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發突變

誘發突變是指採用人為措施誘導生物體的表型或者遺傳基因信息產生變異,常用於功能基因的發掘、作物種質資源的改良以及優良新品種的培育。根據採取措施的不同,誘發突變可以分為物理誘變、化學誘變、航天誘變、生物誘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誘發突變
  • 外文名:Induced mutation
誘發突變,自然突變與誘發突變,誘發突變方法,成功案例,主要問題,

誘發突變

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地動植物以及人,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在自然界的物種中廣泛存在。

自然突變與誘發突變

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自然突變人為條件下誘發產生的基因突變叫做誘發突變

誘發突變方法

1.1 物理誘變:利用物理誘變劑對生物體進行輻照從而使誘變對象發生表型或遺傳變異。常用的輻射手段包括電磁輻射和粒子輻射。
無線電波、微波、光波、紫外線、X射線以及γ射線都屬於電磁輻射。在早期的植物突變研究中,X射線被廣泛用作輻射源,並成功培育出一大批有利用價值的新材料。目前,γ射線是最為普遍的物理誘變輻射手段。
粒子輻射源包括α粒子、β粒子、中子、質子、電子以及離子束等。其中,高能離子束由於具有高的傳能線密度(LET)和尖銳的Bragg峰,能夠誘導產生較高的突變頻率以及更廣的突變譜,因此在誘變育種研究方面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
1.2 化學誘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點。常用的化學誘變劑包括鹼基類似物(如5-溴-尿嘧啶)、烷化劑(如EMS)、抗生素等。
1.3 航天誘變:利用空間環境特有的宇宙射線、微重力、弱地磁等因素對生物進行誘變的一種手段。
1.4 生物誘變: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對生物的遺傳信息進行編輯、改造從而誘發變異的一種研究手段。

成功案例

利用誘發突變技術,成功選育了宜優673、華航31號、龍輻麥18、航麥901、魯原502等優良的水稻及小麥新品種。

主要問題

誘發突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益變異的頻率還比較低,需要較大的變異後代群體進行選擇。因此,提高突變效率、建立高效的突變篩選體系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