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行政村59個,境內人口55226人,農業人口49958人,耕地84030畝。先後獲得齊魯鄉鎮之星、省中心鎮、小康鎮、百新工程示範鎮、省級文明單位、全省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6年底,轄59個村民委員會;境內人口7.54萬人,其中農村15107戶,55423人;女2751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9‰。有中學2處,國小11處,在校學生共610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有衛生院1處,社區服務站26處。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46部。
歷史沿革
明洪武初年,
淄川縣紫草窩許氏遷居寧海漁場(今勝坨鎮海中村附近)立籍;明永樂年間,官府自山西洪洞、直隸棗強等縣移民墾荒,遂逐步形成村落。1944年解放後屬利津縣第二區(寧海區)和第四區(董集區)。1956年3月劃歸廣饒縣,1961年10月重歸利津縣董集區,1964年秋劃歸墾利縣董集區。1966年6月,由董集區析出,成立小寧海公社,1967年7月公社駐地由小寧海遷址於坨莊村,公社名稱取“勝利油田”和“坨莊村”第一字組合為勝坨公社。1984年7月社改鄉,為勝坨鄉。1994年3月29日撤鄉建鎮,為勝坨鎮。
地理位置
勝坨鎮位於墾利區西部。鎮駐地南距東營區西城10.5公里,東南距東城15公里,東北距墾利區城區10.5公里,西、北倚黃河與利津縣相望,南與董集鄉及東營區交界,東與墾利街道相連。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黃河沖積平原上,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呈微傾斜,地面平坦,多為沙性土壤。鎮境東西最大距離26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2公里,總面積16350公頃,耕地5930公頃。黃河穿該鎮近30公里,境內有六乾、勝乾、諸家支、巴東支、巴西支、路東乾渠、路南乾渠等10處大中型引黃灌渠和廣利河、溢洪河、六乾排等排水河道,水利條件較好,灌溉面積2666公頃。主要農作物有
小麥、
玉米、
水稻,次為
大豆、
高粱等,經濟作物主要有
棉花、
桑蠶、瓜菜、
花生等。由於地下水位逐年升高,土地鹼化嚴重。
簡述
自60年代勝利油田在該鎮開發建設以來,該鎮已貢獻土地4萬餘畝。目前,境內有油、氣、水站43個,油、氣、水井3000多口,地下油氣管線總長近4000公里,中高壓輸電線路1700多公里,且油、氣井以每年百餘口的速度遞增。勝利油田已累計從勝坨油區開採原油1.5億多噸,占勝利油田累計總產量的七分之一,已累計開採天然氣66億立方米。油田暫住職工2萬餘人,是一個典型的油區重鎮。
全鎮轄59個行政村,總人口54561人。少數民族有哈尼族、黎族、回族等,總數為19人,占全鎮總人口的0.03%。全鎮主要有張、王、李、苟等姓氏,其中張姓最多。
所轄村莊
勝坨鎮
常家村 、
路家村、
戈武村、
鄭王村、
張東村、
巴西村、 蘇家村、 寧家村、 花台村、 義合村、 海東村、 海西村、 蘇劉村、 新張村 、小張村、 大張村、 陳家村、 胥家村 、周家村、 宋家村、 王營村、 崔家村 、梅家村、 卞家村、 許家村、 吳家村 、林子村、 徐王村、 佛頭寺村、 大白村、王院村、 棘劉村、 前彩村、 西街村 、 後彩村、 辛莊村、 三佛殿村、 史王村、東王村、 姜家村、 皇殿村、 尚莊村、 孫家村、 巴東村、 杜家村、 坨東村、 坨西村、 坨南村、 褚家村、 海南村、 海中村、 海北村、 工農家村、 勝利村、 小巴家村、 小務頭村、 壽合村、 張西村。
發展條件
勝坨鎮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擁有省級以上公路1條,市北外環橫穿而過,境域內公路總里程達到了160多
公里。鎮域內自然資源豐富,黃河橫貫全境30公里,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產、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淡水資源。近8萬畝的宜農宜開發荒鹼地為農村
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1965年,全國第一口日產千噸油井在勝坨鎮勝利村打出,勝利油田因此而得名。在油田40多年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勝坨油區原油開採量占勝利油田累計總產量的七分之一,是一個典型的油區重鎮。
經濟狀況
1978年,該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10餘元,1987年,實現社會總產值2000餘萬元,2000年實現社會總產值37.7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76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7%、68%、15%。該鎮以工業發達著名。1971年墾利縣化肥廠在勝坨鎮建設並投產。1987年以來境內先後興建投產12處鎮屬企業。
