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匈牙利和約是由美國在1947年02月10日,於巴黎簽定的條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匈牙利和約
- 條約分類:政治
- 簽訂日期:1947年02月10日
- 條約種類:其他
- 簽訂地點:巴黎
對匈牙利和約是由美國在1947年02月10日,於巴黎簽定的條約。
對匈牙利和約是由美國在1947年02月10日,於巴黎簽定的條約。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澳大利亞、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紐西蘭、烏克蘭蘇...
對匈和約,是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簽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英、美、捷、南等十二國同前軸心附庸國匈牙利之間的和約。對匈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英、美、捷、南等十二國同前軸心附庸國匈牙利之間的和約。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簽訂。和約規定:結束上述十二國同匈牙利之間的戰爭狀態;恢復1938年1月1日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國領事條約是由匈牙利在1986年06月03日,於布達佩斯簽定的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為規定和加強兩國領事關係,以利於保護兩國國家和兩國國民的權益,促進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發展,決定締結本條約,並為此目的各派全權代表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派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
但和約中關於領土疆界變動的某些條款,對以後有關國家的相互關係產生了消極影響。內容介紹 反法西斯同盟國與法西斯德國的盟國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芬蘭分別締結的和約的總稱。亦稱《五國和約》。1947年2月10日訂於巴黎,同年9月15日生效。同五國(其中一國或若干國)簽訂和約的國家主要有蘇聯、美國、...
匈牙利(匈牙利語:Magyarország),中歐內陸國。東鄰羅馬尼亞、烏克蘭,南接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西靠奧地利,北連斯洛伐克,邊界線全長2246公里。國土面積93023平方公里。屬大陸性氣候,涼爽濕潤,全年平均氣溫為10℃,夏季平均氣溫21.7℃,冬季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水量約為630毫米。全國劃分為首都和...
雖然利奧波德於1687年重新確認憲法,但須以匈牙利接受其男系王朝和廢除安德魯於1222年頒布的金璽詔書中所認可的反抗權為條件;事實上,隨之而來的是又一次殘酷的中央集權專政。1703年,因之又發生一次暴亂。經過8年非決定性的、毫無結果的戰爭,於1711年4月30日簽訂了《索特馬爾和約》(Treaty of Szatmar)。從文字上...
公元1699年奧斯曼帝國在卡羅維茲和會上同奧地利、波蘭、威尼斯和俄國簽訂的和約總稱。契約介紹 根據和約,奧斯曼帝國將幾乎整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地亞大部劃歸奧地利,將卡曼尼支、波多利亞和烏克蘭劃歸波蘭,將莫利亞、達爾馬提亞劃歸威尼斯,並且和俄國達成停戰協定。該和約是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作為戰敗國而簽訂的和約...
釋放後至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仍聲明堅持工人階級團結。1957年當選為愛國人民陣線主席團委員。1958年當選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委員及世界匈牙利人聯合會主席、全國記協主席。曾任全國和平理事會副主席,1960年當選主席。是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局委員。1963年獲約里奧·居里金質獎章。1959年12月起當選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
其中馬扎爾最強,因此匈牙利人也被稱做馬扎爾人。傳說部落首領曾按照匈牙利人習俗滴血為盟,選舉匈牙利的領導人阿爾巴德(Arpad)任國王。根據考古研究成果證明,公元896年,在國王阿爾巴德的率領下,當時約有50萬匈牙利人有組織地、且在犧牲較小的情況下居住在喀爾巴阡盆地。匈牙利人居住的時間比較長,達4個世紀左右。在...
大匈牙利(匈牙利語:Nagy-Magyarország)是對1920年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語:trianoni békeszerződés)之前匈牙利王國領土的非正式稱呼。包括今日之匈牙利、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西部)、克羅地亞、奧地利的布爾根蘭州。沿革 歷史上的匈牙利領土曾包括了其現今所有鄰國乃至波蘭和義大利的大片或部分土地。獨立的...
特里亞農條約(Treaty of Trianon),又譯作特里阿農條約,是1920年協約國集團和匈牙利簽訂的一項制定匈牙利邊界的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奧匈帝國滅亡,奧地利帝國的夥伴匈牙利王國宣布獨立。由於奧匈帝國包含數個不同種族,故此需要重新劃定匈牙利、奧地利及其他剛剛獨立之新國家的邊界。條約在6月4日於法國凡爾賽的...
1919年9月10日,戰勝國同戰敗國奧地利在巴黎附近的聖日耳曼宮簽訂和約。主要內容是:奧地利承認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王國的獨立;奧地利將克賴納和卡林西亞兩省的部分地區以及古斯滕蘭和南提羅爾割讓給義大利;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劃歸羅馬尼亞;奧地利廢除普遍徵兵制,軍隊不得超過...
1444年11月10日,由蘇丹穆拉德二世率領的土耳其軍隊(約4萬-6萬人)和由波蘭國王兼匈牙利國王瓦迪斯瓦夫三世及匈牙利將領亞諾什·匈雅提率領的匈牙利和瓦拉幾亞聯軍(約2萬-3萬人)在黑海沿岸發生的會戰。結果聯軍幾乎全軍覆滅,瓦迪斯瓦夫三世陣亡,匈雅提逃生。此戰役後,土耳其人在巴爾幹半島的黑海沿岸控制了瓦爾納這一...
聖日耳曼條約與1920年協約國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一起,標誌著數百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正式離開歷史舞台。與凡爾賽條約一樣,由於聖日耳曼條約包含了國際聯盟的盟約,所以沒有獲得美國的承認。以前古老的奧地利帝國依靠廣大領土作經濟命脈,但這個條約的簽訂,令奧地利失去大量人口、領土和資源,使其經濟嚴重受創,尤其是...
1395年1月,勃艮第向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捎來口信,指出向法國國王的請求將會獲得批准。戰役起因 1395年8月,西吉斯蒙德指派四名爵士及一名主教到巴黎的宮廷描述“40000名”土耳其人掠奪和危及基督教領地,並代表匈牙利的西吉斯蒙德求援。查理六世透過通婚已與英國達成和約,於是回復作為“基督教國王們的領袖”,他有...
《卡洛維茨條約》是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的標誌,是歐洲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事件 王三義《晚期奧斯曼帝國研究:1792-1918》(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介紹:1699年,奧斯曼帝國與荷蘭、俄國、奧地利、威尼斯、波蘭在貝爾格勒以北的卡洛維茨(Karlowitz)談判,並簽署《卡洛維茨條約》。根據《卡洛維茨條約》,匈牙利和特蘭西...
根據現代研究表明,長子西征的出動兵力總共約10至12萬大軍,大部分用於征服俄羅斯和中亞草原,其中進攻東歐腹地的僅有數萬人。並且由於拔都和速不台率領3萬主力進入匈牙利,在斡兒答等人指揮下入侵波蘭的蒙古軍只有一萬人,再考慮到蒙古人在之前各戰役中遭受的損失,參加里格尼茨之戰的蒙古軍隊最多只有8000人。當代波蘭...
他短暫的統治下(他死於1606年12月29日)的兩大成就是《維也納和約》(1606年6月23日)和《茨特瓦特洛克休戰協定》(1606年11月)。通過《維也納和約》,匈牙利獲得了宗教自由和政治自治,得到了對所有被沒受財產的賠償,廢除了所有“不公正的”判決,完全特赦了所有匈牙利皇室成員。隨後,他和奧地利、奧斯曼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