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北洋新軍)

北洋軍

北洋新軍一般指本詞條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練兵,編成“定武軍”。隨後改派袁世凱訓練新軍。袁世凱仿照德、日陸軍建制和操典條令,對定武軍進行改編,由4000餘人擴編至7300人,定名“新建陸軍”,即北洋新軍。

北洋新軍的建成,是中國陸軍近代化的開始,也為袁世凱奠定了作為北洋軍閥領袖的基礎。1898年,新建陸軍改編為拱衛京師的“武衛右軍”。1902年擴編為“北洋常備軍”。民國成立後分裂為三大主要派系和諸多小派系,1928年東北易幟後完全融入國民革命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洋軍
  • 外文名:The northern army
  • 起始時間:1895年
  • 性質:國家正規軍,軍閥部隊
  • 特點:兵為將有
  • 創始人袁世凱
  • 結束時間:1928年
產生階段,形成階段,發展階段,分裂混戰階段,覆滅階段,編制番號,編制,師旅,評價,

產生階段

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以武衛右軍(前身為袁在天津小站編練的新建陸軍,見新軍)為基礎,著手進行北洋常備軍(簡稱北洋軍)的建設。至1904年,先後編成三鎮。
北洋軍頭目袁世凱照片北洋軍頭目袁世凱照片
1905年2月,袁再次提議統一全國軍隊番號,將原有常備軍各鎮一律改稱陸軍各鎮。5月,以北洋常備軍、京旗常備軍和原武衛右軍、自強軍一部為基礎,在京、津、魯地區建成北洋六鎮
鳳山王英楷段祺瑞吳鳳嶺吳長純王士珍依次任第1鎮至第6鎮統制,共7萬多人。袁還為新軍培植骨幹興辦各種軍事學堂。

形成階段

1902~1906年間
先後設立北洋行營將弁、陸軍師範、軍醫、馬醫、軍械、經理學堂和北洋軍官、憲兵、陸軍速成學堂及陸軍講武堂、電信號學隊等,促進了北洋軍的近代化建設。
1907年8月
清政府決定仿北洋六鎮之制,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限2~5年內完成。同年,袁的親信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率陸軍第3鎮(該鎮約1個混成協兵力,於1905年由保定調駐錦州)及第2、第4、第5、第6鎮各一部(約2個混成協)出關,並以此為基礎擴建東北新軍。
北洋軍系統主要將領北洋軍系統主要將領
宣統二年
在奉天(今瀋陽)、吉林分別編成陸軍第20、第23鎮,奉天、黑龍江各1個混成協。從此,北洋軍擴大到東三省。慈禧死後,1909年,袁因權重被清廷開缺還鄉。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清廷陸軍部大臣蔭昌率北洋軍南下鎮壓起義軍,因袁暗中控制而指揮不靈。清廷被迫起用袁為內閣總理大臣。袁憑藉控制的北洋軍,既要挾革命黨,又逼清帝退位,取得了政權。
1909年至1911年
全國共編新軍14個鎮、18個混成協、4個標、1個禁衛軍。

發展階段

1912年北洋政府改北洋軍鎮、協、標、營為師、旅、團、營,並大肆擴軍,增編12個師、16個混成旅。1913年袁為鎮壓“二次革命”,派4個師、3個旅及武衛軍(張勛部)對南方革命黨人發動進攻,擊敗討袁軍,將原駐直、魯、皖的北洋軍勢力發展到除滇、黔、桂及邊遠地區以外的長江以南各省(見討袁戰爭)。1912-1914年,北洋軍先後在豫、鄂、皖、陝、甘等省鎮壓了白朗農民起義軍(見白朗起義)。1914年袁任命參謀本部次長陳宦為四川軍務會辦,並令其率北洋軍3個混成旅入川。袁利用掌握北洋政府權力,極力擴大北洋軍。至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轄和依附的軍隊總計33個陸軍師、97個混成旅(含部分步、騎兵旅)、33個混成團(含部分獨立步、騎兵團),總兵力達120萬人,其中一半以上為北洋嫡系部隊。隨著北洋軍實力急劇膨脹,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稱帝,激起全國人民強烈反對。蔡鍔、唐繼堯、李烈鈞等高級將領在昆明發起護國戰爭。前往滇、川、湘、桂鎮壓護國軍的北洋軍被擊敗,袁被迫取消帝制。