強鎮由來
該鎮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名列東營市“六強”鄉鎮第二位,曾榮獲“山東省高新技術示範鄉鎮”“省級小城鎮建設新型試點鄉鎮”“省級安全文明鄉鎮”“省百新工程示範鎮”“東營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文明模範鄉鎮”“東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東營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1998年順利通過小康鄉鎮驗收。
大事記
清光緒十年(1884年),黃河在今勝坨鎮境內多處決口,官府於是年修建路莊險工堤防。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利津縣郵政局設立,並在二區巴家集(今勝坨鎮巴家集)等處設立信櫃,境內始通郵。
1944年10月,原屬墾利縣管轄的利二區(今董集、勝坨)劃歸利津縣所轄。
1963年9月23日,石油工業部華東石油勘探局在今墾利縣勝坨鎮境內鑽探“營2井”,獲日產555噸的高產油流,勝利油田始稱“九二三廠”即由此得名。
勝坨鎮
1964年,石油工業部“九二三廠”在墾利縣境內會戰,於今勝坨鎮勝利村附近打出一口日產原油1134噸的高產油井--坨11井。為此,該廠於1971年6月5日被命名為“勝利油田”,以示紀念。 1964年,勝坨人民為油田開發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掀起了油地人民共同進行油田大會戰的高潮。
是年11月,今勝坨鎮(原屬董集區)劃歸墾利縣。
1965年3月3日,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視察坨11井。
1965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視察坨11井。
1966年1月12日,朱德委員長在山東省委書記譚啟龍、惠民地委書記王成旺陪同下,視察九二三廠在今墾利縣勝坨鎮(原董集區)投資興建的小寧海水稻種植配套工程,並題寫“亦工亦農結合新,工農聯盟更相親,油業興旺農亦好,社會主義見雛形”的詩篇。
1966是年7月,勝坨人民公社成立。該公社是由董集區所轄的尚莊、坨東、小寧海三個公社分出來建立的。
1966年,墾利縣勝坨人民公社勝利引黃閘竣工,山東省副省長高啟雲參加放水典禮並剪彩。
1969年10月,墾利縣化肥廠在今勝坨鎮開工建設。
1973年,工農村由高蓋公社劃歸勝坨公社管轄。
1979年7月,南展淤區開閘淤灌,歷時27天,引水總量6.26億立方米,落淤面積8.2萬畝。
1984年7月,撤銷勝坨公社,設定勝坨鄉。
1987年1月,勝坨鄉建築安裝公司成立。
1988年8月,墾利縣第四中學下放歸勝坨鄉管理,更名為勝坨中學。
1988年,海北村國小教學樓竣工,這是東營市第一座農村國小教學樓。
1992年7月,由勝坨鄉建安公司等6個單位組成的東營市勝坨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
勝坨鎮1992年,東營市萬達實業公司成立,由勝坨鄉安裝公司等單位組成。 1993年10月,勝坨鄉進行鄉直機關機構改革。
1994年3月29日,省政府批准撤銷墾利縣勝坨鄉,設立墾利縣勝坨鎮。
1994年10月,全鎮掀起農田水利會戰熱潮,第一座鎮辦水庫工程--巴東水庫建成並投入使用。
1995年8月,建成占地面積4000畝、設計庫容600萬立方米的三坨水庫,坨東、坨西、坨南、勝利、小務頭各村農業用水緊張的問題得到解決。
1996年8月,中共萬達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成立,巴洪斌任書記。
1997年2月,全國政協常委、原濟南軍區司令員張太恆上將來勝坨鎮視察工作。
1998年8月,勝坨鎮與勝利採油廠下屬16個單位舉行結對“創建全國安全文明油區”簽約儀式。
1998年6月,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修智來勝坨鎮視察工作。
1998年6月25日,中共勝通股份有限公司委員會成立,張合遠任書記。
1998年8月,年創產值20億元的山東勝坨集團組建成立,王秀華任集團董事長。
勝坨鎮
1988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山東省委書記吳官正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來勝坨鎮視察工作。 1999年7月,全國企地共建現場會在勝坨鎮設立現場參觀點。勝坨鎮在三十年油地共建活動中探索出的“三包四定”、“六聯共建”等好經驗、好做法在全國推廣,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肯定。
2000年1月14日,山東勝坨集團、北京化工大學聯合成立的高科技開發中心在北京化工大學正式掛牌,這是勝坨鎮企業實施“產、學、研”結合的又一碩果。
