匄

是漢語辭彙,拼音gài,出自《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漢字:匄gài
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圖
骨刻文演變:引自,丁再獻、蕾《東夷文化·骨刻文釋讀》章第節,版社20122
拼音:gài
:勹,部外筆畫:3,總筆畫:5
筆86&98:QYNV 倉:XPYV
筆順編號:35415 號碼:27720 UniCode:CJK 統漢字 U+5304
基本字義
● 匄
gàiㄍㄞˋ
同“丐”。
例如:道茂道:“公雖判,但事無左證,仍涉空虛,敢請公許一衣,並賜題襟。書‘他為信’四字,方可始終作證,匄免微命。”——《唐史演義》(蔡東藩 著)
English
◎ to beg for alms; a beggar
屈匄:楚國大將(見《屈原列傳》)
甌語:音ha,聲調陰入(323)
用法:1語氣助詞,置於字詞首。
3給予
3嫁
4被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韻會》匃亦作匄。《前漢·文帝紀》匄以啟告朕。《注》師古曰:匄,亦乞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