,票面上的“北海銀行”四字為邢松岩所書,發行的壹角、貳角以掖城火神閣為主景,伍角以掖城鼓樓為主景,壹元以掖縣抗日民主政府院為主景,紙幣右下角簽有“振元”二字,說明是掖縣人鄧振元設計繪製的,由掖縣同裕堂印刷局用道林紙石印。這是最早的一批北海銀行幣,因其發行量少、流通範圍小及流通時間短,實物得以流傳至今的極少,因此加蓋“掖縣”的這種紙幣均較珍罕。
1938年8月15日在黃縣成立了以蓬萊掖縣、黃縣抗日根據地為基礎的“北海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曹漫之任專員。隨後北海銀行總行設在掖縣,蓬萊、黃縣各設辦事處,張玉田為總行經理,陳文其為總行副經理兼黃縣辦事處主任,這一時期的北海銀行幣仍用“掖縣版”票券,但在印刷顏色及號碼加蓋上作了改變,且沒有加蓋“掖縣”地名,便於在“北海公署”所轄的三縣範圍內流通。
1938年12月1日北海銀行在掖縣開業不久,日偽武裝大舉進攻掖縣。1月16日掖縣失陷,張玉田率北海銀行職員倉促轉移至黃縣,黃縣失陷後又向蓬萊轉移。在蓬萊的北溝張玉田投靠駐在萊陽境內的國民黨山東省第八區第三旅旅長趙保原。早期的北海銀行暫時停業。

中期發展

1939年4月中共中央批評山東取消了“北海公署”及北海銀行。5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膠東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創建膠東抗日根據地及發展地方武裝的有關方針與政策。根據中共山東分局的指示,膠東區黨委於1939年8月在膠東區萊陽招遠交界處的張格莊(今山東萊西市)恢復北海銀行建制,任命陳文其(1895---1988年,山東龍口人)為行長。9月在掖縣成立東海地區印鈔廠(即後來的膠東印鈔二廠),開始印製發行膠東版北海銀行幣,仍用掖縣版票券,改為加蓋“膠東”地名,並且在號碼、印章及刷色上作了變化。隨著我抗日根據地的擴大,掖縣版壹元券分別加蓋了“東海、南海、南、北”分區域流通。
1940年6月1日在壽光成立了清河北海銀行,發行了加蓋“清、清河”的該券,同時在臨淄縣的許家莊籌建清河印鈔廠。1941年3月遷至博興縣,不久遷至廣饒。1942年2月的“辛莊事件”(辛莊村長叛變,印鈔廠全部人員被俘)後,清河印鈔廠又在墾利縣惠魯村重建,在極為困難的戰爭環境中陸續印製發行加蓋“清河”的北海銀行幣。
1940年8月北海銀行總行在魯中地區臨沂縣青駝寺(今屬山東沂南縣)成立,由山東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財政處長艾楚南(1901---1987年,陝西米脂人)兼任行長,灑海秋(1904--1971年,山東泰安人)參與北海銀行總行的創建工作,從1941年4月以後一直擔任北海銀行副行長。總行成立後即著手籌建印鈔廠,於1941年春印鈔廠在沂南縣依汶鎮大梁峪村開工生產,首批印製了伍角高樓、壹元火車、伍元天壇等加蓋“山東”的北海銀行幣。總行成立前後,清河北海銀行改為北海銀行清河分行,王有山(山東泰安人)任分行行長,繼續發行加蓋“清河”的北海銀行幣;膠東北海銀行改為北海銀行膠東分行,陳文其任分行行長。1941年8月文登印刷所併入東海地區印鈔廠,同年底改稱膠東印鈔二廠,但所印製的北海銀行幣還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1941年底在棲霞成立膠東印鈔一廠,同時印製發行加蓋“膠東”的北海銀行幣。北海銀行幣的發行是在與敵偽及法幣的鬥爭中進行的,較其它地區成功的是膠東區在1942年8月基本上建立了以北海銀行幣為本位幣的統一貨幣市場。抗戰勝利後,膠東印鈔一廠、二廠及山東製版廠合併為膠東印鈔廠,1948年初改稱北海銀行印鈔三廠,發展成後來的濟南第二印刷廠,印製膠版第一套人民幣(較著名的紅、藍火車與大橋即其印製)。
1941年7月冀魯邊分行成立,分行行長張耀曾(河北鹽山縣人),8月在樂陵縣籌建冀魯邊印鈔廠。1942年8月遷至河北的海興縣,陸續印製發行加蓋“冀魯邊”的北海銀行幣。1941年7月濱海區成立辦事處,王子芹任辦事處主任,1942年2月在莒南籌建濱海印鈔廠,9月濱海辦事處改為濱海分行,王子芹(山東臨淄人)任分行行長,陸續發行加蓋“濱海”的北海銀行幣。魯南區在1942年秋開始設辦事處,耿荊山為辦事處主任,不久辦事處改為支行歸濱海分行領導。1944年7月成立魯南分行,分行行長耿荊山(山東金鄉人)。1946年1月任志明(陝西米脂人)調任分行行長,魯南區初期不印製鈔票,所發行的鈔票是從濱海分行調來的。1944年冬在平邑縣的天寶山區建立了魯南印鈔廠,開始印製發行加蓋“魯南”的北海銀行幣,抗戰勝利後魯南分行由農村遷至滕縣城,魯南印鈔廠印製鈔票不到一年即與魯中印鈔廠合併,所有加蓋“魯南”的北海銀行幣均較珍罕。1943年初魯中形式惡化,3月北海銀行總行遷至濱海區,濱海分行併入總行。1943年4月總行遷出魯中後成立魯中分行,賈洪(山東泰安人)任分行行長。1944年夏魯中行署副主任馬馥塘兼任魯中分行行長。1945年8月劉滌生繼任分行行長,陸續發行加蓋“魯中”的北海銀行幣。1943年秋冀魯邊分行與清河分行在墾利縣合併成立渤海分行,渤海行署財政處長王有山兼任分行行長,1944年底王子芹繼任分行行長,冀魯邊印鈔廠同時併入清河印鈔廠,成立渤海印鈔廠,印製發行“渤海”的北海銀行幣,因戰事1944年春遷至霑化縣,抗戰勝利後遷至利津縣城。這一時期總行發行的山東版北海銀行幣及各分行發行的北海銀行幣均僅限各區域流通使用。

