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北海口岸經濟發展的意見

貫徹《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決定》(桂發〔2010〕34號),2011年9月9日,北海市人民政府以北政發〔2011〕32號印發《關於加快北海口岸經濟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分加快發展我市口岸經濟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重點工作、政策措施4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北海口岸經濟發展的意見
  • 時間:2011年9月9日
  • 地區:北海市
  • 分類:意見
基本信息,重要意義,總體要求,重點工作,政策措施,

基本信息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北海口岸經濟發展的意見
北政發〔2011〕32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管委會,市直各事業、企業單位:
為貫徹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決定》(桂發〔2010〕34號),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北海口岸經濟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重要意義

口岸經濟是指以口岸為依託,圍繞口岸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形式的多行業、多部門、多層次、多環節、多功能、分工協作的複合型經濟,涵蓋了口岸及口岸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出口貿易、經濟技術合作、服務行業、進出口加工業等,具涉外性、關聯性、牽動性、層次性等特點。我市地處我國南端、北部灣東北岸,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區位優勢明顯,內外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發展我市口岸經濟,有利於整合口岸資源,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與擴大口岸對外開放,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設;有利於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最佳化產業結構,提升我市外向型經濟水平;有利於加強與國際、國內及周邊省區的交流與溝通,對提升北海城市形象與對外開放合作水平,拉動和促進地方社會經濟健康協調發展均具有重大的意義。

總體要求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北海市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加快打造開放合作重要平台,以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擴大北海口岸對外開放範圍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園區載體與平台建設,加快推進北海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外向型經濟加快發展,全面提升北海口岸經濟競爭能力與水平。
(二)發展目標。
1.“十二五”期間,口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完善,口岸擴大開放範圍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顯著提高,以海運為主、公路航空為輔的立體口岸物流服務平台基本建成,2015年口岸貨運吞吐量達到6000萬噸,年均增長80%以上。
2.推動相關園區的擴容升級,促進外向型經濟跨越式發展。力爭2015年進出口總額達58億美元,年均增長35%;“十二五”時期,實際利用外資總量力爭達9億美元,年均增長20%,利用外資總額位居廣西前列。

