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義字理,字形本義,基本含義,字理深析,字典訓釋,<動>huā,<動>huà,<名>huà,<後綴>huà,漢字演變,漢英互譯,中華字源,方言集匯,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文義字理
字形本義
《鄭崗訓字》『化,變也,一死一生;死也,由生至死。|A變B,A死B生;A死為過程,B生為結果。』
註:列子曰:幻化不異生死。甲骨文「化」,二人之頭朝下者死或去死。
化,《康熙字典》『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
基本含義
㊀huà易、變化。
化,《說文》『教行也。從匕從人。』
鄭註:教化之義,以文化之。
《列子·周穆王》『知幻化之不異生死也,始可與學幻矣。』
註:幻《廣韻》『化也。』。之,值也。
《禮記·樂記》『和故百物化焉。』
化學,分子生死學。化學方程式,左死右生。
㊁huà亡、死。
恩格斯曰如是:一切都是要滅亡的。含義,一切都是變化的,一切變化無非由生至死。
《孟子.公孫丑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於人心獨無恔乎?』
㊂huà/huā求施。
《儒林外史》『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錢的。』
陰陽道士行南北,男女僧人化東西。
化子,叫化子。俗作:花子。
㊃huā消耗。
化錢,化時間。化,合本義;花,習慣用法。
字理深析
於微觀,化即生死,粒子轉換以瞬間。於巨觀,變化至死,過程較長。恩格斯如是說:凡是現存的都要滅亡。所謂滅亡指事物之事。此言不異「道非恆道」。列寧曰如是:除運動之物外,一無所有。運動導至變化,亦是說明「道非恆道」。恆道在乎?在自然!生死輪迴,周而復始。終點可回到起點方可永存,單調增減,無非是死。老子曰:遠曰反。斯賓諾莎曰:欲進化先了解過去。《黃帝陰符經》曰: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字曰:過即是錯,化去為死。唯今人曰:進化。
哲言聖言,漢字之言,道理明白。然今人者,所欲無足,唯利是圖;興驕奢淫逸之需,攫取未來,污染現在;不異乎溫水煮己身;今若不止,或將無以為止也!
若有起點,或將終結。然人之將去,吾不認之。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滅,人法自然,不亦可乎?老子所示或乎如是。斯賓諾莎曰:自然者上帝也。Amen,A門,以上帝之名,有上帝之容,承上帝之基因;效上帝之所為,不乃當作之事?心習於公理,智固於教條,乃至自是之進化,或乎無以擺脫天生天殺之命運。
字典訓釋
化huà
性質或形態改變:變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潛移默化。化乾弋為玉帛。
佛教、道教徒募集財物:化緣。化齋。
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後,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醜化。綠化。
習俗,風氣:有傷風化。
特指“化學”:化工。化纖。化肥。
化huā
同“花”⑩。
鄭註:同「花」之簡體,花錢之花。「花草」之「花」本同華,皆「華」之繁體。⑩,不知何指。
<動>huā
用掉、耗費。同“花”〖spend〗。如:化錢;化工夫
鄭註:討錢,曰化huà錢;用錢,曰化huā錢;故叚借「花」別之。化huà錢,不再有用;花錢,應作「化錢」。
<動>huà
(古字為“匕”。會意。甲骨文,從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變化。本義:變化,改變)
同本義〖turn;change〗
匕,變也。——《說文》。徐灝曰:“匕化古今字。”
知變化之道。——《易·繫辭傳》。虞注:“在陽稱變,在陰稱化,四時變化。”荀注:“春夏為變,秋冬為化,坤化為物。”
和故百物化焉。——《禮記·樂記》
若欲其化也。——《周禮·柞氏》。注:“猶生也。”
狀態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舊形之名。”
勝敗若化。——《國語·晉語》。注:“言轉化無常也。”
因時而化。——《呂氏春秋·察今》
終不能化。——《史記·貨殖列傳》
身化促織。——《聊齋志異·促織》
而骨化石。——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化現(變化);化心(改變其心性);化先(四時變化之始);化治(變化治理)
教化〖help(amisguidedorerringperson)tochangebyeducation,persuasion,settinganexample,etc.〗
化,教行也。——《說文》。段注:“上匕之而下從匕謂之化。”
以禮樂合天地之化。——《周禮·大宗伯》
漸也,順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謂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則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變則化。——《禮記·中庸》
