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勝坨鎮

山東省勝坨鎮

山東省墾利縣勝坨鎮位踞黃河三角洲頂點,是勝利油田的發祥地,又是中國傳統文化—佛教文化的重要影響地,素有“北安山”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東省勝坨鎮
  • 面積:181平方公里
  • 人口:7.45萬人
  • 榮譽:全國重點鎮
簡介,建立健全機制,三網綠化,構建生態經濟,突出重點,以人為本,

簡介

全鎮面積181平方公里,轄59個行政村,境內人口7.45萬人,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最適宜人居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我們牢牢把握打造山東強鎮、名鎮的奮鬥目標,將勝坨定位於建設“黃河水城生態園”和“黃河三角洲上的新型工業園”,不斷加快南展區、小城區和精細化工園區三區建設,努力發展新型工業、生態農業和文化旅遊業,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億元,同比增長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380萬元,同比增長28%;固定資產投資47.9億元,同比增長3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02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6元。

建立健全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隊。鎮黨委、政府本著“環境需要保護、更需要建設”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修訂《勝坨鎮2004-2015年環境規劃》,既立足當前,更著眼長遠,重點加強環境污染防治和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成立了鎮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納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與和諧社會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統一安排部署,持續加大推進力度。
同時,全鎮建立了節能減排聯席會議制度和環保執法月通報制度,加強了執法監督,確保了生態建設信息暢通。通過健全組織、完善規劃、落實責任,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全鎮形成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強大合力來。

三網綠化

完善基礎配套,備好生態文明建設的“糧草庫”。針對勝坨鎮自然、經濟社會和環境現狀,不斷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解決居民區和工業園區的污水排放問題。
一是全力確保總投資5770萬元的利河污水處理廠達標運行,徹底淨化城區內工業污水和生活廢水排放,進一步改善鎮區及周邊村莊的生態、生活環境。按照市政府實施黃河水城戰略,將廣利河建設成為“河海相連、水清岸綠、城水共生、人水相諧”的生態長廊、景觀長廊和文化長廊。
二是強力推進投資720萬元的雨污分排工程,在鎮北路及豐收路兩側鋪設雨排、污排管線3600米,改造道路管網疏通整合,避免雨水污水相互流通,保證城區生活污水順利進入利河污水處理廠,切斷排入溢洪河的各污染源。
發動人人參與,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大力開展貼近民眾、富有成效的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村莊活動,大力提倡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廣大民眾的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社會營造了重視生態、崇尚環保的濃厚氛圍。廣泛開展了以“環境爭優企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生態文明村”等為細胞工程的“綠色創建”系列活動。

構建生態經濟

新型工業,挺起脊樑。我鎮企業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末,經歷了“勞務打基礎”、“工業上台階”、“科技促騰飛”的三步曲。近幾年,我們按照深入實施“綠色工業強鎮”戰略,大力發展勝坨精細化工園區的新型生態工業,進一步推廣節能減排和低碳循環經濟的新技術,先後淘汰了一大批落後的技術工藝和產能設備,走出了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前三季度,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04.9億元、銷售收入300.4億元、利稅35.1億元、利潤3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6%、26.3%、34.9%、37.1%。今年9月份,勝坨工業園區域環評正式通過省環保廳批覆,園區對鎮外資金的吸引力和對項目的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萬達集團總投資12億元的10萬噸/年黑碳黑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150萬套/年全鋼載重無內胎項目,東辰集團總投資5億元的60萬噸/年MCC項目,寶世達公司總投資10億元的20萬噸/年鋼材深加工項目等重點項目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和利時、匯東商貿、宇佳等二線企業呈現出迅速崛起之勢,以輪胎、精細化工、石油機械為主導的新型綠色工業格局初具規模。
生態農業,綠色銀行。在勝坨鎮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物產豐富,是黃河三角洲的優質糧、棉、肉生產基地,特產眾多,黃河口大米、黃河鯉魚、黃河大閘蟹、對蝦、冬棗、蘋果、香瓜、土雞蛋等產品馳名全國。近幾年,通過土地合理流轉、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等形式,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以林業經濟、林下經濟、休閒觀光農業、畜牧養殖業為主導的生態農業呈現出很多的亮點。在全鎮著力規劃了“三帶七區”,即在黃河、溢洪河、廣利河三河流域規劃三條林帶,建設黃河灘區的糧棉生產區、寧家展區的優質水稻區、崔家區域的綠色蔬菜種植區、勝利展區的林果生產區、尚莊區域的蔬菜種植區、南展堤二十公里的水產養殖區以及坨南畜牧養殖區。以爭創全國綠化先進鄉鎮、東營市綠化示範鎮和打造黃河水城生態園為目標,將“三網”綠化工程提升為林業產業,探索出了政府主導、企業投資、農民參與、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林業生產運作新機制。目前,已完成植樹550萬株,綠化面積達5萬畝,全鎮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新興產業,快速崛起。一是突出資源優勢發展旅遊產業。以“走進新勝坨,親近母親河”為發展主題,著力做好生態景觀旅遊、民俗文化旅遊、現代城鎮旅遊三篇文章,加快推進以天寧寺文化旅遊區為龍頭的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做活文化旅遊與生態農業結合文章,努力打造東營市的精神文化中心和文化旅遊勝地。目前,和利時水島莊園、偉嘉園林、綠島莊園等項目基本具備對外開放條件,旅遊觀光路線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加緊施工。初步完成了寧海黃河文化園項目的工程規劃,文化旅遊業已成為全鎮第三產業中極具活力與潛力的新興產業。二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依託現有工業企業,充分發揮和利時公司、匯東商貿公司示範帶動作用,規劃建設匯東商貿、墾利石油化工、寶隆倉儲三大物流園區,做大做強以油氣儲存、供應、運輸為主的現代物流業。三是大力發展公共性服務業。不斷完善現代服務業體系,建立第三產業可持續發展機制,建設現代服務業區域品牌。加強資源整合,完善產業配套,合理引導企業聚集,集約使用資源,促進第三產業呈板塊式或團族狀發展,不斷壯大規模,形成集群效應,著力打造勝坨鎮第三產業三個經濟板塊,即現代物流業板塊、現代服務業板塊、旅遊休閒板塊,增強勝坨綜合競爭力。