分裂混戰階段

1916年6月袁死後,北洋軍閥內部各派乘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帝國主義為爭奪在華利益也各自尋找代理人,北洋軍閥分裂演變為三大派系:日本支持的以時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集團,主要控制皖、陝、魯、浙、甘、閩等省;英、美支持的以時任副總統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集團,主要控制蘇、鄂、湘、直、贛等省;日本支持的以時任奉天督軍兼署省長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集團,主要控制東三省。
北洋軍軍銜北洋軍軍銜
此外,各地方的一些軍閥或獨立或分別依附於各大派軍閥。1917年7月張勛復辟失敗後,皖系軍閥段祺瑞重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拒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領導粵、滇、桂、黔、湘、川軍討伐段祺瑞。段先後兩次派北洋軍及湘、粵、閩等省地方軍近20萬人前往鎮壓。後由於西南軍閥向北洋政府妥協,護法失敗。1918年,段祺瑞以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購買武器,聘用日籍顧問,成立參戰軍(後改稱西北邊防軍)。至次年1月,編成3個師4個旅。1920年皖系軍隊已有11個師、17個混成旅。
皖系勢力的擴大引起直、奉兩系不滿,曹錕、張作霖結成反皖同盟。同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直軍在奉軍支援下擊敗皖軍。皖系西北邊防軍全部被遣散裁併,在京津地區及豫、鄂、察、陝等省的軍隊被繳械,只剩淞滬地區和浙、魯、閩、皖等省的殘存部隊以及依附於皖系的地方部隊。直皖戰爭後,直系取代皖系控制北洋政府,其軍隊擴充到18個師、18個混成旅,約20萬人,占據北方和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奉系也乘機占領綏遠(今併入內蒙古)和京山鐵路(北京—山海關)沿線地區,兵力發展到5個師、23個混成旅、3個騎兵旅,20餘萬人。
為爭奪北洋政府的控制權,1922年爆發第一次直奉戰爭,奉系戰敗後全部撤出關外,積極整軍經武,將東三省陸軍統一編成3個師、27個旅和5個騎兵旅,建立了海、空軍和兵工廠,兵力達17萬人。直系亦大肆擴充軍隊,至1924年夏,陸軍達21個師(含2個川軍聯直師)、17個混成旅共25萬人,並企圖消滅皖系在浙江省和淞滬地區的軍隊。9月,發動江浙戰爭,皖系戰敗,勢力消失。由此引發了第二次直奉戰爭,直軍戰敗,奉系乘機擴大勢力,除東三省外,占據熱、直、豫、魯、蘇、皖等省(區)。
1925年5月,奉系將各旅改為師,冠以“東北陸軍”稱號,人數達35萬,並控制了北洋政府。10月,直系軍閥孫傳芳率軍對進駐蘇、皖的奉軍進行反擊,奉軍被迫撤回北方。此時,北洋軍各派兵力及勢力範圍是:除張作霖的奉軍外,直系軍閥吳佩孚有6個師、4個混成旅以及河南保衛軍16個軍,總計20萬人,以鄂、豫和京漢鐵路(北京—漢口)沿線為基地;以孫傳芳為首在直系中獨樹一幟的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計20個師、24個旅(含混成旅),約20萬人;還有以奉系軍閥張宗昌為首的直魯聯軍,總計34個軍,約20萬人。

覆滅階段

1926年7月
國共合作進行的北伐戰爭開始。在國民革命軍國民軍聯軍南北進攻下,至11月吳佩孚軍大部被殲,五省聯軍在贛、閩等省戰敗。為挽回敗局,直奉兩系再度聯合,12月在天津成立安國軍,以抗擊北伐軍。在北伐軍打擊下,至次年3月五省聯軍大部被殲,6月奉軍由鄭州、開封敗退冀、魯。
北洋軍閥北洋軍閥
1928年4月
南京國民黨政府進行第二期北伐,直魯聯軍由濟南潰退灤河東岸,一部被南京政府白崇禧部殲滅,一部被張學良部繳械。五省聯軍殘部被南京政府收編。奉軍敗退關外,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炸死。12月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奉軍改為東北軍。至此,北洋軍的歷史結束。