淳淳乎純謹畏化。——《呂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義,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楊惲《報孫會宗書》
又如:化聲(因推行教化而有聲譽);化行(教化播揚於某地);化誨(開導教誨);化雨(比喻善於施教,猶如雨水滋潤植物一樣);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氣(化育之氣);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歸順);化流(德化傳布)
感化;轉變人心〖helptochangebypersuasion〗
正月實來化我也。——《公羊傳·桓公六年》。注:“行過無禮謂之化。”
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鄒陽《獄中梁王書》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習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順服);化盜(感化盜賊使為良民)
募化〖collectalms〗
你去那裡化些齋吃。——《西遊記》
又如:化飯(化齋);化布施(即化緣。佛教用語。募化錢糧);化錢(募化錢財);化齋(僧道向人募化齋飯)
用火燒〖burnup〗。如:化人場(化人廠。即火葬場);火化
消化;領會,融會貫通〖digest〗
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庸言》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死〖die〗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惟君平昔,聰明絕人,今雖化去,夫豈無物!——唐·劉禹錫《祭柳員外文》
鄭註:去,《說文注》『人相違也。違、離也。』,含離世義。粗口之「去」,咒人之死。例句不足以說明此義。
消除,去掉〖eliminate;getridof〗
以化腥臊。——《韓非子·五蠹》
<名>huà
習俗,風氣〖convention;custom〗
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漢書》
造化。自然的功能〖Nature〗
修短隨化。——王羲之《蘭亭集序》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兒(造化小兒)
化學〖chemistry〗。如:數理化
<後綴>huà
使成為,使變成〖-ize;-ify〗——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後面,以構成動詞。如:綠化;電氣化;現代化
漢字演變
漢英互譯
burn up change convert melt spend turn
中華字源
化是道家重要的哲學思想,《
黃帝內經》中關於“生 、 化、極、 變”的事物發生髮展規律是這樣論述的“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 《素問·天元紀大論》) ,“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 《素問·六微旨大論》) 。依據文言文格式 ,“從” 、 “由”解釋為“從……而來” ,“由……而來” 。整個句子可譯為物之生從化而來,物之極由變而來,即新事物產生的過程,也就是“化”的過程; 而舊事物由小到大發展到盛極的過程,也就是“變”的過程[ 1]。王冰說:“其微也,為物之化;其甚也,為物之變。 ”( 《素問·六微旨大論》注) ; 張載也說: “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化而載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 《正蒙神化》) ; 見李中梓《內經知要》記載: “經曰: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 。……朱子曰: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 ”李中梓引用朱熹的話,闡發變與化的關係,可見變是漸變、量變的意思,化是漸變已經完成了,即質變 。
關於“變” 、“化”二字在《辭源》“變化”條出現:“疏:變,謂後來改前, 以漸移改,謂之變也。化,謂一有一無,忽然而改,謂之為化” 。[ 2]即事物漸漸地發展過程, 叫做變;事物從有到無,突然發生,叫做化 。可見變屬量變,化屬質變。至於詞條坐化、腐化 、 融化 、化生、 轉化、氣化等都屬質變的範疇。
《中醫基礎理論》( 第六版,吳敦序主編) 及《中醫基礎理論》( 第七版,孫廣仁主編) 對“生 、 化 、 極、變”的解釋是: “物生謂之化” ,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發展階段;“物極謂之變” ,是指事物發展到極點,由盛到衰,向它反面轉化的階段[ 3]。不難看出,這裡的“化”屬量變,而“變”屬質變的範疇。出現相反的認識與引文所處的位置有關,引文在陰陽的相互轉化節中出現,試圖闡釋陰陽轉化的條件。而引起陰陽轉化的條件一般是表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這樣很容易導向“物極謂之變”的“極”是有“物極必反”含義的誤區,而得出上述的結論 。
