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本書對新中國成立之初首都大規模城市建設、現代城市規划起步的重要階段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度討論,首次披露大量極為珍貴的第一手檔案資料,在中國城市規劃歷史與基礎理論研究等多個領域填補了空白。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北京從一座人口100多萬、建設用地限於城牆之內的城市,一躍而成為一個人口2000多萬、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功能和面貌發生了歷史巨變。作為一個特大城市,北京的用地布局結構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通過城市規劃工作逐步定形的。書中對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北京城市規劃史進行了專門的系統性研究,梳理了1953年第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1957年版、1958年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制定背景、規劃工作過程、主要內容以及其實施情況,科學分析了北京以老城為基礎進行改建和擴建、“環形+放射”的道路格線局和分散集團式的空間布局等規劃模式的形成原因和回響機制,揭示了首都城市規劃建設活動的綜合性、複雜性、矛盾性及其歷史規律。全書以大量事實表明,1949年至1960年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工作,是一個長期持續推進和不斷完善的歷史過程。
作者簡介
李浩,博士,北京建築大學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城市研究院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歷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已出版著作27部,發表學術論文136篇(其中《城市規劃》27篇),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城市規劃科學技術史、北京城市規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