編制番號

從1912年3月10日下午3時,袁世凱接任臨時大總統到1928年6月6日韓復榘部抵達北京南苑,這一時期被稱為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在這一時期內軍閥混戰成為中國政治生活的主旋律。而這一時期又可分為袁世凱時期和北洋軍閥混戰時期。作為大小軍閥亂世立名的根本,軍隊尤其是陸軍就成為各個軍閥的重中之重。
而北洋軍事集團憑藉著他所獨有的優勢迅速擴充壯大其勢力,由華北東北地區迅速發展到長江流域。鼎盛時期除西南兩廣及山西外均為北洋軍的勢力範圍。在這節里作者將試圖對民國後的北洋軍的編制、軍械進行一些論述。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篇幅和精力有限只對1922年前的北洋中央陸軍編制、軍械和1922年後的一些重要軍閥的編制、軍械進行論述,其它諸如湯薌銘所部中的湖南省陸軍等不在進行論述。

編制

進入民國後,編制上一如北洋舊制,只是在1912年9月15日,將新式陸軍的鎮、協、標、營、隊、排、棚的名稱改作師、旅、團、營、連、排、班,將原有的“左、中、右”、“前、後、左、右”等一律改作“一、二、三、四”等。
此一編制的誕生,是中國陸軍史上開天闢地的軍製革命,儘管它基本上是仿照德日等國陸軍的編制結構,還算不上原創,但畢竟是在有著幾千年封建傳統的中國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就基於此,無論怎么評價,都不為過。
隨後公布的《陸軍平時編制條例》,對基本戰略單位——師一級的編制進行了調整。陸軍師下轄兩個步兵旅、騎兵、炮兵各一團,工程兵、輜重兵各一營。其中步兵旅每旅下轄兩個團;每團轄3個步兵營和1個機槍連;每營轄4個步兵連。
騎兵團分為甲乙兩種,甲種團由4個騎兵連組成,乙種團由3個騎兵連組成,使駐地的情形而定;炮兵團下轄兩個野戰炮營,一個山炮營。

