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經歷
趙保原(1904—1946),山東省蓬萊縣人,少時就讀於省立八中,17歲入東北吉林軍官講習所。畢業後在東北軍先後任排長、連長、營長,曾參加過直奉戰爭和抗拒北伐軍的松江戰役。1931年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李壽山部在
偽滿洲國建軍,番號為奉天省警備軍第三旅,趙保原投靠其麾下充當爪牙,也算得上是偽軍元老了。趙保原投入該軍後,多次率部在大孤山、長白山一帶攻打東北抗日義勇軍,因殺中國人有功,被升任偽滿國軍第三旅騎兵六團團長。1938年,偽滿當局派遣偽滿軍配合日軍作戰,第三旅是首批入關幫凶的,番號為滿洲國派遣軍李支隊,2月抵達山東膠縣。第三旅的副旅長叫張宗援,這個傢伙其實是日本人,本名叫
伊達順之助,祖上是日本戰國時代仙台藩的初代藩主伊達政宗。清朝滅亡後,中國軍閥混戰,伊達順之助來中國給山東軍閥
張宗昌當顧問時認了張宗昌的母親當乾娘,就起了箇中國名字叫張宗援。張宗援率軍侵入山東後,根據日軍儘快建立傀儡政權的意圖,謊稱是張宗昌的親兄弟,借張宗昌的影響招兵買馬,先後收編了張宗昌的舊部
程國瑞、
高玉璞和土匪
劉桂堂、
張步雲等,改稱山東省自治軍,自任總司令,趙保原則成為該軍旅長。1938年9月,張宗援、趙保原、劉桂堂、張步雲等先後侵入平度,10月16日在平度大青揚戰鬥中,趙保原部被膠東五支隊打敗,損失二百餘人。趙保原初戰失利,生怕日本人追究,況且山東局面混沌,正是改換門面的大好時機。1938年11月,趙保原率部一千六百餘人在昌邑接受了山東省第八專區專員兼保全司令厲文禮的收編,改番號為山東省第八區保全第三旅。
仕途經歷
1939年1月,反正不久的趙保原部,移駐萊陽城北賈家、許家旺一帶;因其源於偽滿軍,裝備精良,訓練也比較好,比之當時山東遍地的草頭王,論戰鬥力不是一個檔次,故此受到了山東省主席
沈鴻烈的注意,加上沈鴻烈與厲文禮不和,故更加提攜趙保原,3月趙保原先被任命為萊陽縣代理縣長,同年國民政府設立山東省第十三行政區後,趙保原更上一步,任專員兼保全司令;趙保原受到提拔,自然要感恩戴德,於是也就努力試圖表現。1939年4月,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與國民革命軍膠東遊擊隊共同成立魯東抗日聯軍指揮部,趙保原任總指揮,與日偽軍作戰。不過中共的聯合作戰也實在短命,上峰風向一轉,趙保原就從國共聯軍總指揮轉化為抗八聯軍總指揮了,以後不斷與八路軍發生摩擦。
1940年3月,趙保原任魯蘇戰區膠東遊擊區指揮官。不久,蘇魯戰區將趙保原部改編為陸軍暫編十二師,趙保原任師長,從而成為膠東最大的實力派;同年夏天,趙保原與青島日偽軍秘密勾結,雙方在青島、萊陽互設辦事處,互通情報,並用掠奪來的物資與日軍換取槍枝彈藥。1942年,趙保原部三次配合日偽軍大舉進犯膠東八路軍根據地,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民眾稍有抗日言行即遭捕殺,抗日軍政家屬及進步人士遭殺戮、活埋者數以千計。1944年2月,趙保原兼任山東省第二辦事處主任,5月任山東挺進軍暫編十二師師長兼任魯東軍區司令。1945年2月11日,膠東八路軍、民兵萬餘人發起討趙戰役,一舉攻克趙保原總部所在地萬第及其在萊陽境內全部據點。趙保原率殘部逃往即墨。
變換身份
到日本投降前夕,曾經大名鼎鼎的趙保原部只剩下六百餘人,再不敢公開打出旗號,蟄伏於即墨王村南地區。日本投降後,趙保原被任命為山東第一作戰區司令兼暫編第十二師師長,在魯東接受日軍投降並統一指揮收編膠東的偽軍。經招降納叛,兵力擴充為七千人。1946年
李延年由濟南來青後,對趙保原部進行整編,取消山東第一作戰區番號,保留第十二師番號,下轄第一、二、三、四團及輜重營、炮兵營、騎兵連,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六軍。活動於膠縣、高密、即墨一帶,司令部駐膠縣縣城。1946年5月10日,趙保原以代表身份參加膠東軍調部二十一小組高密小組會談,遭共產黨副代表辛冠吾嚴辭質詢,並被逐出會場。
害人終得果
1946年5月20日辛冠吾返部述職,途經蔡家莊趙保原駐地,被其綁架殺害。6月8日,膠東軍區主力部隊攻克膠縣縣城,趙保原逃至奎光門時,被膠東軍區十三團四連擊斃,死後被國民政府追贈
中將軍銜。
右圖所示為解放軍五師師長聶鳳智(右二拄拐者)、政委劉浩天(右三背手者)、參謀長蕭鏡海(居中雙手揣兜者)和軍區宣傳部長張加洛(左二,戴眼鏡腰系皮帶雙手揣兜者)等一同察看、確認趙保原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