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傳遞學說

化學傳遞學說

神經元間通過突觸結構進行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和信息整合。當衝動到達神經末梢時,神經元末梢部位釋放出多種神經化學物質,作用於次一級神經元或效應器的相應受體上,發生興奮或抑制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學傳遞學說
  • 定義:進行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 提出者:Otto Loewi
  • 發現時間 :1921年
發展史,主要遞質,乙醯膽鹼,去甲腎上腺素,

發展史

1921年Otto Loewi通過離體雙蛙心灌流實驗證明遞質的存在。當刺激甲蛙心使迷走神經興奮時,甲蛙心受到抑制,這時將甲蛙心的灌注液注入乙蛙心,則乙蛙心也表現出抑制。這就說明甲蛙心迷走神經興奮時,必定釋放出一種抑制性物質,才能使乙蛙心也受到抑制。
化學傳遞學說
離體雙蛙心灌流實驗
1926年Loewi初步確定其發現的迷走遞質為乙醯膽鹼
1929年Henry Dale(英)發現乙醯膽鹼是動物機體內的一個正常組成部分,與Loewi分享193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6年瑞典的Von Euler(馮·阿勒爾)分離出擬交感物質去甲腎上腺素

主要遞質

乙醯膽鹼

合成與存儲:乙醯膽鹼(ACh)主要在膽鹼能神經末梢合成。ACh合成後進入囊泡內,並與ATP和囊泡蛋白共同存儲。
釋放:神經衝動到達神經末梢時,鈣離子進入末梢,促使囊泡與突觸前膜融合,形成裂孔,囊泡內ACh以胞裂外排(exocytosis)的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量子釋放(quantum release))。
代謝:ACh與突觸後膜的受體作用後,主要是被乙醯膽鹼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水解成膽鹼和乙酸。

去甲腎上腺素

合成與存儲:去甲腎上腺素(NA)主要在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合成。NA與ATP和嗜鉻顆粒蛋白結合儲存於囊泡中。
釋放:胞裂外排。
代謝:攝取機制與酶催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