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種質連續學說
- 外文名:continuity of germ plasma
- 提出者:魏斯曼(August Weismann)
理論概述,對獲得性遺傳的否定,爭議,
理論概述
德國動物學家魏斯曼(August Weismann,1834年—1914年)於1885年,發表了《作為遺傳理論基礎的種質連續性》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種質連續性”理論。他認為,1)每一有機體由兩部分組成:種質和體質,前者是“潛在的”,後者則是被“表達的”,種質傳給後代,而體質則如同樹葉一樣地凋萎;2)生殖細胞不是從親代的身體上衍生而來,而直接來自種質一脈相承的延續;3)世代之間的聯繫是遺傳性狀的傳遞,這種傳遞是通過一定的化學實體進行的(瑪格納2001)。
魏斯曼將種質定義為“生殖細胞的一部分,它的化學和物理特性—包括分子結構—使細胞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可以成長為同一物種的新個體”,他認為,遺傳是由具有一定化學成分,首先具有一定分子性質的物質,從這一代到另一代的傳遞來實現的(瑪格納2001)。從魏斯曼的這種遺傳物質的化學(實體)化定義,幾乎使我們看到了他‘呼喚’的那個即將被揭開面紗的偉大的遺傳操縱者—DNA的身影!
魏斯曼預測道:在卵和精子的成熟過程中,必然有一個特別的減數分裂過程使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而在受精時,精卵兩個細胞核融合,即恢復正常的染色體數。這一預見在1888年被德國生物學家博維里(Theodor Heinrich Boveri,1862年–1915年)和波蘭裔德國植物學家斯特拉斯伯格(Eduard Adolf Strasburger,1844~1912)所證實(瑪格納2001)。
對獲得性遺傳的否定
謝平(2014)指出,可以這樣說,魏斯曼的種質連續性理論是羅馬帝國的哲學家奧古斯丁的種質思想的發展與深化,魏斯曼區分了生殖細胞和體細胞,認為子代繼承的是生殖細胞(卵子和精子)的遺傳特性,而與體細胞無關,即不受身體的影響,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他認為身體僅是生殖細胞的載體而已。正因為如此,他必須拒接接受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的觀點。那生殖細胞的變異從何而來呢?他認為兩個親本種質的結合提供了豐富的變異性,這其實就是從達爾文及其之前的進化論者那裡繼承下來的變異思想。為了駁斥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他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連續22個世代割去小鼠的尾巴,但在第22代結束時也沒有發現小鼠尾巴的長度減少了!
魏斯曼將他的種質連續學說融進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中,對拉馬克的獲得性遺傳給予了徹底否認,被稱為新達爾文主義(neo-Darwinism)
爭議
生殖細胞真的完全不受體細胞的影響嗎?謝平(2014)認為,至少迄今為止誰也提不出確鑿的證據來支持這一結論。對多細胞生物來說,生殖細胞通過反覆的細胞分裂與分化,構建出了特定物種的個體,而那個原來的生殖細胞暫時性地融化在龐大的體細胞群體之中(每個體細胞都帶有那個生殖細胞的遺傳信息的完整拷貝)。隨著個體的性成熟,性別不同的身體通過某種特殊的體細胞機構又重新生產出生殖細胞(精子或卵子),誰又能肯定這種生殖細胞一點都不會攜帶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生存的痕跡呢?如果真是這樣,已經能夠穩定遺傳的人類的黑色、黃色或白色皮膚的分化又如何解釋呢?難道這不是生存環境的印記嗎?難道這不是生存環境顯著影響生物遺傳的有力證據嗎?實在不敢相信這僅僅只是隨機變異的結果!
德國人類學家布魯門巴赫(Johann Blumenbach, 1752年–1840年)就相信黑皮膚的人種是由熱帶的強烈陽光作用於白皮膚人種的肝臟而形成的,肝臟被強烈陽光作用後就使膽汁變黑、進而使色素在皮膚中沉著(邁爾1990)。現在一般認為,黑皮膚含有高含量的黑色素,而黑色素能擋住熱帶地區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防止紫外線直接對細胞產生損傷。不同氣候帶人類膚色的變化難道不是環境導致可遺傳的生物表型的變化的有力證據嗎?除非你相信歐洲的白人和非洲的黑人起源於不同種類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