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允興

勞允興

勞允興,男,漢族, 1933年出生在北京東城禮士胡同一所民居內。那時,父親在鐵道部任工程師,母親料理家務,姐姐、哥哥分別在大學、中學、國小上學。居住山東原籍的祖父早已病故,叔祖父主持修建過鐵路,並曾任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這一時期,勞允興的家庭生活還算是安定的,但自日寇入侵,北京淪陷,勞允興做為一個小亡國奴度過少年時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勞允興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33年
  • 畢業院校:河北大學
  • 主要成就:曾任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
  • 出生地:北京東城禮士胡同
  • 性別:男
人物生平
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從祖國光復到解放建國,勞允興從北京西北國小升人四存中學,1949年初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共青團),隨即從事團的工作。青年團是一所“大學”,而北京的團幹部們政治文化修養等多方面的優秀品質,都深深地教育、影響著勞允興。勞允興先在北京團市委後調前門區團委工作。回憶勞允興從事團的工作四年多的生命旅程中,多少次親聆可稱為青年導師許立群、馮文彬、胡耀邦等同志講話的情景,至今感奮;而每每想起朝夕相處的許多年長同志,敬慕及深摯之情油然而生。勞允興那時的志趣更酷愛文史,閱讀名著,喜歡寫作,業餘遍聽當代著名理論家、文學家的講演。時值新思想、新文化迅速發展,聚集首都北京的名家們,思想的活躍和專業的造詣,可以說在他們的講演中發揮盡致。勞允興尤其對文學家的講演感興趣,不止一次地聽郭沫若曹禺老舍丁玲等人的報告。勞允興還聽過華羅庚等科學家的科學講座。他們熱愛事業、治學嚴謹和博大恢弘的氣度,深深地影響著勞允興。這時,在勞允興的周圍,同志師友間探討理論、切磋學問的風氣也使勞允興耳濡目染、深得教益。
1954年,勞允興獲准考入河北大學歷史系本科學習,二年級時即任系刊《歷史學習》主編,勞允興的習作文章在這個刊物上發表的有《論項羽的階級條件限制》、《讀荀子<天論>》、《讀公孫龍<白馬論>》等。其中《論項羽》的文章在系內曾引發爭論,由系領導召開過學術辯論會。大學四年的學業及文章習作,深得李光璧教授、漆俠教授的指導幫助。畢業前後及任教天津、北京之時,又得到楊翼驤教授(南開大學歷史系)、楊廷福教授(華東師大歷史系)的指導,研究唐史及史學要籍《史通》,撰成《劉知幾小傳》、《劉知幾年譜》、《簡談<史通>的辨其指歸,闡其體統》、《<史通>校點質疑》、《<史通>的精核與紕繆》等文章。前輩學者傅振倫教授(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讀過勞允興的文章後評價說:“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新意見,糾正了前人研究、標點《史通》的誤點,開闢了新說,能以昌明劉知幾的史學。”傅先生的意見,使勞允興深受鼓勵和鞭策。在中學任教期間,勞允興還寫過兩篇關於歷史教學的文章,收入1963年天津和平區教育局編《歷史教學論文集》內。
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北京社會科學院即投身北京史的研究工作。因為自幼生長在北京,熟悉鄉土,諳詳人物,再加略精於中國通史,於是寫作有得心應手之感。一人手工作就瘁心於《北京歷史紀年》一書的撰寫、增補、訂誤,修改成為完稿。接著又承擔京津唐國土規劃研究項目,撰成《北京城史——隋唐、遼金元》書稿,更深入“隋唐幽州”課題的寫作,撰成《唐貞觀時期幽州城》、《武則天唐玄宗時期的幽州》、《析唐玄宗籌策心理》、《隋唐時期幽州》、《房山石經山金仙公主塔》、《唐代河北道》等多篇論文。這組唐史文章使這裡原是頗顯荒蕪還裸露空白的學術膏腴沃地,史學的花朵日漸繁茂了。
80年代中期以後,深入認識並分析關於北京史研究的現狀,發表了《開展北京文化史研究的建議》、《對北京文化研究的探求》,開始潛心於北京文化的研究,撰著並主編《北京文化綜覽》。當勞允興對該書提出構思和寫作的初步方案後,得到丁守和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的支持和合作。該書的核心主體部分,勞允興親自動手寫作,完成20餘萬字(全書40餘萬字)。《綜覽》出版得到學術界的讚許和好評,敢峰同志(北京社會科學院院長)著序稱:“北京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過去尚無一部著作比較系統和全面的加以介紹,……本書主編、作者確實是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戴逸教授(中國史學會會長)以《北京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為題,著文評價說:“這部書作為北京文化的第一部綜合性著作,應該說是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綜覽》獲得北京優秀圖書獎。《綜覽》之後,勞允興繼續北京文化的專題研究又撰成多篇文章,如《燕趙文化論》、《北京建城3040年》、《梁思成與北京城》、《梁啓超與梁思成》、《三里河沉思——北京城嬗變》等。這一時期,關於以北京為主題的各種著作多起來,而北京歷史的研究也日益成為顯學。90年代,台灣作家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一書就十分引人注意。但是,該書雖自稱為長篇小說,卻忽視唐史、北京史基本文獻資料依據,又失於實地的考察,所以就史實來說,難免疏遺舛錯。於是勞允興撰寫了《北京宣南名剎法源寺》。
199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聘勞允興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在勞允興步入晚年,親身體驗到社會的巨大變化,對比往日的經歷,政治安定、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科學發展等現實情況,由衷的幸福感受是勿庸贅談的。然而,勞允興也認真地觀察並且清醒地認識到,一個時期以來,世界性的人文精神的失落,不能不影響著國內學術界;而勞允興們又不可規避西方文化的滲透,國內各種思想文化的激烈振盪,腐朽文化的沉渣泛起等嚴峻的問題。所以,自認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可須臾忘卻堅持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大問題。勞允興是一名史學工作者,要旗幟鮮明地以自己的史學研究與寫作,力求成為增進或推動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古人說:“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為此,要努力學習先進思想理論、現代科學知識,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和自身素質。在提高業務能力上,防止和力戒知識的老化,認真補讀平生未讀之書,探索中國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課題,尤其是從20至21世紀巨大轉變的課題,力爭保持學術生命力的旺盛發展。研究與寫作決定“兩面受敵”,一方面從先進思想理論汲取營養,增長見識,激發智慧;一方面從史學要籍、史學資料,探賾索隱,致遠鉤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