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五湖濕地
- 地點:35°55'N, 116°12'E
- 對應:南四湖
- 年代:戰國時期
概況,發展,
概況
對於東平湖的形成歷史。根據史料記載,戰國時期,包括東平湖在內的一片大地是一個浩瀚的天然湖泊,稱"大野澤","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補給水源主要是黃河、汶河。由於黃河頻繁決口改道,大野澤受泥沙淤積不斷演變,至北宋末年,逐漸形成了以梁山為主要標誌的湖泊,此時古人已改稱"梁山泊"。梁山泊得到了充足的黃河水補給,水面比較穩定。<水滸傳>對梁山泊有如下描述:"周圍港汊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遙天"。北宋以來,梁山常為農民起義軍的根據地,這就是"水滸傳"所依據的水泊梁山的歷史背景。
在北宋以後的數百年間,黃河又進入一個不穩定的時期,也是梁山泊從盛到衰的時期,水至則"漂沒千里,復成澤國",水退即"沽為平陸,安置屯田"。到了明代(大約公元1500年左右),對黃河進行了一系列治理,切斷了梁山泊的水源補給,水面大面積沽退。八百里梁山泊被分割成幾個局部積水的小湖泊,此時稱"北五湖"。至清初,僅梁山東北一帶窪地尚有少量積水,稱為安山湖,只能起到蓄洪除澇的作用。
晚清時代,又由於黃河的變遷,在梁山泊東北部大清河、大運河等匯流處一帶窪地造成新的積水區,形成了現在的東平湖,到民國時期才有了"東平湖"之稱。"東平湖"這個名字是新生的,但這片水域是古老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的形態不斷發生著變化,悠久的歷史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有著深不可測的內涵。它的滄桑巨變是由兩個力量主宰:一個是大自然的力量,主要是黃河的自然變遷;第二個是人類的力量,就是人類對河流、湖泊的治理改造。
發展
東平湖是黃河、汶河、運河三大水系的交匯地。黃河從北側流過,是黃河下游由寬變窄的過渡段,也是山東黃河南岸以山代堤的起點;汶河發源於泰萊山區,幹流長200km,流域面積8735km2,匯集了大小940條支流匯入東平湖,是黃河開挖於元代,在歲月中多有變遷,至1958年擴建東平湖水庫時,改走湖西圍壩外側.。
解放以後,通過治理調整,東平湖新湖劃歸淮河流域,老湖仍為黃河流域。因此,這裡是黃、淮兩大流域的分界線,也是兩大流域的交叉點。一湖分屬兩個大流域,這在我國也是罕見的。
東平湖的地理位置確實與眾不同、富有特點,不僅如此,從更廣大的範圍來看,它的地理位置也極其重要。清末以前,這裡是南北、東西的水陸交通要塞,是北京通往蘇杭一帶的必經之地。各朝各代,不管京杭大運河如何整修、改線,總是不能繞過東平湖。據說在明、清漕運昌盛時期,這一帶帆船點點、店鋪林立、商賈雲集、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一派繁榮景象,是魯西南地區的商業、貿易中心。
運河漕運雖然早已停止了,但現在這裡依然是交通要塞,濟南~荷澤220國道從東平湖北側穿過,這是省會通向魯西南大地的交通幹道;1996年,京九鐵路貫通,就從湖西不遠的地方通過,是北京連線華中、華南大地的幹線鐵路。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當時國內並未統一,戰爭仍在繼續,國內外敵人正妄想著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局勢紛亂而又危險。就是在如此緊張的環境下,中央政府及時地將治理黃河水患的問題當作一項大事提到了議事日程,立即開始了防洪建設規劃。東平湖被定為黃河下游的滯洪區,於1950年開始了大規模建設。建設持續了50年,到現在為止仍在進行,是新中國動工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水庫工程。
截至到1958年,建成了943平方公里的自然滯洪區,建設正式堤防140km,修做土方1200萬m3。1958年開始興建位山水利樞紐,政府調集了3000人的專業隊伍、28萬民工,1.2萬解放軍戰士進行了大兵團作戰,完成土石方量6000餘萬m3,建成了位山大壩、隔離堤防及5座大型進出水閘門。1963年,大壩爆破廢除,東平湖開始改建、加固,60年代中期至1990年完成土石方量1000餘萬m3。據粗略統計,建國以後的50年間,修建東平湖水利工程的土石方總量超過了9000萬m3,成為新中國早期規模最大的水庫工程。
東平湖資歷很老,如果水庫也評院士的話,它毫無疑問會成為首批"水庫院士",但它卻從來默默無聞,從不張揚,完全沒有人間那種爭強好勝的勢利思想,它的純潔令人讚嘆。
1949年以前,東平湖是黃河的天然滯洪場所,1951年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自然滯洪區。所謂自然滯洪區,就是它與黃河保持著天然的聯繫,水流連通,任意進出,無人工干預,自然地發揮著調蓄洪水的作用。這一功能持續到1958年。