從上面的甲骨文、金文字形來看,它們的左邊是一個面向左側站立的“亻(人)”,右邊是一個頭朝下腳朝上倒過來的“人”,它是一個會意字,表示“顛倒了”的意思。“顛倒了”就是發生了“變化”。現在有個習用的詞叫“春風化雨”,它的意思就是由春風變化成了春雨。《玉篇》里說:“化,易也。”“易”就是“變化”的意思。如《莊子·逍遙遊》里說:“北溟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這裡的“化”用的就是其本義,就是“變化”的意思。後來由“變化”又引申出“造化”來,即自然界生成萬物的功能,如王充《論衡·訂鬼》里說:“天地之性,本有此化。”這裡的“化”就是“造化”的意思。後來由具體的“變化”引申出抽象的“教化”,就是通過教育使人心、風俗得到改變。“文化”的本章就是以文教化。由“變化”又引申出指“萬物變化的結果”,特指“死”,因為自然界有生命的物質其變化規律就是由生到死,如陶淵明的《自祭文》里有一句“余今斯化,可以無恨”,這裡的“斯”是語助詞;“化”是表示“死”的委婉說法;“恨”是“遺憾”。意思是說“我現在死了,可以沒有遺憾了”。
方言集匯
◎ 粵語:faa3
◎ 客家話:[梅州腔] fa5、 [海陸豐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寶安腔] fa5、 [客語拼音字彙] fa4 、[陸豐腔] fa5 、[沙頭角腔] fa5、 [台灣四縣腔] fa5、 [東莞腔] fa5。
音---你知道這個字“化”為什麼讀“hua”?它是由“呼(hu)和哇(wa)”的切音。形---你明白它是兩個“人”組成的字嗎?一個活人“亻”守著一個死人“匕:是一個變形的人字,指示躺著或彎腰的人”,發出“呼哇 呼哇”的哭聲。義---你理解它的字義是“質變”嗎?活人變死人,衍義為一種物質變為另一種物質。
常用詞組
◎ 化凍 huàdòng
[thaw] 冰河融化,大地解凍。
◎ 化肥 huàféi
[chemical fertilizer] 化學肥料
◎ 化分 huàfēn
[resolve] 分解
◎ 化糞池 huàfènchí
[septic tank] 處理污水的池子,用以存放從污水管連續流入的固體有機物,直到由於厭氧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為止。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匕部】 化 ·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2
〔古文〕《唐韻》《正韻》呼霸切《集韻》《韻會》火跨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於上,風動於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為而民自化。
又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
又《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為化。
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
又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注》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為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化為鴽,雀化為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又《正韻》告誥諭使人回心曰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又《公羊傳·桓六年》化我也。《注》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疏》哀六年傳云:乞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願諸大夫之化我也。亦是行過無禮之事。
又州名。《韻會》漢屬合浦郡,宋攺化州。
又《正韻》呼瓜切,音花。《後漢·馮衍傳》與時變化。《章懷太子注》音花。
又《韻補》葉胡隈切,音回。《三略》變動無常,因敵變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琳·大荒賦》越洪寧之蕩蕩兮,追漠之造化。跨三五其無偶兮,邈卓立而獨奇。
又葉呼戈切,音訶。《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旣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又葉許旣切,希去聲。《後漢·傅乾皇后箴》在昔明後,日新其化。匪惟訓外,亦訓於內。
又葉呼臥切,呼去聲。《白虎通》火之為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釋名》火,化也,消化物也。《漢書·敘傳》逼上幷下,荒殖其貨。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又《總要》化音吪,差錯也,謬言也。從人匕會意。小篆與匕混,故加言作訛。《史記·天官書》其人逢俉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