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

匈,拼音為xiōng,筆畫數為6,鄭碼為RYOZ,部首為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匈
  • 拼寫:xiōng
  • 注音:ㄒㄩㄥˉ
  • 筆畫數:6
  • 筆順編號:353452
  • 部首:勹
  • 部外筆畫:4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

基本釋義

xiōng
ㄒㄩㄥˉ
〔~奴〕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稱“胡”。
古同“胸”。如《史記·張儀列傳第十》“秦下甲攻衛陽晉,必大關天下匈匈”中的“匈”字作胸膛解。
匈牙利的簡稱
鄭碼:RYOZ,U:5308,GBK:D0D9
筆畫數:6,部首:勹,筆順編號:353452
組詞:匈奴 匈牙利
繁體:匈
字意五行:金
簡體筆劃:6 台灣筆劃:6 康熙筆劃:6
拼音輸入:xiong 五筆輸入:QQBK 吉凶寓意:凶
筆順:撇折撇捺折豎
【詳細解釋】
〈名〉
(形聲。從勹,凶聲。勹( bāo),裹。本義:胸膛)
“胸”的古字 [bosom;chest]
匈,膺也。——《說文》。字亦作胷、作胸
胸滿。——《素問·腹中論》
貫匈國。其為人胸有竅。——《海內南經》
心胸;胸懷
吾素剛急,有匈中氣,不可不順也。——《資治通鑑》
又如:匈臆(胸懷)
胸部
項羽大怒,伏弩射中 漢王, 漢王傷匈。——
稱匈奴。亦泛稱北方少數民族 [Hsiung-Nu]
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舊唐書》
(𦙄) 匈或從肉。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hiung1 [梅縣腔] hiung1 [台灣四縣腔]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寶安腔] hiung1 [海陸豐腔] hiung1◎ 粵語:hung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音胸。《說文》膺也,從勹凶聲。《前漢·司馬相如傳》其於匈中,曾不蔕芥。《楚辭·哀時命》惟煩懣而盈匈。
又《前漢·高帝紀》天下匈匈。《注》匈匈,喧擾之意。
又《正韻》匈匈,讙議之聲。《荀子·天論篇》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而輟其行。
又《韻會》《正韻》許用切,兄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

【卷九】【勹部】匈
聲也。從勹凶聲。𦙄,匈或從肉。許容切

說文解字注

(匈)膺也。肉部曰。膺、匈也。二篆為轉注。膺自其外言之無不當也。匈自其中言之、無不容也。無不容、故從勹。從勹。凶聲。許容切。九部。今字胷行而匈廢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