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原名燕園書畫協會,1979年成立,北大法律系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為首任會長。現任會長為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張辛。秘書長為當代中國重彩花鳥畫領軍人物劉小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 原名: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
  • 成立時間:1979年
  • 現任會長張辛
  • 秘書長劉小剛
  • 首任會長李志敏
歷史淵源,創建發展,活動瞬間,書壇影響,協會領導,

歷史淵源

北京大學書畫會的前身是1921年蔡元培校長倡導成立、沈尹默教授任會長的北大書法研究會。北京大學藝術教育傳統歷史悠久,蘊涵深厚。1917年,曾在五四運動期間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長,宏規大啟,兼容並包,於是文學會、音樂會、畫法研究會、書法研究會等應運而生。沈尹默徐悲鴻、陳師曾、馬衡林宰平吳觀岱賀良朴、吳梅等風雲際會,可謂極一時之盛。二十世紀中國最著名的二十位書法家中就有北大的沈尹默葉恭綽臺靜農胡小石等。曾在北大工作過的毛澤東李大釗魯迅等革命家、思想家也留下墨寶。作為這種優良傳統的直接延續,北大書畫協會和北大老教授書畫協會、學生書畫社等,均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以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發揮著積極作用。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楊辛、張辛、劉小剛、張振國等
李志敏沈尹默被合稱為“北大書法史兩巨匠”。會長張辛教授在評點北大書法史時說過,北大歷史大家大學者的字大都寫得非常精到,不是書法家而勝過書法家。為何這樣講,因為他們大多是以學問功業名時名世,而沒有或很少以書法名。北大歷史上的名書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羅復堪沈尹默等寥寥幾人而已。李志敏先生獨步一時,是著名書法家,是書名顯於學名或曰書法和學問兼二為一的教授,是改革開放新時代第一人。這由北大各院系所的老匾牌,由原寫在百年講堂的北大精神“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個大字,由鐫刻在原法學院逸夫樓前的“建樓銘”,由散落於全國大江南北數以千計、萬計的書法作品可以見證。同時,北大歷史上稱得上書法理論家的屈指可數,似只有沈尹默林宰平(志鈞)諸公。李志敏先生承其遺緒,在自己藝術實踐基礎上,參以古代書論,把自己真切感受用自己非常簡練而頗具特色的語詞表達出來,先後寫成並發表了《書論》和《草論》。薄書兩冊,重量壓手,意蘊不凡。若非相當的修養和積澱恐難成就。要知李先生出身於武昌藝專。我認為這是重要基因。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李志敏率燕園書畫會與日本書道學校代表團交流

創建發展

1979年春,在趙寶煦李志敏張振國三教授發起和張學書副校長首表贊同及大力扶持下“燕園書畫會”應運而生。陳玉龍、楊辛、葛路羅榮渠諸教授以及在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獲獎者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張辛四位學生熱誠襄贊其事。首任會長李志敏教授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地率燕園諸君子乘時崛起,潑墨揮毫,直抒胸臆。李氏上承沈尹默遺緒,思有所發揚光大:下啟燕園之新秀、務求其根深葉茂。取精用弘,任重道遠。德、藝、論俱佳,冠絕燕園,不愧為沈尹默以後的後繼者。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北大書畫協會組織活動照片
在1986年暑假的常委擴大會上通過了大力宣揚“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字學風的決定。從此,大飯廳外就有了書法家、法律系李志敏教授所書的這八個蒼勁的草書大字,《北京大學校刊》報頭旁白上也刊登了此八個字,成為北大人人都要努力遵行的學風,不少人甚至以為這就是北大“校訓”。
李志敏會長1994年去世後,由羅榮渠教授暫代會長。羅正欲出任會長,不幸因心臟病猝發辭世。李、羅兩教授相繼辭世後,“燕園書畫會”擇定於1996年6月27日改組為“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歸屬於藝術教育委員會。與季羨林金克木並稱“北大三支筆”的陳玉龍以75歲衰邁老翁,推舉為書畫協會會長。