師旅

(1)師:
進入民國後的1912年,隨著部隊名稱的改變,北洋六鎮、20鎮、23鎮等8個鎮改成了8個師,番號不變。又增建19、27、28師,北洋軍實力達到11個師。
1913年,建7、8兩個師,達13個師。
1914年,建第10師,為14個師。
1915年,裁23師,又減至13個師。
1916年,建11、12、13師,又增至16個師。
(2)混成旅:
混成旅是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大量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編制。因沒有法定編制的制約,混成旅的編成也各有不同。一般來說,旅下轄有步兵2至3個團,騎兵1個連至1個營,炮兵1個連至1個營,工兵、輜重兵1個連。編制小一些的有三千兵馬,多的則逾萬人,如著名的馮玉祥第十六混成旅,儼然一個陸軍師的規模。從兵種組成上可以看出,混成旅具備戰鬥、戰鬥支持和戰鬥勤務支持全方面功能,可以獨立承擔作戰任務。在袁世凱時期共出現17個。分別是:
第1混成旅
前身是駐山東的5師10旅,1913年11月擴編成第1混成旅,駐地:山東濟寧。
第2混成旅
1913年9月成旅,駐地:湖北武漢。
第3混成旅
前後共編成三次:
①1914年8月,以駐河南第6師12旅擴編而成,同年10月,擴編為第7師。旅長:張敬堯。
②1914年又以彰德招募的湖北省防團改編為第3混成旅,駐地湖北,不久即擴編為14師。旅長:盧金山。
③1915年12月,以江西省防團改編為第3混成旅,駐地江西信豐。民國13年12月與贛東之第2團合編為江西第1師。歷任旅長:黃振魁/陳光魁/唐福山。
第4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8月,以駐湖南長沙、岳州之20師39旅擴編而成,民國4年3月隨陳宦進駐四川,民國5年,陳宦離川,該旅在宜昌遣散。旅長:伍祥楨。
第5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8月,以馮國璋率至南京之直隸第1混成旅改編為第5混成旅,駐軍淮安。
第6混成旅
1914年8月,以駐湖北第2師補充旅改編為第6混成旅,民國7年1月,擴編為18師。
第7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8月,以駐京師北苑第一路備補營改編為第7混成旅,移駐河南,民國11年,擴編為14師。
第8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8月,以駐保定第二路備補營改編為第8混成旅,民國11年7月,擴編為14師。
第9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8月,以江西第6混成旅改編為第9混成旅,駐軍贛縣,民國13年12月,以第9混成旅和23混成旅之一部並補充團一團,改編為江西中央第1師,併入五省聯軍系列。歷任旅長:丁效蘭/吳鴻昌(贛南鎮守使兼)/王永貴/鄧琢如。
第10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9月,第4師7旅14團及補充第5團,擴編為第10混成旅,民國12年7月,直系孫傳芳率第2師入閩,任福建督理,該旅被解散。旅長:唐國謨。
11、第11混成旅
二次革命後,駐軍福建的陸軍14師許崇智部被裁減為27混成旅,1914年9月,改稱第11混成旅,1923年後列入五省聯軍系列。
12、第12混成旅:
1911(民國元年)10月,以山西晉軍組成第12混成旅,1917年後,該旅改稱為山西陸軍第3混成旅,後升編為山西陸軍第2師。
第13混成旅
前後共編成3次:
①1914年(民國3年)9月,陸軍第9師撤消,分立13、14倆個混成旅,1915年9月縮編為第1混成團。
②1915年(民國4年)1月成旅,陳宦任四川將軍時,率該旅入川,民國5年,陳離川,該旅在宜昌解散。
③1916年(民國5年),李炳之第13混成旅在宜昌解散後,另以第1師步兵一團與第2師一混成團合編為第13混成旅,民國5年,隨吳光新入川,民國9年8月,該旅與第21混成旅合編為湖北暫編第1師。
第14混成旅
前後共編成2次:
①1914年(民國3年)9月,陸軍第9師撤消,分立13、14兩個混成旅,1915年9月縮編為第2混成團。
②1916年(民國5年)5月,由第10師19旅改編為第14混成旅,民國7年,該旅擴編為福建暫編2師。
第15混成旅
1914年(民國3年)9月,以駐陝西第7師改編分立15、16兩個混成旅,民國9年7月,取消建制。
第16混成旅
前後共編成2次:
1914年(民國3年)9月,以駐陝西第7師改編分立15、16兩個混成旅,民國4年,隨陳宦入川,民國5年,陳宦離川,該旅由陝西北歸,駐軍廊坊。民國6年,復辟事起,該旅參加了討伐張勛辮子軍的戰鬥。民國7年2月,屯兵武穴,民國10年,該旅入陝,同年7月,擴編為11師,該師後成為國民軍的主要力量。
第35混成旅
1912年初,在新疆的原清末建立的新軍35混成協,改稱第35混成旅,不久該旅撤消。
第39混成旅
1912年初,陝西新軍改稱第39混成旅(協),1912年12月該旅撤消。
第47混成旅
1912年2月,在山東的新軍第47混成協,改稱第47混成旅,駐地:濟南。1925年張宗昌督魯,該旅被張收編,後歸直魯聯軍第2軍。
第75混成旅
辛亥革命後,江蘇第4師縮編為第75混成旅,1917年7月,李純任江蘇督軍,該旅被改編。

評價

北洋軍的產生標誌著中國舊式軍隊向近代化軍隊發展的重大轉變。由於在武器裝備、體制編制、官兵構成、軍事訓練、規章制度、後勤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變革,軍隊由步、騎兵為主的作戰逐步向諸兵種合成作戰演進,軍隊在作戰能力、軍事思想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和發展。但由於這支軍隊始終掌握在北洋軍閥手中,被長期灌輸封建忠君思想,因而成為軍閥混戰、鎮壓革命和奴役勞動人民的工具,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很大的破壞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