突出重點

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生態環境整治。廣利河、溢洪河是我鎮主要排水河道,我們明確了“把廣利河、溢洪河打造成集防洪、治污、景觀於一體的生態休閒長廊”的定位,按照“以生態保持續,以治河造景區”的工作思路,多舉措高要求治理廣利河、溢洪河。以“堵疏結合,因地制宜,生態自然”為原則,通過集中整治、建設、改造,改善水質,建設生態河道,切實提高調控能力,全面完善河道功能,最終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效果。定期清淤,疏通水系,提高河道的自淨功能。同時,結合天寧寺文化旅遊區建設工程,對溢洪河實施拓寬、襯砌建設,拓寬河道平均寬度達到30米,確保河道通暢,全力打造生態景觀河。
嚴格項目管理,控制源頭污染。嚴格環境準入“門檻”,搞好源頭控管。各類新、擴、改建項目必須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省政府的要求,堅持環境保護第一審批,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做到項目開工時環保設施建設圖紙、環保措施和資金、環境監理“三到位”,對環評不達標的企業一律不得引進。
強化監督執法,嚴厲查處偷排漏排違法行為。加大環保監管力度,對偷排漏排企業嚴管重罰,堅決實行停產治理,堅決做到“有污染的企業一律不引進,有污染的項目一律不生產”。今年8月份,全鎮組織多部門聯合執法,對22家排放不達標的“土小”化工企業實施了關停,嚴厲打擊了偷排漏排現象,徹底淨化了廣利河、溢洪河的水質,還老百姓一片碧水藍天。同時,鎮執法隊定期巡視,嚴禁向河道兩岸傾倒垃圾和渣土,防止再次進入河道,對違反規定的嚴厲處罰,徹底改變河道狀況,提升沿河景觀環境。

以人為本

加快小城鎮建設,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區域聯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努力在全鎮打造“中心城區—綜合服務社區—中心村”為主體,布局合理、區域聯動的城鄉統籌發展框架。按照三個中心社區、四個特色社區、七個過渡社區的總體布局,大力實施勝利、寧海、大張、辛莊等農村社區建設。
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鎮形象。突出抓好社區服務功能,完善社會救助、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農民民眾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小城鎮建設,按照“東接縣城、南融西城,突出工業主導,突出田園風光,服務、輻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思路,以“水、綠、居”建設為重點,突出抓好了“一線兩區”建設,進一步最佳化城鎮環境,提升城鎮形象,重點實施了永莘路沿線城區段改造工程、總投資2300萬元的國小改造工程以及總投資1.2億元的坨東、坨西兩個農民集中居住社區建設等工程,力爭年底新增農民城鎮住房720套,新建、改造城區道路6萬平方米。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鎮的生態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鎮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克難攻堅,標本兼治,努力將勝坨建設成為生態良性循環、社會文明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生態文明中心城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