2000年6月22日,省政府確定勝坨鎮為中心鎮。同年,中心城區建設破土動工。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1978年全鎮糧食平均畝產93公斤,總產1164萬公斤。2000年全鎮糧食平均畝產223公斤,總產3418萬公斤。
該鎮土地鹽鹼化、油漬化現象嚴重,農業生產條件極為薄弱,特別是嚴重受水資源制約。進入90年代以來,全鎮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掀起大搞水利基礎工程建設的熱潮。到2000年,全鎮共注入資金2600多萬元,建成4條幹渠、8條支渠,開挖水庫近60座,總蓄水能力達到2000萬立方米;改造鹽鹼地6萬餘畝,路、林、橋、涵、溝、渠、閘七配套,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 自1997年以來,全鎮積極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戰略,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全鎮累計協調貼息貸款2600萬元,無償投入資金達2000多萬元,培植起
水稻、
畜牧、
桑蠶、
水產、
蔬菜五大主導產業;先後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了5000畝噴灌示範園區以及孫家村波爾山羊繁育基地、尚莊村高科技示範園、坨南村養豬示範小區、寧家村的魚蝦蟹稻生態兼養、崔家村1300畝上農下漁基地、小白村大棚養蠶示範園,被評為“東營市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帶動了全鎮農業的科技化進程。全鎮有26個村建起了養豬小區,年存欄生豬達到5萬頭;36個村發展了大棚養蠶,有養蠶大棚400餘個;39個村發展水產養殖業,農業實用新技術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55%以上。1978年全鎮農業總產值為281萬元。2000年為1.7529億元,其中種植業總產值7948萬元,林果業總產值112萬元,畜牧業總產值8237萬元,漁業總產值1232萬元。耕地面積5930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1.1762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231萬公頃,糧食、經濟作物產值比為6∶4。
第二產業工業
勝坨鎮迎奧運
80年代末,全鎮只有兩處水利建設工程隊,以向油田輸出勞務為主。這兩家工程隊逐步發展成為現在的萬達集團、勝通集團。在1993年到1994年間,先後辦起東營市金加化工有限公司、環宇公司、方圓公司、魯泰公司、農機公司、環保公司、新型電力器材廠等工業企業。在企業發展上,積極實施由勞務型向工業型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由單一市場向社會大市場轉變、由傳統管理型向現代管理型轉變的“四個轉變”戰略。全鎮工業企業歷經“勞務打基礎”、“工業上台階”的原始積累和資本膨脹之後,自1998年起,開始向“科技促騰飛”發展。企業紛紛與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石油大學、勝利油田“四院一中心”、航天部404廠、華中理工學院等十幾個院校科研單位“聯姻”,“產、學、研”結合成為企業增效的主流。共聘請各種專兼職高級技術人才100多名,建成經濟聯合組織400多個,每年引進高新技術項目或科技攻關項目10餘項,形成了高新技術項目的“開發一代、套用一代、儲備一代”的格局。1995年至2000年6年間,全鎮累計投入技改資金5億多元,新上和改進項目46項。1998年,以萬達集團、勝通集團、東辰集團為核心的8家鄉鎮企業在進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山東勝坨集團,成為省政府重點扶持的百家企業集團之一。其中,萬達、勝通兩大企業集團成為國家大(一)型企業。至2000年,全鎮已形成精細化工、機械加工、電器電材、建築建材、生物化工等八大主導產業,生產100多個系列產品、300多個品種的企業群體,承擔著90%以上的鎮財政收入。生產的透明質酸、青黴菌絲體綜合利用、潛油泵引接電纜、防盜電纜、增效增粘劑、四溴雙酚A阻燃劑、深海電纜、層狀結晶二矽酸鈉、熱塑性硫化膠強V帶半成品、
氨基葡萄糖、甲殼纖維素等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1978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680人,實現產值182萬元,實現利稅11萬元;2000年全鎮鎮村辦工業企業達到28家,從業人員7479人,實現產值23億元,利稅2.656億元。
建築業:2000年底共15家,主要從事
土木建築、工業安裝、居室裝飾、電器安裝等,從業人員4587人,實現總產值7.1627億元,實現利稅8590萬元。
第三產業
1978年後,境內個體私營商業、
飲食業、
