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寺(九華山化成寺)

化成寺(九華山化成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化成寺為安徽九華山的開山寺廟。唐開元年間(773~741年),地藏王金喬覺入山傳教,當地人士為之建寺,其後屢有?>廢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成寺
  • 定義:安徽九華山的開山寺廟
  • 建造者:地藏王
  • 時間:唐開元年間
概述,開山之寺,古剎風采,

概述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兩次敕賜御製“藏經”,並子寺內建高大藏經樓收藏。藏經長達6770卷,裝幀精美,印製考究,至今保存完好。另藏一套手抄佛經,朱紅字型,工整秀麗,相傳為山中一位教徒用自己手指上的血摻合硃砂精心寫成,被稱為“血經”。
過甘露寺向上,沿溪前行,眼前豁然開朗,別開生面。一片山頂平地呈於眼前。水田如鏡,映照青山民居;古木林扎散落座座寺宇。九華山開山之寺,亦即始建於七世紀唐代的古剎化城寺,正高踞其中。

開山之寺

化城寺的名稱來源有二,一實一虛。一實,指化城寺坐落在九華街上。九華街是過去因香火興旺而形成的香火集市,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九華街,屋舍鱗次櫛比,多是兩層小樓,街巷東西橫貫,溪水在街下流過,淙淙有聲,如隔岸弦鳴,一副世外桃源的恬靜。九華山四大叢林中的百歲宮、祗園寺、東崖寺均坐落在九華街上。化城寺高跨在山頂盆地之中,背倚白雲山,南向芙蓉嶺,東崖雄踞於東,神光嶺起伏在西,虎形諸峰環繞於北,四山環繞如城,確如“高山流水別有天”,人一入此,猶如內城,故名化城寺。虛,就更有意思了,它不是化城寺之外觀,而表現了其作為開山古剎的意蘊。相傳釋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彌下鄉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彌口渴腹飢,無力前行,釋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點化一城,讓小沙彌前去化齋,以圖繼續前行,這就是《華嚴經》所載的“佛指化城”的故事。寺僧取其中前進途中“化一城郭”的間歇,以圖繼續精進之意,將九華山第一座寺院題名為化城寺。安徽當塗城內有一座寺廟也名化城寺,系三世紀中三國時期孫吳政權所建,以城郭之城而命名,李白作《化城寺鐘銘文》即指這一化城寺。
化城寺為東晉隆安五年(四○一年)高僧杯度祥師始建,八世紀後期唐代重建,朝廷賜之額,以後屢毀屢修,現存寺院為十九世紀末重建。化城寺前是一個面積約六千七百平方米的廣場,階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又名月牙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環池有石砌欄桿,澄澈如鏡,天光雲影,蒼山古剎,盡人其中。這個千年古池,也曾飽經滄桑。“會昌法難”叫九華山佛寺均被毀廢,月牙池也在劫難逃,成為廢池。晚唐詩入薛逢游九華山見廢月牙池,曾寫詩嘆道:“曾發蕭聲水檻前,夜蟬寒沼兩蟬娟。微波有恨終舊海,明月無情卻上天。白鳥將帶林外雪,綠荷枯盡渚中蓮。榮華不肯人間住,須續莊生第一篇。”所述清蕭寒蟬,白鳥枯荷的荒涼淒楚,可以想見當時廢池的情景。唐宣宗即位後九華山寺院方得以恢復,僧伽得以重聚,月牙池乃重現生機。現約六百七十平方米大的池塘,碧波澄潭的景色依然如敵。

