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化學
振盪反應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W.C.Bray在1921年用H2O2、IO3和
CH2(COOH)2(以
H2SO4為介質,MnSO4為
催化劑)進行反應時發現的。但由於當時人們無法解釋其產生的原因,所以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這就使得化學振盪反應的研究,在很長時間被人們所冷落。1873年
李普曼(G.I ippman)報導了汞心實驗是一種周期現象。此後,就有很多科學家發現了不少的
振盪現象,其中 1958年前蘇聯科學家伯諾索夫的發現,在化學振盪的實驗研究中是一個轉折點。他在對
溴酸鉀、
硫酸鈰和
檸檬酸的
稀硫酸溶液的封閉體系研究中觀察到濃度振盪現象。20世紀60年代,
普利高津(I.Prigogine)領導下的布魯塞爾學派在非線性非平衡態熱力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提出了著名的
耗散結構理論。該理論指出:某些遠離
平衡態的系統,通過
耗散能量和物質,有可能達到一種時間或空間有序的狀態,他們稱這種狀態為
耗散結構。這樣就從
熱力學上證明了化學振盪反應的發生是可能的。耗散結構理論的建立為
振盪反應提供了理論基礎,從此振盪反應贏得了重視,研究迅速發展。同時,Prigogine等人還給出了產生振盪的條件:(1)
遠離平衡態;(2)有反饋存在;(3)有多復位態存在;(4)
開放系統。
近二三十年來,對化學振盪的研究則更多,研究內容包含了有關化學振盪的許多問題如化學振盪反應的熱力學因素,
動力學因素,用數學方法和程式軟體來研究化學振盪反應,以及如何進行反饋和尋找新的
振盪器等,並且不斷在尋找研究化學振盪的新方法。
有些
化學反應體系(如B-Z反應體系)在某些確定的外部條件下並不發展到不隨時間變化的
定態或
平衡態,而是發展到其
狀態量(如某些中間物組分的濃度)隨時間周期變化的狀態。化學反應體系中某些狀態量隨時間周期變化的
狀態稱為化學振盪,有時也稱為
化學鐘。
必要條件
發生化學振盪現象必須滿足如下幾個條件:
(3)體系必須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穩定狀態。
主要用途
廣泛存在於
化學、
物理學、
生物學等領域中,因此化學振盪反應的研究是一個多學課交叉點的前沿課題,其研究對解決礦物勘探、
大氣動力學、化學過程分析等重要理論和實際問題都有可能產生重大的影響。目前,在
藥物分析、
生命科學等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研究和套用,並已取得了重要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