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匈和約,是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簽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英、美、捷、南等十二國同前軸心附庸國匈牙利之間的和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匈和約
- 發生時間:1947年2月10日
- 發生地點:巴黎
對匈和約,是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簽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英、美、捷、南等十二國同前軸心附庸國匈牙利之間的和約。
對匈和約,是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簽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英、美、捷、南等十二國同前軸心附庸國匈牙利之間的和約。對匈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英、美、捷、南等十二國同前軸心附庸國匈牙利之間的和約。1947年2月10日...
由此處起,捷克斯洛伐克與匈牙利之間的新疆界向東沿拉依卡村北部地界,趨向多瑙河右岸,至位於128高地(在拉依卡村教堂以東3500米處)以北2000米左右的一點止,在此處,新疆界沿多瑙河的主要航道劃定,而與1938年1月1日捷匈疆界複合;拉...
巴黎和約,亦稱《五國和約》,於1947年在巴黎簽訂。巴黎和約對意、羅、保、匈、芬五國的戰後處置作了規定。由於這五國與德、日有本質區別,因此與它們單獨媾和。事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羅、保、匈、芬五國曾與德日結盟...
匈人(Hun), 是一個古代生活在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在漢語中的稱呼。他們在4世紀西遷到了歐洲東部,併入侵東、西羅馬帝國。歐洲的古文獻對此一民族及其在歐洲的事跡有若干敘述。民族 現代中文書籍有時也把他們稱為“匈奴人”,但匈人...
於翌年,阿提拉和布來達於馬古斯(Margus,現波扎雷瓦茨,塞爾維亞境內城市)會見了拜占庭帝國的代表團,在談判後並達成一個十分成功的條約:拜占庭承諾歸還叛教部族(這些部族曾經恊助拜占庭對抗汪達爾人),並把以往每年對匈人的350羅馬鎊(約...
437年,阿提拉和布萊達在馬古斯(Margus,現塞爾維亞波扎雷瓦茨)會見了拜占庭帝國的代表團,在談判後並達成一個十分成功的條約:拜占庭承諾歸還叛教部族(這些部族曾經協助拜占庭對抗汪達爾人),並把以往每年對匈人的350羅馬鎊(約114.5千克...
和約規定:結束上述十一國同羅馬尼亞之間的戰爭狀態;確認1940年6月28日蘇羅協定所規定的蘇羅邊界,即羅馬尼亞把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兩地區割予蘇聯;恢復1938年1月1日時的羅匈邊界和1941年1月1日時的羅保邊界,據此羅馬尼亞從匈牙利收回...
對匈和約 匈與奧、南、羅邊界仍維持1938年1月1日原有的邊界。1938和1940年維也納仲裁裁決無效。匈、捷邊界略作有利於捷方的改變。陸軍限6.5萬人,空軍限5000人。給蘇2億美元、給捷、南各1億美元的賠款。對芬和約 根據1944年9...
漠北大戰,是漢武帝一朝對匈戰爭規模最大的一仗,雙方都竭盡了全力。這一仗,匈奴兩路被殲9萬餘人,元氣大傷, 是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其實力日漸衰落。戰爭結果 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在這次戰役中,共...
西羅馬帝國統帥埃提烏斯聯合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蘭克人和阿蘭人等盟軍約4萬人,禦敵於奧爾良。此次會戰,雙方損失慘重,西哥特王狄奧多里克一世戰死,匈人被趕到萊茵河以東。但阿提拉並沒有因此接受教訓,而是於次年領兵避開高盧,翻越...
1444年11月10日,由蘇丹穆拉德二世率領的土耳其軍隊(約4萬-6萬人)和由波蘭國王兼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及匈牙利將領亞諾什·匈雅提率領的匈牙利和瓦拉幾亞聯軍(約2萬-3萬人)在黑海沿岸發生的會戰。結果聯軍幾乎全軍覆滅,瓦迪斯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