重點工作

(三)擴大口岸開放範圍。統籌整合現有的口岸資源,將鐵山港區、潿洲島港區納入北海港口岸擴大開放範圍,將沙田港區納入石頭埠港對越邊地貿口岸擴大開放範圍,全面推進北海組團、鐵山港(龍潭)組團的建設,進一步促進鐵山港臨海大工業項目、潿洲島30萬噸級原油碼頭建設運營和國際旅遊以及沙田港邊地貿貨運量的發展,為提升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提供支撐。
(四)加快口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一是加快推進石步嶺港區貨運碼頭、郵輪碼頭建設,完善聯檢、裝卸等配套設施;二是加快推進鐵山港鐵路和碼頭口岸現場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做好電子口岸和物流園區的規劃並組織實施;三是規劃建設潿洲島30萬噸級原油碼頭口岸現場基礎配套設施;四是加快推進石頭埠邊地貿碼頭擴建項目的建設;五是積極推進鐵山港木薯乾、煤炭專業交易市場建設;六是完善報關報檢及綜合辦公大樓、綜合服務樓、食堂、住宿、運動場地和停車場等非口岸現場基礎配套設施和建設。
(五)拓展海空航線。一是鞏固北海—香港海運航線,積極拓展北海到泛北部灣地區各國的海上黃金航線,推進我市港口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的集聚;二是積極培育國際航空市場,適時開通對接東協國家的新航線,提升口岸客貨業務量。
(六)最佳化口岸發展總體布局。
1.北海港口岸。結合北海城市發展定位及口岸發展實際,在石步嶺港區規劃布局國際郵輪和貨櫃碼頭,促進濱海旅遊和跨國旅遊業的發展;充分發揮鐵山港區深水岸線和緊靠廣東的區位優勢,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林漿紙、修造船、電子信息、貨櫃製造、港口機械、海洋產業、新能源及其他配套關聯產業,在鐵山港建設以大宗散貨中轉運輸和貨櫃運輸為主的綜合性海港貨運口岸;在潿洲島港區建設服務於裝卸國際航運大型原油油輪和開展國際旅遊事務的貨、客運口岸。
2.北海航空口岸。擴建北海機場,創造條件報批升格成為國際航空港,適時啟動潿洲島小型通用航空基地建設。
3.北海石頭埠港對越邊地貿口岸。沙田港是桂東南、粵西地區通往海南乃至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海上“視窗”。充分發揮沙田港的優勢,做大邊境貿易,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帶動鐵山港東岸以及桂東南、粵西地區的經濟發展。
(七)推進園區擴容升級。
1.加快北海出口加工區擴區升級步伐。加快爭取國家批准北海出口加工區擴區計畫,力爭“十二五”實施新擴區域建設,並通過國家驗收和運營,具備出口加工、保稅物流、生產性服務及貿易功能,推動向綜合保稅區或保稅港轉型,建成面向東協的出口加工基地。
2.推動北海工業園區擴容與升級。以工業園區為主體,以中電產業園為核心,加快建設規劃面積由原來的4.67平方公里擴充到大於20平方公里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北海電子產業園(新城),加快建設千億元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同時,以擴容為契機,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將工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園區。
3.積極推動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按照 “一園多區”模式,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鐵山港的建區工作,積極向國家科技部匯報,爭取在“十二五”期間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4.推進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建設。充分發揮港口和岸線資源優勢,將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建設成為以大型港口為依託,以現代產業集群為載體的環保型臨海工業基地、區域性國際化物流中心、港區城一體的新城區。
(八)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
1.推動外貿發展大突破。一是著力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最佳化進出口商品結構,著力推進北海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等建設,積極申報並推進北海水海產品出口基地建設;二是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穩步擴大傳統出口市場,不斷拓展新興市場,建立國際行銷網路,提高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能力。
2.推動外資質量大提高。一是最佳化外資結構和行業布局。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二是創新外資利用方式。鼓勵外商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三中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重點打造北海高新指出產業園區、北海工業園區成為自治區級服務外包產業示範園區。到2015年,努力將我市建設成為桂港服務產業對接、與國際服務外包接軌的重要承接地。
3.加快“走出去”步伐。以貿易為先導,市場為依託,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投資,輸出具有比較優勢的技術和設備;培育、發展我市對外勞務企業,選擇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外派勞務業務,開拓對外勞務合作;引導和支持企業境外承包工程,獲取境外資源開發和利用,提升國際競爭力。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對外勞務合作和境外承包工程實現“零”突破,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加強。
(九)推進服務業發展。重點推進物流、商品市場、旅遊、文化、金融、會展、住宿餐飲、信息服務等服務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口岸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政策措施

(十)加強領導和組織協調。建立健全全市口岸聯檢聯絡協調工作會議和口岸經濟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在市商務局(口岸辦)設立聯席會議工作辦公室,主要任務是牽頭推進全市口岸經濟工作的組織、規劃、指導、協調和管理工作,統籌協調解決發展口岸經濟中全局性和體制性的關鍵問題。發改、國土、規劃、財政、工信、招商、海關、商檢、民航、鐵路、港口、公安等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協調配合,推進我市口岸經濟快速發展。
(十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1.商務(口岸)等相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向國家、自治區申請財政支持,市財政根據相應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獲國家和自治區財政支持的專項資金給予足額配套,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2.市財政通過已設立的產業發展資金,支持重大產業、重點園區或載體平台建設與發展,加大對相關海、空運輸航線培育的支持力度。
3.鼓勵非國有資本的投入。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等多元化投資的機制,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口岸設施和園區載體建設投資和合作。
(十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載體與平台發展。要根據我市重大產業布局、重大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加大招商力度,有針對性地引進產業鏈條互補、技術水平先進、附加值高、有長遠發展潛力的項目,促進口岸發展載體與平台互動發展。
(十三)加大土地儲備力度,保障建設用地。堅持集約節約原則,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要,對凡納入自治區、北海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實施差別化用地政策,優先保障土地供給。
(十四)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加強商務(口岸)與海關、檢驗檢疫、海事、交通、外匯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進一步簡化流程、降低成本、最佳化服務,大力實施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實施“5+2”通關模式,簡化出入境手續,不斷提高口岸通關速度和效率。
北海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九月九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