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神經生物學(第2版)

醫學神經生物學(第2版)

醫學神經生物學(第2版)是由作者呂國蔚 編,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醫學神經生物學(第2版)
  • 作者:呂國蔚 編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2月1日
  • 頁數:44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15373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就是一本具有醫學特色的神經生物學教材,體現形態與功能、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經典定論與現代發展的有機結合,總結近十年教學經驗,深入淺出地展示了醫學神經生物學的全貌。
本書適合5年制、7年制醫學生、研究生、本科生物系學生以及從事神經生物學研究的有關人員使用。

圖書目錄

緒論
一、神經生物學在西方的發展
二、神經生物學在中國的發展
三、《醫學神經生物學》的基本內容
四、《醫學神經生物學》的編寫思路
五、《醫學神經生物學》導讀建議
第一篇 基礎神經生物學(上)
第一章 神經系統功能解剖
第一節 神經系統
一、周圍神經系統
二、中樞神經系統
第二節 神經細胞
一、神經元
二、神經膠質細胞
第三節 神經纖維
一、傳入神經纖維
二、傳出神經纖維
第四節 突觸
一、電突觸
二、化學突觸
第五節 迴路
一、微迴路
二、局部神經元迴路
三、網路
四、通路或系統
第二章 神經元膜的分子構造
第一節 神經元膜的化學組成
一、膜脂質
二、膜蛋白質
三、膜糖
第二節 神經元膜脂質雙分子層
一、兼性脂質分子
二、脂質分子運動
第三節 神經元膜蛋白質
一、跨膜α-螺旋
二、內在蛋白質運動
第四節 神經元膜受體
一、與離子通道耦聯的受體
二、與G蛋白耦聯的受體
三、與酪氨酸耦聯的受體
第五節 神經元膜離子通道
一、電壓門控性Na+通道
二、電壓門控性快K+通道
三、作為G蛋白效應器的離子通道
第六節 神經元膜泵
一、Na-K泵
二、ca泵、H-K泵、質子泵
第七節 神經遞質轉運體
一、GABA轉運體
二、NE轉運體
三、5-HT轉運體
四、DA轉運體
第三章 神經元膜的靜態特性
第一節 膜的靜息電位
一、濃度電池
二、胞質內的離子濃度
三、離子的主動轉運
四、當南平衡系統
五、靜息電位
第二節 膜的被動電學特性
一、圓形細胞的膜電阻和膜電容
二、細長形細胞的電纜特性
第四章 神經元膜的動態特性
第一節 局部反應和動作電位
一、動作電位的細胞內記錄
二、閾下刺激引起的反應
三、活動時的阻抗變化
第二節 動作電位的傳導
一、局部電流學說
二、有髓纖維的跳躍傳導
三、動作電位傳播波和波長
第三節 動作電位發生的離子理論
一、動作電位對Na+的依賴性
二、興奮期間的離子流動
三、電壓鉗制實驗
第四節 動作電位發生時膜電導變化的分子基礎
一、電壓門控性Na+通道
二、電壓門控性K+通道
第五章 神經元通訊的生理學
第一節 神經元通訊
一、中樞電傳遞
二、中樞化學傳遞
三、神經肌肉接頭化學傳遞
四、神經效應器化學傳遞
五、化學性突觸等效電路
第二節 突觸前遞質的釋放
一、動作電位振幅與時程
二、Ca2+通道活動
三、囊泡胞吐
四、量子釋放
第三節 突觸後興奮與抑制
一、興奮性突觸後電位
二、抑制性突觸後電位
三、慢突觸電位
第四節 突觸總和與整合
一、空間總和與時間總和
二、突觸整合
第五節 突觸前抑制與易化
一、突觸前抑制
二、突觸前易化
第六章 神經元通訊的神經化學
第一節 突觸區的化學信使
一、神經遞質
二、神經調質
三、遞質的共存與共釋
第二節 乙醯膽鹼
一、乙醯膽鹼在神經組織中的分布
二、乙醯膽鹼的生物合成
三、乙醯膽鹼的釋放與滅活
四、膽鹼能受體
五、乙醯膽鹼的生理功能
第三節 兒茶酚胺
一、兒茶酚胺在神經組織中的分布
二、兒茶酚胺的生物合成
三、兒茶酚胺的釋放與滅活
四、兒茶酚胺受體
五、兒茶酚胺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5-羥色胺與組織胺
一、5-羥色胺
二、組胺
第五節 胺基酸遞質
一、興奮性胺基酸
二、抑制性胺基酸
第六節 神經肽
一、神經肽的分類
二、神經肽的生物合成
三、神經肽的降解和失活
四、神經肽受體
五、神經肽的生理功能
第七節 候選神經化學信使
一、嘌呤類