服務業逐步繁榮。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80人,年創產值10萬元,利稅7萬元。進入90年代以來,個體私營經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個人承包。近年來,鎮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優惠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先後建起了勝坨鎮商貿街、生豬批發市場等農貿市場。至2000年底,全鎮共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2503戶,個體工商戶達到1206戶,私營企業28家;個體運輸戶268家,其中客運戶87家;從業人員0.4萬人,年創產值47132萬元,利稅3720萬元。
新農村建設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勝坨鎮緊緊
圍繞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和市、縣關於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堅持“
多予、
少取、
放活”的方針,立足本鎮實際,突出油區特色,以示範工程為突破口,大力實施以工哺農、以城帶鄉戰略,讓農村民眾共享工業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成果。鎮黨委、政府專門成立了勝坨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指揮部,指揮部下設工程規劃建設小組、綠化工程小組和行政督導小組。整個示範工程涉及工農、海中等13個村,共投資近2000萬元,完成了硬化街道3.1萬平方米,修建街道排水溝設施1.8萬米,綠化面積4.5萬平方米,植樹15萬株;新建休閒娛樂場所8處,修繕村民房屋355間,加固和粉刷沿街土坯房4.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36盞,對各村推廣使用了優秀住宅設計方案,對新農村示範工程建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突破和帶動作用。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66年7月,勝坨公社在小寧海村成立公社衛生院,時有磚瓦房5間,工作人員8人,只設門診和藥房,下設尚莊、小寧海2個衛生所。1970年,國家投資3萬元,搬遷至坨莊村,並改稱勝坨地段衛生院,建築面積達700多平方米,設有門診、中醫、婦產、治療、放射、化驗、病房、藥房、手術室等科室,工作人員30人。1972年1月更名為墾利縣人民醫院勝坨分院。此後,隨著勝利油田的開發建設,為滿足當地人員就醫,不斷擴建房屋,增添醫療器械,調配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到1985年,全院建築面積2904平方米,病床50張,內設門診、中醫、婦產、牙科、放射、化驗、藥房等科室,工作人員49人。此外,有村級衛生室22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65人。1999年,墾利縣人民醫院勝坨分院晉升為墾利縣第二人民醫院。
1968至1970年間,在
尚莊、小寧海、
勝利、
辛莊、
寧海、
大張等處建中學6處。1970年,在勝坨鄉建立墾利第四中學,1971年開始招生。進入90年代,鎮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大幅度增長,總計1000餘萬元,新建教學樓3座和學生公寓及教師宿舍。2000年,新建教師公寓樓4幢。同時,對學校布局進行了大規模調整,縮減村級國小19處。目前,全鎮共有國小21處,其中完全國小20處,初級國小1處,共有167個教學班,在校生5647人,教職工278人;初級中學3處,共有66個教學班,在校生3321人,共有教職工228人。
1975年,設立公社文化站和
廣播站,80年代後,經濟強村和機關、學校均建立了圖書閱覽室,鎮建立了
檔案室。
人民生活
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110元。80年代初,民眾生活以玉米、地瓜為主糧。1985年以後,農村以吃粗吃飽為主,開始以小麥、玉米為主食。自90年代以來,民眾開始吃細吃好,以麵粉為主糧,輔以雞、魚、肉、蛋;穿著方面,逐步向高檔發展。民眾居住條件大為改善,海中村戶均投資20萬元建起高標準平房64套,現已向二層高檔樓發展,工農村也已規劃建設二層高標準樓。全鎮電話裝機總量達1.5萬部,每百人30部。80年代普及腳踏車,90年代
機車、各種
汽車進入農民家庭,2000年全鎮私人擁有桑塔納等
小轎車近500輛。1995年,全鎮59個村實現了村村通電、通柏油路、通電話。全鎮農村人口就業成“三分天下”格局,即三分之一在企業上班,三分之一經營第三產業,三分之一在家種田。1994年,鎮政府對原敬老院進行了擴建。2001年,投資300萬元新建一處高標準的敬老院,供孤寡老人在此歡度晚年。
城鎮建設
2006年,總投資1.14億元實施了鎮區排水系統建設、
綠化,
超市、新行政辦公區、坨西小區建設和鎮西區改造、鎮東區擴建等一批重點工程和重點項目。 2006年,勝坨鎮投資134.4萬元的農村安居工程順利通過市政府驗收。此項工程覆蓋9個村,受益民眾48戶。
招商引資
