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誘變(chemical mutagenesis)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出自《植物學名詞》第二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學誘變
- 外文名:chemical mutagenesis
- 所屬學科:植物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化學誘變(chemical mutagenesis)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出自《植物學名詞》第二版。
化學誘變 化學誘變(chemical mutagenesis)是2019年公布的植物學名詞,出自《植物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利用鹼基類似物、脫氨劑、烷化劑等化學誘變劑使DNA發生突變的技術。出處 《植物學名詞》第二版。
化學誘變劑 綜述 指引起突變的化學物質。已知的有烷化劑、鹼基類似物(base analog)、羥胺(hydroxylamine)、吖啶色素等。常用化學誘變劑的種類及作用機制 1烷化劑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藥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
直接誘變劑即誘變劑直接作用於植物材料,促使分子結構發生離析、突變。間接誘變劑即誘變劑作用於植物生長的環境,包括土壤、培養基等。化學誘變在植物育種中的研究動態 大量的研究表明,利用誘變手段進行育種,可以有效改良諸如株高、早熟性、...
化學誘變育種是用化學誘變劑處理植物材料,以誘發遺傳物質的突變,從而引起形態特徵的變異,然後根據育種目標,對這些變異進行鑑定、培育和選擇,最終育成新品種。常用化學誘變劑的種類及作用機制 (一)烷化劑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
又稱化學誘變作用,是指環境中各種化學因素引起遺傳物質發生改變的效應,此種改變可隨細胞分裂過程傳遞。化學藥物致突變作用指某些化學因素具有的使生物的遺傳物質發生突然的、根本性的改變,致使後代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的作用。定義 廣...
誘變育種常用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如各種射線、微波或雷射等處理誘變材料,習慣上稱之為輻射育種;化學因素是運用能導至遺傳物質改變的一些化學藥物——誘變劑處理誘變材料促使變異,常稱之為化學誘變。因物理誘變需要較高價值的...
植株處理時,簡單的方法是在莖稈上切一淺口,用脫脂棉把誘變劑溶液引入植物體,也可對需要處理的器官進行注射或塗抹。套用的化學誘變劑濃度要適當(表2)。處理時間以使受處理的器官、組織完成水合作用和能被誘變劑所浸透為度。化學誘變...
1-A轉換。由乾經胺具有這種高度專一性的誘變作用,因此用羚胺誘發的nNA突變,不能用理胺誘發回復翔按對離體的病毒rN A或轉化L7NA來說,是一種有效的誘變劑,然而由於它的毒性或致死作用,不能用於活細胞的誘變.
利用花粉化學誘變快速創造玉米新種質是趙永亮著宋同明教授指導的書籍。副題名 外文題名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corn new germplasm by chemical mutagenesis of pollen 論文作者 趙永亮著 導師 宋同明教授指導 學科專業 作物遺傳育種 學位...
植物誘變遺傳操作技術是人為地利用物理誘變因素和化學誘變劑,對植物的種子、器官、細胞以及DNA等進行誘變處理的技術。植物誘變遺傳操作技術是人為地利用物理誘變因素(如χ射線、γ射線、中子、雷射和離子束等)和化學誘變劑,對植物的種子...
不同的誘變方式往往會導致遺傳物質發生不同的變異方式。比如,化學誘變往往誘導產生單鹼基的誘變效應,而快中子誘變既可以產生大量的單鹼基變異,也能誘導大片段的缺失突變。不同誘變手段誘發的誘變效應差異 利用不同的誘變方法往往可以獲得...
那么這類誘變劑則被認為是環境誘變劑。未經人工處理而發生的突變稱為自發突變;經過人工處理而發生的突變稱為誘發突變。種類 一般來說環境誘變劑可以分為3大類型:物理性環境誘變劑(例如,電離輻射、紫外線、電磁波等)、化學性環境誘變劑...