1958年興建位山水利樞紐,在黃河上築起了一座長約1500米的攔河大壩。從此,東平湖從一個自然滯洪型的湖泊變為一座完全人工控制的水庫,黃河水全部蓄留庫內,河道下游流量完全由大壩閘門控制。這項建設的本意是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進行農業灌溉。
以後的運用實踐證明,這項建設違反了客觀規律,大壩瀉洪能力不足,上遊河道淤積嚴重、行洪能力下降,威脅著黃河的安全。經水利部上報,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於1963年對攔河大壩進行了爆破,恢復了黃河的本來面目。建國以來,作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建成以後又被炸掉的,這是唯一的一個,可以說,東平湖是新中國付出昂貴學費的水利工程。
炸壩以後,東平湖被定為可控制蓄洪的湖泊,與黃河進行分離,為此又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工程建設。到目前為止,它的性質再沒有改變。可以說,建國以後,在東平湖建設的歷程中,一波三折,道路曲折。
東平湖所在黃河河道上寬下窄,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相差一倍,遇到大洪水時則需要採取"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辦法確保下游安全。東平湖的防洪作用是削減黃河洪峰流量,調蓄黃河、汶河洪水,控制艾山下泄流量不超過8000m3/s,確保濟南市、津浦鐵路、勝利油田及兩岸廣大地區的安全。根據多年防洪實踐,東平湖是黃河下游運用頻繁、作用明顯的滯洪工程,對確保下游窄河道50年來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黃河發生特大洪水,東平湖吸納了過多的水量,以至於湖堤潰決,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受災人口100萬。正是由於它的犧牲,保護了黃河下游其它地區的安全。1954年黃河又發大水,東平湖分洪,轉移人口3萬人,倒塌房屋32000間。1957、1958連續兩年大水,由於政府的正確決策,調集了大批民眾進行防守,兩度避免了分洪損失。1982年黃河大水,東平湖開閘分洪4億m3,致使湖內7500畝良田被泥沙淤積1~2m厚,造成嚴重沙化,長期不能耕種,給當地的民眾生活造成很大的損失。
1958年位山大壩建設時,湖區的27萬民眾全部移民外遷,被安置到黑龍江、新疆、山東省各地。老家房子拆了,井填了,樹砍了。1960年全湖蓄水,63年大壩炸掉後,湖水消退,新湖區逐漸乾枯,移民又紛紛回遷。從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移民返遷持續了20年。移民這一去一回造成了嚴重的貧窮化,儘管政府給與了救濟、補助,但目前湖內農民仍比外部貧窮。
新湖區已經40年沒蓄水了,但作為蓄洪工程的性質沒有變化,這就決定了湖區內的經濟建設受到很大限制,難以發展,這就是湖區付出的代價。
1978年,原水利電力部提出了南水北調的構想,自江蘇揚州附近抽取長江水,沿京杭運河設15個梯級,由南至北經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注入東平湖之後在位山附近穿越黃河,總揚程65m。穿黃後自流至天津,全長1150km。東平湖新、老湖區作為黃河以南最後兩級揚水站,在非汛期調蓄5億m3。為了解決濟南及山東半島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山東省提出了西水東調計畫,就是從東平湖引水沿著人工渠道送至濟南及膠東各城市。
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後,東平湖又多了一項調蓄供水的功能,將成為山東的水利心臟。東平湖很古老,卻從來都不以老邁老,完全沒有人間的各種毛病。它也在追趕時代,在改造自己,時刻準備著承擔新的任務,為人類分憂解愁。將來它會煥發新的青春,贏得人們的喝彩,成為"未來之星"。
水面適宜於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長,湖內浮游植物、底棲動物等飼料生物種類繁多、密度較大、生物量多,生長發育快,為多種水生經濟動物提供了充分的飼料,對促進水域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起著重要作用。東平湖漁業養殖非常發達,水面利用率很高,湖中有魚類、貝類等水生動物60多種。有蓮藕、菱角、芡實、蘆葦、蒲草等水生植物40多種,其中芡實被"本草綱目"列為名貴藥材,種植面積達10萬畝,年產量300多萬斤。東平湖有4700家漁業專業戶,年產魚蝦約4000噸左右。
在大清河入湖口及入黃排水閘北部,有幾十平方公里的沼澤濕地,一片片水面與一片片草地相互間雜,是典型的濕地景觀。這裡有大量野鴨,有各種鳥類、禽類,是很有價值的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