活動瞬間

1979年燕園書畫會成立伊始,欣逢建國30周年大慶。書畫會深入發動全校師生員工舉辦空前未有的大型書畫展,展出作品近兩百幅。題材豐富新穎,風格多種多樣,真草隸篆俱全。國畫、水彩畫、鋼筆畫、蠟筆畫齊備。人物栩栩如生,山水、花卉、松竹、草蟲、鳥魚躍然紙上,生機盎然。此外,還有篆刻、木刻以及精緻的工藝品等。從學校領導、80多歲的老教授到十幾歲的北大附中學生、青年汽車司機、幼稚園老師都送來作品參展。展品豐富多彩,盛況空前。“積之既久其發必速。”說明民眾中有巨大的潛力和積極性。這次展覽,可以說是一次生動的檢閱和難得的雅集,將在北大書畫活動史上留下珍貴的一頁。著名美學家、朱光潛教授以82歲高齡興致勃勃地前來觀賞書畫展。參觀後還親筆題詩贈送給筆者致賀。詩曰:琳琅滿目詩書畫,慶祝新華三十周,行看大鳥垂天翼,扇起東風拂九州。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協會李志敏、劉小剛與羅豪才、歐陽中石
1981年,日本書道學校代表團訪問北大。李志敏率北大燕園書畫會同仁與日本同道一起,在北大臨湖軒及勺園舉行了交流筆會等活動,校外書法家沈鵬柳倩及學生書法愛好者張辛、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冷溶等也參加了交流。雙方介紹了兩國書壇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並就一些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如日本書家講書法意境的“空”即虛無,也就是什麼都沒有,而李志敏則不完全贊同這種看法,他提出,禪的“空”是虛無的,但書法意境的“空”並非如此,形還是存在的,關鍵是有形中要顯出脫俗之蘊。
上世紀80年代初,一次北大美術社請校外顧問廖靜文錢紹武范曾等出席“紅樓畫展”評獎。活動結束後已是晚飯時間,只好來到北大當時唯一對外的燕春園餐廳。那是寒冷的12月,涮羊肉的鍋子已經擺好,一桌人飢腸轆轤,可多數人都客氣著,特別是學生輩雖早已不斷地咽著難以自禁的口水可還是裝作不餓地硬撐著。因為幾位學生誰也掏不出這頓飯錢,最後是李志敏先生自掏腰包解圍的,其實李先生那時也不寬裕,至今還記得范曾用饅頭沾著羊肉湯玩笑地說:“涮羊肉改成涮饅頭了。”
還有一次,北大美術社請華君武來北大作講座,李志敏作為美術社顧問老師迎接。美術社的李曉峰、劉小剛等同學看到,李先生剛剛從廁所出來,一邊繫著褲扣,一邊就趕上前去與華老握手,李先生不拘小節得讓人想到莊子的“解衣盤礴”。正是在那次講座中,學生問華君武敢不敢畫鄧小平的漫畫,他機智地回答:“漫畫只重題材,人物是誰不是重點。”這成了一段佳話。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李志敏致沈鵬信札書法
1985年,李志敏陳玉龍等率北大書法家代表團應邀訪問日本,交流書藝,為期雙旬。在日本期間,代表團拜訪了位於大坂的香風書院,會見了井口東葩女士,雙方進行了誠懇的交流。李志敏為香風書院創作了一幅草書——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並在詩後題跋:“愚於初秋訪日,與香風書院東葩女士相會於大坂,乃一生幸事。書此祝香風書院之書道如鶴翔碧空,譽滿扶桑。”兩人自此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不時書信往來。1990年春節,東葩女士再次致信李志敏恭賀新春,並回憶起當年大阪交流的情景,信中特別提到:“非常感謝在香風會時你送的這首詩,希望1990年有好的國運。”李志敏與香風書院的文化交流,亦猶盛唐時期兩國文化交流的風韻延續,可謂中日文化,美意千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經著名文學家池田大作介紹和推薦,日本創價大學書法部多次訪問北大,李志敏率書法界同仁都進行了熱情接待。創價大學書法部在1990年訪華後專門致信李志敏:“去年在訪問貴校時,您在百忙之中熱烈接待了我們,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可是對北京大學的訪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創價大學書法部第三次訪華,通過池田大作先生親手架設的金橋來到中國,我們也衷心希望這次訪問能獲得圓滿成功。最後祝願李志敏先生健康、愉快!”
上世紀末,圍繞香港回歸和百年校慶,北大在書畫藝術方面開展的活動如火如荼,真使人目不暇接。舉其大者,一是編印《中國的聲音:香港回歸抒懷》大型墨彩、文華、詩心集,已出版;二是舉辦當代名家書畫作品展暨編印書畫作品集;三是舉辦“北大人”書畫作品展暨編印書畫作品集;四是編印“北京大學名人”手跡選;五是編印北大百年百聯百家書法集。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為活動題名,右為當代重彩花鳥畫領軍者劉小剛
2014年4月12日,李志敏書法藝術研討會與《草論》首發式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行。協會會長張辛教授說,李志敏教授是一個用力、用心和用情寫字的人,是在書法理論上也頗為用心和有所成就者,可以說他是在百年北大歷史上能真正稱得起書法家的人。楊辛、王岳川張振國鞏獻田程道德吳志攀、王浩雷等都高度讚揚了李志敏教授的人品和書藝。
2016年10月15日,“從荷說起”宣紙上的人文北大——書畫名家藝術展舉辦。展覽作品由北京大學教授、協會成員楊辛、張振國劉小剛三人創作。此次藝術展是百年北大書畫歷史的一次接續傳承和藝術盛宴。三位藝術家都是北大的資深學者或藝術大家,在不同時期對北大乃至當代書畫藝術的傳承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三位學者的藝術之路,分別代表了三代北大人對書畫藝術的虔誠探尋,也印證了北大書畫事業傳燈不息、後繼有人。

書壇影響

李志敏會長帶領下,燕園書畫會同仁踵武前賢,整合北大書法人才,切磋書藝,舉辦書法展覽和講座,開展校內外、國內外書法藝術交流,指導學生書法實踐。北大書壇呈現一片生機。1981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李志敏趙寶煦金開誠、楊辛和陳玉龍四位教授加入,北大成為全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最多的高校。不久張辛葛路羅榮渠教授也相繼加入中國書協。1990年秋由藝術教研室發起,開辦了北大歷史上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燕園書畫會李志敏、楊辛、羅榮渠陳玉龍張辛成為主要師資力量。在李志敏先生領導下,燕園書畫會同仁經常參與北京及海淀書協的一系列的活動。李先生還走遍全國,到處講學或參加筆會,德藝雙馨,聲名漸起。80年代中期志敏先生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書協副主席。
北京大學書畫協會
會長李志敏與廖靜文、劉大為、范曾、劉小剛
李志敏作為引碑入草的開創者所進行的探索,為當代書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值得書法理論界認真研究和借鑑。啟功先生更是對李志敏先生的書法造詣大為讚賞,他說:“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如果說在當代草書實踐中,林散之為飄逸之美,那李志敏則為蒼茫之美,兩者風格迥異、剛柔互補,凸顯“南林北李”的雙峰對弈。

協會領導

協會會長:張辛
協會副會長:谷向陽
協會秘書長:劉小剛、祝帥
協會顧問:楊辛(已故)張振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