鼎盛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是北海銀行發展的鼎盛時期,各印鈔廠也得以發展壯大,主要工作也由農村轉移至城市。北海銀行總行又從濱海區遷回魯中區,原魯中分行併入總行,新成立的魯中分行進駐博山,濱海分行改為直屬分行。從1944年8月開始總行發行的山東版北海銀行幣由魯中區擴大至魯中區及魯南區。隨著抗日根據地的全面建立,1945年8月開始北海銀行幣開始在山東不分區域等價流通。1946年底陳穆華中銀行及其印鈔廠北撤山東,在中共華東局的統一領導下,華中銀行與北海銀行合併。1947年8月16日陳穆(1910---1996年,江蘇南京人)接替艾楚南繼任北海銀行行長。1948年10月5日起山東的北海銀行幣與華北的冀南銀行幣、晉察冀邊區幣固定比價互相流通,11月16日又宣布北海銀行幣與華中銀行幣等價流通。這一時期的北海銀行幣均不加蓋地名,便於山東以外的地區流通。

使命結束

1948年12月1日,華北銀行、北海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併,在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但因工作的需要,北海銀行繼續營業。1949年1月底開始回收北海銀行幣,2月初開始停止發行北海銀行幣,4月北海銀行進駐濟南,陳文其繼任行長,至11月1日改稱中國人民銀行山東分行,北海銀行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宣告結束。

遺址

位於山東臨淄皇城鎮許家村的北海銀行地下印鈔廠遺址,地下印鈔廠面積不大卻有兩個洞口,均隱藏在當時的農戶家中。一個設在地下室西北方15米遠的“許同芳家”空閒院西屋內,另一個設在地下室東南方40多米遠的“許紹先家”舊樓內的西牆下,拉開假壁牆,打開方形石板才可進出。為了掩人耳目,兩個入口相距近百米之遙。
“這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北海銀行地下印鈔廠舊址”,臨淄區委辦公室黨史科科長劉晨芳介紹說,在抗日戰爭時期,為鞏固山東地區的經濟基礎,中國共產黨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金融機構,北海銀行地下印鈔廠遺址1940年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歷時4個月竣工。北海銀行在戰亂中慢慢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