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村(山東省墾利縣勝坨鎮海中村)

海中村(山東省墾利縣勝坨鎮海中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中村位於勝坨鎮政府東3公里處, 東與海北村、海南村相連,西與小巴家村為鄰,北與中國萬達集團接壤,南與東營區交界。該村地勢平坦, 現有面積197公頃。由於處於勝利油田中心礦區,近30年來,勝利油田在該村土地上共打油氣井407口,占地5256.95畝,使該村成為典型的無耕地村。村內街道路面全部實行了硬化,省級幹線永(安)莘(縣)路東西橫穿過境,交通四通八達。2000年,全村共有293戶,總人口122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全村現有苟、李、秦、左、張、王、邵、許8個姓氏,其中苟氏最多。村民都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中村
  • 面積:197公頃
  • 總人口:1227人
  • 位置:勝坨鎮政府東3公里處
村史簡介,經濟發展,村莊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主要榮譽,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地圖信息,

村史簡介

據口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苟福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定居。時因駐地依水靠海,經常遭受海潮侵襲,民眾祈求安康,故以吉祥嘉言命村名為“小寧海”,意思是臨海比較安寧,並沿用至今。1958年成立生產大隊時,小寧海村分為三個生產大隊,即海中大隊、海北大隊、海南大隊。1984年海中大隊改為海中村。屬墾利縣勝坨鎮所轄。

經濟發展

1950年全村國民生產總值1萬元,1978年9.9760萬元,2000年130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所占之比為2∶42∶56。2000年全村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30萬元,人均純收入6500元。

村莊建設

海中村大力推進環境整治,改善村民居住條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模式、統一建築隊伍、統一進料渠道、統一工程標準的原則,進行了新村建設,集體投資300餘萬元配套了新村基礎設施,使43戶村民喜遷新居;亮化村內街道4條,粉刷文明示範街3條,硬化新村道路400米,投資6萬元,對村內的3000米地溝進行清理,更換蓋板750餘塊;投資4萬元,對新村內的兩條街道進行電網改造。

精神文明建設

加大村級文化陣地建設力度,不斷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在工作中,從村情民意出發,組織實施了“建設一個文化陣地、開展一項創建活動、建立一套規範制度”工程。投資120萬元新建了高標準農民文化大院;投資60萬元,建成了集健身、娛樂、休閒為一體的文化廣場;投資20餘萬元,建設了一面長80米的毛澤東詩詞牆,提高了村莊的文化品味。投資150餘萬元對三海國小進行改造,更換了高檔桌椅,配置了空調,基礎建設在全市達到一流水平。為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先後建起了圖書閱覽室、音像室、健身室等,還成立了秧歌隊、文藝宣傳隊,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強化政策宣傳、普及科技知識,使廣大農村民眾及時掌握政策、法律法規知識。認真組織了“十星級文明戶”創評、評選優秀黨員和爭做好媳婦、好婆婆、好家庭等一系列弘揚文明道德思想、激發黨員幹部民眾創業熱情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並形成了一整套評選工作制度,大力提倡移風易俗。建立健全了治保、調解、巡邏、幫教、普法“五支隊伍”,社會治安和油區治安秩序良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主要榮譽

海中村是墾利縣經濟強村,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墾利縣第二位。1995年榮獲“東營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1997年6月東營市委授予“創五好先進村”稱號,1998年至2000年,先後榮獲“山東省村鎮建設明星村”“市級文明單位”“市級十佳衛生村”“省級文明單位”等稱號,連續五年保持墾利縣“黨建經濟強村”榮譽稱號。
1997年順利通過小康村驗收。1998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文明單位”。1999年被中共東營市委授予“創五好先進黨支部”稱號,被東營市愛衛會授予“十佳衛生村”榮譽稱號。

大事記

1943年,苟溫光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成立第一屆村黨支部。苟玉香任黨支部書記。
1964年3月,建磚窯廠1處,為本村第一個工副業項目。
1964年8月,勝利油田在村內打出全國第一口日出千噸高產油井--坨11井。
1965年3月3日,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視察坨11井。
是年秋天,朱德委員長視察坨11井。
是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視察坨11井。
1966年春天,石油部部長康世恩視察海中村,並就油地關係召開座談會。
是年3月,全村用上自來水。
1969年,全村800畝鹽鹼地經過改造全部種植水稻,並獲豐收。
是年,建成第一個村辦水庫。
1973年,海中國小建成,總投資2萬元。
1980年,全村通電。
1987年,村建築、安裝隊成立。
1991年,海中國小教學樓落成,系全縣第一家村建教學樓。
是年,全村街道全部實現路面硬化。
1992年,東營市市長張慶黎視察海中村。
1995年3月,全村“農轉非”。
1996年,新村建設起步。次年,8戶民眾搬入新居。
1997年,實現“小康村”。
1998年,占地5280平方米、總投資120萬元的村文化大院建成。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建國初期糧食平均畝產40公斤,總產2.8萬公斤;1978年平均畝產150公斤, 總產9.5萬公斤;建國初期農業總產值2800元,1978年為1.835萬元,2000年為5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初期,以農為主,無人從事第二產業。1978年村磚窯廠建成,從業人員達到150人,年產值8萬元,實現利稅560.9元。2000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10人,實現產值1136萬元,實現利稅341萬元。
第三產業建國初期從業人員12人, 產值210元,利稅23元。1978年從業人員37人,產值1200元,利稅130元。200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30人,年創產值1514萬元,利稅45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建國前村內就有了自己的學校,但適齡兒童入學率僅為40%。建國後,逐步改善了辦學條件。1991年,從村集體公共積累中拿出80萬元建起了高標準國小教學樓1棟,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先後有2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本科4人、 大專9人。1997年投資120萬元新建了高標準農民文化大院,成為全村宣傳黨的政策、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普及科技知識的中心。
人民生活 建國前,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年人均糧食僅8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 建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全村人均糧食330公斤, 人均純收入187元。200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1.8萬元。 全村擁有電話210部,擁有電視機293台,三分之二的農戶用上了電冰櫃;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80輛,其中個人擁有70輛 (包括轎車33輛,貨車21輛,其它車輛16輛)。
村莊建設建國前, 村民住房多以土木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1978年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1994年以來,村兩委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從本村實際出發,採取舊村改造與新村建設同步進行、以新村建設為主的方法,逐步興建海中新村,並實行了“六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模式、統一建築隊伍、 統一進料渠道、統一工程監理。到目前為止,新村內已建住房63套,其中包括360平方米樓房4套, 170平方米平房31套。新村內水、電、路、訊配套,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見雛形。1998年12月,海中村被省人事廳、省建委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稱號。
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積累的增加,村民福利待遇逐步提高。村集體投資80萬元把村內街道全部鋪成了水泥路面;為家家戶戶安裝了自來水管;為每個兒童出資200元辦理了幸福保險; 對全村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30元生活補助金; 投資5萬元對全村用電線路進行了維修,保證了民眾用電安全;為解決民眾農副產品買難賣難問題,投資30萬元興建農貿市場1處;全村實行了麵粉免費供給制。
組織建設1943年村民苟溫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共產黨員。1961年成立村黨支部, 苟玉香任村黨支部書記。 自1961年至2000年先後有6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1967年成立革委會, 張學海任主任。1984年改為村委會,至2000年有2人先後擔任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東營市墾利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