化學誘變劑種類 早在1948年,Gustafsson等曾用芥子氣處理大麥獲得突變體。1967年Nilan用硫酸二乙酯處理大麥種子育成了矮稈、高產品種Luther。此後化學誘變劑的以及和套用就逐漸發展起來。較公認的最有效和套用較多的是烷化劑和疊氮化物兩類...
因此在生產實踐中,以人工誘變基因突變為基礎的誘變育種是微生物育種的主要方法,尤其發酵工業中的各種優良高產菌株絕大部分都是以誘變育種方法獲得的。化學誘變和紫外誘變是傳統的誘變育種方法,套用範圍廣,誘變效果顯著;ARTP誘變是新興的...
誘變生物合成 這是一種通過加人新的前體使經誘變後喪失白身產生原有前體的微牛物合成新的次級代謝產物的手段。由於從自然環境中篩選產生新的代謝產物是十分花錢和費力的,因此,人們常將某些前體衍生物加入發酵液以期導入微生物合成新的代謝...
誘變機理 採用氦氣為工作氣體的常壓室溫電漿源中含有多種化學活性粒子成分,如OH、氮分子二正系統、氮分子一負系統、激發態氦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等。ARTP富含的活性能量粒子對菌株/植株/細胞等的遺傳物質造成損傷,並誘發生物細胞...
誘發突變是指採用人為措施誘導生物體的表型或者遺傳基因信息產生變異,常用於功能基因的發掘、作物種質資源的改良以及優良新品種的培育。根據採取措施的不同,誘發突變可以分為物理誘變、化學誘變、航天誘變、生物誘變等。誘發突變 基因突變在...
用於誘變育種的主要原理為:亞硝基胍屬烷化劑,而烷化劑是突變中一類相當有效的化學誘變劑,這類誘變劑具有1個或多個活性烷基,它們易取代DNA分子中活潑的氫原子,使DNA分子上的鹼基及磷酸部分被烷化,DNA複製時導致鹼基配對錯誤而引起...
甲基磺酸甲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₂H₆O₃S,主要用作化學誘變劑。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甲磺酸甲酯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理化性質 密度:1.294g/cm³ 熔點:...
溴化乙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HBrN₃,是一種核酸染料,常在瓊脂糖凝膠電泳中用於核酸染色,是一種強的誘變劑,可致癌或致畸。毒理學數據 急性毒性:口腔 LD50 1503mg/kg(rat)吸入 LC50/4H 11.8mg/m3/4H(rat)主要的刺激...
烷化劑是誘發突變中一中相當有效的化學誘變劑,這些化學物質具有一個或者多個活性烷基,此烷基能轉移到其他分子中電子密度極高的位置上去,它們易取代DNA分子中活潑的氫原子,使DNA分子上的一個或者多個鹼基及磷酸部分被烷化,從而改變DNA...
誘變所用的誘變劑主要為射線,即X射線和磷、鈷等放射性同位素以及Y射線和中子等,也有人使用作用類似射線的化學物質來進行誘變育種,其中對X射線作用曾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用鈷放射性同位素作為誘變劑時,在中心處裝置著放射性同位素鈷的...
DNA突變是指個別dNMP(脫氧單磷酸核苷)殘基以至片段DNA在結構、複製或表型功能的異常變化,也稱為DNA損傷。引發因素 大量的突變屬於自發突變,引發DNA突變的因素主要分為:物理因素 主要是紫外線和各種輻射;化學因素 主要是化學誘變劑;...
化學誘變因素分為3種:①誘變劑與一個或多個核酸鹼基發生化學變化,使DNA複製時鹼基置換而引起變異,如羥胺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甲基磺酸乙酯、硝基胍、亞硝基甲基脲等;②誘變劑是天然鹼基的結構類似物,在複製時參入DNA分子中引起變異...
1947年C.奧爾巴克首次使用了化學誘變劑,用氮芥誘發了果蠅的突變。1943年S.E.盧里亞和M.德爾布呂克最早在大腸桿菌中證明對噬菌體抗性的出現是基因突變的結果。接著在細菌對於鏈黴素和磺胺藥的抗性方面獲得同樣的結論。於是基因突變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