2006年,全鎮累計引進外來投資項目(在建)14個,已到位外來固定資產投資3.15億元,占縣政府分配任務(9100萬元)的346%,契約項目3個,計畫外來固定資產投資10億元。其中在工業園建設的招商引資項目10個,已到位外來固定資產投資2.15億元,占縣政府分配
任務(6000萬元)的358%。
鄉鎮企業
2006年7月,萬達國際大廈開盤盛典隆重舉行;8月,
萬達集團榮膺中國製造業500強(第377位)
榮譽稱號,同時,在國家統計局認定的2006年中國大型工業企業2387家排序中,萬達集團名列排行榜第465位。9月,國家統計局首次公布“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名單,萬達集團位列第7位,東辰集團在首屆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中排名第61位。 11月,由東辰集團傾力打造的高端水景樓盤——東辰·鑒墅獲建設部兩項殊榮,分別為“中國城市標誌名盤”、“中國生態宜居名盤”,該榮譽為建設部首度評選。勝通集團榮獲全省節約集約用地先進
企業、消費者滿意單位、東營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單位)、AAA級文明信譽企業等榮譽稱號。
組織建設
勝坨公社第一次中共黨員代表大會於1971年12月20日召開,選舉產生勝坨公社革委黨的核心領導小組,張榮華任書記。共青團勝坨公社第一次代表大會於1972年9月11日召開。勝坨公社第一次婦代會於1972年4月27日召開。勝坨公社第一次貧下中農代表大會於1973年9月召開。1978年劉存吉任中共勝坨公社委員會書記。1978年5月勝坨公社第二屆人代會召開。1981年1月,勝坨公社第三屆人代會第一次會議召開,蓋建忠當選為管理委員會主任,石梅林、孫浩智、郭炳勛任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1984年7月,勝坨公社改為勝坨鄉。1984年8月,勝坨鄉第四屆人代會召開,選舉王雲樓為勝坨鄉鄉長。1987年3月,勝坨鄉第五屆人代會召開。1987年11月,中共勝坨鄉第六次代表大會召開。1990年2月,勝坨鄉第六屆人代會召開,大會選舉楊同柱為勝坨鄉鄉長。1991年1月,中共勝坨鄉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1991年3月,勝坨鄉第七次人代會召開,大會選舉張其學為勝坨鄉鄉長。1993年10月,勝坨鄉機構改革完成。
1994年3月29日,省政府批准撤銷墾利縣勝坨鄉,設立墾利縣勝坨鎮。1995年10月,中共勝坨鎮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1996年1月,勝坨鎮八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李春明當選為勝坨鎮鎮長。1998年12月,勝坨鎮第九次黨代會召開。1999年1月11日,勝坨鎮九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劉清濱當選為勝坨鎮鎮長。2000年6月,勝坨鎮九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劉金忠當選為勝坨鎮鎮長。
現任鎮黨委書記:張學鋒
(墾利區副區長)
現任鎮長:王秀林
人物簡介
劉春林(1902~1976)民間藝人,勝坨鎮
大張村人。曾參加過渤海四分區京劇團,工武生,深受廣大觀眾、戲迷的愛戴和讚賞。1947年回到家鄉傳藝授徒,1954年,又在利津縣陳莊鎮組織“子弟班”,後逐步發展壯大為利津縣京劇團。畢生致力於戲劇事業,終身未婚,1976年病逝。
張書坤(1925~1948)中共黨員,勝坨鎮三佛殿村人。1945年4月參軍,任華野10縱29師1營副連長,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壯烈犧牲。曾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
王秀華1957年10月生,勝坨鎮
皇殿村人。1977年8月入黨,1978年11月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高級政工師、高級經濟師,山東省第七屆黨代會代表、東營市第三、四屆人大代表。1978年11月開始擔任墾利縣勝坨鄉皇殿村黨支部書記,1987年1月帶頭創辦企業,為勝通集團創始人,歷任經理、總經理、董事長、黨支部書記,1994年5月至2000年,先後擔任勝坨鎮副鎮長、鎮長、書記,墾利縣副縣長、中共墾利縣委副書記。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優秀農民企業家”“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優秀鄉鎮黨委書記”“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1996年獲省總工會頒發的“富民興魯”勞動獎章,1998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廠長)經理”。
巴洪斌1957年9月生,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1977年參加工作,歷任墾利縣綜合廠廠長、東營市萬達實業公司總經理,現任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東營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尚吉永1968年1月生,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1986年參加工作,歷任墾利縣綜合福利廠會計、東營市萬達實業公司副總經理、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勝坨鎮黨委副書記。先後榮獲山東省十佳青年廠長、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青年五四獎章、東營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王秀生1966年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曾榮獲省鄉鎮企業技術創新帶頭人、省鄉鎮企業系統優秀質量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張振武1966年2月生,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政工師。現任東營市東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曾被團中央、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青年星火帶頭人”、省新長征突擊手、省鄉鎮企業系統優秀質量工作者等稱號。曾榮立省“青春立功”一等功。
獲得榮譽
勝坨鎮先後被評為“全國重點鎮”、“全國第一批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1000強”、“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最適宜人居名鎮”等榮譽稱號。
各村委會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棘劉村民委員會
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王院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利坨鎮西街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三佛殿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東王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義和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佛頭寺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前彩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卞家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史王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後彩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吳家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周家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坨東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坨南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坨西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大張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大白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姜家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孫家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寧家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宋家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壽合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小務頭村村民委員會
墾利縣勝坨鎮小巴家村村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