古剎風采

月牙池以北,寺前階下並峙石獅一對,高大古樸,傳說為唐宋時代遺物,因年代久遠,風雨剝蝕,原貌巳無法辨析。人石獅旁上十五級台階至瑤台,再上三級即到大門廓下。廓內卷檐下三個大門,雕樑畫棟,頂梁為石柱,刻有楹聯明白曉暢,點出化城寺作為九華山總叢林、開山寺的意蘊。進山門以上,化城寺依山勢而建,前後為四進,逐次升高。從山門至藏經樓前院牆,以凸凹字形相連,渾然一體,具有江南山區古寺建築的典型待征。山門與二殿相聯,二殿後為天井,再後是大雄寶殿。
大殿後進為明代建築藏經樓。樓殿之間是一個小院。院內東西兩壁上,嵌有十四方碑刻,其中明刻碑記三方,清康熙等年間刻碑十一方。值得注意的是幾方《嚴禁弊害碑》,刻於明末清初,時正值九華山佛教興盛之際,受皇帝、皇太后賜經、賜金和御筆匾額,可謂恩遇優渥,而碑記所禁各項,卻是僧人身受其害之事,這是過去宗教受歧視、僧伽受迫害的歷史見證。
藏經樓高二層,底層前檐向前延伸三米多。藏經樓與樓前三進殿宇原為明代同時建造,清代遭兵燹,三進殿宇盡遭焚毀,惟藏經樓安然無恙,若有佛助。戰後前三殿依原樣重建,僅大雄殿正脊頂的彩瓷葫蘆,兩端彩瓷魚龍正吻、正脊的水磨鏤空青黃色磚為明代遺物,殿宇樓閣依然明代風貌,幽靜恬適。藏經樓現為佛教文物展覽館,陳列有明代皇帝聖旨一道,御賜藏經一部共六千七百七十七卷,和貝葉經、地藏的九龍方印以及其他佛教文物共一千三百餘件。
化城寺內原有大鐘一口,重五千公斤,已毀於兵燹。現存之古銅鐘,重約一千餘公斤,與九華山其他諸寺的大鐘相比並不算大,但因其懸於主剎開山寺內,化城寺又地理居中,群山環繞,似自然回音裝置,音聲倍響。古鐘鑄造精美,音質悠揚宏亮。“每當紅曰西沉,白雲出岫,蒲牢一振,鏘鏗徐發,四山回響”,到此自可體會“化城晚鐘”之意境。
大雄寶殿為化城寺的主殿,原懸有明崇禎和清朝康熙、乾隆御題匾額,“文化大革命”中化為灰燼。殿門正面佛像台乃漢白玉砌成,仰觀藻井,就是著名的“九龍盤珠”。這是用整塊檀木雕成的圖案,九條纏繞交錯的游龍,首尾相顧,龍頭伸向正中一顆明珠。游龍生動多姿,明珠光焰四射,實為古代木雕藝術精品。
大雄寶殿內供奉地藏菩薩立像。中國佛寺中,一般菩薩塑像為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戴毗盧冠、身披袈裝的出家僧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這是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五濁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了使眾生能深信因果,尊敬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相。化城寺大雄殿所塑的地藏菩薩像,雙手垂下,手掌向外,表示能與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稱為與願印或施願印,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這尊地藏菩薩塑像雙手下垂,加上殿內楹聯語云:“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用語雖非佛家語,卻祈求佛法使人心公平,深得地藏宏願三昧。
開山之寺開山之寺
地藏轉世金喬覺
人們都知道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但為什麼將九華山作為地藏顯靈之地,為什麼化城寺又成為九華山的開山寺呢?原來這均與九華山佛教的開創者金喬覺密切相關。
據典籍記載,金喬覺異人異相,奇骨聳出頭頂,卻面噁心慈,人品聰穎慈祥。無意於二十四歲剃髮為僧,遁入佛門。“棄卻金鑾納布衣,修身浮海到華西”,於八世紀上葉唐開元、天寶年間來到九華山
初時,金喬覺夜則宿於東崖峰峭壁下一個深數米、寬三米多,高二米多的岩洞內,日則端坐於東崖峰頂的一塊巨石之上,刻苦修行悟道。人們將金喬覺修煉之洞稱為地藏洞,將其端坐過的巨石稱為晏坐洞。“東崖晏坐”為九華山十景之一,至今猶存。
八世紀中期唐至德年間,山民諸葛節等人上山打柴,見金喬覺閉目蠟足於石室之中,以白土和小米烹而充飢,深為其苫修的德行而感動,伏地號泣,並自發捐款,買下了人家的地基,為金喬覺建寺。倡議發出之後,遠近民眾,應者雲集,就連郡中上首僧勝瑜等也遠道而來,拜金喬覺為師,並幫助他化緣,同建寺院,經數十年經營,寺院初具規模。唐建中二年(七八一年),地方官表奏朝廷,將寺院定名為化城寺。
金喬覺在化城寺落成後當了住持,聲名曰盛,信徒日眾。但金喬覺仍一如既往,苦行篤修,其德行深受僧俗各界尊重。人們在他身上賦予了很多故事,顯示佛法的廣大無邊;又因金喬覺生前篤信地藏菩薩傳說其相貌也酷似地藏,被認為是地藏菩薩轉世,是地藏在人間的化身,故在中國又稱地藏菩薩為金地藏、地藏王。確是菩薩與修行相互印證,真身與法身水乳交融。因此,大雄寶殿楹聯貼切準確地表達了地藏宏願,塑像雖顯奇特,更突出了“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之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