二、一氧化氮
三、一氧化碳
第二篇 基礎神經生物學(下)
第七章 跨膜轉運與軸突轉運
第一節 被動膜轉運
一、單純擴散
二、易化擴散
第二節 主動轉運
一、繼發性或通量耦聯性轉運
二、原發性主動轉運
三、神經遞質轉運體轉運
第三節 膜泡轉運
一、胞吐
二、胞吞
第四節 軸突轉運
一、快、慢速軸突轉運
二、順、逆向軸突轉運
第五節 軸突轉運通道與動力
一、軸突轉運的腳手架
二、軸突轉運的分子馬達
第八章 跨膜信號轉導
第一節 G蛋白
一、G蛋白的結構
二、G蛋白的功能
第二節 受體-通道系統
一、G蛋白耦聯受體通道系統
二、第二信使耦聯受體通道系統
三、受體介導的G蛋白耦聯受體下調
第三節 效應器蛋白
一、腺苷酸環化酶
二、cGMP磷酸二酯酶
三、磷脂酶c
四、離子通道
五、其他效應器蛋白
第四節 第二信使
一、環核苷酸
二、Ca2+
三、磷酸肌醇代謝產物
四、花生酸
五、信使物質相互作用
第五節 蛋白磷酸化
一、蛋白激酶
二、蛋白磷酸酶
第六節 核內第三信使
第九章 神經發育
第一節 神經系統的發育
一、神經管
二、原始腦泡
三、神經嵴
第二節 神經細胞的發育
一、細胞確定
二、細胞增殖
三、細胞遷移
四、軸突延伸
五、突觸形成
六、突觸重排
七、突觸生成因子
第三節 神經元發育的環境因子調控
一、神經生長因子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二、上皮生長因子與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三、其他營養因子
四、神經營養因子的信號轉導通路
五、類固醇激素
六、神經元黏附分子
第四節 神經元發育的遺傳基因調節
一、遺傳網路
二、轉錄因子
三、神經元發育基因與神經元分裂周期基因
第五節 神經發育中神經元數量的控制
一、程式性神經元死亡
二、神經元死亡基因
第十章 神經系統可塑性
第一節 可塑性的動力學
一、穩態轉換
二、突觸功效函式
三、可塑性臨界期
第二節 行為可塑性
一、習慣化
二、敏感化
三、條件反射
四、代償
第三節 突觸可塑性
一、突觸易化、增強與壓抑
二、長時程增強
三、長時程壓抑
第四節 分子可塑性
一、5-HT跨膜信號轉導系統
二、谷氨酸跨膜信號轉導系統
第五節 結構可塑性
一、蛋白質合成
二、突觸重建
三、投射擴張
第三篇 系統神經生物學
第十一章 感覺功能
第一節 感受器與軀體覺投射系統
一、感受器
二、軀體傳人纖維
三、脊髓背角
四、脊髓上行傳導通路
五、丘腦
六、體感皮質
第二節 感受器興奮
一、感受器換能
二、感受器電位
三、感受器特性
第三節 感覺信息編碼
一、感覺部位編碼
二、感覺強度編碼
三、感受野編碼
第四節 觸壓覺
一、觸覺閾與兩點闞
二、觸壓覺感受器
三、觸壓覺上行傳導束
第五節 痛覺
一、痛感覺與痛反應
二、傷害性感受器
三、致痛物質
四、痛覺上行傳導束
五、痛覺調製
第六節 內臟覺
一、內臟痛
二、內臟覺上行傳導束
第七節 感覺障礙
一、痛覺過敏與痛覺超敏
二、幻肢痛
三、牽涉痛
第十二章 運動功能
第一節 脊髓環路及其對運動的控制
一、與運動控制有關的神經結構
二、運動神經兀與其所支配骨骼肌的關係
三、下運動神經元的損傷表現
四、與感覺運動反射相關的脊髓環路
五、肌張力
六、屈肌反射通路
七、與行進運動相關的脊髓環路
第二節 脊髓環路的下行控制
一、內側和外側脊髓環路及其下行控制
二、前庭核、網狀結構與維持平衡和姿勢
三、運動皮質
四、下行運動通路損傷和上運動神經元綜合徵
第三節 基底神經節和小腦對運動的調節
一、感覺信息和運動指令
二、基底神經節損傷的表現
三、小腦損傷的表現
四、基底神經節和小腦的構成
五、基底神經節和小腦的傳人、傳出聯繫
六、基底神經節的去抑制作用
七、小腦對進行中運動的協調
八、基底神經節和小腦在運動學習和記憶中的作用
第四節 眼的運動
一、眼球運動的意義和眼外肌的作用
二、眼球運動的類型
三、對眼球跳動的神經控制機制
四、平穩追蹤運動的神經控制
五、小腦和基底神經節在眼球運動中的作用
第十三章 自主神經調節
第一節 自主神經系統
一、邊緣系統
……
第十四章 神經內分泌功能
第十五章 神經系統的高級功能
第四篇 特殊感官神經生物學
第十六章 視覺
第十七章 聽覺
第十八章 平衡覺
第十九章 化學覺
第五篇 臨床神經生物學
第二十章 神經變性和再生
第二十一章 神經系統老化
第二十二章 缺血/缺氧性腦病
第二十三章 癲癎
第二十四章 精神分裂症
第二十五章 神經遺傳性疾病
參考書目
中英文術語對照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